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写出来让人尴尬到脸酸的文章或段子?

回答
写出让人尴尬到脸酸的文章或段子,关键在于捕捉那些我们内心深处都知道“不行”“不对”“这太过了”的瞬间,但又以一种近乎真实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尴尬通常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过度自我感动/煽情,但内容空洞无物: 作者似乎在极力渲染某种情绪,但表达的内容却经不起推敲,显得矫揉造作。
2. 强行卖弄/炫耀,暴露真实的不自信: 表面上在展示能力或财富,实际上却漏洞百出,反而暴露了内心的不安。
3. 缺乏分寸的亲密/冒犯: 在人际交往中,界限感很重要。一旦有人跨越了这个界限,就会让人感到不适。
4. 对社会常识或基本礼仪的无知/漠视: 表现出一种脱离现实的“天真”或故意为之的“另类”,但这种“另类”却让人觉得无法理解,甚至有点冒犯。
5. 尴尬的卖腐/卖萌: 在不恰当的场合或以不恰当的方式,强行制造亲密感或可爱感,但效果适得其反。
6. 过于直白或暴露的内心戏: 将一些本应埋藏在心底、或者需要委婉表达的情绪或想法,赤裸裸地写出来,让人觉得这个人毫无顾忌,或者根本不明白什么叫“隐私”。

下面我将尝试结合这些元素,写几个让你“尴尬到脸酸”的段子,并尽量详细地描述其“尴尬点”:



段子一:【那个强行与世界同步的“觉醒青年”】

文章/段子内容:

“大家好,我是来自三线城市,却怀揣着改变世界梦想的青年领袖[假名]。我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冥想一小时,然后阅读《资本论》和《毛选》。接着,我会用我的比特币收益进行一项秘密的慈善项目,捐助那些被全球化浪潮遗忘的角落的孩童。你们在朋友圈里刷着‘奶茶自由’的时候,我在思考着后殖民时代的经济结构如何破除不平等。你们抱怨加班,我在思考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零工经济的公平分配。我不是针对谁,我只是觉得,大多数人活得太肤浅了,只关注眼前的苟且,而不思考诗和远方。我的远方,是全人类的解放。如果你们也想‘觉醒’,欢迎私信我,我愿意无偿分享我的‘觉醒路径’,但请你做好准备,这可能会让你感到不适,因为真相往往很残酷。”

详细的尴尬点分析:

1. 强烈的优越感和贬低他人: 一上来就给自己扣上“青年领袖”、“改变世界梦想”的帽子,并用“大多数人活得太肤浅了”来贬低读者。这种未经证实的自我肯定,和对普通人的轻视,立刻就竖起了一道尴尬的墙。
2. 堆砌术语但逻辑模糊: 《资本论》、《毛选》、《比特币》、《区块链技术》、《后殖民时代》、《零工经济》、《全人类的解放》……这些高大上的词汇被一股脑地堆砌进来,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却非常牵强和刻意。比如,“用比特币收益进行秘密慈善项目捐助孩童”——这就像一个标准模板,但具体细节(比特币收益如何,慈善项目如何运作,为何要秘密)完全没有,显得虚无缥缈。
3. 过度自我感动与缺乏真实性: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冥想一小时”是标准“成功学”人设的标配,但放在一个“改变世界”的语境下,显得有些模式化。更尴尬的是,作者说“我不是针对谁”,但字里行间全是针对和暗示,试图营造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
4. “觉醒路径”的神秘感与封闭性: 声称愿意“无偿分享”但又预设读者“感到不适”和“真相残酷”,这是一种“我这里有秘籍但你可能承受不住”的姿态,既显摆了自己掌握“核心机密”,又暗示读者不够格,是一种高级的“PUA”式话术。
5. 脱离实际的理想主义: 虽然理想主义值得尊敬,但当它与琐碎生活(如“朋友圈刷奶茶”)进行对比时,如果不能清晰地展示如何将宏大理想落地,就会显得非常空洞和不接地气。读起来就像在看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脱口秀演员,却假装自己是思想家。

