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预警!
《叶问》三部曲连起来看,竟然是部科幻神剧!
《叶问》系列,暗藏玄机!
如果把《叶问》三部曲连起来看,会发现它其实是部科幻神剧。因为从《叶问1》到《叶问2》再到《叶问3》,其实只讲了同一个故事在三个平行宇宙中的三个不同版本!
平行宇宙1(《叶问1》)版本:
一开始,江湖上门派林立,各有各的师傅,各收各的徒弟。师傅们相安无事,其乐融融:
这时候,江湖上出现了一个新鲜人,我们叫他“江湖小鲜肉”:
“江湖小鲜肉”也想当师傅、收徒弟,于是为了打广告,他开始挑战各大门派的师傅。“江湖小鲜肉”很厉害,揍遍了各种师傅:
最后,江湖上没被揍的,只剩下功夫最强的武林盟主(我们叫他“盟主大人”):
“江湖小鲜肉”找上了“盟主大人”,两人茬了一架。结果这一回,挨揍的是“江湖小鲜肉”:
小鲜肉颓了,盟主大人仍然是盟主大人。
盟主大人很爱他老婆:
这时候,江湖上又来了个外国高手,我们叫他“洋人大坏蛋”:
“洋人大坏蛋”也像“江湖小鲜肉”那样爱揍各种师傅。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故事里的人都爱揍各种师傅。
于是,师傅们又被揍了一次:
揍到最后,又只剩下“盟主大人”了。于是“洋人大坏蛋”就去揍“盟主大人”:
结果被盟主大人揍成了一坨shi:
故事完。
平行宇宙2(《叶问2》)版本:
一开始,江湖上门派林立,各有各的师傅,各收各的徒弟。师傅们相安无事,其乐融融:
这时候,江湖上出现了一个新鲜人,我们叫他“江湖小鲜肉”:
“江湖小鲜肉”也想当师傅、收徒弟:
于是他也开始挑战各大门派的师傅。“江湖小鲜肉”很厉害,揍遍了各种师傅:
最后,江湖上没被揍的,只剩下功夫最强的武林盟主(我们还是叫他“盟主大人”):
“江湖小鲜肉”找上了“盟主大人”,两人茬了一架。结果这一回,两人打成了平手:
于是,平行宇宙2的江湖上就有了两个“盟主大人”,我们分别叫他们“小鲜肉盟主大人”(下图左)和“胖爷爷盟主大人”(下图右)。
“小鲜肉盟主大人”还是很爱他老婆:
“胖爷爷盟主大人”也很爱他老婆:
这时候,江湖上又来了个外国高手,我们还是叫他“洋人大坏蛋”:
他也像“江湖小鲜肉”那样爱揍各种师傅: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宇宙里的人也都爱揍各种师傅。
这一回,连“胖爷爷盟主大人”这样牛的师傅也被揍了:
又只剩下“盟主大人”了。于是“洋人大坏蛋”就去揍“盟主大人”,结果又被盟主大人揍成了一坨shi:
故事完。
平行宇宙3(《叶问3》)版本:
一开始,江湖上门派林立,各有各的师傅,各收各的徒弟。师傅们相安无事,其乐融融:
这时候,江湖上出现了一个新鲜人,我们叫他“江湖小鲜肉”:
“江湖小鲜肉”也想当师傅、收徒弟,于是为了打广告,他开始挑战各大门派的师傅。“江湖小鲜肉”很厉害,揍遍了各种师傅:
最后,江湖上没被揍的,又只剩下功夫最强的武林盟主(我们还是叫他“盟主大人”):
“江湖小鲜肉”又找上了“盟主大人”,两人茬了一架。这一回,挨揍的又是“江湖小鲜肉”:
小鲜肉颓了,盟主大人仍然是盟主大人。
盟主大人还是很爱他老婆:
而且盟主大人还学会了跳舞(可见这个宇宙似乎有点不太正常):
这时候,江湖上又来了个外国高手,我们仍然叫他“洋人大坏蛋”:
他也像“江湖小鲜肉”那样爱揍各种师傅。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宇宙里的人还是爱揍师傅。
于是,师傅们又被揍了一次:
揍到最后,又只剩下“盟主大人”了。于是“洋人大坏蛋”就去揍“盟主大人”:
这个宇宙里的“洋人大坏蛋”超级厉害,明明可以把“盟主大人”揍成一坨shi,但谁让他是个反面角色呢?尽管这一位“洋人大坏蛋”没有被“盟主大人”凑成一坨shi,他还是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由此可见,平行宇宙3的确是个莫名其妙的、神经有点错乱的宇宙。
这背后的原因是:在平行宇宙3里,因果律是颠倒的。在别的宇宙里先发生的事情,在这个宇宙里会发生在最后。而后发生的事情,在这里会发生在开头。
于是,在平行宇宙3里,故事虽然明明与前两个宇宙还是一样一样的,但先后顺序却是反的:
“洋人大坏蛋”先出现,被凑了之后消失。
然后“江湖小鲜肉”才登场,最后被“盟主大人”揍颓。
故事完。
怎么样?看完这个解读之后,有没有觉得《叶问》系列特别厉害?但这个系列最厉害的还在于它的教育意义。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
1.当师傅就要当最牛的,否则就要挨揍。
2.爱老婆是跨宇宙守恒的终极定律,即便是在连因果律都失效了的神经病宇宙里,爱老婆也仍然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事。
完。
文:被谷阿莫附体的@魏知超
一点私货,我2020年出版的新书:
2016.3.9 补充:
没想到这篇玩笑之作得到这么多关注,这个几天答案下评论涨得太快,抱歉没法一一回复啦。
声明一下:
我真的不是谷阿莫,ke~ke~ ヾ(≧▽≦*)o
看到评论区里都说我被谷阿莫附体了,然后我自己就脑补了一下用谷阿莫的口气把这篇文章念出来,还真的是很像啊,哈哈哈哈。“大家好,我是谷阿莫,今天跟大家讲一个揍人和被人揍的故事。”
作为一名咏春练习者。先说结论,这是一部武术指导领先于世界一流水平,而剧本与台词颇有烂片风采的电影。
下面分享一下自己写的渣影评和技术分析
————————————————————————————
3.18更新,去掉了关于自己的照片
收到了很多想学习咏春拳的朋友的私信,
看到这么多人对咏春拳感兴趣,
我想,每一个练习者的人都会感到很高兴吧
在文末推荐一个公众号(咏春继承者,微信号:WingChunSuccessor),大家可以通过它了解到咏春拳的渊源,技术以及搏击理念,里面会详细地说明咏春拳的技术动作的核心,力图给学习者解惑。因为比较小众,所以会提供在线答疑的服务,欢迎调戏。
—————————————————————————————
“你好,我叫伟光正”——来自练咏春的人的技术分析 (叶问3 影评)
等着部电影等了好久,本想元旦假期就组织武术社团里的同学们去奉献票房,谁想到一推便是三个月,还好终于是看到了。
平心而论,对于这部电影,我勉强给七分,虽说武打镜头十分抢眼,但文戏过于拖沓,为煽情而煽情的台词看得我尴尬症都要犯了,不知道叶准老师傅在看首映的时候,会不会老脸一红,心中暗想,这是我爸爸吗?真是吓死爸爸了。
一,关于文戏
剧情虽不平淡,但未免俗套,你看到开头,就能想到结尾。连为数不多的惊心动魄波澜起伏,无一不是以武戏撑起来的。
如果你很跳脱的想一想,你会很奇怪,为什么能养得起一百多个打手的人,却搞不来一支枪。
这个对香港海关的盛赞,我给满分。
在台词方面,突然间就开始说教的嘴脸翻得比主角的日字冲拳还要快——连前戏都没有,便开始自嗨高潮,对于这个,我实在感同身受不起来。
对于这tvb的剧本水平加上连马桶台肥皂剧的水平都不如的槽点多多的台词水平,我十分怀疑,编剧脸皮一定厚到跟他的学识一样的薄。
