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毛对胡适持什么看法?

回答
毛泽东对胡适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演变的过程,其间既有早期的肯定和合作,也有后期的严厉批判和否定。要详细讲述毛泽东对胡适的看法,需要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一、 早期(1910年代末 1920年代初):赏识、肯定与合作

在毛泽东早期投身革命、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阶段,他与胡适有过一段相对积极的互动和评价。

对胡适思想的了解和认同: 当时,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倡导白话文、民主科学,反对封建礼教,这些主张与毛泽东早期的思想是契合的。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时,就广泛阅读了各种新思潮的书刊,其中也包括胡适的文章。他对胡适提倡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研究方法、对“人的价值”的强调,以及对思想解放的呼唤是表示赞赏的。
在《新青年》上的互动: 毛泽东曾是《新青年》的积极读者,并且后来也向《新青年》投稿。虽然他与胡适在《新青年》上直接的论战并不多,但他们都活跃在这个思想解放的阵地上。毛泽东在早期的一些文章中,也流露出对胡适推崇的某些价值的认同。
对“文学革命”的肯定: 胡适是白话文运动的旗手,他极力倡导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这在当时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毛泽东作为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和宣传家,深知语言文字的力量,他也积极拥抱白话文,认为这是普及文化、启蒙民众的重要工具。在这一点上,毛泽东与胡适在方向上是一致的。
对教育和个人解放的重视: 毛泽东早期也关注教育的改革和个人的解放,这与胡适的思想中有部分是重叠的。

二、 中期(1920年代中后期 1930年代):分歧的产生与初步批判

随着中国社会矛盾的加剧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毛泽东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他开始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角度审视社会问题和思潮,与胡适的分歧也日益显现。

对胡适“实用主义”和“改良主义”的批评: 毛泽东认为胡适的实用主义和改良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合时宜的。他认为中国社会存在着根本性的制度性问题,需要通过革命手段才能解决,而胡适所倡导的温和的改良,只会维护旧秩序,无法触及问题的实质。毛泽东开始批评胡适的路线是“保守的”、“温和的”,不能解决中国人民的苦难。
阶级分析的引入: 毛泽东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认为胡适的思想是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其立场是站在维护现有剥削制度的立场上的。他认为胡适的“文学革命”、“思想解放”等主张,在没有触及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变革的情况下,是“不彻底的”、“空泛的”。
对“国家主义”的质疑: 在某些时期,毛泽东认为胡适的一些言论带有浓厚的技术官僚和温和的民族主义色彩,而他自己则致力于通过武装斗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在根本上有区别。

三、 后期(抗日战争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公开的、严厉的批判

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共两党斗争白热化,毛泽东对他的政治和思想对手进行了公开而严厉的批判,胡适成为了重点批判对象之一。

将胡适定性为“反动派”和“人民的敌人”: 毛泽东明确地将胡适及其所代表的“胡适派”定性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敌人。在1948年,毛泽东发表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其中就严厉批判了胡适的所谓“修正主义”和“改良主义”路线,认为这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思想武器,用以欺骗和麻痹人民。
批判其“改良主义”和“温和的道路”: 毛泽东认为胡适所倡导的改良主义是“反动”的,是在为国民党反动派唱赞歌,企图熄灭人民革命的火焰。他认为胡适所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在革命面前选择了退让和妥协,是历史的阻碍。
批判其“历史虚无主义”和“借古讽今”: 毛泽东也批评胡适在历史研究中存在“借古讽今”的嫌疑,或者说其历史观不符合革命的需要。例如,在批评某些历史学家的文章时,可能会牵扯到对胡适历史观的批判。
利用胡适的言论作为反面教材: 在毛泽东的许多政治演讲和文章中,都会引用胡适的一些言论,并加以批判,以此来巩固自己思想的正确性和革命的必要性。他将胡适的观点包装成“反动思想”,以此教育党员和人民。

四、 新中国成立后:彻底的否定和批判的延续

新中国成立后,胡适虽然远走他乡,但毛泽东对他的批判并没有停止,反而成为了一场大规模意识形态斗争的一部分。

“批判胡适思想”的运动: 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195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意识形态批判运动,对资产阶级思想进行清算。胡适作为中国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自然成为了批判的对象。他被指责为“帝国主义的走狗”、“国民党的理论家”,其整个思想体系被视为“封建的、买办的、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的”。
作为“资产阶级代表”的象征: 毛泽东将胡适视为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通过批判胡适,来批判和清除中国社会中残存的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进一步批驳: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胡适的批判达到了顶峰,他的著作被禁,他的名字被反复提及,作为“牛鬼蛇神”的典型代表被批斗。

总结毛泽东对胡适看法的演变:

早期(肯定与赏识): 毛泽东对胡适的某些思想和主张表示肯定,尤其是在思想解放、文学革命等方面,认为胡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人物。
中期(分歧与初步批评): 随着毛泽东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成熟,他对胡适的改良主义和实用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分歧,并开始从阶级分析的角度对其进行批评。
后期(严厉批判与否定): 在革命斗争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将胡适及其思想视为革命的敌人,进行了公开、系统的批判和否定,将其定性为“反动派”。
建国后(彻底清算):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胡适视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代表,通过批判胡适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毛泽东对胡适的看法,从早期的欣赏到后期的否定,体现了中国革命进程中思想路线的转变,以及政治斗争的复杂性。这种转变也反映了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同一历史人物和思想的评价标准和目的的不同。对于毛泽东而言,胡适的思想在革命时期被视为前进的阻碍,在建国后则被视为需要清除的意识形态敌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这里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们:不论和战,战争罪犯是必须拘捕的。我们的八个和平条件的第一个,就是惩办战争罪犯。现在南京城内尚有头等战争罪犯蒋介石、李宗仁、孙科、何应钦、吴铁城、王世杰、戴传贤、张群、陈果夫、陈立夫、翁文灏、王云五、张厉生、朱家骅、顾祝同、刘峙、余汉谋、周至柔、王叔铭、桂永清、汤恩伯、陶希圣及其他罪大恶极的帮凶们,例如胡适郑介民、叶秀峰等人,企图继续作恶。你们现在就应侦察他们的动向,以便你们在不论是和平开进或者战斗解决时,能够不失时机,一律拘捕,交给人民法庭判罪。一切在逃之战争罪犯,即使逃到天涯地角,亦须穷追务获,归案法办,决不宽恕。 节选自 《热烈祝贺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这个电报大部分是毛泽东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日加写和改写的。

当然后来主席也评价过胡适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贡献,不过是虽然但是的虽然罢了。

我在第一段里面重点圈出来了两个名字,一个是胡适,一个是郑介民。在其他罪大恶极的帮凶们里他排在了郑介民前面。以前我对于胡适的恶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概念的,直到看到了这个排序。郑介民是谁呢具体的我就不介绍了不太了解的可以去百度,直说一条就好了戴笠死后军统接班的人是郑介民。

胡适在主席心中的感情够丰厚了吧,如果是一个excel表格的话,胡适可是和蒋委员长并列的。

-------------------分割线 上面是原回答

我有点受不了有些人的高傲我得补充一下,胡适去台北呢不是去旅游的,离开大陆呢也不是出差,那叫做逃命去了;胡适回大陆呢也不是衣锦还乡,那叫做投降。一群人从一个叫做俘虏的人身上有这么高的优越感是什么逻辑呀,羡慕么?不过说到这里我也想通了,胡适的子弟们和他一样是对的啊跪下来吃得那么香那么快乐,你们的胡适先生这点脸还是要的输的那么惨回来还要跪下要饭吃,有人还觉得那饭很香,你们的骨头还不如胡适先生硬邦邦哦。

user avatar

我们先要看看胡适对毛泽东是什么态度。

1945年,蒋介石三催四请,要毛主席到重庆参加和平建国的谈判。毛主席到了重庆,业余时间与文友们交流写作心得,就拿出自己9年前的旧作《沁园春·雪》与柳亚子交谈。柳亚子拿到这首词,非常欣赏,他说:“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况余子乎?”

“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

在柳亚子看来,《沁园春·雪》的文学价值,已经超过了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这些历史名人,可以称得上古今第一名篇。

在获得毛主席许可后,柳亚子将这首词在《新民报》进行发表。《新民报》编辑吴祖光加了一句推荐词说:“润之先生能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让谁也没想到,这首词竟然在重庆引起了轩然大波。蒋介石看到这首词,就问他的秘书陈布雷:“你看毛泽东的词如何?”陈布雷如是答道:“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

蒋介石深知,如果放任《沁园春·雪》在文人知识分子中进行传播,有可能造成大量知识分子随延安而去,这对于国民党的统治基础有百害而无一利。于是,蒋介石对陈布雷说:我看他毛泽东野心勃勃,想当帝王称王称霸,想复古,想倒退。你要赶快组织一批人,写文章批判他。”

于是,蒋介石的御用文人纷纷跳出来通过“和词”的方式攻击毛主席和他的词。另一些文化界进步人士纷纷加入战团,守护在毛主席身边。

蒋介石万万没想到的事,他自以为得计的批判,却无意中促成了毛主席“文坛领袖”的地位。

这件事被毛主席得知,他在给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齐生的信中说:“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可以喷饭,并付一观”。

不过,这场和词之争中,有一个顶级文人胡适,并没有参与。当别人问他,《沁园春·雪》这首词如何时,他说,“毛润之这水平,考不上北京大学,当我的学生都不够格!”

