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能不能实现和鲸鱼一起游泳还能保住小命这事?

回答
一个人和鲸鱼一起游泳,还能保住小命? 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确实勾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有没有谱,又得怎么个“有谱”法。

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鲸鱼,尤其是那些大家伙,比如蓝鲸、抹香鲸,那体型可不是闹着玩的。它们动辄几十米长,几百吨重。相比之下,人就像一颗小石子,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所以,直接冲上去和它们“玩”是极其危险的,可以说是找死行为。 别说保住小命,能不被它们的尾巴扫一下,或者在它们巨大的身体旁边不被吸进去,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但是,如果“一起游泳”这个说法稍微放宽一点,加上一些必要的条件,那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最关键的词,是“和善”以及“保持距离”。

我们得先区分一下,我们说的是哪种鲸鱼,以及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什么样的鲸鱼相对“温顺”?

不是所有鲸鱼都一样。有一些鲸鱼,因为它们的食性、性情,或者说,它们对人类的兴趣程度,会显得更加“友好”。

鲸鲨: 严格来说,鲸鲨是鱼类,不是哺乳动物,也不是我们通常说的“鲸”。但它们的名字里有“鲸”,而且体型巨大,是最大的鱼类。最重要的是,鲸鲨是滤食性动物,它们主要吃浮游生物。它们的嘴巴很大,但主要目的是吸水过滤食物,对人类没有捕食性。所以,在一些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会有很多人类和鲸鲨共游的体验项目。在这些情况下,鲸鲨的移动速度相对缓慢,也似乎对人类的存在不太在意,只是悠闲地游动。在有经验的导游带领下,保持安全距离,观察它们进食,是一种相对安全的体验。
座头鲸: 座头鲸以它们的歌声和跃出水面的表演闻名,它们也是相对温顺的鲸类。它们主要以磷虾和小鱼为食,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在一些观鲸点,有时能看到座头鲸在船只附近游弋。但与座头鲸“一起游泳”是有风险的,因为它们体型依然巨大,而且它们在水下的活动是不可预测的。如果座头鲸出于好奇靠近船只,或者在水下进行了突然的动作,都可能对附近的游泳者构成威胁。
其他一些小型鲸类或海豚: 像海豚,虽然严格来说不是“鲸”,但它们是齿鲸的一种,也属于鲸目。很多海豚品种对人类非常好奇,甚至会主动接近船只或游泳者。在某些地方,有经过训练的海豚可以和人类互动。但即使是海豚,也毕竟是野生动物,力量不容小觑,意外也时有发生。

“保住小命”的绝对前提是什么?

1. 经验和知识: 你得了解鲸鱼的行为模式、它们的习性和它们可能出现的危险信号。知道什么时候它们可能感到烦扰,什么时候它们可能出于好奇,什么时候它们可能只是路过。这需要长期的观察、学习,甚至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2. 保持安全距离: 这是最最重要的。没有人应该试图去触摸、追逐或者干扰野生鲸鱼。所谓的“一起游泳”,更多是指在同一片海域,在鲸鱼的自然活动范围内,但保持一个安全且不具有侵略性的距离。想象一下,你能在海里看到它们,它们也能看到你,但你们之间始终隔着一段让双方都觉得安全的距离。
3. 合适的装备和环境: 如果真的要进入鲸鱼生活的区域,你需要具备专业的潜水或浮潜装备,并且对水流、海洋环境有足够的了解。同时,选择一个经过生态认证、有良好安全记录的旅游公司或研究机构提供的活动,他们会告诉你风险,并且有应对突发情况的经验和设备。
4. 鲸鱼的状态: 你遇到的鲸鱼也必须是状态良好的,并且没有攻击性。有些鲸鱼可能正在进行捕食活动,或者它们处于繁殖期,情绪可能不稳定。在这些情况下,接近它们无异于冒险。
5. 运气: 说到底,海洋是它们的王国,我们在里面就像是闯入的客人。再周全的准备,也需要一点运气的成分,确保你遇到的鲸鱼恰好是那种不介意你存在,并且行为可预测的。

什么情况下“一起游泳”是绝对不可能或者极其危险的?