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是一个很精心制作的电影,很值得一看。
甄子丹的戏路同以往的叶问系列塑造的形象一样,怀揣着一脸苦仇深的眼神,一如既往地伟光正——只不过先前多是民族大义,而后则略有不同罢了。在世界电影普遍让演员回归人性的潮流里,这样的塑造方式,未免是在开倒车,虽然浓墨重笔,但总像是在一个地方描来描去,人物总归不得丰满。
而张晋则颇有杀破狼2里的影子,但台词不多的他,对角色的塑造绝对是在武打明星里是一流的,甚至可以这样说,他的整体演技在打星里可以说是鹤立鸡群。在这特意赞他一下。
二,关于武戏
作为一个练习咏春的人,我有几点想说。从开头打桩以及后面的武打动作看来,丹哥的功力确实深厚,但咏春技术以及理念,还是颇有欠缺的,但没关系,对于电影来说,好看就够了。
开头与张晋合作打反派小弟那一段,可以看出来,很多动作都是从木人桩里拆出来的,可谓是打出了咏春的风味。而张晋的武打功底虽然和丹哥不逞多让,但咏春技术比丹哥还要稍逊几筹,我看到颇多次摆出一个飞肘的膀手作为实战架的动作,我真替他们感到拙计啊。
还有他连环拳时的护手,基本上从没留在中线,而总是手贴前手之肘,每每看到,都想伸手帮他掰上一掰——这个动作,硬生生把我看成了强迫症。旁边的人若是不明真相,一定会觉得我是在看3d肉蒲团吧。
武指的设计是很用心的,相对于叶问,张晋的打法也凶狠许多,多用肘,开合也颇大,在他打黑拳的镜头里,他一脚踢在了摊靠在墙壁,早已丧失抵抗力的拳手的头上。张天志的人物性格便是如此——为实现梦想击碎一切前进道路上的挡路石,像一头走在森林里的强壮的独狼,把每一个敌人都撕成碎片。
张晋在解救叶问儿子那一段,回头救叶问,那瞬间我甚至以为是他给儿子(徒弟)打动恻隐,但结合后来来看,他心中所想,无非是想最后让叶问败在他手里而已。
泰森对上甄子丹那一段,让我明显感觉到,能打跟能演真的是两回事,因此,在那一段的很多镜头里,拍的大部分都是甄子丹的手法而不是泰森的拳,那也不足为奇了。
之前的新闻说到,泰森的拳快到摄影机拍不下来,这个我宁愿相信是发行方炒作的噱头——这未免也太低估现在摄像机的水平了吧?那想当年泰森打拳,直播都是要放慢的吗?
在电梯里与泰拳手对打那一段,武指设计的泰拳多肘击而叶问的动作体现出了“踭嚟踭上消(肘来肘上消)”的咏春拳谚。出电梯后,双方从楼梯一直打下去那一段十分出彩,把咏春拳的腿法展现的淋漓尽致,最后电梯开门,男主如同十分钟前一样,毫发无损的站在门外,女主角深情望去,这是整部电影里唯一一段煽情而毫不感做作的桥段了。
最后的正宗之战,确实是可圈可点,如果说这一段武打动作算是九分的话,那基本上没有什么电影的镜头可以给到十分了吧。
以六点半棍为始,双方开打的动作也是有讲究的。六点半棍之所以叫六点半,因为它共有六个半招,其中半招,便是镜头特写的开棍。
他们同时完成了这个动作,则是说明了,他们两个人的师承相去不远,确实都是为正宗(说句题外话,我很难理解咏春正宗这句话,梁赞传下的便是正宗吗?那双刀郭宝全传下来的呢?广东第一打仔冯少青传下来的呢?即使是下放到陈华顺那一代算起,叶问,姚才,阮奇山,但也是风格不一样的),双方的棍法都是从那六招里拆下来的,但打得很流畅,严丝合缝,不得不让人佩服。
