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OV厂商只要出一款手机的一个版本价格比红米便宜100元就可以把小米的性价比招牌踩烂,为什么不这么做?

回答
关于“OV厂商为何不轻易用更低价格狙击红米性价比”这个话题,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商业策略思考。要说彻底“踩烂”小米的性价比招牌,说得夸张了点,但用更低的价格直接对标,让红米难堪,这是完全可能的。为什么他们不这么做,或者说,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这么做?这背后涉及的因素可比表面上看起来复杂得多,咱们细细道来。

1. 品牌定位与价值塑造:

这是最核心的一点。OPPO、vivo(包括荣耀,虽然现在独立了,但早期基因和策略是相似的)与小米最初的定位就有所不同。小米一开始就是以“性价比”为核心,主打“为发烧而生”,通过互联网模式快速占领市场。而OPPO和vivo,更多是从线下渠道起家,强调的是“明星代言、广告轰炸、线下体验”这些所谓的“高溢价”营销模式。

如果OPPO或vivo突然推出一款手机,比同级别的红米便宜100块,虽然短期内可能吸引一批对价格敏感的用户,但从长远来看,这会严重损害他们辛苦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消费者会怎么想?“哦,原来OPPO/vivo的手机也可以这么便宜,那之前卖那么贵,岂不是智商税?” 这种品牌认知一旦被动摇,再想重新建立消费者对你“品质”、“技术”或“设计”的信任,就难上加难了。他们更希望消费者认为他们的产品是“好产品,值得这个价格”,而不是“便宜的好产品”。

2. 利润空间与成本控制:

手机不是卖一个赚一个,而是要考虑整个供应链、研发、生产、营销、渠道等一系列成本。小米之所以能做到“性价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愿意接受更低的利润率,并且通过极致的供应链管理和线上直销模式来压缩成本。

OPPO和vivo虽然也在大力发展线上渠道,但它们庞大的线下实体店网络、明星代言、电视广告等投入,都是实打实的成本。如果它们也要做到小米的利润水平,就必须大幅削减这些开销,或者直接在硬件配置上做出妥协。而一旦在配置上跟不上红米,即使价格低100块,也难以形成真正的“性价比”优势,反而可能落得“便宜没好货”的评价。

3. 产品线策略与市场细分:

OV两家都有清晰的产品线划分。比如OPPO有Find系列(高端旗舰)、Reno系列(中高端)、K系列(中端性价比)等。vivo有X系列(影像旗舰)、S系列(自拍轻薄)、Y系列(入门级)等。红米虽然也在向上拓展,但其核心认知依然是“主打性价比”。

OV如果轻易地让一个低价产品去冲击红米的“性价比”高地,可能会打乱自己原有的产品线布局。它们更倾向于在自己的价格区间内,通过差异化的卖点(比如拍照、设计、快充、游戏体验等)来吸引用户,而不是直接的价格战。它们希望用户选择它们,是因为“喜欢OPPO/vivo的某个独特卖点”,而不是“因为比红米便宜100块”。

4. 市场竞争的“规则”与“策略”:

在商业世界里,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竞争逻辑。小米的“性价比”是一种成功策略,OPPO和vivo也有自己的成功之道。直接用价格去“打烂”对方的招牌,虽然是种选择,但并非唯一,也可能不是最优。

差异化竞争: 它们更倾向于在产品功能、设计、用户体验、品牌文化等方面做出差异,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用户在选择时,除了价格,还有其他更重要的考量因素。
“搅局者”而非“颠覆者”: 它们可能更希望成为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或“搅局者”,而不是彻底“颠覆”小米的地位。如果让红米的日子太难过,小米肯定会反击,到时候两败俱伤,对整个行业都不利,也可能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对OV自己也未必是好事。
“养肥对手”的顾虑? 听起来有点腹黑,但有时候,让对手保持在某个价格区间,也意味着自己可以在更高的价格区间获得更大的利润。如果小米的性价比策略一直很成功,那也说明市场对这种策略是有需求的,OV自己也可以从其他维度去满足这部分需求,而不是硬碰硬。