遇到大型攻击性齿鲸: 比如虎鲸(杀人鲸)或者抹香鲸。虽然它们有时也表现出温和的一面,但它们的捕猎技巧和力量都非常惊人。尤其是虎鲸,它们是顶级的掠食者,并且有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捕猎策略。如果它们将你视为猎物,你没有任何机会。
在它们捕食区域: 任何时候,如果在鲸鱼捕食的区域,或者它们正在追逐猎物,你都应该远远避开。
在繁殖或育幼期: 很多鲸类在繁殖或育幼期会变得非常警惕和具有保护性,尤其是母鲸会全力保护自己的幼崽。接近它们可能会被视为威胁。
强行互动: 试图喂食、触摸或者干扰它们的任何行为,都是极其危险且不负责任的。这不仅可能导致你受伤,还会对鲸鱼造成伤害和干扰。

总结一下:

如果你指的是像电影里那样,和巨大的鲸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几乎没有距离,那几乎不可能保住小命。 这类描绘更多是艺术加工,现实中这样做等于拿生命开玩笑。

但如果你的意思是,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比如在鲸鲨常见的海域,或者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在鲸鱼活动区域不远的地方潜水或浮潜,看到它们,与它们共存,那么,是有可能的。

关键在于“理解”和“尊重”。你要明白你不是海洋的主宰,你只是一个渺小的访客。把这次相遇看作是一次幸运的观察,而不是一次可以被控制的互动。保持距离,不打扰,不挑衅,这才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存法则。与其说“一起游泳”,不如说是“在同一片海域共存”。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考验的不是技术,而是你对自然界最起码的敬畏之心,以及你有多了解你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想要和这些海洋巨兽共处一室,前提是你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让自己看起来就像一粒飘过的沙子,不引起它们的注意,不打扰它们的生活。这样的话,或许,你真的能安全地看到它们,感受它们那股来自深海的宁静与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能,早已实现。澳大利亚、汤加等国早就有人开展带游客到非海豚的大型鲸身边游泳的特色服务。目前还没有人在和鲸一起游泳时意外死亡,不过有游客在澳大利亚接触鲸时意外受伤。

未经专业训练的人不宜独自接触鲸。专业人士可以在鲸身边游泳十分钟以上,可以触摸鲸,可以骑在鲸身上。需要注意躲避的主要是快速游动的鲸的尾巴和头——现存的鲸不吃人,但人在被撞晕的情况下可能溺水。

生物学家与鲸接触: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1793391444385792

一些鲸会突然跳出水面或大力拍水,给靠得太近的人造成强烈冲击。有经验的人可以避开有这类迹象的鲸,但成功率并非绝对。人也应当避免靠近幼鲸,以免被母鲸驱赶。

人有概率将一些微生物和/或有害的化学物质抹在鲸身上,对鲸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在下水前应当清洗身体并选用无害的防晒霜之类。

