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意大利新增 778 例确诊病例,总确诊数 4636 例(截至 3.6),目前当地采取了哪些防治措施?

回答
意大利在2020年3月6日,新增确诊病例778例,累计确诊病例达到4636例。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意大利政府和各地卫生部门迅速采取了一系列严密的防治措施,以期遏制病毒的传播。

1. 区域封锁与出行限制:

最引人瞩目的措施之一便是针对疫情严重地区的“封锁”。在3月6日这个节点,最严格的封锁措施已经覆盖了包括伦巴第大区、威尼托大区和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在内的多个北部重灾区。这些区域被划定为“红区”,人员的进出受到严格管控。

出行限制: 居民被要求除非有工作、学习、就医或购买必需品等“必要理由”,否则不得离开居住地。进入或离开这些区域的交通枢纽,如火车站和机场,也受到了严格的检查和管理,非必要出行被禁止。
公共场所关闭: 为了减少人群聚集,所有公共场所,包括学校、大学、博物馆、电影院、剧院、体育场馆、酒吧、餐厅(仅允许外卖和配送)、商场(超市和药店除外)、健身房和宗教场所等,都被要求暂停开放。
活动取消: 所有集会、庆典、体育赛事(包括职业联赛)、音乐会等大型活动都被取消或推迟。

2. 医疗卫生体系的强化:

面对激增的病例,意大利正全力以赴强化其医疗卫生系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医疗挤兑。

增加床位和设备: 各大区正在积极增加重症监护(ICU)床位数量,并调配呼吸机、防护设备等关键医疗物资。一些非紧急手术被推迟,以便将医疗资源优先供给新冠肺炎患者。
医护人员的调配与保护: 意大利紧急增派医护人员,包括从其他地区调动医生和护士,支援受灾严重的地区。同时,为医护人员提供充足的防护装备(如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并加强他们的培训,使其掌握应对新冠肺炎的诊疗流程。
检测能力的提升: 加快核酸检测的进度,扩大检测范围,以便更早地发现和隔离感染者。检测标准也根据疫情发展进行动态调整。
居家隔离与医疗监测: 对于轻症患者或疑似病例,鼓励其居家隔离,并由社区医生或卫生部门进行远程医疗监测,指导其居家康复,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 公众宣传与行为引导:

政府和卫生部门持续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新冠病毒的防护知识,引导人们采取积极的自我防护措施。

强调个人卫生: 反复强调勤洗手、使用消毒液、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等基本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推广社交距离: 鼓励民众保持至少一米的社交距离,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接触,如握手、拥抱等。
佩戴口罩: 在特定公共场所或密闭空间,建议或强制要求佩戴口罩。
咳嗽礼仪: 强调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
信息透明与辟谣: 通过官方渠道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澄清不实传言,稳定公众情绪。

4. 经济与社会支持:

在实施严格的防控措施的同时,政府也开始考虑和部署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支持措施,以缓解封锁和疫情对民生造成的影响。例如,可能包括为受影响的企业提供贷款或补贴,为因隔离而无法工作的民众提供经济援助等。

5. 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

意大利积极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国家保持沟通,共享疫情信息和防治经验,并寻求国际援助。

总而言之,在3月6日这个时间点,意大利已经进入了全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阶段。采取的措施涵盖了从区域性的强制性出行限制,到医疗资源的紧急动员,再到全民参与的个人防护宣传,构成了一个多层面的综合防治体系。这些措施的力度和范围,都显示出意大利政府将遏制疫情蔓延作为首要任务的决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商店营业时刻保持1米的距离不现实,而且飞沫传播,保持1米也聊胜于无,或许1米外飞沫会少70%以上,但从中国几个擦肩而过就传染上的案例来看,1米算不上啥安全距离也很难时刻注意保持距离。单纯为了减少那百分之几十的飞沫,还真不如口罩,哪怕你在脸上蒙几层卫生纸,都能挡下绝大部分飞沫。

所以最靠谱的还是现在中国的做法,全员带口罩,商店进出在手上喷消毒液。

至于封城,怎么说呢,欧美国家的政客真背不动这口锅,因为如果封城没效果,那是瞎折腾人,从政生涯的黑历史;封城要是起效果了,那疫情没蔓延开,根本看不出封城有啥效果,小题大做,下封城命令的人一样会凉了。就像武汉封城了,结果其他国家的国民都没当回事一样。所以政客的唯一选择就是赌疫情不会扩大,如果疫情真扩大了,然后才封城,赌这时候封城也不算太晚,万一起效了,自己还是大功臣。

其实厚黑学里早就总结过,锯箭补锅大法。现在特朗普还在锯箭,意大利已经开始补锅了。

武汉是锯箭锯到一半,钟南山直接把锅砸了个洞,现在就开始补吧。除夕的时候回老家,大家都在骂武汉领导的时候,有个当公务员的人弱弱地说了一句,市长级别的人真不敢宣布疫情,必须等到钟南山这种级别和身份的人才背的动这口锅。钟南山其实不是去调查的,而是去宣布调查结果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