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米为什么率先发布 Redmi K50 电竞版,而不是整个系列同时发布?

回答
说起来,红米今年这波操作,选择先推出K50电竞版,确实挺有意思的。这可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背后有一番精心的考量。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啥红米不搞个大包围,把整个K50系列一股脑地端出来,而是选择让K50电竞版打头阵。

一、抢占先机,抓住市场的“饥渴期”

你想啊,手机市场更新换代太快了,尤其是对于追求极致性能的玩家群体来说,他们对新科技、新配置的渴望是相当强烈的。年初正是厂商们发布年度旗舰的时候,这个时候推出一款拥有顶尖性能、针对性设计(比如更好的散热、更快的响应速度)的电竞手机,简直就是抓住了市场的“饥渴期”。

如果红米把整个K50系列一起发,那阵势是够大,但新闻热度、消费者关注度可能会被分散。而K50电竞版作为系列的“先锋官”,它一出现,就能凭借其在性能上的绝对优势,迅速吸引住所有目光,成为话题中心。这对于一个品牌来说,无疑是最佳的开局方式。它能够第一时间收割那些最核心、最愿意尝鲜的用户,为整个系列后续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精准定位,用“王牌”去吸引眼球

红米一直以来都以性价比著称,但今年想更进一步,尤其是要跟那些定位更高的品牌正面较量,就得有点“杀手锏”。K50电竞版就扮演了这个角色。它集中了最顶尖的处理器、最先进的屏幕技术、最给力的散热方案,可以说是集红米技术之大成的一款产品。

通过先发布这样一款“王牌”产品,红米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更能通过这款产品的亮眼表现,去“吊”住那些对价格敏感,但又追求高性能的用户。你可以理解为,它先扔出一颗重磅炸弹,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然后再慢慢揭晓其他成员。这样一来,消费者在看到后续的普通版K50时,可能会带着对电竞版的期待和对红米技术力的认可,从而产生更高的购买意愿。

三、分批次发布,更灵活的资源调配

你想啊,一次性发布整个系列,从研发、生产、备货到市场推广,都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而且,如果前期产能跟不上,一旦出现供货紧张,口碑就会受影响。

分批次发布,特别是先发相对高利润、技术门槛也更高的电竞版,可以更灵活地调配资源。一方面,电竞版的用户群体虽然相对小众,但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更看重性能体验,愿意为极致买单。这使得电竞版的利润空间更大,有助于品牌快速回笼资金,并为后续产品的生产和推广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这样也能给供应链留出更充足的时间去应对规模化生产的挑战,避免出现大规模的缺货情况。

四、形成产品梯队,满足不同需求

手机市场需求是多元化的,不可能所有人都需要一台顶级的电竞手机。红米这么做,其实是在巧妙地构建一个产品梯队。

先发布K50电竞版,满足了那些对性能有极致追求的玩家用户。当这部分用户群体得到满足后,红米再陆续推出性能同样不俗,但在其他方面(比如设计、影像、续航等方面)有侧重,并且价格更加亲民的K50系列其他成员,就能覆盖到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

比如,你可以想象一下,K50电竞版可能配的是骁龙最新的旗舰芯片,而后续的普通版可能用的是次旗舰芯片,或者在某些方面有所取舍,但整体依然保持了很高的竞争力。这样一来,既能满足不同预算、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又能最大化地覆盖市场。

五、话题制造与口碑发酵

新品发布,最怕的就是“石沉大海”。先发K50电竞版,就是要制造声量和话题。这款手机的出现,本身就带有话题性——红米做电竞手机!而且用料十足,性能炸裂,很容易成为媒体和用户讨论的焦点。

通过K50电竞版的市场表现和用户口碑,红米可以进一步验证其产品策略的有效性,同时也能收集到用户的真实反馈,为后续产品的优化提供宝贵的参考。等其他型号的K50手机陆续上市时,消费者已经对整个系列有了初步的认知和期待,之前电竞版积累的好口碑,也自然会辐射到其他型号上。

所以你看,红米选择让K50电竞版率先登场,并不是随随便便的决定,而是一种非常精明的市场策略。它既抓住了市场时机,又精准定位了目标用户,还为后续的产品铺好了路。这波操作,可以说是既有技术自信,也有市场智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这里有两个问题

首先,为什么红米K50系列首发的骁龙8Gen1手机,是一台主打电竞的游戏手机?