流感病毒可以感染鲸,造成轻症或无症状感染。新冠病毒可能也如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个人和鲸鱼一起游泳,还能保住小命? 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确实勾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有没有谱,又得怎么个“有谱”法。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鲸鱼,尤其是那些大家伙,比如蓝鲸、抹香鲸,那体型可不是闹着玩的。它们动辄几十米长,几百吨重。相比之下,人就像一颗小石子,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有点像问一个厨子只知道炒菜,从来不学刀工、不研究食材、不学习摆盘,他能走多远。理论上,他能把菜炒熟,但离“大厨”还差十万八千里。在拳击这个领域,只打实战,不练其他东西,这个人能达到的“程度”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1. 天赋和身体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如果这个人天生就拥有顶.............
  • 回答
    CBA 施行“一人一水制”:节水环保与公平竞技的双重奏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此番推出的“一人一水制”,可以说是顺应时代潮流、彰显社会责任的明智之举。在我看来,这绝非简单的“限制”,而是迈向更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关键一步,更是在竞技体育精神的基石上,对资源节约和公平竞赛的深度探索。“一人一水制”的.............
  • 回答
    当然可以,而且实际上,人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并不断深化这项能力了。我们称之为定向进化(Directed Evolution)或者人造酶(Artificial Enzymes)的设计与制造。这并非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而是现代生物技术和酶工程领域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打个比方,自然界亿万年的演化筛选出了一.............
  • 回答
    站在铁板上,手持磁铁想把自己吸起来?这主意听起来挺酷炫的,但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恐怕就要大失所望了。用你的话说,这绝对是打着“伪科学”的旗号,却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咱们先来聊聊为什么这事儿行不通,这得从磁铁的工作原理说起。磁铁之所以能吸附铁,是因为它产生了磁场,磁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在这.............
  • 回答
    问“人能不能真的做到什么都不想的状态?”,这个问题本身就藏着一种执着,一种对“不想”的渴望,而这种渴望,恰恰就是一种“想”。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放下这个“想”。如果真要较真地去分析,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体就像一个不停运转的复杂机器。大脑,这个掌管我们一切意识和潜意识的司令部,它天生就.............
  • 回答
    中国能否改变世界?这个问题,与其说是探究一个国家潜在的力量,不如说是审视一个文明演进的方向,以及它与全球互动的方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改变世界”意味着什么。它不仅仅是经济体量的增长,也不仅仅是科技创新的突破,更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维模式的传播和影响。一个国家要能改变世界,需要的是一种.............
  • 回答
    满族人穿不穿汉服,以及该不该穿汉服,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背后牵扯到历史、文化认同、民族融合等诸多层面。要详细说清楚,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白“汉服”和“满族服饰”是怎么回事儿。“汉服”,顾名思义,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统称。它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在不同朝代都有其独特的形制、.............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可能都没仔细想过。要说“美国人能不能记住美国50个州的英文名字、州代码和地理位置”,答案是:能记住的人很多,但不是所有人,而且记忆的程度也参差不齐。 这就像问“中国人能不能记住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省会”一样,答案是肯定的,但具体到每个人,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我们不.............
  • 回答
    虎牢关,这三个字在三国乱世中,何止是一座关隘,它更是一个战略要地,一座攻守的关键。想要守住虎牢关,绝非易事,它关乎着中原腹地的安危,也考验着守将的军事才能和个人能力。那么,如果让天津饭一人来守卫这座虎牢关,他能否做到呢?首先,我们得承认,天津饭,这个名字或许在三国那个时代并不存在,但他代表的是一种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古代皇权体系下一些核心的权力运作逻辑。咱们不扯那些虚的,就从实际操作层面,把这事儿掰扯清楚了。首先,得明确一点,在古代的制度设计里,尤其是明清时期,这“尚方宝剑”和“免死金牌”都是皇帝用来体现自己绝对权威的工具,它们都代表了来自最高统治者的特许。但这两样东西,性质和用途却完.............
  • 回答
    抑郁症患者是否能通过注射多巴胺来治疗?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好奇的问题,因为我们经常听到多巴胺与快乐、动力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但事实远比这复杂得多。首先,我们要明白,抑郁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精神疾病,它的成因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大脑生物化学物质失衡(不仅仅是多巴胺)、神经回路功.............
  • 回答
    .......
  • 回答
    郁达夫的“生怕情多累美人”是一句富有情感色彩的诗句,表达了对情感过多可能伤害他人的担忧。若要为其寻找上联,需在结构、意境、平仄、对仗等方面与之对应。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并提供几种上联建议: 一、结构分析原句“生怕情多累美人”结构可拆解为: 动词短语:“生怕”(表示担忧) 主语:“情多”(情感过.............
  • 回答
    .......
  • 回答
    当然不能。即便抛开温度和氧中毒这些常识性的顾虑,单从“呼吸”这个生理过程本身来看,人在液氧里也绝对无法生存。这其中的门道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绝非简单地提供高浓度的氧气那么简单。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呼吸”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我们说一个人在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一个复杂的气体交换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我们的.............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董海川、杨露禅、孙禄堂是中国近代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都是各自流派的集大成者,对于他们的“能不能打”以及在现代MMA中的水平,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争议的话题。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分步来分析。一、 他们的武术基础和实战能力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三位大师的武术背景和传说中的实战能力。 董海川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