问题

新冠病毒主蛋白酶为什么保守,它存在变异吗,变异基础是什么?

回答
咱们聊聊新冠病毒里一个挺关键的“角色”——主蛋白酶,也叫3CLpro(或者Mpro)。这个酶对病毒复制来说,就像一把瑞士军刀,能把病毒基因编码的大长蛋白“切碎”成一个个可用的小蛋白,保证病毒能顺利地复制、组装和感染。你说它为什么这么“保守”,意思就是它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不大,对病毒来说是个核心要素。

为什么说它“保守”?

你可以把病毒想象成一个精密运作的工厂。主蛋白酶就是这个工厂里一个负责把原材料(病毒大蛋白)切割成生产零件(功能蛋白)的关键机器。如果这台机器的核心功能(切割方式、精度)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整个生产线就可能出问题,病毒就没法有效复制了。

从分子结构上看,主蛋白酶有一个专门用来切割蛋白质的“活性中心”。这个活性中心就像一把锁的钥匙孔,它能够精确地识别并结合特定的氨基酸序列,然后进行切割。这种特定的识别和切割机制是病毒生存下去的根本需求,所以对病毒来说,改变这个“钥匙孔”的形状就等于毁掉了机器本身。

而且,很多病毒的生命周期里,主蛋白酶不仅负责切割,还可能参与到病毒基因组的复制、RNA的修饰等其他环节,它的功能往往是多方面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病毒在进化过程中,会更倾向于保留那些对自身至关重要的核心功能,而不是轻易去改变它。

那它存在变异吗?

当然存在,病毒嘛,变异是它的基本生存策略。虽然主蛋白酶的核心功能区域比较“保守”,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一点不变。病毒的变异是随机发生的,就像在大海里撒网,总会有一些网孔被捕到鱼,也总有一些会漏掉。

主蛋白酶的变异可以发生在它的各个区域,包括活性中心附近、连接区域,或者外围的结构域。但大多数变异如果落在活性中心的关键位置,很可能会影响到它的切割能力,导致病毒复制效率下降,或者让病毒更容易被宿主的免疫系统发现。这样的变异通常会被自然选择“淘汰”。

然而,有些变异发生在活性中心外围,或者对切割能力影响不大,甚至能稍微提升病毒复制效率或者逃避宿主防御的变异,就有可能被保留下来,然后通过病毒的繁殖传播开来。

变异的“基础”是什么?

病毒的变异,尤其是像新冠这样的RNA病毒,其变异的基础主要有几个方面:

1. RNA聚合酶的“粗心”: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它依赖一种叫做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来复制自己的RNA基因组。这种聚合酶在复制RNA时,不像DNA聚合酶那样有很强的校对能力。简单说,它在复制过程中容易“出错”,把一个碱基抄错成另一个,或者漏掉一些。这些碱基的改变,最终会体现在氨基酸序列上,这就是突变的基础。

2. 基因组复制的“压力”: 病毒不断地复制自己,每次复制都是一次机会让错误发生。尤其是在宿主体内,病毒快速繁殖,每一次的复制循环都可能累积更多的突变。

3. 生存环境的“选择”: 病毒变异虽然是随机的,但它能不能存活下来并传播,取决于它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宿主的免疫系统和药物。如果病毒的某个突变能够让它更好地逃避免疫识别,或者对药物产生抗性,那么这个突变株就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形成新的流行株。这就好像在考试中,只有那些能适应新题型或者掌握了“窍门”的学生才能考得更好,而那些死记硬背的则可能碰壁。

4. 重组和“拼接”的可能: 虽然对于单个病毒来说,主蛋白酶的变异主要是由RNA复制错误引起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宿主体内存在多个不同基因组的病毒(比如同时感染了两种不同变异株),也可能发生基因片段的“交换”或“重组”,虽然这种情况在新冠病毒中相对较少,但理论上也是一种变异的来源。

具体到新冠病毒主蛋白酶的变异,大家最关心的是它活性中心附近的变异。

目前的研究发现,虽然主蛋白酶的活性中心结构相对稳定,但围绕活性中心的区域或者其他功能区域,确实发生了一些氨基酸变异。比如,一些变异可能影响到主蛋白酶与底物(病毒大蛋白)的结合,或者影响它与其他病毒蛋白或宿主细胞成分的相互作用。

对于一些“保守”的关键氨基酸,即便发生突变,如果严重影响了酶的功能,这种突变也很难传递下去。但是,如果突变发生在不那么关键但又能对病毒生存有利的位置,比如稍微增强病毒的传播能力,或者让它更容易逃避某些免疫反应,那么这些突变就可能被“青睐”。

