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西班牙国王是如何防止殖民地总督叛变的?

回答
西班牙国王对付那些手握重权的殖民地总督,那可是一门相当精妙的平衡艺术。毕竟,这些总督可是坐镇远方的最高长官,手握兵权、行政权,还有一手的财政大权,一旦起了二心,那可不是小事。国王自然是想尽办法把这些潜在的“地方诸侯”牢牢攥在手里,用的手段多着呢,绝不是靠一句命令就能搞定的。

首先,最直观的控制手段就是轮换制度和任期限制。你总督再能耐,也不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一辈子。国王会定期给你换地方,五年、八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你就得收拾包袱走人。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和当地的权贵、大商人建立起盘根错节的利益同盟,更别说培养自己的亲信部队了。刚到一个新地方,人生地不熟,正是你最需要国王恩典的时候,哪敢轻易冒犯?而且,这轮换也并非随机,有时候是把你从一个富裕的殖民地调到另一个稍微逊色点的地方,也算是对你的一种“敲打”,让你知道自己不过是陛下的臣子,不是这块地的土皇帝。

然后,西班牙国王还玩了一个非常高明的分权制衡。一个殖民地只有一个总督,看起来权力很大,但实际上,国王会在总督的身边安插各种“监督者”和“制衡者”。比如,每个殖民地都有一个独立的皇家审计官(Contador Mayor),他们直接向财政部汇报,负责审查总督的财政收支。总督的每一笔花销,每一笔税收,都要经过他们过问,这可是实打实的经济命脉,你想贪污挪用?那审计官的报告可不是吃素的。

更进一步的,还有皇家法庭(Audiencia)。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陪审团,而是直接由国王任命的法官组成的最高司法和行政机构。虽然总督是殖民地的最高行政长官,但皇家法庭的法官们同样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他们可以审理针对总督的指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推翻总督的决定。这就像是在总督身边安插了一双随时在监视你的眼睛,而且这双眼睛背后是整个西班牙王室。总督想做任何出格的事情,都得考虑皇家法庭会不会因为这个而找他麻烦。

除了这些硬性的制度,国王还在文化和心理层面进行收编。身份的认同是很重要的。这些总督,很多都是西班牙本土贵族或者有功之臣的子弟。他们自己就深深认同西班牙王室的权威,他们认为自己是国王的代理人,是把西班牙的荣光带到新大陆的先锋。这种自我认同,让他们从骨子里就不会轻易去背叛。毕竟,他们所拥有的一切荣誉、地位,都是来自于国王的恩赐。一旦叛变,他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殖民地的权力,更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家族声誉和在西班牙本土的地位。

另外,国王还会通过信息网络和密探来掌握总督的动向。虽然在那个时代没有现代的通信手段,但西班牙王室在各地都有耳目。总督的一举一动,当地居民的议论,甚至是他和谁走了得近,都可能被层层传递到马德里。一些有野心的总督,可能身边就有国王安插的“朋友”,这些朋友随时会把总督的“小动作”汇报给国王。这种无处不在的监视,让总督们时刻保持警惕。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利益的绑定和切割。国王会利用总督对国王的忠诚来换取他在殖民地的利益。比如,对忠诚的总督,国王会给予他们一些经济上的特权,允许他们在殖民地进行贸易,或者授予他们一些采矿权。这些利益是国王给的,国王自然也能收回。反过来,如果总督起了异心,国王随时可以剥夺这些特权,让他们一无所有。同时,国王也会利用殖民地之间的竞争和矛盾来防止总督联合起来。比如,某个殖民地的总督和邻近殖民地的总督关系不错,国王可能会有意无意地挑拨一下,或者把一个有威胁的总督调到另一个地方,让他和之前的势力产生隔阂。

最后,别忘了对总督的家庭和财产的控制。很多时候,总督的妻子和孩子依然留在西班牙。国王手里握着这些家人的安危,总督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一旦他在殖民地表现出任何不忠的迹象,他在西班牙的家人可能就会受到“特殊关照”。

