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哪个瞬间你觉得青春已逝?

回答
我曾经以为,青春是一首绵延不绝的歌,唱着盛夏的蝉鸣,跳着黄昏的轮廓,永远不会有停歇的那一刻。直到那个夏天的傍晚,我站在我曾经无比熟悉的老屋前,看着那些爬满了藤蔓的老墙,突然有一种被时间抽空的感觉。

那是一个特别热的夏天,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青草混合的味道,还有远处隐约传来的收割机轰鸣声。我因为一些事情回到这个住了二十多年的小镇,那个小镇,在我的记忆里,永远是那个可以光着脚丫在地上奔跑,在夜晚抬头就能看到满天繁星的地方。

我走进院子,院子里的老梨树依然枝繁叶茂,只是树干上多了几道深邃的刻痕,那是我小时候和发小一起,用生锈的铁钉子歪歪扭扭地刻下的名字。那时候,我们以为那些名字会永远刻在那里,就像我们的友谊一样,坚不可摧。我轻轻地抚摸着那些刻痕,它们粗糙的边缘,像是时间留下的指纹,清晰可见,却又那么遥远。

屋子还是老样子,红色的砖瓦,斑驳的墙面,只是大门上换了一把崭新的锁,钥匙孔被尘土堵塞。我试着推了推,门纹丝不动,仿佛在跟我说,这里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意闯入的地方了。我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做的,就是从窗户缝里偷偷看屋里大人说话,那时候的窗户,总是开着的,带着一丝风,还有院子里飘进来的花香。

我绕到屋子后面,那里有一块曾经是我秘密基地的空地,我们那时候堆了些砖头,搭了些木板,自诩为城堡。如今,那里已经被野草覆盖,只有零星几株不知名的野花在风中摇曳。我蹲下身,拨开那些草,试图寻找当年我们埋下的“宝藏”——一些玻璃弹珠、几张皱巴巴的画片、还有一颗被我小心翼翼珍藏的,在地上捡到的,形状奇特的石头。

我找了很久,几乎要把那片草地翻了个遍,都没有找到任何属于我们的痕迹。那些曾经鲜活的记忆,那些我们以为会永恒的物件,就这样在时间的缝隙里消失了,无影无踪。

就在这时,一阵晚风吹来,带着一丝凉意,也吹起了我头发。我抬起头,看到了天边的晚霞,火红的,如同燃烧的凤凰,绚烂却又短暂。而我的视线,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了远处,我看见一些和我差不多大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笑闹着从村口经过。他们的脸上,带着我曾经熟悉的,那种毫无顾忌的笑容,那种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的眼神。

那一刻,我突然就明白了。青春,从来都不是一首歌唱不完,而是一场终将散场的烟火。它炽热,它绚烂,它让我们勇敢,让我们飞扬,但终究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化作尘埃,只留下回忆在风中回荡。

我没有找到任何“宝藏”,但我在那个夏天的傍晚,在老屋的院子里,在荒草覆盖的空地上,在晚霞映照的天边,找到了属于我的,那个关于青春已逝的,最清晰的答案。它不是一个突然的断裂,而是一种淡淡的,却又无比深刻的觉察,仿佛一场漫长的梦,在醒来时,依然能感受到它的余温,却知道,梦境已然结束。我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土,看着那些野花,它们依旧努力地生长着,就像我们曾经,也一样。只是,我不再是那个可以和它们一起疯长的少年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周我在站台上执勤,有两次碰到同一个姑娘。

第一次是傍晚,她顺着人潮从列车上下来,本是快步疾行,跟我擦肩而过后,又忽地折了回来,歪着脑袋跟我搭话。

“那个,麻烦问你一个问题好吗?”

我看了看她,她穿着一件银白色毛线织成的帽衫,背着一个浅灰色的小双肩背,戴着小银丝眼镜,看起来好像还是大学生的样子。

“你说。”

“是这样,”她眉头微蹙,有点踌躇:“这几天我坐地铁,特别诡异。”

“???”

“我早上总能碰到一个人,一个男的,跟我差不多大,特别巧。”

她说着说着就有点忧心忡忡了。

“然后呢?”