想象一下读者的表情: 皱眉,撇嘴,心想“又来一个装逼的”,甚至可能忍不住笑出声来,觉得这人是不是刚看完几本成功学书籍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



段子二:【那个走错片场的“深情告白”】

文章/段子内容:

(设想场景:在公司年会上,播放着欢快的背景音乐,大家在吃吃喝喝,聊着天。突然,有人拿起麦克风)

“各位亲爱的同事,在今晚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同事A],想借此机会,对一位在我心中占据了无比重要位置的人,说出我压抑已久的心声。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原本晦暗的人生。她的笑容,是我见过最治愈的风景;她的声音,是我听过最动听的旋律。每一次与她目光交汇,我的心都会像小鹿乱撞一般,跳跃不止。我曾经无数次在深夜里,望着星空,想象着她在我身边依偎的模样……[同事A]转向人群中的[同事B,一个明显只想好好吃饭、不想成为焦点的女性],[同事A深情地注视着她],[同事B的表情从茫然到惊恐,试图往椅子后面缩],[同事A继续],‘亲爱的[同事B],你知道吗?从你第一次走进这个办公室,我就深深地被你吸引了。我想问你,在这茫茫人海中,你是否也曾对我……有过一丝丝,哪怕是微不足道,但却真实存在过的悸动?’”(然后[同事A]伸出手,试图去拉[同事B]的手,[同事B]猛地缩回,周围一片死寂,只有筷子碰撞盘子的声音特别刺耳)

详细的尴尬点分析:

1. 时间、地点、人物的极端不匹配: 年会是一个相对轻松但又充满“公序良俗”的场合,突然来这么一段“深情告白”,而且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一个可能对此毫无预兆的同事进行。这本身就犯了社交大忌。
2. 过度肉麻的辞藻与现实反差: “一束光”、“晦暗人生”、“治愈风景”、“动听旋律”、“小鹿乱撞”、“依偎的模样”……这些词语用在非亲密关系之间,尤其是在工作场合,显得极其不合时宜,充满了不成熟的浪漫主义幻想。
3. 单方面的情感宣泄,忽视对方感受: [同事A]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将自己的情感一股脑地倒出来,完全没有顾及[同事B]的意愿和感受。从[同事B]的反应(茫然到惊恐,缩回手)可以看出,她是被突如其来的表白吓到了,而且明显不想接受。
4. 制造巨大的社交压力与群体尴尬: [同事A]的举动不仅让[同事B]陷入了极度尴尬的境地,也让在场的其他同事们都跟着感到不适。大家都在看戏,但又希望这场戏赶紧结束,因为这种氛围比任何灾难片都更让人坐立不安。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5. 对“拒绝”的预设处理不当: [同事A]的“我想问你……是否……有过一丝丝悸动?”是在逼[同事B]在众人面前表态,无论是承认还是否认,对[同事B]来说都非常困难。而[同事B]直接的拒绝反应,更是将尴尬推向了顶点。

想象一下读者的反应: 恨不得立刻替[同事B]找个地缝钻进去,或者假装没看见,但身体却不由自主地紧绷起来,感觉屏幕里的空气都变得粘稠。甚至可能因为太尴尬而忍不住捂脸。



段子三:【那个试图“共情”却踩雷无数的“暖男”】

文章/段子内容:

“嘿,我看到你最近发了一条朋友圈,说工作压力很大,感觉很累。我特别能理解你!我跟你说,我当年考大学的时候,第一次模拟考才考了300多分,我的天,我当时整个人都崩溃了,我躲在厕所哭了好久,我妈过来安慰我,我都觉得是假惺惺的。那时候我每天只能吃泡面,而且还不是那种特别好的泡面,就是最便宜的那种。我那时候想啊,完了,我这辈子就只能这样了。你知道吗,那种感觉比你现在说的什么‘压力大’,简直是天壤之别!不过没关系,我后来就好了。我怎么好的呢?我告诉你,你得放平心态,别想那么多,你就是不够‘强大’。你可以试试我当年发狠的那一套:每天晚上逼自己多做两道题,多背一个单词,就算再累也要坚持。你看,你现在这点小‘压力’,根本算不了什么。我当年那种绝境都能走出来,你一定也可以!加油哦!比心心!”