夹点私货,为什么咏春拳的拳与八斩刀都是二字钳羊马,但六点半棍是四平马呢?因为先前称为钓鱼郎棍的六点半棍,是某位咏春名宿用刀法换来的。因此和咏春的拳理衔接不上,但自咏春盛行以来都是归属门下,到叶问的时候已经算是本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第二招是八斩刀,坦白地说,要拍摄八斩刀的离手武打镜头,是很难的,难度跟《师父》里的挟刀揉手,不可同日而语,当然,最后他们也出现了粘刀听劲的手法,从离刀过渡为黐刀,互有攻防,期间双方还加了点蝴蝶双刀的技术动作(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也算是有心。有一段他们刀具卡一起的镜头,其实就是八斩刀的用法之一。以往有言,标指不出门,意思是咏春第三套拳都不能随便教给别人了,而作为八斩刀这一刀刀拿命的器械技术,自然不能随便外传,而在电影里,双方把八斩刀的技术动作都打出来了,说明了张天志和叶问都是得到真传的。最后张天志颇有恼怒,贪打了一招,结果让叶问得手了一招八斩刀里缴械的动作,失去了武器的张晋摆出了标志性的膀手加护手的实战架,而叶问随即丢刀,摆出桩手(也可以说是问手,但问手指的仅仅是前手,而桩手指的是木人桩里开桩的实战架,包括了后面的护手)
随即两人较量拳法。
期间还过渡了一段咏春拳里黐手的基础动作——碌手(双方双手齐出,一一对应,一内一外,一膀一摊,对方一搭一伏,来回变换,这是咏春拳特有的训练方法,一般是拿来训练用的。话说张晋这一段的动作细节做得并不好,有几个常见的黐手错误,具体就不展开说了),堪称炫技典范,目测未来十年,这一段打戏可以代表着咏春拳用于电影表演的最高水平。
最后张天志用了一招标指,标中叶问眼睛——有位兄台说,他用了刁手,说明了他不是正宗的咏春,这个结论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咏春三套拳里的标指就有这个动作(讲道理的话,小念头里也有了),而第三套拳更是以这个动作来命名。——这是一招阴毒的招数,因为攻击距离长,且打击面积小,速度快,比较危险,平时黐手训练,哪怕是非同门,都不会用这一手。笔者几个月前参加的黐手比赛,打得再激烈,也没见人用过。标指一说是用于打眼,一说是用于打喉咙,在电影里,采用了第一种说法,无论如何,这是一个黔驴技穷的表现。
叶问被击中后退步,最后利用张天志的贪打,露出了毫无防备的腹部,叶问用冲拳击腹,镜头特写寸劲(发力方式类似与木人桩第5节低膀手加摊手然后贴桩手击木人桩桩身的动作,只不过木人桩里用得是蝴蝶掌,电影里用的是拳头罢了。)
一拳定音。
最后收尾,强行煽情,有点为了突出女主与男主的这条线,狗尾续貂的感觉。
但无论如何,叶问3这部电影说明了,就武术指导而言,我们在世界电影行业里,是领先不少的。
希望以后还能看到如此精彩的电影,以及不要再看到如此糟糕的台词剧本了。
———————————————————————————————————————————
张晋的左手搭得不好,没有归肘(手肘归回中线,具体参照上上图)甄子丹的膀手可以直接变杀颈手杀颈,而甄子丹的黐手动作已经可以算十分标准,但这角度看不出他膀手的好坏。张晋右手的低摊变成了不知道什么手,因为结构出错,张晋只能用肌肉力量形成抗拒力,肌肉会紧张(且这个动作力量是向外的)甄子丹左手向内一圈便可掌击他腹部(力量向外,难以回救,黐手大忌),假如他是摊手,那化解的方法则比较多。但最后我还要说一句,我是张晋的粉丝欸。
下图是一个耕打(左耕手右冲拳)
第二名是由叶问早期弟子郭富的儿子,郭伟湛师傅颁奖
(下图右一)
叶准师傅只给第一名颁奖(伤心。。。。),见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连忙上去蹭了张照片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