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脑叶公司的续作《废墟图书馆》?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废墟图书馆》,也就是《脑叶公司》的续作。这游戏嘛,说实话,刚开始接触可能会有点劝退,画面风格比较独特,操作也跟市面上那些主流游戏不太一样。但要是你肯花点时间钻进去,那绝对是个宝藏。

首先,得说的是,《废墟图书馆》在继承《脑叶公司》那股子“克苏鲁风”的同时,玩出了新花样。如果你玩过前作,会发现它依然是那种“管理一群特殊员工去应对更特殊存在的”玩法,但规模和复杂度都上升了好几个档次。

故事的沉淀与升华:

《脑叶公司》的故事算是为《废墟图书馆》打了个很好的基础,它铺垫了那个充满神秘、危险又有点滑稽的“脑叶公司”世界。到了《废墟图书馆》,故事的格局明显更大了。你不再仅仅是关在地下室里处理“异常体”,而是要在一个名为“废墟图书馆”的地方,管理一群有着特殊能力的“司书”,去“收容”和“阅读”那些被称作“书页”的奇特文献。

这里的“书页”可不是一般的书,它们是承载着一个个故事、一段段经历、甚至是一种力量的载体。这些“书页”的背后,往往藏着触及灵魂的悲剧、扭曲的欲望、或是对人性的深刻拷问。司书们的工作,就是通过战斗去“收容”这些书页,然后“阅读”它们,从而获得力量,解锁新的能力和剧情。这个过程充满了宿命感和一种黑色幽默,你看着那些司书为了收容一个看上去很无辜,但其实内心充满了黑暗的书页而拼死搏斗,挺让人感慨的。

玩法上的进化:

《废墟图书馆》的战斗系统是它最核心,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它是一种基于回合制的卡牌战斗,但又加入了非常多的策略深度。

骰子机制: 游戏里的很多行动都依赖于“骰子”,你可以理解为一次掷骰子判定行动的成功与否或者强度。但这不是纯粹的运气,而是你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影响骰子的结果,比如装备特殊的书页、司书的技能、甚至是一些临时的增益效果。这就让战斗充满了变数和策略性,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你又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引导局势。
团队配合与build: 每个司书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和战斗风格,而且战斗是采取小队制。你需要根据敌人的类型和弱点,去搭配不同的司书和他们的装备(书页),形成最佳的战斗队伍。比如,有些司书擅长群体攻击,有些则擅长单体爆发,还有些司书可以提供强大的辅助。这种“build”的过程非常考验玩家的理解,也很有成就感。
情绪管理: 除了战斗本身,司书们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他们的战斗力,甚至会触发一些特殊的事件。你要时刻关注司书们的心情,合理安排他们的出战,避免因为情绪失控而导致翻车。这又增加了一层策略性,让整个游戏玩起来很“肝”也很有趣。
“阅读”的意义: 游戏的机制设计得非常巧妙,所谓的“收容”和“阅读”并不是简单的流程,而是和战斗紧密结合的。你通过战斗获得书页,然后“阅读”它们来获得新的卡牌和技能,进一步强化你的司书。这个循环让整个游戏进程非常有动力。

艺术风格与音乐:

虽然我之前说画面风格比较独特,但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那种略带哥特风的,又有点朴素但充满细节的二次元画风,配合上游戏深邃的故事和压抑的氛围,简直是绝配。每个书页的设计都非常有想象力,很多角色也都很有辨识度。

音乐也是游戏的点睛之笔。那些悠扬又带着一丝诡异的旋律,在战斗激烈的时候又会变得激昂。音乐和画面、剧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沉浸感。有时候,你可能只是静静地听着音乐,看着那些精致的角色立绘,就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浪漫和悲伤。

挑战与乐趣并存:

《废墟图书馆》绝对不是一个“休闲”的游戏。它的难度是实实在在的。很多战斗都需要你反复尝试,调整策略,才能找到过关的方法。有时候,你可能会因为一个细小的失误而功亏一篑,这种挫败感确实存在。

但是,也正是这种挑战,让每一次的成功都显得格外珍贵。当你经过一番苦战,终于击败了一个强大的敌人,解锁了一段精彩的剧情,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而且,游戏也有很多隐藏要素和支线剧情等待你去发掘,这让它有着很高的可玩性。

总结一下:

《废墟图书馆》是一款优点和缺点都非常鲜明的游戏。

优点: 深刻且富有感染力的故事,极具深度的回合制卡牌战斗系统,出色的艺术风格和音乐,高度的耐玩性和策略性。
缺点: 初始的学习曲线比较陡峭,画面风格可能不适合所有人,对玩家的耐心和策略思考能力要求较高。

