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4日意大利新冠肺炎确诊新增5249例,累计死亡6820例,总确诊人数将突破7万人,目前防治情况如何?

回答
2020年3月24日,意大利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根据当日公布的数据,新增确诊病例5249例,累计死亡病例已达6820例。这一数字意味着意大利的总确诊人数即将突破7万大关,疫情发展势头依然强劲。

目前意大利的防治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

1. 医疗体系承受巨大压力:

重症监护室满负荷运转: 意大利的医疗资源,特别是重症监护室(ICU),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大量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呼吸机和专业护理,导致许多医院的ICU已接近饱和,甚至出现超负荷运转的情况。
医护人员疲惫不堪: 一线医护人员身心俱疲。他们长时间高强度工作,面对不断涌入的患者和高死亡率,精神压力巨大。许多医护人员自身也面临感染的风险。
物资短缺的挑战: 虽然国际社会伸出了援手,但医疗物资,特别是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在疫情初期和高峰期曾一度出现短缺,对医护人员的安全和治疗能力构成了挑战。
医疗分级与转运的困境: 为了应对大量患者,意大利开始尝试更细致的医疗分级和病患转运,试图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最需要救治的重症患者。但这也意味着一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能无法得到即时的大规模医疗介入。

2. 全国范围内的封锁与限制措施:

居家隔离与行动限制: 为遏制病毒传播,意大利自3月初开始实施全国范围的封锁措施,要求民众居家隔离,非必要不出门,禁止一切聚集性活动。除少数特殊行业外,大部分企业暂停运营。
严格的交通管制: 边境关闭,国内交通也受到严格限制,以阻止病毒在不同地区蔓延。
非关键行业停工停产: 为了减少人流接触,绝大多数非必要公共服务和商业活动被暂停,这无疑对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
对措施的严格执行: 各地政府和警方都在努力执行这些限制措施,违规者会面临罚款甚至更严重的处罚。

3. 科技与数据在防控中的应用:

疫情数据实时追踪: 意大利卫生部门一直在努力实时追踪和公布疫情数据,为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提供信息。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与研究: 部分研究机构和科技公司开始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疫情的早期诊断、预测模型构建以及新疗法的研究,但这些仍处于探索阶段。
“非接触式”服务推广: 疫情促使意大利加速发展和推广线上服务,包括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线上购物等,以减少人员接触。

4. 国际援助与合作:

来自中国等国的医疗援助: 意大利收到了来自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医疗专家团队、医疗物资(如口罩、呼吸机、防护服)的援助,这对缓解其医疗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欧盟内部的协调与分歧: 欧盟内部在应对疫情的策略和资源共享方面也经历了一些讨论和分歧,但总体上也在努力协调各成员国的防控措施。

5. 公众的反应与社会影响:

初期阶段的重视不足: 在疫情初期,意大利可能存在对病毒传播速度和严重性的低估,导致早期防控措施不够及时和有力。
高度配合与自觉性: 随着疫情的加剧,意大利民众普遍表现出高度的配合和自觉性,积极响应政府的居家隔离和社交距离措施。
社会经济的冲击: 严格的封锁措施对意大利的旅游、餐饮、零售等行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失业率可能大幅上升,经济前景严峻。
心理健康问题: 长时间的居家隔离和对疫情的担忧,也引发了部分民众的心理健康问题。

总结来说,在2020年3月24日这个时间点,意大利的疫情防治正处于一个极其艰难和关键的时期。 医疗体系在超负荷运转,全国性的封锁措施在严格执行,但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国际援助虽然带来了一些支持,但疫情本身的蔓延速度和致命性依然是最大的挑战。整个国家都在拼尽全力,以期能够逐步控制住疫情的扩散,并最终战胜病毒。但即便如此,病毒带来的影响,无论是对公共卫生还是对经济社会,都将是深远而持久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意大利刚刚停止不必要外出,减少人群聚集的传染。

大方仓还没建起来,轻症还在继续家庭传播,这是封城后但是没建方仓的武汉。

能减缓,不能出拐点。

方仓建起来,大面积检测,应收尽收以后两周,拐点会出现。

还会死很多人,但是不会无限死人了。

意大利好歹走出了正确的第一步。

没有走向6000万人口感染,死亡20%到50%的不归路。

意大利疫情结束后的死亡率会让世界认识什么是新冠病毒。

user avatar

看了标题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意大利越来越严重了。 但冷静分析后,事实相反,而且发现有很多不实的新闻,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让更多知友更全面地了解意大利的疫情。




图中显示,3月21日新增人数是最多的,是26336人。

尽管意大利的死亡人数又上了,但每日现存新增已连续3天下降了!