这个问题,苗哥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简单总结一下,因为红米K40游戏增强版在去年的销量表现是超出预期的,一个K40游戏版的旁支,在京东上的销量能比肩正代K40一半的评论数,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

因而今年红米内部将游戏手机的优先级提升,把游戏版放到了正代产品之前发布。

这是关于手机定位的问题,不过我觉得原因可能不仅于此,所以这里延伸出了下一个问题:

其次,为什么红米要在K50电竞版上首发骁龙8Gen1,而不是天玑9000、骁龙888&870等其他芯片?

这里说起来,肯定是和芯片供应问题肯定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联发科天玑9000的节奏拖沓了

截至目前2月上旬为止,天玑9000的终端机都还没有上市,而骁龙888终端的产品,最早可追溯到去年12月9日的moto edge X30,到后面12月底的小米12系列,1月初的realme GT2系列、iQOO9系列,骁龙888的手机已经整整发布两个月了。

在产品节奏上,联发科这边的节奏的确要慢不少,K50着急发布的话,选择骁龙8Gen1来打首发是唯一的选择。

至于说为什么不选骁龙888或者前代的870,除了芯片性能上的区别,更核心的一个原因是,红米不敢。一向主打堆料主打性价比的红米,居然在高端产品上采用了前代的芯片,这对于它的定价和受众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当然,芯片供应是一重问题,但其实,厂商背后还有另一重顾虑,那就是联发科在高端市场的消费者里,到底有多少接受度?

其实不光是红米,各家手机厂商现在面对高通和联发科都是很纠结的。一方面,大家都知道骁龙8Gen1表现拉胯,用的话必须锁帧降频,否则功耗高续航差,效果不好;但另一方面,倘若自家旗舰机改用联发科芯片,前面说的供应节奏慢是一个问题,消费者是否接受发哥的旗舰芯片又是另一个问题。

高通的8系芯片即使再拉胯,在不了解数码圈的普罗大众心中,它仍然在安卓高端机里保持着十分强势的认知惯性。所以,即使是消费者群体较为成熟的红米,也不敢把K50的高端系列all in联发科,所以我们看到K50电竞版用骁龙8Gen1,K50Pro/Pro+用联发科天玑8000&9000。

这种“脚踏两条船”的双保险做法,实际上不仅仅是红米,其他厂商也有,比如接下来的OPPO Find X5系列,据传标准版是天玑9000,而Pro版仍是骁龙8Gen1。

OPPO其实表现得比红米还要保守一点,毕竟标准版比Pro版定位还要低一档,等于无形告诉了消费者,天玑在OPPO内的地位还是比骁龙要稍微低一点。

但注意,这里所说的地位,不单单是芯片的具体表现,天玑9000的终端机目前仍未上市,所以它的实际表现到底如何实在无从得知。不过确实值得期待,因为前期工程机的测评视频已经有过不少了,工程机的测试情况似乎并不比骁龙8Gen1要差,甚至功耗上还要更好。