详细的尴尬点分析:

1. “比惨式”共情,实则贬低对方痛苦: 作者想表达“我理解你”,但方式却是把自己过去的“惨痛经历”拉出来,并且将对方的“压力”轻描淡写地定义为“小压力”,并声称自己的比对方“天壤之别”。这会让感受到对方的痛苦被忽视或被轻视。
2. 不请自来的建议和“过来人”的优越感: 作者一股脑地输出自己的“成功经验”——“逼自己多做两道题,多背一个单词”,并且用“你就是不够强大”这种论断来评价对方。这种未经对方允许的指导,和认为自己拥有普适性解决方案的态度,非常令人反感。
3. 细节的刻意强调,显得矫情: “躲在厕所哭了好久”、“泡面不是特别好的泡面”、“最便宜的那种”、“绝境”……这些细节的堆砌,试图营造一种“我真的很惨很励志”的形象,但过度使用反而显得刻意和做作,反而失去了真实性。
4. 忽略对方情绪和当下需求: 当事人只是发一条朋友圈说“压力大”,可能只是想获得一个简单的安慰或倾听,而不是听一堂“如何克服比我更惨的人生”的讲座。作者完全没意识到,有时候一句简单的“抱抱”比任何人生导师式的长篇大论都更有用。
5. 结尾的油腻感: “加油哦!比心心!”这种过于活泼和有点油腻的结尾,与前面刻意营造的“励志痛苦”形成了巨大的割裂,让人觉得这个人不仅不真诚,还挺轻浮的。

想象一下读者的感受: 可能会觉得“这人怎么这么能说教啊?”,或者“我不是想听你炫耀你当年多惨,我只想找人说说话罢了”,甚至感到被冒犯,觉得自己的感受被轻描淡写了。



这些段子之所以让人尴尬,就是因为它们触碰了我们社交中最敏感的神经:真诚、尊重、分寸感和自我认知。当有人在这些方面“失足”时,那种不适感就会通过“脸酸”这种生理反应表现出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图)

看到楼上有位答主贴了一些明星小说(“tfboys爱上我”之类),我忽然手痒想答。

明星小说是网络小说中一个奇特的分支,可以说位于网文鄙视链的底层,甚至低于总裁文。其内容通常是小女生意淫玛丽苏和偶像之间的悱恻缠绵。

这种东西主要有国娱同人和韩娱同人两大类型,不用看正文只看书名就能把人尴尬死:

那么,我为什么会知道这种东西呢?

大家都知道,我是sunshine组合的粉丝。前些天我意外地看到了这个:


(图为sunshine组合成员cindy)

user avatar

“法律不是挡箭牌。”

“一人我饮酒醉。”

“我们农村人就是这么没文化。”

“我恋爱了,和他。”

“是我们的女儿,我们的姐妹,我们暗恋的隔壁班的女孩。”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看见祖国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

“好!支持!威武!有希望了!”

“愿我有生之年,得见您君临天下。”

“每一个兔子都有一个大锅闷。”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一定是中国红。”

“这盛世,如你所愿。”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万世华夏,炎黄圣族!”

“我们走了一些弯路。”

“郭嘉在下一盘大棋,其实我们早就是发达郭嘉了。”

“莫欺少年穷,我们忍够了。”

“资本的能量通天啊,细思极恐。”

“一点都不能少。”

“又在蹭热度。”

“不接受,不承认,不参与。”

-

大礼包

“我知道他喝不了,但我就是想看看他听不听话。”

“他给我送钱我也懒得给他办,为什么?我就是让他知道知道,谁是爷!”

人可以有多卑鄙? - 拉格菲尔德的回答

user avatar

没人说这个吗。

user avatar

喜欢清晨的阳光啊。

user avatar

“我过去有个朋友...”