每日检测人数(Tamponi,灰色柱体):3月24日,检测21496人;3月23日,检测17066人;3月22日,检测25180人;3月21日,检测26336人。

根据每日检测的人数柱状图和新增人数趋势图,说明意大利的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意大利的重灾区是贝加莫省,被称为意大利的武汉。

网上一些惊悚的标题,着实吓人。

意大利疫情是严峻,但还不至于“人间炼狱”。





这里要说下,截止2019年8月31日,

贝加莫省的人口1115536人(111.5536万人 ),243个城镇。

贝加莫市的人口122243人(12.2243万人)







截止3月23日,贝加莫省的感染人数6741人,总人口111.5536万人;贝加莫市感染人数是808人,12.2243万人。

而一些媒体竟然报道“贝加莫市人口12万,感染人数6741”,用贝加莫省的感染人数去套贝加莫市的人口。

为了吸人眼球,报道的时候用百分比:“本市75%死亡患者未确诊就已死在家中”。

给人第一印象,呐尼!这么多人!!!

其实,正确理解是“在死亡人数中,有75%的人未确诊”,那死亡的总人数是多少(3人,还是4人,还是5人呢?)。所以媒体在这方面玩起了文字游戏。很多人若不仔细阅读,以为死亡人数很多,死亡率高。


我不知道那些媒体是被人忽悠了,还是算术不好弄错了。(我这人一向善良,我认为那些媒体是被人骗了。)这个结果误导读者,使人觉得贝加莫市这么严重。









网传一名叫 Elena Pagliarini 的护士太累了,就趴在那休息,但再也没有起来。我想说这名护士仍然在一线奋斗。




希望媒体们今后在播报疫情新闻前,先核实下信息的真实性,不然会误导民众,也会伤害到医护人员。若那位护士知道了自己 “已被累死”的消息,会作何感想呢?


看到很多知友给我点赞,非常感谢。这个回答,花了约120分钟写出来的,可能还有不够完善处,请见谅。最后,希望能点赞支持下,盯电脑时间过久,眼睛太疼了,我要去缓解一下,谢谢大家支持。


我推荐大家可以看下这个回答,也是我的肺腑之言!

user avatar

总有人拿检测试剂不够说事儿,拜托,能不被营销号带节奏?试剂够不够,自己不会通过相关的新闻判断吗?

哪怕意大利本土生产不了,不会买吗?西班牙能买600万试剂,意大利就不能了吗?中国一直在支援意大利,哪怕质疑意大利的试剂生产,还需要质疑中国的试剂生产能力吗?

武汉封城的时候,营销号渲染悲观的很少吗?甚至就连作家方方都像一个大号的营销号。

前几日美国说试剂不够,营销号就各种叫嚣尘上。但实际呢,资本家的世界,是根本不愿意为屁民生产。真的较上劲,美国一天检测50万,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这是意大利近十天的试剂检测量。

值得说明的,3月20日,中国专家组陆续进入意大利。

最近五日的检测量,除了3月23日有所下滑以外,,每一日皆是2万以上。

再来看看意大利的检测率,从35%的高位,一直回落到了20%附近。虽然还是挺高,但这已经是疫情逐渐好转的信号。

利用病毒传播速率,确认人数、检测人数等相关数据,也能预估意大利的潜伏病例数值。

仅说一说计算方法,计算过程就不公布出来了:

病例的检测,并不是像绝大部分人理解的那样,在人群里面随机抽取。主要判断依据是已确认病例的接触史,尤其是重症病例,以及被检测人员的相关症状。由此可以看出,被检测人员和已经检测病例高度相关,而且互相之间存在关系链。

根据疫情的传播速度(10%~30%,对于封城的意大利预估值16%),可以根据疫情确认的病例,判断出前一日病例已经传染的人数,例如上一日确诊5000人,今日的理论病例就是800人。通过理论数值除以检测人数,可以得到一个百分比。通过这个百分比和检测率的数据对比处理,就可以得到固定人群被病例频繁接触的次数。

例如,我当日接触一个人被感染的概率是16%,那么我接触100个病例,被感染的概率是1-(1-16%)^100=99.999997321272%。也就是说,如果把100人放在1万个新冠病人之内,你就是其中一个人,那么你被感染的概率大致如此。