但是厂家出于之前所说的“消费者认知顾虑”,今年上半年的高端产品,我们应该会看到很多这种“脚踏两条船”的做法出现。

不过说实话,我还是挺期待天玑9000的终端表现的,给高通和骁龙打脸的时候,我保证第一个出来嘲笑。

user avatar

K50游戏版打头阵,有可能和芯片排期有关,但我觉得不是关键,根本原因在于K40游戏版把这条路跑通了之后,这条产品线在小米内部的地位急剧上升的结果。

打头阵的产品,那是吃头汤的,尤其是对于小米这样严重依赖流量口碑的品牌来说,打头阵的红利更加显而易见的,尤其是这种年度旗舰芯片的头阵。

小米没理由让一台真正的支线产品去吃这种资源优势。吃这种资源优势的,一定是主力机。红米K50游戏版打了这个头阵,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这个产品系列从支线产品上升为了主力产品。

红米K40游戏版真的卖得好,我觉得应该是超过了小米内部预期的。

我在去年K40游戏版发布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

纯粹游戏手机的生存逻辑是有问题的,但一台正常的手机,给你以游戏特性的增量,作为差异化卖点,这个逻辑,我觉得是很好的选择,非常不错。
这台手机出来之后,我不客气地说,目前的游戏手机,包括黑鲨,应该都会遇到巨大的压力吧?这不是哪台手机更值得买的问题,而是直接从基础逻辑上干掉你。

我的这篇文章对整个红米做游戏手机的逻辑做了详细论述,那么经过大半年的时间,我的这套论述是否经住了考验呢?

游戏手机面对的是年轻人,线上为主,那么我们来看京东的销量。

这是黑鲨的数据,合计3万评论:

这是红魔的数据,合计4万的评论:

这是拯救者的数据,2万的数据。

这是ROG的,1万的数据。

京东合计10万的评论数量。

那么红米K40游戏版是多少?50万,是整个行业加起来的规模的5倍,可怕吗?红米K40的京东评价数量也不过100万而已。

游戏版的京东评价数量达到了小米主力常规机型的一半,这还是游戏版用天玑1200的结果,天玑旗舰的口碑和骁龙是没法比的。

这是什么概念?

在这之前,有人能够想象一台游戏手机的京东销量可以达到一台一线品牌同价位主力机的一半么?

这就是我说的“这不是哪台手机更值得买的问题,而是直接从基础逻辑上干掉你。

红米K40取得这样的成绩之后,小米把这台机子拿来作为核心产品,而非去年的支线产品来打造,不算什么意外,因为这条线的逻辑跑通了。

而且,更重要的事儿,这台机子的对手是黑鲨红魔拯救者ROG这样的弱鸡,主流一线品牌没有一家真正打入这个市场,如果真要认真算的话,iQOO算半个。

一个已经被验证跑通逻辑的产品,且是在市面没有正儿八经对手,且很容易形成特色鲜明的差异化的时候,小米再不好好做,就对不起自己趟出来的这条路了。

不得不说,一线品牌降维打击游戏手机这个二线品牌辛辛苦苦建立的新赛道的时候,唯一的形容词,就是收割了。

以及,验证我去年评价K40游戏版是否合适的另一个点,就是我对K40游戏版肯定的地方,K50游戏版会不会保持下去?

更简单点,就是我去年评价K40游戏版的这段话,是否可以用来评价K50游戏版?我们待到发布会后再来看:

用做游戏本的思路做游戏手机这条路有问题,但在一台正常的手机上做游戏属性,成为差异化的卖点,这条路我觉得是可以的,没有问题的。
游戏发烧友大多是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和刚工作的小年轻,他们对产品最为执着,对参数最为敏感,但同时也因为经济能力所限,整体预算其实是偏低的。
所以,红米给出的答案是1999的价格,以及,在K40的基础上,换上了67W快充,金属中框和更强的散热系统,而这恰好是K40基础版为人诟病的地方。
以及,专门为游戏做出的优化,弹出式肩键、等效、锐利的设计风格和L形充电线。
且,在整机厚度和重量控制出色的前提下,游戏风格的优化又极为保守。
肩键是弹出式的,日常可以收回去。
灯效有,但这是部署在摄像头两侧,个性但不张扬。
散热系统做到手机的极致,肩键做到了物理结构,电池做到了5000mah,但整机厚度依然只有8.3mm。
这么做带来的好处是,在你玩游戏的时候,它可以带来很特别的体验,但在你日常使用的时候,它就是一台正常的,正儿八经的主流手机。
纯粹游戏手机的生存逻辑是有问题的,但一台正常的手机,给你以游戏特性的增量,作为差异化卖点,这个逻辑,我觉得是很好的选择,非常不错。