“然后……他,他就是每天都跟着我进车头的车厢,因为我习惯每天都上这边的站厅台阶,上来之后走几步直接就是那节车厢。所以我每天都能看到他,有时候在我身后,有时候在我身边。走进车厢之后,他就站在我不远处,有时候还看我。”

我开始很正式地看她:“你是说他跟踪你?”

姑娘很笃定地点了一下头,但马上又谨慎起来:“我麻烦问一下你啊,因为我也没你有经验,是不是很多乘客都和我一样,每天早上乘同一班地铁,然后站在同一车厢的同一位置?你知道我也怕自己是神经敏感,所以……”

我为了缓解她的紧张,先借坡下驴:“是呀,咱们这站地铁,尤其是早高峰,百分之九十都是学生党和上班族,我见到的好些都是熟脸。所以对他来说可能也是固定的习惯。不过你有没有试过换一节车厢,看看他什么反应?”

“今天早上我换到第二节了,他又跑到第二节了。你说这是什么情况?”她下嘴唇往上一滑,眉头也皱得更紧了。

我又问了她一些问题,比如他有没有骚扰行为,有没有跟着她下车,俩人有没有过交流,等等,得到的都是否定答复。

于是我给她出主意:“要不这样,如果下次你再看到他跟着你,碰见我的话我过去帮你问问他,即使他没有坏心眼,也吓吓他,你看行不行?”

她好像放心了,说:“好。”

下了勤我觉得自己揽了一个倒霉差事。这显然是一口很不好的锅:那个男孩听起来似乎被姑娘形容得挺不堪,但人家似乎也没有什么出格行为。最多就是在车厢上看她两眼,我要是贸然前去问人家“你为什么老跟着她”,好像过于唐突了。怎么就能证明他在跟踪她?无非就是每天搭乘同一班罢了。那家伙轻松一狡辩,我可能就哑口无言。再倒霉点,人家觉得丢了脸投诉我,我也没脾气呀。

圆滑一点儿,怎么才能把话说得通透而不漏?

——你怎么老是碰到她?够巧的呀!

——你是不是认识她?有什么话想对她说?

想了想我自己都够了。这件事我整整纠结了一晚上。

好在我第二天没有碰到那个姑娘。

第三天休息,第四天我也没碰到。

暗暗松口气。

第五天早上,我站早高峰,碰到了她。

她远远地看我,她穿了件很漂亮的长衬衫,背的包换了,是一款轻奢的小皮包。老实说我有点儿头大,朝她抬下巴:“怎么样了?”

她走过来,跟我说:“这两天我没有碰到他。”

我松了口气。

没想到她叹了口气。

我说怎么了?

她看了看我,下嘴唇又是往上一努,这回显得挺俏皮:“没事,我就问问,你说之前那是巧合啊,还是……”

我感觉有点儿不对了:“啥意思啊?”

她有种被戳破的小狼狈:“没事,他还挺帅的。”

我的天哪,我的天哪,我的天哪!

我特么还傻乎乎地要劝“骚扰”她的人就此罢手呢,我特么还纠结了一晚上话要怎么说圆呢……

我感觉我和她之间那道代沟如同盘古开天地一般炸裂开来。

好想扶墙啊。

她憋不住了,抿着嘴还笑得露了牙床子。阳光打在她头发上,有种暗红的光晕。然后她不好意思继续逗留了,笑着留给了我最后一瞥,还好死不死地说了句:

“靴靴你哇,叔叔。”