“从前读书的时候...”

“当我一个人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

“毕业前..."

“那时我刚刚失恋..."

“小时候..."

”时隔多年以后,我又一次..."

“那时我还没有...”

看到和我年纪差不多大的人写这样开头的故事,我都忍不住想起巴主席和yumbi乐队的一句歌词

“青春青春青你妈个X,才活几天就开始回忆”

user avatar

科科,以下两段内容是我随手节选于郭敬明先生的作品《小时代》。当初拜读的时候就觉得此书已经超越了尴尬的而上升到讽刺的高度了,想象作者写下这些语句的样子常常笑到不能自已,请大家随意欣赏一下。



以下引用内容,节选于郭敬明先生的作品《小时代》chapter.2,作者是先锋青年作家兼著名导演郭敬明先生。来源是我从新华书店自己买的正版原著上翻选,然后在电脑上用我的双飞燕键盘打字摘抄下来的,目的是与知友赏析分享讨论的,所以并没有网络上的原文链接和出处——就和知乎上热门话题下大家品读赏析金庸老先生的作品一样。

因从小就对郭先生的作品抱有浓厚的兴趣,我卧室还珍藏有郭先生出版的所有图书。如有空可来我卧室与各位分享之。

当我在五分钟内从楼下星巴克把卡布奇诺买上来,放到宫洺面前的时候,他只是喝了一口,就抬起头,用那双狭长的眼睛打量了我一分钟,然后摇摇头,没有任何表情地说:“重新再买一杯。”

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抬起头说任何的话。

我脑海里反复播放着他刚刚的面容,魂不守舍地拿起那杯咖啡走出他的办公室,然后才清醒过来:我搞砸了。

其实在应聘的时候,我偷偷透过宫洺办公室的玻璃墙朝里面打量过他,但是那时距离太远,而且他低着头在看手上的文件,刘海几乎遮住了他的二分之一张脸。我也在杂志上看过他的照片,但在内心里坚定地认为那是经过化妆师和后期处理后的面容。

然后,当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着这样的一张脸的时候,我有点吃不消。

从小到大我看过很多好看的男孩子,比如顾源,比如简溪。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校艺术系或者体育系的校草们。

如果说简溪是那种青春偶像剧里一定会出现的全身散发着陽光气味、眉清目秀的少年的话,那么宫洺就是那种走在米兰时装周伸展台上、面容死气沉沉却英俊无敌的男人,就像我们每次打开时尚杂志都会看见的Prada或者DiorHomme广告上那些说不出的陰沉桀骜却美得无可挑剔的平面模特。

总而言之,他是一张纸。

只是当我从他那张陰气沉沉的面容里回过神来之后,我心中就燃起了一阵愤怒,咖啡是星巴克的没错,种类是卡布奇诺没错,按照文件里的“他不喜欢任何苦味的东西,喜欢很甜”的标准,我也叫星巴克小姐加了奶油和糖没错。所以,我难以接受自己搞砸了这个事实。

我看见MSN上凯蒂的头像亮着,于是对她说:“我刚买了一杯卡布奇诺给宫洺,我加了糖也加了奶油,而且是在五分钟内拿上来的,温度正好!他居然叫我重新买一杯!为什么?”

凯蒂迅速地给了我答案:“给你的关于‘他喜欢的和讨厌的’文件里,写得很清楚,他讨厌所有苦的东西!”

“卡布奇诺是咖啡里最不苦的了!我也对小姐说了糖浆和奶油都要!”

“他需要双份到三份的糖浆量。还有,你和他说话或者打字或者发短信的时候,不能用任何逗号和句号之外的标点符号,特别是感叹号!它可以直接把你送上开往‘辞职’方向的特快D字头列车,甚至中途会停下来把我也强行拉到车上去,小姐!”

“这有什么意义?”