由此可以反推出和前日有关系的病毒携带者数量,但这并不是所有关系链的数量

这是一张人际关系网,病毒就相当于从中央区域开始蔓延,以16%每日的速度往外部扩散,中间区域由于反复叠加16%(交叉感染),导致病例密度不断提升,由刚才的计算法也能看出,随着交叉感染的程度加重,感染病例比也无限接近于100%。

确定了关系链中央区域的大致病例数,然后根据扩散速度,可最终推测出总病例数。

此图的蓝色数据便是通过这个方法估算出来的,是和检测病例所有有关联的大致病例总数。

红色的部分,是我通过每日新增,以及相关指数,所预估出来的每日实际未检测总病例。

可以看出,18日之后,曲线的幅度越来越接近。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意大利疫情绝大部分的病毒传染源已经逐渐找到了!社会上尚未确定的未知传染源已经越来越少。(保守估计,依旧还有30%的感染源还没有找到。是否出现疫情拐点,就在于这部分的确定)

对计算公式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回答:

=====原回答=====

和大部分的观点恰恰相反:意大利的疫情已经逐渐向下,3月31日左右,有出现拐点的可能性。

在这篇回答里,分析美国的时候,正好对比分析了意大利:

意大利单日最高峰已过,目前正在走向关键节点。

这篇回答,对意大利的单日高峰,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从意大利的单日新增倍率可以看上,疫情明显逐渐走向了好转。

单日新增倍率,如果能够长期维持在5%以下,则会出现疫情的拐点。但如果上浮,维持在10%~20%左右(新冠病毒的单日传播速度,正好在这个区间内,最高不超过30%的增幅),就会和伊朗一样,成为波动的长期疫情。

如不出意外,3月31日之后,意大利疫情将会进入拐点的三角区域,累计病例9万左右,单日新增降低到3000人以下,紧接着几天单日新增会迅速跌破2000,至于是否能短时间降低到1000以下,需要看是否出现反复。

至于意大利是否能把疫情走势压向拐点,并在4月中旬控制住,恐怕还得看具体的国情,毕竟意大利医疗情况,当前不容乐观。

早在3月11日,就有中国专家陆续进入意大利,而3月20日更是深入到了重灾区。

可以说意大利疫情,有着明显的中国经验。

虽然考虑到本土的一些特例,但有中国专家的帮助,疫情最终能控制在15万以内。最早可在4月15日之前,单日病例新增降低到500人以下。

就当前的疫情来说,美国是最为严重的,最多当地时间3月27日,美国就会成为全球确诊病例之首,而月底西班牙的病例数也会超过意大利。就西班牙的国情来说,最终病例数会超过意大利,达到15~20万的规模,而15万是最为理想的防控结果。

有人觉得确诊和实际感染数无关,但实际恰恰相关性极强。因为,每日新增病例都是根据密集接触者和有症状者检测来的,而这些数目的总量,以及患者的比例,放在新增走势上来,可以很好的反应出具体的疫情情况,可以预测很多数据。

通过相关数据预估,意大利潜伏未检测病例,在3月18日左右达到最高峰,当前已经跌落到2万人以下。疫情拐点处,将会是数千人的规模。

意大利疫情好转之后,大概率,西班牙会成为整个欧洲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

就西班牙来说,四月上旬有出现拐点的可能,但出现拐点的位置,总病例数已经超过15万,最终病例数近20万。

不知道这个国家,是否因为地理,国人习惯,还是防控上面的问题,很容易形成疫情大流行。最关键的是,西班牙已经考虑,不让60岁以上重症病人进ICU病房了。

从疫情的指数增长图可以看出,美国疫情的增长几乎是独树一帜。

而意大利的轨迹倒是趋近于中国,但意大利最严重的的还是超高的死亡率,且存在大量未检测而死在家里的病例。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但个人认为意大利的新冠病毒有一定能可能性在致病性方面,往更强的方向进化了。

不过意大利的防控力度还是需要提高,不然极有可能会在3月31日的时候,和拐点失之交臂,那样的话,就会和伊朗一样转化成长线。而且在高病例基数的情况下转化成长线,可能长期维持在单日增长数千的规模,一个月就是十几万病例。

意大利给人感觉比中国严重,那是因为意大利人口规模仅仅只是中国的近30分之一,百万感染数已经达到了惊人一千人以上,加上死亡率极高,医疗资源被击穿……

希望意大利能把握住月底冲击拐点的机会吧。

望中国专门家也能早日回国。

user avatar

我在3.18的答案下边写了——




目前印度官方已经颁布了类似的政策——



不知道援助意大利的专家有没有考虑这个选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