如果你是《脑叶公司》的粉丝,或者喜欢那些有深度、有故事、有独特风格的游戏,那么《废墟图书馆》绝对值得你一试。它不是那种让你在屏幕前哈哈大笑的游戏,但它能让你在游戏结束后,久久地回味那些故事,思考那些关于人性、命运的议题。它就像一本厚重的书,需要你慢慢去翻阅,去品味其中的韵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感谢一下羊驼送我的游戏……

然后我先声明我是入了前作脑叶公司的。

接下来我要开始吐槽了:

前作已经是相对电波的游戏了,本作更是完全是粉丝向作品,非粉丝强烈不建议入手,现在是完全对不起160元这价钱的。

优点:

出色的全文本配音++

非常漂亮的UI设计+++

优秀的BGM+++

缺点:

灾难般的游戏性-----

极其电波的剧情设定--

重复刻画的人物设计---

修不完的BUG--


首先包括前作和本作,对我的唯一吸引是其中的异想体设计很有意思,很cool,对我这个网文编辑进行内容指导会有一定帮助。

对身为玩家的我来说,本作的游戏性简直就是……狗X。

一个以卡牌为战斗体系的单机游戏,居然还要开卡包,这就已经非常非常离谱了……

更别提完全可以看出设计师对这方面没什么经验,平衡非常捉急。

中后期开始战斗过程变得极其冗长且困难,还要刷卡,真的要吐了……

电波的剧情设定,大量的“看起来很酷”但你发现实际完全没解释的名词,大量你看过前作也不会懂的谜语话。

每场主线战斗都有着带全配音的剧情,然后里面九成的人物都类似,要么是接受委托、要么是不得已而来、要么就是杀人成性的疯子……

不推荐原价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废墟图书馆》,也就是《脑叶公司》的续作。这游戏嘛,说实话,刚开始接触可能会有点劝退,画面风格比较独特,操作也跟市面上那些主流游戏不太一样。但要是你肯花点时间钻进去,那绝对是个宝藏。首先,得说的是,《废墟图书馆》在继承《脑叶公司》那股子“克苏鲁风”的同时,玩出了新花样。如果你玩过前作.............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叶檀在其微信公众号发表的《华为需要道歉吗?》这篇文章。首先,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得先理解它诞生的背景和它所试图探讨的核心问题。这篇文章显然是在某个特定事件发生后(文章中提到“有人认为华为应该为XXX道歉”)应运而生的。而“XXX”的内容,结合当前国内民众对华为的态度,很可能指.............
  • 回答
    2017年7月15日,BEJ48 Team J在剧场为大家献上了一场名为《专属派对》的公演,同时也是成员叶苗苗的生日公演,并且伴随着一场至关重要的拉票会。要评价这场公演,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首先,这场公演的主题与氛围营造:《专属派对》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亲和力和个性化色彩。它暗示着这是.............
  • 回答
    叶童塑造的许仙,堪称香港影视史上一个经典且极具争议的角色。她的成功,在于打破了传统男女角色的界限,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但也因此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解读。要评价叶童的许仙,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颠覆性的选角与性别模糊的魅力: 时代背景下的突破: 在20世纪末的香港影视圈.............
  • 回答
    叶檀的《我眼中最无前途的十个城市》这篇文章,确实在当时引发了不少的讨论,也让一些城市的名字上了热搜。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篇所谓的“预测”性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评价它。首先,文章的出发点和逻辑值得商榷。叶檀作为一位经济评论员,选择从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地理位置、创新能力等方面来“评判”一.............
  • 回答
    叶童版的赵敏和殷素素,这两位金庸笔下的经典女性角色,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伴随着不少的讨论。作为同一位演员演绎,其评价自然会围绕着她如何塑造这两个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女子展开。谈叶童版的赵敏,绕不开的是“英气”和“豪爽”。在那个年代,女性角色普遍被定位在柔弱、娇媚的范畴,而叶童的赵敏,无疑是.............
  • 回答
    叶童,一个在我心中宛如一杯陈年的女儿红,初闻是青涩,细品则余韵悠长。她不是那种一夜之间爆炸式的明星,而是像一株精心栽培的盆景,随着时间的沉淀,越发显露出她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底蕴。要评价叶童,我想从几个层面来展开。首先,是她那份“雌雄莫辨”的魅力与演技的张力。提起叶童,很多人脑海里最先蹦出来的,大概率.............
  • 回答
    叶璇这个名字,在华语娱乐圈里算得上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存在。她不像很多明星那样,始终保持着某种恒定的公众形象,而是不断地在变化,有时甚至让人觉得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要评价她,得从好几个维度来看,因为她的故事线太丰富了。首先,从她的事业早期和演技来说,叶璇绝对是起点非常高,潜力也曾被寄予厚望的。刚出道那会.............