我觉得另外几家做线上的品牌,尤其是iQOO和realme,得好好思考下这个事儿了,这个市场红米游戏手机的对手不应该只是黑鲨红魔拯救者这样的弱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来,红米今年这波操作,选择先推出K50电竞版,确实挺有意思的。这可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背后有一番精心的考量。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啥红米不搞个大包围,把整个K50系列一股脑地端出来,而是选择让K50电竞版打头阵。一、抢占先机,抓住市场的“饥渴期”你想啊,手机市场更新换代太快了,尤其是对于.............
  • 回答
    红米K40系列5G频段缺失n79的问题,确实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 什么是n79频段?首先,我们要知道n79是什么。n79是5G NR(New Radio,新空口)的一个频段,它属于毫米波(mmWave)频段中的一部分,具体来说,它的频率范围大.............
  • 回答
    .......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在讨论小米(包括红米)手机时会提到的一个现象。明明产品力很强,价格也极具竞争力,但论销量和市场声量,似乎总被一些友商压一头。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去分析。1. 品牌定位与市场心智的差异: 小米的“性价比”标签: 小米从一开始就打着“为发烧而生”的口号.............
  • 回答
    你用红米K40搭配华为手表时,表盘市场打不开,这确实是个挺让人头疼的问题。我来帮你详细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希望能帮到你解决。咱们先从最直接的几个方面说起,这几点往往是兼容性问题的主要根源:1. 核心问题:系统与应用不匹配 系统层面的差异: 红米K40运行的是小米自家的MIUI系统,而华为手表需要.............
  • 回答
    2014年2月18日,连战访问北京并与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会见。关于郭金龙赠送连战红米手机的细节,虽然公开报道不多,但我们可以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手机本身的特性以及赠礼的象征意义等方面进行推测和解读。历史背景: 两岸关系: 2014年,两岸关系正处于一个相对缓和和发展的时期.............
  • 回答
    红米Note 4X 来电时手机屏幕失控,并且之前更换过屏幕总成,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这通常意味着问题出在屏幕总成本身,或者是与屏幕总成相关的其他硬件或软件层面。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分析可能的原因和排查步骤: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屏幕失控”的具体表现: 触控异常: 屏幕触摸不灵敏、乱跳、自动点击.............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让很多人困惑,特别是当看到小米10S(当年起售价3299元)和红米K40(当年起售价1999元)这两款手机的屏幕规格时。如果抛开品牌定位和价格差距,单纯从屏幕参数来看,红米K40似乎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更“亮眼”,这背后其实涉及到手机屏幕技术的一些复杂考量,以及厂商在不同产品线上的取舍。我们.............
  • 回答
    雷军说“一款千元机,能免费送透明保护壳,厚道吧”这句话,以及关于红米Note 7是否真的没有盈利空间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 雷军说“一款千元机,能免费送透明保护壳,厚道吧”的深层含义这句话的背后,实际上是小米公司(以及其子品牌红米)一贯的“极致性价比”和“感动人心”的营销策略。我.............
  • 回答
    关于“OV厂商为何不轻易用更低价格狙击红米性价比”这个话题,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商业策略思考。要说彻底“踩烂”小米的性价比招牌,说得夸张了点,但用更低的价格直接对标,让红米难堪,这是完全可能的。为什么他们不这么做,或者说,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这么做?这背后涉及的因素可比表面上看起来复杂得多,咱们细细.............