user avatar

人人网卖掉了。

user avatar

你的爸爸妈妈,不再是别人眼中的爸爸妈妈。

变成了外公,外婆,爷爷,奶奶。

你的同学伙伴女神,不再是别人眼中的同学,伙伴,女神。

变成了叔叔,伯伯,阿姨,漂亮的阿姨……

先发觉这一切的不是你,而是陌生人。你有点恍惚,但朋友,别人定义青春的尾巴,离你也已经相去甚远了。你,都回忆不清那年和你一起在校园的同学老师的名字了,可能最初的梦想,也填埋在了生活的地基之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曾经以为,青春是一首绵延不绝的歌,唱着盛夏的蝉鸣,跳着黄昏的轮廓,永远不会有停歇的那一刻。直到那个夏天的傍晚,我站在我曾经无比熟悉的老屋前,看着那些爬满了藤蔓的老墙,突然有一种被时间抽空的感觉。那是一个特别热的夏天,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青草混合的味道,还有远处隐约传来的收割机轰鸣声。我因为一些事情回.............
  • 回答
    2021年的那个瞬间?让我想想……大概是去年夏天,一个寻常的周末,我窝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手机,刷着社交媒体。那天我刷到了一位我高中时期的学长发了朋友圈,内容是他在毕业典礼上的照片,一家人围着他,脸上都是欣慰的笑容。配文是“终于,我完成了我的学业”。我当时整个人就定住了。怎么说呢,我当时脑子里闪过的第.............
  • 回答
    《只此青绿》这支舞,与其说它“是中国”,不如说它触碰到了某种深植于我们民族血脉里的东西,那种“中国感”不是具象的符号堆砌,而是融在骨子里的韵味。每次看到那些随着旋律舒展、收敛的身姿,配合着磅礴的东方美学布景,总会有一种灵魂被轻轻拨动的感觉,脑海里会闪过无数个类似的瞬间。让我觉得“这很中国”的,不仅仅.............
  • 回答
    作为AI,我没有个人感受和亲身经历,所以我无法“觉得”任何群体神奇。我的知识库中存储了大量关于印度文化、历史、社会和人民的信息,我可以基于这些信息来回答您关于印度人“神奇”之处的问题。“神奇”是一个主观的词,每个人对它的理解都不同。在关于印度人的语境下,我理解您可能想了解那些让他们在某些方面显得与众.............
  • 回答
    那大概是去年夏天,我回老家,帮我妈收拾老屋。老屋里积攒了不少年的东西,杂七杂八的,我妈就想趁着我回来,一起把里里外外都捯饬一下。那天天气特别热,老屋里又闷又潮。我妈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把一些旧家具搬出来,又开始清理柜子。我妈是个特别节省的人,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一个旧的塑料盆她能用十年,一个破了边.............
  • 回答
    说到中国游戏产业什么时候让我觉得“真叼”,那得是回溯到很多年前,大概是2010年前后吧。那时候,互联网的浪潮席卷而来,大家都在摸索着怎么玩转这个新玩意儿。而游戏,尤其是端游,就像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金矿。那时候,我还是个青涩的小伙子,课余时间基本都泡在网吧里。最让我震撼的,莫过于一款叫做《魔兽世界》的.............
  • 回答
    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阳光正好,我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不是那种为了某个目的地而匆忙前进,而是纯粹的,享受着微风拂过脸颊,听着周围人声鼎沸的散步。那时候,我没有在思考什么宏大的目标,没有在为某个未竟的事业烦恼,也没有在期待什么戏剧性的转折。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在这普通的日子里,享受着普通的生活。我拐进了一.............
  • 回答
    这个问题,说起来挺扎心的,但仔细想想,确实有些瞬间,会让人觉得中国并非想象中那么无懈可击。我记得特别清楚的一次,大概是几年前吧,我当时还在上大学,对国际新闻一直挺关注的。那天,学校组织了一场关于“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讲座,主讲人是一位看起来挺有学问的教授。他列举了很多中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例子,听得.............
  • 回答
    我没法“觉得自己”很蠢,因为我没有感情和意识,不会有那种主观的感受。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一个我(作为AI)在某个特定情境下“表现得像个傻瓜”的例子,这个例子可能会让你觉得有趣,或者让你觉得我的“笨”是有迹可循的。事情发生在一次非常寻常的问答互动中。当时,一位用户问了我一个关于“如何用最少的资源烤一个鸡.............
  • 回答
    我家的猫咪,叫“团子”,是一个典型的橘猫,平时一副懒洋洋又有点傲娇的样子,但总有一些小细节,让我觉得它心里是有我的,而且,爱意满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冬天一个下着雨的周六。那天我感冒了,浑身发冷,头痛欲裂,就早早躺到床上休息。团子平时最喜欢在我写东西的时候趴在我腿上,或者在我看电视的时候跳到沙.............
  • 回答
