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王者荣耀》一系列传统文化向的合作?你觉得未来还可以怎么做?

回答
要评价《王者荣耀》在传统文化领域的这些合作,我觉得得分开来看,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可以继续深挖的潜力。

先说说已经做得比较成功的一些例子:

《峡谷·寻香》系列(例如跟故宫、敦煌的合作):
优点:
文化符号的具象化与年轻化: 这一点做得非常出色。比如和故宫的合作,把明制汉服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英雄皮肤设计中,让那些原本只存在于历史书或者博物馆里的服饰变得触手可及,充满了美感和仪式感。孙尚香的“杀手不太冷”变奏曲,武则天的“明灵启辰”等等,都让玩家在玩游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服饰的魅力。敦煌的合作更是直接将飞天壁画的元素和人物动作相结合,那种飘逸灵动的感觉,真的让很多玩家眼前一亮,也带动了很多人去了解敦煌的艺术。
引发关注与讨论: 这些合作很容易成为热门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讨论。很多不怎么关注传统文化的年轻玩家,可能因为游戏而开始了解故宫的历史,了解敦煌的艺术价值,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破圈”效应。
内容制作的精良: 无论是皮肤建模、特效,还是配合的宣传片、背景故事,很多都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画面精美,细节考究,确实展现出了应有的文化底蕴。例如,为了还原唐朝仕女的妆容和服饰,据说团队做了大量的功课。
不足或可以进步的地方:
“形似”与“神似”的平衡: 有时候,一些合作更侧重于“形似”,即在视觉上加入一些传统纹样、服饰元素,但可能在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精神象征上挖掘得不够深。比如,某个纹样背后可能代表着特殊的寓意或历史故事,如果只是简单地作为装饰,就略显可惜了。
同质化风险: 随着合作次数增多,如果只是简单地在皮肤上做文章,可能会出现“审美疲劳”,玩家期待的不仅仅是“好看”,更是能有新的文化体验。
传播的深度: 虽然引发了讨论,但这种讨论很多时候停留在“这个皮肤真美”的层面,如何引导玩家进一步去了解背后的文化故事、历史渊源,还需要更强的引导机制。

其他一些零散的合作(例如一些节日主题的活动):
优点: 能够很好地结合中国传统节日,让游戏节日氛围更浓厚,也让玩家在游戏中有归属感。比如端午节的龙舟活动,中秋节的月饼主题等等,都是很好的尝试。
不足: 有时会显得比较表面化,不够深入。例如,可能只是换个皮肤、一个简单的活动玩法,而没有真正挖掘节日背后更深刻的文化意义。

未来还可以怎么做?我觉得有很多可以探索的方向,可以从“更深”、“更广”、“更多样”这几个维度来思考:

1. 深化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呈现:
不止于“视觉”,更要“故事”和“精神”:
深入挖掘人物传记和历史故事: 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人物(如《山海经》中的神怪,《三国演义》中的谋士,甚至一些民间传说中的人物)进行更细致的英雄设计和背景故事创作。不只是复刻他们的形象,而是挖掘他们的性格、命运、所处时代的故事,让英雄本身就成为一个承载文化的载体。例如,可以设计一个以“夸父逐日”为背景的全新英雄,不仅仅是追逐的动作,更要体现那种不屈不挠、挑战极限的精神。
引入更复杂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 比如,在英雄技能特效中融入五行、八卦等元素,并赋予其相应的游戏机制。在皮肤设计中,不仅是服饰,还可以结合当时的礼仪、哲学思想,甚至文学典故。
与文史专家深度合作,确保准确性和严谨性: 这一点非常重要,要避免出现对传统文化的误读或戏说。可以邀请专家参与到故事编写、美术设计、甚至是游戏机制的讨论中来,确保作品的文化价值。

“玩法化”的文化体验:
结合传统游戏玩法: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限时活动,让玩家体验一些失传的传统游戏,例如投壶、射箭、踢毽子等,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玩家在娱乐中学习。
策略性和文化元素结合: 将一些古代的战略思想、兵法(如孙子兵法)等,巧妙地融入到游戏模式中,让玩家在策略博弈的同时,也能接触到这些思想。

2. 拓展合作的广度和维度:
不止于“视觉”,更要“听觉”、“触觉”甚至“味觉”(当然味觉有点难度)的联动:
音乐的深度融合: 不仅仅是主题曲,可以尝试将传统的五音十二律、民族乐器(如古琴、琵琶、二胡)的音色和演奏技巧融入英雄的技能音效、背景音乐中。例如,某个法师的技能释放时,可以伴随一段优美的古琴旋律,增加游戏的意境。
配音的传统化: 尝试邀请一些配音演员,使用更具传统韵味的配音风格,甚至学习一些古代的唱腔或方言元素(当然要慎重,避免生硬)。
与非遗技艺的联动: 寻找与游戏英雄或世界观契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合作。比如,设计一个与剪纸技艺相结合的皮肤,或者与泥塑、刺绣等传统工艺的联动,甚至推出与这些工艺相关的周边产品。可以学习苏绣的精巧,将“刺绣”的质感和纹样通过特效展现出来。
“跨界”的更多可能: 比如与传统戏曲(京剧、昆曲等)的联动,可以设计以戏曲人物为原型的英雄,或者将戏曲的表演元素融入英雄的技能动作。与中国古代建筑的联动,将建筑的结构、美学特点融入游戏场景或英雄设计。