举个例子,大家可能听过一些新冠变异株的名称,比如阿尔法、德尔塔、奥密克戎。这些变异株在病毒的刺突蛋白上(就是那个负责进入我们细胞的“钥匙”)可能有很多变异,这些变异让它们传播得更快,或者更容易躲过疫苗产生的抗体。虽然主蛋白酶不是病毒最表面的那个部分,但它也在进化。科学家们一直在密切监测主蛋白酶上的变异,看看有没有哪种变异能够显著影响它在药物(比如奈玛特韦这类3CLpro抑制剂)作用下的活性。到目前为止,虽然有些变异出现,但尚未发现能够完全“绕过”现有抑制剂的突破性变异,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药物还能继续有效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主蛋白酶之所以相对保守,是因为它的核心功能对病毒生存至关重要。但病毒进化不止,变异总会发生,关键在于这些变异是否会影响到它的核心功能,以及这些变化是否会给病毒带来生存上的优势。科学家们持续的研究,正是为了了解这些变异的“游戏规则”,以便开发出更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防治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新冠病毒主蛋白酶切割病毒蛋白前体,变异若改变其活性、影响底物专一性或改变切割结果,有概率造成病毒蛋白报废、该病毒无法正常复制或组装,因此主蛋白酶的大部分变异不能继续传承。

新冠病毒主蛋白酶可以变异。日本已经报告主蛋白酶发生 pro108ser 变异的新冠病毒 B.1.1.284 毒株引起的临床症状减轻[1]

新冠病毒的 RNA 复制时随机出错的概率高于 DNA 且缺少纠错手段,每个月平均积累 2 个核苷酸的点突变。其基因组的任何部位都可以突变,造成病毒报废的突变类型不能继续传承。