这不是胡适第一次轻蔑毛泽东。

1918年8月,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毛泽东只是一名普通的整理书刊的管理员,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他。毛泽东回忆说:“由于我的职位低下,人们都不愿同我来往。”

毛泽东通过他管理的签名簿看到了一些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我曾经试图同他们谈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讲南方方言的图书管理员要说些什么。”

毛泽东根本不会满足图书管理员工作,他在找机会听一些教授的讲课。一次,听了他的偶像胡适讲课后,他斗胆向胡适提了一个问题,胡适问提问题的是哪一个,当有人告诉他是一个没有注册学籍的人问的,这位胡教授立即表现出不屑的样子,拒绝回答。

这并没有多大伤害毛泽东的自尊,他仍然像猎鹰一样盯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参加了新闻学研究会和哲学研究会,这两个内容是他当时最感兴趣的。毛泽东在新闻学研究会上结识了杨开慧,后来成了他的革命伴旅。

再回到前文。十几年之后,胡适读到了大陆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在当天日记里写道:“看见大陆上所谓‘文物出版社’刻印的毛泽东《诗词十九首》,共九页,真有点肉麻!其中最末一首即是‘全国文人’大捧的‘蝶恋花’词,没有一句通的!抄在这里:

游仙·赠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我请赵元任看此词押的舞、虎、雨,如何能与‘有’韵字相押。他也说,湖南韵也无如此通韵法。”

胡适这篇日记,也算是对十几年前那一场文学之争的最后回应了。

不过,胡适自以为得计,蒋介石却并没有把胡适当成“御用文人”或者“亲信文人”来看待。

1952年年底,胡适到台湾讲学,顺便给蒋介石进谏,蒋介石当晚日记里面写道:

十时,胡适之来谈,先谈台湾政治与议会感想,彼对民主自由高调,又言我国必须与民主国家制度一致,方能并肩作战,感情融洽,以国家生命全在于自由阵线之中。余特斥之。彼不想第二次大战民主阵线胜利,而我在民主阵线中牺牲最大,但最后仍要被卖亡国矣。此等书生之思想言行,安得不为xx所侮辱残杀。彼之今日犹得在台高唱无意识之自由,不自知其最难得之幸运,而竟忘其所以然也。

1958年,胡适在台湾受到了蒋介石的热情接待,表面上看两人非常融洽,可是蒋介石却在日记里这样骂胡适:

以今日一般政客如胡适等无道义,无人格,只卖其“自由”“民主”的假名,以提高其地位,期达其私欲,对国家前途与事实概置不顾,令人悲叹,经儿婉报胡适与其谈话经过,乃知其不仅狂妄,而且是愚劣成性,竟劝我要“毁党救国”,此与xx之目的如出一辙,不知其对我党之仇恨甚于xx之对我也。可耻!

从蒋介石日记中我们不难看出,与胡适交往甚多的蒋介石本人,最能看出胡适这种所谓的“自由派文人”其实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国家要为这些文人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自由,而文人不需要为国家负任何责任,更不需要为国家的富强和解放,做出任何的努力。

所以,胡适这种极度不负责任的文人,同时为毛主席和蒋介石两人所不喜。

甚至,毛主席听说胡适有意与蒋介石竞选台湾省省长时,毛主席直言不讳表示:“还是蒋介石当家好,蒋介石还是爱国的。“

所以,如果说“爱国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胡适这样的精致利己主义文人,情愿用卖国作为自己的庇护所。”

这一点,胡适的另一个偶像汪精卫,就是如此。

汪精卫曾说,“我是卖国贼,可是蒋介石却是送国贼。与其打仗打不赢,把国家利益白白送出去,还不如提前卖一个好价钱。”

胡适品行不端,这是海峡两岸所有人的共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拉拢胡适。

胡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写下文章批判新中国,然后跑到美国卖相,时不时到台湾走穴挣点钱,然后就跑美国享受。这种全无民族责任感的行为,让胡适在新中国这边,收获了数百万字的批评。整个50年代,胡适大批判的文章特别多,不少文章和论述,都很有研究价值。

就胡适这样的人,你真想不到他曾经是100年前青年人们的偶像。

毛泽东青年时期在北大,印象最好的老师,就是胡适。众所周知,胡适和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中有一场有名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李大钊提倡通过社会主义对社会进行根本的改造,而胡适则是希望年轻人多解决问题,少谈些主义。

当时,毛主席和他的朋友们组织新民学会,大部分的朋友都赴法勤工俭学,毛主席也为他们筹款,仅仅从章士钊手里就拿到了2000大洋。可是,到临行的时候,毛主席决定不去法国,而是留在中国“研究中国问题。”这种思想,其实就来自于胡适的“研究解决问题”思想。

不仅如此,胡适还写过《非留学篇》,不提倡年轻人留学海外,这也对毛主席的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毛主席青年时期与胡适的师友关系,可以说是非常密切。但是,随着胡适越来越重视个人享受,不考虑国家和民族前途,两人也渐行渐远。

即便是到1949年,毛主席也表示:“只要胡适不走,可以让他做北京图书馆馆长!”