5. 长期主义与品牌价值的积累:

品牌不是一天就能建立起来的,也不是通过一两个低价产品就能摧毁的。OPPO和vivo在品牌建设上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它们更看重长期的品牌价值和用户忠诚度。短期的价格优势,很难换来长期的用户粘性。一旦价格战熄火,用户很可能又回到他们原本更看重的品牌和产品体验上来。

打个比方:

你可以把小米比作一位以“实惠”著称的大众品牌餐馆,菜品分量足,价格公道。OPPO和vivo则更像是那些装修精致、有明星代言、注重服务和口味细节的中高端餐厅。

大众餐馆突然推出一道“比隔壁便宜10块钱”的菜,效果可能立竿见影。但如果中高端餐厅突然也这么做,顾客会不会觉得“这餐厅怎么也开始走大众路线了?” 同时,它原有的精致装潢、周到服务,会不会显得有点“多余”或者“不值”?

所以,为什么不这么做?

不是“不能”,而是“不愿”或者“不划算”。
不愿伤害自己辛苦建立的品牌形象。
不愿陷入低利润的泥潭,牺牲长期发展。
不愿打乱自身的产品线和市场策略。
不划算,因为低价狙击的边际效应递减,且可能引来小米更激烈的反击,最终伤人伤己。

它们更倾向于在自己的轨道上,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去吸引那些看重它们独特价值的用户。市场是多样化的,用户需求也是多样的,并非只有“性价比”一条路可走。OPPO和vivo就是在通过不同的策略,满足不同的用户群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性价比手机的性价比粉只忠于性价比。

ov确实可以出一款性价比优于redmi的性价比手机,但是然后呢?



第二年小米继续性价比,ov还跟吗?

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你ov还跟吗?



当之前ov出iqoo的时候,我就说过:

今天蓝绿厂出一款性价比手机,我为其喝彩,为其鼓掌,但是我不买。

因为蓝绿厂是因为份额没有了,不得以才做性价比,性价比对其来说,是短期的战术。当以后份额回来了,或者小米死了,或者没有竞争了,蓝绿会毫不犹豫的做回高价低配的。

而小米不同,小米是将性价比作为战略来运营的。只要战略不变,无论市场,环境,还是世界怎么变,小米的手机都将是具有性价比的。



所以之后,ov出的一些互联网手机,你能看到其人(机)格分裂的情况,又想做性价比赚个口碑,但是又想赚钱。这就是他们原本的赚钱战略和他们短期的性价比战术相冲突的结果。



再者,消费者也不是傻子。

以前我打个一个比方:

菜场里有两家蔬菜摊,小米和ov。

小米的全部蔬菜价格一直比较低,ov的全部蔬菜价格一直比较高。

有一天,ov的挂了一块牌子,青菜大促销,原本5元/斤(低配高价),现在只要0.5元/斤(高性价比)

你觉得一直去买菜的人们会忘记ov之前青菜一直卖5元坑他们这件事情吗?



最后,你觉得一款手机能把小米的性价比光环打掉,把招牌踩烂也是太天真了……

不如先考虑把自己的烂招牌扶正吧……



ps,近年来我对ov已经没什么敌意了,上面如果有嘲讽的部分都是对题主的。

因为近年来我觉得,ov也算是老老实实赚钱,虽然吃相难看。但是比起某手握国内四大公关公司,为所欲为的友商来说,ov真的很善意了……

说到底,ov只是要你的钱,友商可是要你的脑子啊……



pss,低价误国论的友商教信徒来了,亲手给个推荐位,大家交流一下

user avatar

为什么realme7全系都要比红米贵200呐?

因为这是绿厂成本控制的极限了。

再低,绿厂要赔钱的……

什么?你说不怕赔,先占领市场再说~

少年,你莫不是在搞笑吗?