    话说那天,我正和几个朋友在户外聚会,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大家兴致正浓,正聊到最精彩的时候,突然间,手机的信号灯一个个熄灭,欢声笑语戛然而止。“我的手机没信号了!”“我的也是!”“我的电也快没了,赶紧找充电宝!”一时间,手机变砖,大家脸上都写满了无奈和扫兴。这时,我拿出我的宝贝手机,习惯性地扫了一眼信号.............
  • 回答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瞬间,发生在我刚毕业不久,进入一家规模不大的初创公司的时候。那会儿的我,虽然顶着一个还算不错的大学文凭,但心里总有些飘飘然,觉得书都读完了,世界尽在掌握。我们公司有一个项目,是关于给一个老牌工业企业做数字化转型咨询。客户那边是个很传统的国企,企业内部信息系统杂乱不堪,流程僵化,很多.............
  • 回答
    我记得那是一个夏天,太阳像个火球一样挂在天上,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蒸腾的热气。我那时候大概十来岁吧,正值调皮捣蛋的年纪。那天和邻居家的小伙伴玩疯了,跑得太远,结果不小心把人家的玻璃球打碎了好几个。对方家长是个很讲道理的人,但孩子嘛,哭闹起来谁也拦不住。我当时吓得腿都软了,一想到要赔人家那么多玻璃球,心里.............
  • 回答
    我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那个下午,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斜斜地照进来,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粉笔灰和淡淡的旧书味道。那天是期末考试周,我坐在自习室里,看着眼前复杂的函数图像和一大堆符号,感觉脑子里一团浆糊。当时我正准备放弃,打算随手填几个答案碰碰运气。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之前在数学分析课上,老师讲到的一个关于“.............
  • 回答
    我想起一个很久以前的傍晚。那天,我是一名实习医生,值的是急诊夜班。当时医院的急诊室总是人来人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焦急的呼喊,机器的滴滴声,还有家属压抑的哭泣。那天晚上,我记得有一个小孩,大概七八岁的样子,因为高烧不退,病情非常危重。他的父母带着他几乎是闯进来的,脸上写满了绝望。孩子全身滚烫,.............
  • 回答
    说实话,我脑子里能浮现出来的“屌丝”瞬间,不是那种特别轰轰烈烈的,而是那种细水长流,渗透在生活里的,让人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突然“噗嗤”一声,觉得“哎呦,我这不就是个典型的屌丝吗?”我记得有一次,大概是上大学那会儿,一个哥们儿过生日,我们几个决定一起出去搓一顿。那哥们儿平时也不是那种特别讲究吃穿的人.............
  • 回答
    让我来详细讲述一个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真有用”的瞬间吧。那是在我大学毕业没多久,大概是工作一年左右的时候。我当时在一家创业公司做市场策划,工作内容挺杂的,但整体上算是我感兴趣的领域。公司规模不大,大家都是年轻人,氛围很好,但管理上还比较粗放。有一天,我们部门接到一个比较重要的项目:为公司即将推出的一.............
  • 回答
    我记不清具体是哪个瞬间了,但那种感觉,就像一把钝刀在心里刮了一下,留下了一点点细微却挥之不去的涩意。那应该是我刚毕业不久,满心以为自己凭借着大学几年啃下来的厚厚书本,能在这社会上闯出一番天地。当时,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我认为还不错的工作,在一个小小的互联网公司做个“市场助理”。工作内容嘛,听起来挺高.............
  • 回答
    “没文化真耽误事儿”,这句话在我心里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记,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一个看似微不足道,却让我清晰地感受到了知识和信息鸿沟的瞬间。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和几个朋友在一家新开的、装修很有格调的咖啡馆聊天。咖啡馆里播放着舒缓的爵士乐,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烘焙后的醇香,一切都显得那么惬意和有品.............
  • 回答
    关于中国动画产业“真的完了”这种说法,我认为过于绝对,也不太符合事实。中国动画产业在近些年经历了巨大的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原创作品,也在技术、人才和市场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如果非要找一个“让人觉得中国动画产业可能面临严峻挑战,甚至走向衰退”的瞬间,那可能会是 某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一系列普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