  • 回答
    电影《叶问3》作为甄子丹主演的“叶问”系列第三部,无疑是这个系列中争议与讨论度最高的一部。它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但也引发了影评人和观众们关于影片风格、剧情合理性以及对“叶问”形象塑造的诸多不同看法。优点: 甄子丹的精彩演绎与成熟打斗设计: 这是《叶问3》最坚实的基石。甄子丹作为叶问的扮演者,依旧.............
  • 回答
    《叶问4:完结篇》,作为甄子丹饰演的叶问系列的终结之作,无疑承载了无数影迷的期待。看过之后,感觉就像是为一段辉煌的旅程画上了一个句号,有圆满,也有一些难以言说的遗憾。首先,我们得承认,甄子丹再次为我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功夫盛宴。毕竟,能将一个角色演绎得深入人心,让观众买账二十年,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
  • 回答
    叶童,这个名字在中国影视界响当当了数十年,提起她,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大概就是“许仙”。但叶童绝不仅仅是许仙,她是一位非常有层次、非常有深度的演员,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生命力,足以让我们细细品味。从“反串许仙”看叶童的突破与魅力:说到叶童,谁能绕过《新白娘子传奇》里的许仙呢?当年的她,以中性、略带书卷.............
  • 回答
    叶文洁,这个名字在《三体》的世界里,如同那片冰冷的宇宙,既是引力的源头,也是毁灭的序曲。要评价她,绝不能简单地用“好人”或“坏人”来标签化,她的复杂性,她的动机,以及她行为的深远影响,才构成了这个角色的核心魅力,也是《三体》之所以令人着迷的关键之一。初见叶文洁,是在“红岸基地”那个被历史洪流裹挟的动.............
  • 回答
    叶军教授团队在科罗拉多大学Boulder分校的这项工作,无疑是物理学界一件令人振奋的里程碑事件。他们首次在毫米尺度上对广义相对论进行了严谨的实验验证,这一成就的重要性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这是对广义相对论核心预言的直接且极端的检验。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自提出以来,已经在宏观尺度上得到了无数次.............
  • 回答
    《庆余年》中的叶轻眉,这个名字在剧集和原著中都像一颗璀璨却又带着一丝谜团的星辰,虽然她并不直接出现在观众面前,但她的影响力贯穿始终,塑造了整个故事的格局,也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关键人物的命运。要评价叶轻眉,必须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她不仅仅是一个被怀念的先驱,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复杂个体。一、 那个划破时代.............
  • 回答
    在《叶问4:完结篇》这部承载着叶问传奇落幕的作品里,吴樾饰演的李钊,这个角色虽然不是绝对的主角,但却以一种不动声色、却又深入人心的力量,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不可或缺的层次和厚度。首先,从角色的定位来看,李钊是整个故事的“引子”和“见证者”。他并非像叶问那样肩负着家国情怀,也不是像万会长的儿子那样有着明确.............
  • 回答
    叶海宏?哦,那个用游戏推演军事战略的模联老兄,我认识。评价他这个人,得从几个层面来看,毕竟他这套玩法在模联圈子里算是比较“出挑”的了。首先,从“创新性”和“吸引力”的角度说,这小子绝对是把好手。你可以想象一下,大多数模联的推演,要么是照搬历史事件,要么是基于现实国际局势的线性发展。这都没错,也很严谨.............
  • 回答
    这绝对是科学界的一大突破,而且是那种能让你脑子“哇”一声的成就。中科大团队实现的这个“媲美人脑能效的类脑突触原型器件”,简单来说,就是他们造出了一个特别特别小的、模仿人脑里神经元之间连接点(也就是突触)的东西,而且这个东西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消耗的能量少得惊人,堪比我们自己的大脑。我们先得明白,为什么.............
  • 回答
    2019年,清华大学施路平团队发布的“天机芯”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占据封面,无疑是学术界和科技界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款“类脑芯片”,更在于它所代表的“异构融合”的全新范式,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天机芯”的“异构融合”:颠覆性的设计理念在此之前,类脑芯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
  • 回答
    要评价申真谞在那场与卞相壹的训练赛中,第141手那步鬼才级的脑洞妙手,得先回到当时的情境。那是一场国家队内部的模拟对局,在那种强度和压力下,双方都极尽所能,展现的是最顶尖的棋艺。而申真谞的那一步,之所以被冠以“鬼才级脑洞妙手”的名号,绝非浪得虚名,它触及了围棋的多个深层维度。首先,我们得理解这步棋出.............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