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态度的问题,是现实决定的。重视是要钱的啊,不是口头上的重视。要拨款的,你看看中国政府填进去多少钱,财政不好的政府想重视也没钱,没钱一切都是白搭。
即便是有钱的一样要等物,美国政府倒是拨款了,要买口罩、基础的防疫物质要等中国这边放开出口。口罩的产能一半在中国,剩下不在中国的产能一样要等中国出口生产配套的原材料,工业生产大国的打法不是一般国家能学的。
既没钱又没物的国家,自然只能靠安抚人心缓解疫情压力了。
让病毒再飞一会......
西方政治决策制度是一个利益均衡体系,每个利益团体都有自己的代言人,大家在一个议会里吵来吵去,吵到足够长的时间投票,最后得到一个多数人能接受的结果。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我们熟悉的典型像宝岛,“议会”里天天演舞台剧一样。
这次疫情,一开始的时候,有人担心,有人无所谓,有人觉得很严重,有人觉得就是个小流感。有这些不同的看法都很正常,因为大家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又站在各自的利益立场上,会有不同的诉求,甚至背离整体利益。
所以越是需要动用巨大资源,牺牲很多人利益的重大决策,越容易吵来吵去吵很久。
大家真的都看不懂这个事情的严重性吗?真还有很多人看不懂。说不好听话,我觉得到现在,很多西方人看中国,和我们看印度感觉也差不多。你会把印度的严重疫情,和印度的防疫经验当回事吗?
一定会有人来杠我,印度和中国能比吗?中国现在在很多领域技术已经达到一线水平了。这句话说来是没错,很多领域事实也是这样,可是站在西方公众角度,他们真的知道吗?连一部分香港人对大陆的现状都有很多误解,何况欧美人。
因为过去工作的关系,我在一些投资人群、行业群里潜水。从初七开始,就不断有人在各个群里发牢骚抱怨,说再不复工企业要跨、再不复工经济要跨。我没说话,因为我们的行业接近疾控体系,我们很清楚,如果过早复工导致疫情蔓延,全国都要垮。
你可以说这些企业主不懂事,不明白大局,急功近利,只顾自己。但是在利益甚至生存面前,人容易被冲昏头脑,就像飞机事故逃生的时候,有人非要去抢自己的行李。行李比命值钱么?
所以说,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很正常。如果这事放到民主国家,就会跑到明面上来吵。比方说日本地方教育局不同意停课,说停课了学生没地方去,家长要请假企业怎么办。比方说意大利的旅游从业者抗议说你们把疫情宣传得那么恐怖,我这边旅游受影响太大。
连专家的意见都有可能天差地别,因为很多专家也不是独立的,有自己背后的利益团体,并不能代表整体利益。其实我们也一样,国内疫情我们看到国家疾控、地方政府、地方医院,也有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诉求,一开始并没有协调一致。只不过我们国家的政治机制,能够快速协调,不用陷在长时间的吵来吵去里。
国外媒体也没所谓的“权威主流”,大家都各说各的话。有人说严重,有人说没啥。事情不坏到一定地步,意见很难统一。 民众各自听自己爱听的,行动自然也就乱七八糟。
中文字幕已核实基本符合发言 https://www.zhihu.com/video/1218162679942103040那么像日韩欧美这些国家,什么时候可以快点吵完呢?当看到现实重大损失的时候,意见马上就一致了。少数不同意见也会被多数人按倒在地上摩擦。
比方说上面视频里那位气势磅礴的老爷爷。
要么美国为啥要熬到珍珠港里的舰队被团灭,才对日本开战呢。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特别难过,不写了就这样吧.......
------
更新:2020年3月8日……
第一幕:阿忠冲上去,踩到一个坑,笨手笨脚的摔了一个大跟头,众人讪笑,指指戳戳。阿忠拍拍土迅速爬起来......
第二幕:小日、小韩、小意、小尹一起冲上去,接二连三摔了狗吃屎,叫爹喊妈地爬不起来,欧洲同学会的其他同学开始瑟瑟发抖
第三幕:老师说,大美,该看你啦.......大美紧张地搓搓了半天手,犹豫了一下,笨重地往前挪了一小步
待续......
不是,你可以说我们妖魔化国外抗疫,你也可以说国内反应过度,你也可以说国外的消极政策是对的,但是总有一点你得承认,就是武汉f4的马和欧美领导人的马应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如果你认为国外的消极政策是正确的,那么毫无疑问,武汉f4也是正确的;如果你像我一样认为武汉f4没马,而李文亮烈士是个好人,那么欧美各国的不抵抗领导人也是没有马马的。
你说什么都可以,但是不能双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