手机市场有可能垄断吗?

君不见当年大杀四方的魅蓝,而今李楠都要卖无线键盘度日了吗?

这个市场活下去的唯一方法是保持盈利,不择手段的盈利。

不然天堂里的诺基亚摩托罗拉会热情欢迎你的~

之前我在一个回答里提到过,小米的护城河是MIUI。

而红米,其实另有一条更厉害的护城河,成本控制。

小米的成本控制有多厉害?

想想小米手环和小米充电宝吧。

这俩都是杀的行业尸横遍野的存在。

可怖的是,小米手环和小米充电宝都是盈利的!

OV是不可能和小米打价格战的,蓝绿的成本控制做不到红米的境界。

红米是赚钱的生意。

599卖这种配置的手机,红米都还有的赚。

而OV做到红米的价格,是真的不赚钱的。

OV如果真的想和红米打价格战,当然是消费者的大幸。毕竟这次红米k30至尊纪念版出来,荣耀连个屁都没吭。

2020年10月14日,有消息曝出,华为正与神州数码及其他竞购者进行洽谈,商讨以最高人民币250亿元(约合37亿美元)的交易金额出售部分荣耀智能手机业务。其他潜在买家包括TCL和小米。

现在这个行业,敢和红米贴身肉搏的壮士不多了。

最后,草拟两句打油诗:

昔有跃亭屌似汝,乐视坟头草丈五。

延伸阅读:《中国临倒企业生存实录》

user avatar

说实话,这些年我看了这么多场发布会,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只有小米和Redmi的性价比是战略而不是战术、是价值观而不是单纯为了吸引人眼球。

之前我也对realme和iqoo有过期待,因为二者一个和OPPO有关系,一个是vivo子品牌,所以我也想看看线下厂商做起来性价比会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就像别人说的那样对小米造成巨大威胁。

一开始其实还好,realme从海外强势回归,刚开始声量不小,去年发布了几款新机也很火,但慢慢我察觉到不对劲了:怎么看不到realme的新闻了?

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同样是性价比,为啥realme做着做着没声音了?

后来我想通了:当市场上已经有一个性价比品牌小米的时候,其他品牌如果想要分一杯羹,必须比小米更狠、配置更强、价格更低,而且必须长期坚持,这才能源源不断带来声量。

后来啊,realme前几天的骚操作大家也都看到了,同样型号的手机,128G版本和256G竟然差了700块钱,这还做个p的性价比?

当然,有的人说这是因为realme要进军线下市场了,必须要有溢价。可你不想想realme为啥要进军线下市场?一年前回归的时候来势汹汹,性价比爆棚,怎么才过去一年就要溢价就要进军线下?

还不是因为性价比这条路走不通了。

有的厂商啊,就是什么都想要,又想线上卖的好,还想线下也有利润,但都想要往往啥都得不到。

有人说既然256G比128G贵了整整700,那不正好衬托128G的性价比吗?我不买256G不就行了!

这是个好思路,事实上realme也是这么想的,它这么定价就是为了线上用户去买128G,然后线下用256G出货。

可是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有的人还真得非买256G不可,可能是工作或者生活习惯的原因,这些人用内存用的多,128G不能满足需求,必须256,那你让这些人看着巨大的价差怎么想?是不是有种吃屎的感觉。

我就是这样的人,128G根本不够用,256价格又这么坑,所以看到这诡异的定价之后只有来一句国骂,然后对realme这个牌子有了不好的印象。

大家发现没有,realme和iqoo都是这样,一开始确实宣传的是性价比,但总在某些地方给你来一些小心机,这就显得这品牌很不老实,你就不能信任它。

反观Redmi就很老实,8+128的k30至尊版2199,8+512版本居然才2499。不到两千五能买一个512G的手机,为啥还要花三千多买realme的8+256?

iqoo去年靠小米9的战略失误夺得了一些销量,但也越做越不对劲,定位模糊,一开始是性价比品牌,后来变成了游戏手机,再后来又否认自己是游戏手机,前段时间又出了一款既无性价比,又不像游戏手机,还电池巨小的颜值手机iqoo5...