总而言之,西班牙国王对付殖民地总督的叛变,不是靠单一的手段,而是组合拳。轮换、分权、审计、法庭、文化认同、信息控制、利益捆绑,再加上对家人的潜在威胁,这些因素层层叠加,才让那些身处万里之外的总督,在享受权力和财富的同时,也不敢轻易挑战王室的权威。这就像是在每个总督的脑门上都贴了一张无形的标签,时刻提醒着他:你再风光,也是国王的人,陛下的权威不容挑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要说明的是,在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历史上,出现过两种不同的被翻译为“总督”的职务,一个是Governor(西:Gobernador),一个是Viceroy(西:Virrey)。理论上来说,Viceroy的含义是“副王”,因此具有代表国王的大权,而Governor则是一个相对随意的官僚称呼。在1535年前,这两个头衔是同时存在,但是意义都是不明确的。很多西班牙征服者例如科尔特斯和巴尔沃亚都成为过Governor,这些Governor在自己的领区内享有最高权力,可以处置财产和印第安人,因此Governor本身可以视为一种西班牙王室的鼓励和奖赏。而Viceroy在当时则是哥伦布家族受赏的世袭头衔,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迭戈.哥伦布父子因此都成为了西印度的Viceroy。在1535年前行政尚未制度化的时期,Viceroy和Governor在原则上和实践上都没有隶属关系,也都没有明确的职权限定和任期限制,只是某种笼统的职位称呼。

  从1535年开始,西属美洲殖民地的行政制度开始定型。西班牙率先在新西班牙殖民地设立了第一个总督区(英:Viceroyalty /西:Virreinato),而Viceroy职位由本土派出的贵族安东尼奥.德.门多萨担任,自此Viceroy开始作为殖民地最有权力的官僚存在。前文说到的哥伦布家族的世袭Viceroy头衔,实际上在迭戈.哥伦布时期就已经变成了荣誉头衔,到1536年时,路易斯.哥伦布被迫放弃了对这一头衔的宣称。

  另外,Governor的权力在这一时期也制度化了,因为西班牙王室不希望新大陆出现世袭封建主,征服者们的Governor职位逐渐都被委任的官僚取代,委任期一般是3-6年,职位不可世袭。自此在西属美洲,地方上的基本行政单位就是由Governor统治的省。在16-17世纪,一共有过35个这样的省份,在不同时期随着行政区划的变化,数目不尽相同。

  1544年,西属美洲新建了秘鲁总督辖区,自此殖民地的政治制度才宣告定型。在哈布斯堡王朝时期,整个美洲(以及后来的菲律宾)被纳入新西班牙和秘鲁两个由Viceroy领导的总督辖区之下,下属若干的省份,由同样是委任官僚的Governor们统治。

  到了波旁王朝时期,为了改善殖民地的行政区划,有两项重要的改革措施

  1.设立了两个新的总督辖区,新格拉纳达总督辖区(1717年)和拉普拉塔总督辖区(1776年)和原先的新西班牙总督辖区及秘鲁总督辖区共同构成了新的四大总督辖区。

  2.制度化了一种新的行政区划,即都督辖区(英:Captaincies/ 西:Capitanías),由都督(英:Captain General/ 西:Capitanía General)领导。这些都督辖区原则上隶属于总督辖区,但事实上直接向西印度委员会和国王负责。这些都督辖区包括古巴、圣多明各、波多黎各、内陆省(墨西哥北部)、尤卡坦、危地马拉、委内瑞拉、智利和菲律宾。

  波旁王朝时期的行政改革主要是为了解决哈布斯堡王朝时期行政辖地过大,效率过低,地区活力得不到解放的问题。在这一时期,殖民地行政转化为了Viceroy、Captain General以及下属Governor们构成的结构。

  以上扯了这么一大堆,首先是为了介绍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行政结构的基本情况,其次是对“总督”的含义做出基本的鉴别,如果大而化之来说,Viceroy、Captain general、Governor都可以被称为总督,那么这个范畴事实上就包括了殖民地的所有一二级行政区划长官,讨论起来的也就范围太广,价值不大了。因此本回答把这三个头衔分别翻译为总督(Viceroy)、都督(Captain general)和省督(Governor),讨论围绕总督(Viceroy)展开的制度设计。