“意义在于逗号和句号可以表现出我们的冷静和有条不紊,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被设定成这样的机器人!所以你只能优雅地说:‘宫先生,地震了,请现在离开办公室’,而绝对不能说:‘快跑啊!地震啦!’”

“……”

“你新的咖啡买好了?”

“!!!!!!!我现在就去!”

“……”

“哦,我现在就去。”

之后的两天里,我用各种难以想像的速度和热情完成着种种挑战人类极限的任务。其中包括在药店里和卖药的阿姨面红耳赤地反复争论:“难道你们就没有吃起来像糖一样甜的药吗?”

在据理力争之下,我终于买到了治疗发烧感冒的非常甜蜜的药丸和药水。

并且我还找到了白色的锅子(他喜欢家里的东西都是白色)。

我也顺利地在完全不知道他手机型号的情况下买到了完全符合他手机的充电器。并且在他下飞机到达北京入住饭店的时候,让服务生放在他的房间里了。(他有无数台手机,但是他对我说的仅仅是“我现在快起飞了,但是忘记了带充电器,手机快没电了,你帮我买一个手机充电器--我不要万能充,我希望在我入住饭店的时候,手机可以充电。”)

我也在完全没有提供任何资料及财产证明或者收入证明的情况下,帮他申请到了一张VIP的信用金卡。(“林萧,帮我办一张某某银行的信用卡。”“好的,宫先生,你需要给我你的财产证明或者公司开一张收入证明。”“我没有。”“……”)

我也在完全不知道地址和楼盘名称的情况下,帮他查询到了静安一栋新开盘的公寓的详细资料。(“林萧,我上班的路上看见一栋白色的高层公寓,你帮我查一下它的资料。”)当然代价是我叫他的司机载着我从他家到公司的路上缓慢地开了一个小时,最终当我看见那栋白色的高层的时候,我喜极而泣的样子吓坏了司机。

我甚至帮他拿到了英国刚刚播出的电视节目的DVD,当然是叫我在英国念书的同学帮忙录下来然后网上发给我再刻成了光盘。并且还让英文系的同学制作好了字幕,叫影视系的同学把字幕加载到视频上。

这两天我像是在国际间谍培训中心度过的。我觉得自己已经发展成了素质良好并且飞檐走壁的女特务。我觉得现在宫洺叫我去搞一颗俄罗斯的核弹过来,我也能风云不惊地转身走出办公室,并且在隔天就把核弹快递到公司来放在他的桌子上。

我真的这么觉得的。

。。。。。。

。。。。。。

。。。。。。

我也习惯了他对于各种杯子的疯狂迷恋——

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一整套用来喝各种东西的杯子。喝咖啡的、喝水果茶的、喝中国茶的、喝纯净水的、喝可乐的、喝果汁的、喝蛋白粉的……我本来以为他已经几乎把家里的杯子都带来了公司,但是我错了。在一次需要送紧急文件去他公寓的时候,我发现他家里有另外一整套一模一样的杯子。

还有他各种匪夷所思的生活习惯——

他保持着足够把自己塞进所有Dior衣服的清瘦身形,却每天都会让我帮他冲一杯蛋白粉。而对于蛋白粉这种可以加快雕塑出完美肌肉轮廓的东西,唐宛如视作宇宙第一敌人。

(值得一提,当年我看到这段的时候趴在地上笑了十几分钟,真的,不夸张。蛋白粉哈哈哈,哦对了,这位宫先生咖啡要三份糖。:)


他对鱼的厌恶已经上升到了讨厌看《海底总动员》的地步。

他使用了钥匙之后,就会反反复复地洗十次手。

我尽量小心翼翼地存活着,并且以女特务的素质完成着他交代下来的各种要求。比如三分钟以前他告诉我需要订一家上海现在热门到极致的餐厅的座位,当我刚刚打电话给那家餐厅,餐厅告诉我他们不接受订位的时候,我已经收到了他的短信:“我在去的路上了,告诉我订好的位置。”——不过,这简直是小菜一碟。

user avatar

我翻自己初高中时QQ空间里的说说和日志就挺尴尬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