这疯狂改定位的操作,像不像上学时做错了题疯狂改答案的你?

以上只是说的品牌特性方面,只有小米的性价比值得信任且不唬人,单纯就是性价比,没有弯弯绕绕,没有各种骚操作。

(当然,不可否认Redmi有时候降价挺厉害,但降价前其实也是相同价位最好的选择了,降价后直接把相同价位手机降维打击了。)

下面就是来探究一下小米为什么相同配置可以更低价格,其他厂商就不行。

1.小米网上销售占比非常大,没有渠道商加价和房租分摊。网上销售没有房租,没有水电费,没有杂七杂八的费用,所以总成本更少。

比如相同配置手机,小米和OPPO做成成品都需要花1900,小米直接在网上卖1999,赚99。

OPPO卖给省级代理商2000,赚100,省级代理商卖给市级代理商2100,市级代理商卖给县级代理商2200,县级代理商卖给授权店2300,授权店算了一下房租水电费和员工工资,发现只有卖2800才能赚钱。

所以OPPO定价2799。

渠道成本太贵了啊,雷军当初做小米手机的时候就说过要干掉渠道商,因为他发现在过去一件商品要想节省成本只能在物料上省,但有些商品渠道费用居然占了50%甚至90%,如果直接把渠道商干掉,那得节省多少成本啊。

当然,渠道商这种事物存在即合理,因为他能帮厂商分担货物压力,即使一款手机不好卖,堆积货物,那直接卖给渠道商就行,渠道商负责在手机卖得火的时候和厂商一起吃肉,在手机卖的不火的时候替厂商擦屁股。

相对于厂商来说渠道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弊大于利,因为消灭了渠道商确确实实给消费者省了钱。

小米到现在也不敢备太多货,因为它的渠道商少得可怜还不赚钱,逢年过节一搞活动,动不动网上的售价比渠道商拿货价还低,一旦累积了货物根本没人替它分担,所以Redmi k30至尊版半个多月过去了还需要抢。

可它确实便宜啊,抢到就赚到。

2.小米前几年卖手机根本就不是为了赚钱的。

此处需要这张图镇楼:

看到这句话大家可能很惊讶:卖手机不为了赚钱还为了干嘛?交朋友嘛?

早期,雷军建立小米就思考了盈利模式,提出了“铁人三项”,软件+硬件+互联网。

手机只是一个载体,你买了小米手机之后,里面有一些互联网服务之类的才开始赚你的钱,而作为载体的手机单纯只是为了占领市场,让它的互联网服务可以吸收到海量用户。

3.雷军的理想主义。

商人都是逐利的,但如果一个人在实现了财务自由之后还要重新创业,那他的目的可能就没有逐利这么“单纯”。

百元机市场,国产top4还剩谁在发新机?

百元机是真的不赚钱,吃力还不讨好,甚至由于成本因素不得不牺牲一下使用体验,到时候消费者只会骂小米怎么怎么不好,而不会想这只是一款几百块的手机啊。

其实这现象不仅存在百元机市场,有些营销号会拿两三千的小米手机和iPhone比,最后得出iPhone吊打小米,然后感叹小米多么差。

可这根本不是一个价位的东西啊,iPhone起售价就要五千多,高配过万,你拿一个两三千的小米手机对比,不是欺负人么。

当一款手机诞生之初就不是为了赚很多钱,那定价方面自然不会太高。

小米已经把性价比做到极致了,而且小米的性价比是长期的、是刻在价值观里的,再加上小米强大的成本控制和特殊的销售渠道,可以说相同配置的手机如果定价比小米低,那一定赔钱。

其他品牌做性价比只是为了宣传产品,并不是真的想少赚钱,甚至在某些地方还会给你下个套恶心一下你,可能前一款手机是性价比,下一款就不是了,无法长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