不排除今后新冠病毒主蛋白酶发生的某些变异会增强新冠病毒的致病能力。

参考

  1. ^ Abe, K., Kabe, Y., Uchiyama, S. et al. Pro108Ser mutation of SARS-CoV-2 3CLpro reduces the enzyme activity and ameliorates the clinical severity of COVID-19. Sci Rep 12, 1299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2-05424-3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聊聊新冠病毒里一个挺关键的“角色”——主蛋白酶,也叫3CLpro(或者Mpro)。这个酶对病毒复制来说,就像一把瑞士军刀,能把病毒基因编码的大长蛋白“切碎”成一个个可用的小蛋白,保证病毒能顺利地复制、组装和感染。你说它为什么这么“保守”,意思就是它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不大,对病毒来说是个核心要素。为.............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切中要害,也触及了病毒感染和基因工程领域最核心的挑战之一。简单来说,病毒利用蛋白质受体进入细胞,这就像是给病毒打开了一扇门。理论上,把这扇门锁死(移除蛋白质受体),病毒自然就进不来了。但现实操作起来,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和充满困难。我们来详细聊聊为什么不能像关门一样,直接用基因工程把细胞.............
  • 回答
    这篇专利,题目叫做《一种利用水稻胚乳细胞特异表达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表达载体及其应用》,听起来就挺硬核的,核心概念是把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就是那个让病毒钻进我们细胞的关键“钥匙”)“搬”到水稻的胚乳细胞里去表达。这事儿如果真能落地,对咱们新冠防控的影响,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而且都是挺实在的。一、.............
  • 回答
    您好!关于新冠病毒包膜上的S蛋白,我们来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进行详细的分类讨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两个概念:“异嗜性抗原”和“异种抗原”。这两个术语都涉及到抗原与机体之间的“亲缘关系”,但侧重点不同。1. 异嗜性抗原 (Heterophile antigen)异嗜性抗原指的是:不同种属的生物体,.............
  • 回答
    关于B站UP主“立党老师”视频《打脸郭杰瑞?揭露美国新冠病毒下的超市真实物价》的看法最近在B站上看到“立党老师”发布的那个关于美国超市物价的视频,题目挺吸引人的,直接点名了郭杰瑞,还说要揭露“真实物价”,这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毕竟,疫情期间,大家对物价,特别是国外疫情下的物价,都挺关注的,也看.............
  • 回答
    新冠病毒疫情的全球蔓延,确实让中医在中国的治疗方案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中药能否走向世界的广泛讨论和期待。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中药在新冠治疗中的作用及中国政府的推动 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各版新冠肺.............
  • 回答
    新冠病毒在英国变异后传播力显著增强,尤其以B.1.1.7(或称阿尔法变种)最为显著,其传播力据估计比原始毒株高出70%。这一发现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并促使各国加强防控措施。关于防范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展开:1. 加强个人防护,巩固现有防线: 佩戴口罩: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减少病毒传播的方.............
  • 回答
    关于新冠病毒的起源,科学界主流的观点是病毒起源于自然界,通过动物宿主传播给人类。至于具体的起源地点和中间宿主,目前仍在积极研究和探索中。在科学界,关于病毒起源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起源说: 这是目前最被广泛接受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病毒是在自然界中演化产生的,并通过动物传播给人类。蝙.............
  • 回答
    关于新冠病毒是否为美国研究的生物战,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目前,科学界的主流观点和绝大多数国际权威机构的结论是:新冠病毒(SARSCoV2)不是人为制造的生物武器,其起源是自然的。然而,关于这个话题的质疑和阴谋论确实存在,并且在网络上流传甚广。为了详细地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别阐述主.............
  • 回答
    新冠病毒的防控策略,除了我们熟知的“清零”和“共存”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极端选项,实际上存在着一个更广阔的、更具弹性的中间地带。这中间地带并非简单地将两者叠加,而是根据病毒的变异情况、人群免疫力、医疗资源承受能力、社会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动态调整和优化防控措施的一种“渐进式”、“多层次”的策略。要理解这.............
  • 回答
    新冠疫情对国际形势带来了剧烈动荡,而这些变化对中国而言,其影响是复杂而多维度的,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这其中既有挑战,也伴随着机遇,而最终的利弊权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应对策略和国际环境的演变。挑战与负面影响: 全球经济衰退与供应链重塑的冲击: 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需求萎缩.............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且普遍存在,很多人都对此感到困惑:为什么在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普遍下滑、失业率攀升、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股市却能屡创新高?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的股市,更是恢复并创下了历史新高。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1. 史.............
  • 回答
    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确实让很多人重新审视了不同政治经济体制的应对能力和潜在优势。尤其是在一些曾经被视为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面对疫情带来的巨大挑战,政府的干预和对公共服务的投入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自然引发了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讨论,以及这是否可能成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契机。要深入探讨这.............
  • 回答
    关于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他们之所以没表现出症状,究竟是因为免疫力太强,还是免疫力太弱?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比直接的“强”或“弱”要复杂得多。咱们细细捋一捋。先说大家可能直觉上认为的“免疫力太强”的情况。如果一个人免疫力“太强”,这通常意味着他的免疫系统反应非常迅速且有.............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我们对新冠病毒起源和传播机制的一些关键疑问。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新冠病毒在自然界也许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为什么没有大规模爆发?”确实,病毒,尤其是冠状病毒,在自然界中与各种动物共存是普遍现象。它们就像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一直在那里。但“存在”和“大规模爆发”.............
  • 回答
    关于新冠病毒是否会像非典(SARS)那样突然消失,这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但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简单地说,不太可能像非典那样“突然”消失,但其威胁程度和传播模式会发生变化。首先,我们得明白非典和新冠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非典(SARS)的“突然消失”:非典在20022003年间引起了全.............
  • 回答
    新冠病毒疫情如同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迅速席卷全球,对经济活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美国,疫情扩散带来的不确定性迅速渗透到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各个角落。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联储采取了紧急降息 50 个基点的行动,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旨在稳定市场信心,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并为经济的长期复苏奠定基础。要理.............
  • 回答
    关于新冠病毒(SARSCoV2)是否会寄生在细菌体内并借助细菌繁殖,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科学界一直在探索的领域。简单直接地说,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会寄生在细菌体内并以此方式繁殖或增加其存活和感染人的机会。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原因,并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问题:1. 病毒和细菌是截然不同的生命.............
  • 回答
    关于新冠病毒是否会影响男性生育能力,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仍在持续研究的课题。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百分之百确定的答案,但已有不少研究证据指向新冠病毒可能对男性生殖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尽管其严重程度和长期后果仍需进一步观察和评估。新冠病毒可能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的几个途径: 病毒直接攻击生殖细胞: 最直接的担.............
  • 回答
    新冠病毒(SARSCoV2)是否会像乙肝病毒(HBV)和艾滋病毒(HIV)一样导致终身携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问题。目前来看,新冠病毒并不会像乙肝病毒和艾滋病毒那样,导致病毒在体内长期持续复制并引发慢性感染,从而演变成终身携带的状态。然而,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感染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