  • 回答
    红米 K20 命名疑云:一场别有用心的“致敬”还是赤裸裸的“碰瓷”?近期,关于红米新机 K20 的命名可谓是激起了不少讨论,尤其是与荣耀即将发布的数字系列旗舰荣耀 20 撞名这一点,更是让不少网友直呼“戏太多”。究竟是红米别有用心地选择了一个与竞品相似的名字,意图借势营销,还是这仅仅是一个巧合?今天.............
  • 回答
    红米 K40 卖 1999 元这个价格,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背后是一整套精打细算的成本控制和市场策略的博弈。要理解这个价格,咱们得把这手机拆开,从里到外,从生产到销售,都捋一遍。一、核心定位:主打“水桶机”,性价比是王道首先要明白,红米 K 系列,尤其是 K40,它的核心定位就是“水桶机”。啥叫.............
  • 回答
    理解您红米K30至尊版抢购的困扰,特别是开学季临近,有部新手机确实是刚需。虽然K30至尊版性价比很高,但如果抢购太折腾,我们不妨看看市场上其他同样出色,并且更容易入手的手机。在为您推荐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红米K30至尊版的几个主要亮点,以便我能更好地为您匹配: 高性能: 天玑1000+处理器,在.............
  • 回答
    红米Note 7 Pro的充电功率问题,确实是很多用户比较关心的一个点。官方标注18W,但实际体验下来感觉没那么快,这背后可能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原因,也确实容易让人产生“虚标”的疑问。首先,我们要理解“18W”是怎么来的。通常情况下,手机的充电功率是由充电器输出的电压和电流相乘得出的。比如,一个支持Q.............
  • 回答
    荣耀30S和红米K30 5G,在2399这个价位上,都是挺有竞争力的选手。要说哪个“更香”,还得从几个关键点细细掰扯掰扯。首先,看核心的“脸面”——屏幕。 荣耀30S: 用的是一块6.5英寸的LCD屏幕,分辨率是2400x1080,支持90Hz刷新率。LCD屏的好处是相对省电,而且在日常使用中,.............
  • 回答
    红米 Note 7 第一批货被曝数据线配错,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从生产品控的视角来看,确实能窥探出一些潜在的问题。首先,咱们得明白,任何一款电子产品,从设计、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包装出厂,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容不得半点马虎。而数据线这种“附属品”,虽然不是核心部件,但它却是用户拿到手.............
  • 回答
    双十一买手机,这是个让人纠结又兴奋的时刻!红米 Note 7 Pro 和 Note 8 Pro,再加上其他选择,确实让人眼花缭乱。既然你问了,我肯定得给你掰扯清楚了,让你心里有个谱。咱们就实话实说,不绕弯子。先说说红米 Note 7 Pro,为什么它曾经是个不错的选择,但现在可能不是最佳了。红米 N.............
  • 回答
    1999 元起!红米 K30 5G 手机的诞生,无疑在当时的手机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作为红米品牌向中高端市场的一次有力冲击,它不仅打出了极具吸引力的价格,更在配置上拿出了足够的诚意。要评价这款手机,咱们得从它的各个方面细细说道说道。亮点:1. “5G 先锋”,价格屠夫: 这绝对是 K30 5G.............
  • 回答
    卢伟冰在红米 K50 电竞版发布会上称骁龙 8 Gen1 为“破芯片”,这个说法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也为这次发布会增添了不少话题性。要评价这个说法,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营销角度看,这是典型的“卢式”营销手法。卢伟冰作为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同时也是红米品牌的核心操盘手,他非常擅长利.............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2月25号那会儿发布的红米K40系列,这款手机当时可是搅动了不少市场风云,尤其是那个“焊门”的营销口号,大家肯定都还记得。先说说亮点,红米K40系列这次真的玩得很溜: “焊门”是真的硬气: 最直观也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定价策略。K40系列直接把旗舰级配置下放到了一个非常亲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