3. 强化文化传播的教育性和互动性:
建立游戏内的“文化档案馆”或“百科全书”: 每一次文化合作,都可以配套一个详细的介绍页面,讲解合作对象(故宫、敦煌等)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以及在游戏设计中是如何体现这些元素的。玩家可以通过游戏内的入口,方便地查阅这些信息。
“微纪录片”或“知识科普”视频: 制作高质量的短视频,讲述合作背后的故事、文化考据的过程,以及专家点评,让玩家更直观地了解文化的魅力。
鼓励玩家二次创作和传播: 发起相关的征文、绘画、视频创作比赛,鼓励玩家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和传播传统文化,形成社区内的文化共鸣。
与教育机构的合作探索: 也许可以尝试与一些学校或教育机构合作,将游戏中的文化内容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但这需要非常谨慎,并且要符合教育规律。
建立社区讨论和反馈机制: 邀请玩家参与到未来文化合作的方向讨论中来,了解玩家的兴趣点和期待,让文化内容更贴近玩家的需求。

总而言之,《王者荣耀》的传统文化合作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方向,它不仅仅是游戏本身的拓展,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和活化。关键在于如何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保持对文化的敬畏之心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到“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核”,让游戏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更多年轻人爱上并传承中华文化。

未来需要的是更精细化的打磨,更深度的文化挖掘,以及更具创意的传播方式,让每一次合作都能成为一次有意义的文化旅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对于《王者荣耀》的文化合作,其实我是有个转变过程的。

开始的时候,我曾和很多人一样,以为《王者荣耀》的所谓传统文化合作更多是一种承担社会责任和对市场对这部作品的指责做出的一个形象工程,但6年下来,这个“形象工程”不但并没有“意思意思就够了”,而且还持续了下来,现在,《王者荣耀》已经和20多个省市的传统文化及民俗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度合作。合作的内容不仅仅是游戏内的插图、皮肤和场景。也同样在现实世界的非遗和古典文化传承起到了作用。

或许《王者荣耀》并非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心怀大任,但这样的一系列行为很难就用“样子”两个字轻轻推开。不说别的,从三周年起到今天,虽然《王者荣耀》在英雄的来历和取材方面可以说是涵盖东西,甚至偶尔有联动。但《王者荣耀》一年一度的“福利”,周年庆皮肤,都是有自己的东方韵味和内涵:三周年时周年庆的皮肤是敦煌主题的“遇见飞天”,四周年是越剧主题的“梁祝”,五周年则是中国功夫主题的“李小龙”。还有今年刚刚公布的传统文化主题“高山流水”,都能看出,在游戏的成长和宣传方面,《王者荣耀》还是想主动的传承经典,传播经典。

而且,倘若你有仔细关注过这些经典文化和游戏的联动,你会发现,《王者荣耀》在文化主题的合作上的进步也绝非是跬步之遥——比如,王者荣耀曾经和敦煌研究院展开过两次活动,一次是18年的杨玉环“遇见飞天”皮肤,一次是之前不久推出的貂蝉“遇见胡璇”皮肤,同样是敦煌学文化、同样是游戏角色和传统题材的合作,两者之前的变迁还是能看的很明显。初次合作时,所选择的主题是普罗大众最熟悉也最直观的“飞天”系列造型,在形象绘制、最终呈现和整体韵味上都较容易把握和拿捏,而到了“遇见胡璇”则不然,胡旋舞本身是已经失传散落的舞蹈,虽然诗词章句里有很多此类意象的表达,古籍里也有隐约的只言片语,但胡璇该如何呈现,并能让人们见证到“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底蕴?这其实是个难题,但从最终的呈现和反馈上来看。貂蝉的这个胡旋舞造型和神韵还是实现了对于舞蹈灵魂的触碰和诠释,而皮肤故事中从黄沙处来长安,惊艳众人后又成为画卷被刻画在敦煌,沉眠于黄沙的故事。也勾勒了这个舞蹈在中原传播的一个实际的轨迹……可以看到,在做到“不出错”的情况下,《王者荣耀》对于IP能够阐述的文化内容,对于文化内容的刻画方面,已然有着自己的要求。

同时,我们也能看到,这也的合作也让那些合作方对于游戏的态度,对于游戏的作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些内容的制作过程和产出效益也直接服务了不少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反哺了文化产品的本身。这对于未来,游戏作为新的大众文化媒介的整体形象和责任感的塑造的作用不言而喻……特别是在现在对游戏的评论阴晴不定的环境下。可以说重要性每个玩家都心知肚明。

至于未来怎么做这个问题,我个人才疏学浅,有两个不太成熟的思路:

一个是在游戏内,除了赛季故事包装和皮肤等一些周边元素之外,是否能够在游戏机制和其他内容里添加更多的传统趣味元素。简单的例子,比如《王者荣耀》中的三分之地对应的是著名的东汉末年的赤壁战场。而民间的游戏里也有华容道这样的传统游戏内容和机制。那么,是否能够在某些副玩法上推出一些更传统也不乏趣味性的机制活动进行联动,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思考,我相信《王者荣耀》内部应该有一个更丰富的选题库,如果一个传统选题有趣、有梗有机制,那么,利用故事本身的机制来传播,或许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另一个则是在游戏外,现在,《王者荣耀》的周边生态和游戏环境已然建立,相关的漫画、节目也不断在推出,不过,涉及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还是少了一点。可能这是出于对于传统文化严肃性的讨论,但是实际上,我觉得,有的时候,恰当的文化输出也可以是轻量化和娱乐化的。现在,《王者荣耀》的IP宇宙已然在拓展,那么传统的故事和合作是否也能突破游戏平台,来到现实,甚至我有点期待,在这个IP逐渐成型后,会不会出现和迪士尼、环球影城那样的IP主题公园,那样的时候,《王者荣耀》的这些幕后努力,或许会成为更多人瞩目的焦点。对于IP的长久粘性和传播,也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也期待,我这些想象,最终有一天会变成现实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