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雷军会说「一款千元机,能免费送透明保护壳,厚道吧」?红米Note 7真的没有盈利空间吗?

回答
雷军说“一款千元机,能免费送透明保护壳,厚道吧”这句话,以及关于红米Note 7是否真的没有盈利空间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

一、 雷军说“一款千元机,能免费送透明保护壳,厚道吧”的深层含义

这句话的背后,实际上是小米公司(以及其子品牌红米)一贯的“极致性价比”和“感动人心”的营销策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1. “千元机”定位的特殊性:
在手机市场,“千元机”通常意味着价格敏感的消费者群体。他们购买手机时,会更加注重价格、基础功能和耐用性。
在这个价位段,很多品牌为了压缩成本,可能会在包装配件上有所省略,例如不赠送充电器(虽然这在中国市场已经不常见了,但早期确实有)、不赠送耳机,或者只赠送非常基础的配件。
因此,在这个普遍“抠门”的千元机市场,一款手机居然能免费附赠一个相对实用的配件——透明保护壳,就显得尤为“厚道”。

2. “透明保护壳”的意义:
实用性: 手机屏幕和机身在日常使用中极易刮花、磕碰,一个保护壳能有效延长手机的寿命和保持其外观完好。透明保护壳还能保留手机本身的设计美感。
附加值感知: 对于千元机用户来说,他们可能预算有限,购买手机后是否会额外购买保护壳和屏幕膜需要考虑。如果厂商免费赠送,就能直接满足用户的刚需,大大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成本相对较低: 相较于手机本身的高昂成本,一个简单的透明保护壳的成本非常低廉。小米选择赠送,是一种“小投入,大回报”的营销策略。

3. “厚道吧”的营销话术:
这是小米一贯的用户导向型营销。雷军用一种拉近距离、接地气的方式与消费者沟通,将用户视为朋友,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产品的价值。
“厚道”不仅仅是说产品本身有竞争力,也包含了厂商在用户体验和附加服务上的用心。这是一种情感连接,让用户觉得小米是真正为他们着想的。
这种话术也意在突出红米品牌的低价优势和高价值感,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在同等价位下,红米提供更多,显得更具吸引力。

总结来说,雷军这句话的用意是:

强调红米Note 7的性价比: 在低价的基础上,还提供了超出预期的附加价值。
塑造品牌形象: 将红米和小米塑造成为消费者考虑周到、不计小利的品牌。
引发用户共鸣: 让用户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从而提升品牌忠诚度。
对比竞争对手: 暗示其他同价位产品可能在这方面做得不足。

二、 红米Note 7真的没有盈利空间吗?

答案是:不是完全没有,但盈利空间非常有限,甚至可能接近于零或微亏。

理解红米Note 7的盈利能力,需要从小米的整体商业模式和成本控制来分析。

1. 小米的商业模式:
硬件不以高利润为主要目的: 小米的商业模式是以手机为核心的“IoT+消费品”生态链。硬件(手机)的主要作用是获取用户、搭建流量入口,然后通过内容、服务、金融以及生态链产品(如耳机、手环、智能家居等)来盈利。
“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控制在5%以内: 这是小米官方设定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意味着,他们并不追求单款手机的高额利润,而是通过庞大的销量来稀释成本,并通过生态链产品实现整体盈利。
“赔钱卖吆喝”策略: 对于部分入门级和中低端机型,特别是像红米系列这种主打性价比的,小米甚至会采用“赔钱卖吆喝”的策略,用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快速占领市场份额。

2. 红米Note 7的成本构成与控制:
成本控制是关键: 千元机要想实现“极致性价比”,必须在各个环节做到极致的成本控制。这包括:
供应链管理: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议价能力强,批量采购降低单品成本。
处理器选择: 搭载上一代或者性能强劲但价格相对较低的芯片(红米Note 7使用了高通骁龙660,这是当年一款非常成熟且性价比不错的芯片)。
屏幕和摄像头: 可能会选择国产供应商或者性能足够但价格更具优势的方案。
机身材质: 放弃金属机身,采用成本更低的玻璃材质(红米Note 7的背部是玻璃材质,但具体成本也需要与金属对比)。
其他组件: 例如内存、闪存、电池、传感器等,都可能通过大批量采购或选择性价比高的方案来降低成本。
包装和配件: 如上文所述,虽然赠送了保护壳,但其他配件(如充电器、数据线)的成本也会被精打细算。
营销费用: 小米依靠线上销售、口碑传播和雷军个人影响力,大幅降低了传统的广告和渠道费用。

3. “免费送保护壳”的成本:
如前所述,一个透明保护壳的成本通常在几元人民币(大批量采购甚至更低)。虽然是免费赠送,但其对用户感知价值的提升远大于实际成本。
这笔钱与其说是在压缩手机本身的利润,不如说是在营销预算中进行了一笔“高回报”的投资。

4. 红米Note 7的盈利推测:
接近零利润甚至微亏: 考虑到其1000元左右的定价,以及为了突出“硬气”可能在某些配置上(如拍照、屏幕材质)选择了稍优但成本不低的方案,红米Note 7的单机盈利空间很可能非常非常小,可能只有13%的利润率,甚至为了快速铺货和积累口碑,在初期阶段是微亏状态。
长尾效应和生态链: 即便单机利润微薄,但随着销量的爆发,小米可以通过售后服务、配件销售(如官方保护壳、贴膜等)、以及用户购买小米其他生态链产品来间接获得利润。
市场份额是重要目标: 很多时候,对于红米这样的系列,首要目标是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导者,然后再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整体盈利。

为什么小米要这样做?

快速占领市场: 在竞争激烈的千元机市场,用极具吸引力的价格和意外的惊喜(如赠送保护壳)能够迅速吸引消费者,建立品牌认知。
用户口碑的积累: 这种“厚道”的行为会引发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这是非常宝贵的免费宣传。
为生态链产品铺路: 获得手机用户后,小米可以借此机会向用户推荐其更赚钱的生态链产品,如智能手环、蓝牙耳机、空气净化器、电视盒子等,实现整体生态的盈利。
对抗竞争对手: 在千元机市场,各家都在拼价格。小米通过“赠送保护壳”这种看似微小但能直击消费者痛点的做法,在用户心中的价值感知上远远超过了竞争对手。

总结来说,红米Note 7是否没有盈利空间,取决于你如何定义“盈利空间”。

从单款手机的硬件销售利润来看,可能非常接近零甚至微亏。
但从小米的整体商业战略和长期用户价值来看,它极有可能是一笔高回报的投资。

雷军那句话,不仅是营销策略,也是对小米“薄利多销、生态盈利”商业模式的精准概括。通过在千元机上“多给一点”的策略,小米获得了海量的用户,而这些用户正是其庞大生态系统得以运转和盈利的基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这是提醒买了红米note7用户带上套,裸机安装的那个大猩猩外屏玻璃。像是华强北小作坊的作品。形象的说就是小米8屏幕直接加了块钢化玻璃

这块玻璃大小还不合适

玻璃和手机中间还有一条差不多能放牙签的沟

屏幕和手机背面大小不协调,明显的感觉出来34码的屏幕安装在了38码的手机上


裸机让人无法直视

然而带上原厂套,上面一切缺点都不存在了。手感和颜值一下子上来了。原厂套正好卡在沟上。也看不出来屏幕不协调了。总之带.上套的颜值从负分滚粗到了八十分的样子

user avatar

唉,现在想想平时买手机膜送手机壳的淘宝小店真的太良心了,也就一二十元的生意,还送手机壳,太感动了。

user avatar

899的荣耀8c,

1399的8x,这玩意不是千元机标配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