  注意:本回答是对于问题“为什么西属美洲殖民地没有总督寻求自立”的回答,而非对于“16-18世纪时西属美洲殖民地为什么不谋求独立”的回答。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总督辖区是西属美洲殖民地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行政单位,因而总督也是最有权力和最重要的官员。之所以西班牙殖民地从未出现过总督自立的情况,从根本上讲是制度运作的结果。

  原则上来说,西属美洲殖民地的权力分为行政、司法、军事、税收和宗教五部分,这五部分的职权分散防止了权力的过度集中。虽然在实际操作之中,五部分的权力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各个机构之间的权力可能会重叠,同一位官员具有不同职责。这一问题也使得权力的边界纠缠在一起,因而经常产生摩擦,如果这些摩擦解决不了,就只能向马德里的西印度委员会提请仲裁。

  在哈布斯堡王朝时期,王室建立了一种对于西属美洲殖民地的所有机构都享有最高权力的制度,但是由于殖民地权力错综复杂,王室的权威只是高高在上而无法落到实处。在这个系统当中,总督作为王室的代表和最高行政长官,受到检审庭(司法机构)和教会的牵制,与此同时受到上级即西印度委员会的严密注意,在下级,重要的行政长官由王室直接任命,不对总督负责。总督有实权,但很难说是大是小,边界也难以确定。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观察总督职权的特点:

  1.总督的权力受到来自母国的无数限制。安东尼奥.德.门多萨(1535-1550年间担新西班牙总督)称,西印度委员会总是把殖民地看做病入膏肓的病人,只能采用放血疗法才能医治,总是不断进行指指点点,调整制度设计。1558年王室在马德里扎下根后,政府变得越来越臃肿庞大,来自王室的训令层出不穷,其中许多并不符合殖民地的现实,总督也得想办法执行。弗朗西斯.培根曾转述一位秘鲁总督的话说,“利马是设立政府的最佳地点,唯一的缺点就是离马德里太近。”与此同时,王室对总督防备重重,谨慎把握任期,只选择最受信任的人担任该职,而且往往从大贵族较小的儿子们当中挑选,例如门多萨就是蒙德哈尔侯爵的六子。这些制度都是为了保证总督既无法也不想脱离王室的控制。此外对于重要的地方长官,王室总是亲自任命。

  2.总督的职权多,范围广,但是由于职权边界不明确,几乎处处都受到其它机构的牵制。马丁.恩里克斯.德.阿尔曼萨(1564-1580年间担任新西班牙总督)曾抱怨说新大陆的一个总督干的是国内五个人的活儿。宗教事务、司法事务、税收工作、处理印第安人问题、整备军务都需要自己负责,然而这些工作往往和其它机构有交集,并随时需要听从王室的指导。举例来说,检审庭(司法机构)经常和行政职责有牵连,在总督空缺期间就担负行政工作;教权虽然屈从于王权,但是在美洲具有很高的地位,多位总督也是主教出身;在1621年,倒霉的新西班牙总督赫尔维斯试图遵照马德里的命令增加税收,得罪了当地的主教,被教会和检审庭联合赶下了台。

  总的来说,是权力的分散和交错导致了总督们没有力量进行反叛。他们必须也只能在王室和殖民地各机构之间寻找平衡,充当制衡者和中介人的角色。

  在波旁王朝时期,行政改革的目标在于解放地区活力,同时实现进一步中央集权,并且让王室的权力落到实处。在这一时期,总督的权力进一步被缩小,管辖的地域变少的同时,还必须对新的中央集权官僚(总巡查长与地区总务)和军队机构负责。


  最后需要提一句的是,严格意义上来说,西属美洲并非没有“叛变”的总督,这位叛变的总督就是末任新西班牙总督胡安.德.奥多纳卢(1821年6月到9月在任)。他发现墨西哥全国除了少数大城市之外都赞成由独立派军官伊图尔维德主张的伊瓜拉计划,决定同意独立派的主张,签订了《科尔多瓦条约》,并成为新生的墨西哥帝国摄政会议的一员。但《科尔多瓦条约》的签订不被西班牙政府承认,奥多纳卢也因此成为了私自通敌的叛徒。在1821年的10月,奥多纳卢因病去世。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