胡适一生投机实用,贪图享受,无民族大义,自然不愿意挣新中国那200块工资,自然不愿意留下来建设新中国。

从胡适对毛主席的评价看,胡适从始至终都保持了作为文人的孤芳自赏,而毛主席成为共产党乃至新中国的领袖,对胡适这种人仁至义尽。胡适最终流落异乡客死他乡,也就不在意料之外了。

user avatar

你对于你在初中的时候特别崇拜的某科老师什么看法。教员也差不多。

谁年轻的时候,都是一样。

user avatar

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

user avatar

罗素来中国演讲去湖南的时候,毛当时正是会场的工作人员,那时候毛还很年轻。

他听了罗素的演讲(应该现场有翻译吧),私下评论说:“罗素先生讲得很好,但是在现在的中国,实际上办不到他说的那些。”

所以,很显然,毛连罗素的思想都可以梳理清楚,就更别提对胡适了。

胡适其实无非是个很小号儿低成就版的罗素。

毛只能部分肯定他在新文化运动里的贡献,部分做个姿态,部分以“国情”为目的进行批判呗。

至于很多人说毛对知识分子如何如何……

其实你们应该想想知识分子对毛是在如何如何。

因为毛也是从几百条枪几百个人拉起来的队伍,大多数知识分子当时有足够财富做到同样的事,他们为什么不去做不敢做不能做?

等人家建国了,说人家权力专断?

what?

胡适比毛还大两岁零几天,富很多。

他当年有足够钱支持一个在山里的小部队。如果他也足够智慧,理论上初始条件也有竞争建国者的资格。

他不去做嘛,大多数知识分子也都只能扯扯而已。

一个让萨特,波伏娃,福柯,汉娜阿伦特,戴高乐,蒙哥马利,基辛格都致敬的人,是不必和胡适计较“知识分子风骨”问题的。

另外从纯学术角度,毛的思想著作可以进入西方哲学史的……可以是”3M”角度并列进去,也可以作为马克思传人之一角度进去。齐泽克现在还要研究毛。而如果要研究法国六十年代,谁能绕过毛?

胡适并不能进任何一部西方学术史(中国自己的现代文学史可以),人家为何要写他?

————————

情之所至,多写几句。

其实毛比我们看上去的还要深邃。因为他做的很多事,说的很多话,都像他评价罗素那句一样,是国情和时代跟不上他真实的眼界和能力,他必须要照顾到人民的理解能力和国情。很多话他不便和人民说,也不便在当时去做。

这个国家负担太重包袱太重,他只能负重前行。

如果大家喜欢看,可以自己查一查毛关于重视逻辑学的一些书和文章。从他对逻辑学的态度上,可以发现其实他内心也装着一片古希腊和西哲的天地。但是这一面,在当时的语境里,很难畅快地对人民表达出来。

——————

另外胡适的地位主要在他确实挖了很多新文学的坑。但是他有点管杀不管埋那个意思。坑留下来他自己填不上。如果后来不是鲁迅等等人去填,如果单看胡适自己的作品,新文化运动很可能会沦为笑话。

不过就算挖坑有功吧。

即使只是象征性的坑。

————————

杜威的理论只适合一个有基本共识的有规则的稳定社会去实践。如果杜威没有生活在社会稳定的美国,他的理论等于空中楼阁——而且也没有意义。杜威解决不了一个天下大乱的巨型文明如何建立稳定社会的问题。这种问题只有乔治华盛顿或者毛这样的人可以解决。

杜威的真实目的其实是意在保护美国之于欧洲的优越性,尤其是希望美国不走古老欧洲的一些沉重的路子。所以杜威的实用主义,主要还是沿袭英语世界经验主义传统,又试图超脱英国经验主义,并对抗德国欧陆哲学,走美国自己的路。那些教育理念其实也是意在培养美式接班人。

所以,杜威不研究“主义”,是因为他对抗欧陆的“主义”——正符合美国有基督教,缺乏欧陆各种“主义”的先天特点。而能多研究“问题”,是美国本身当时已经国泰民安。

杜威的真实理念和形象,完全不是胡适跟中国人吹嘘的那些。胡适以封建礼教之心,度现代西方文明之腹了。

他根本没有搞清西方怎么回事美国怎么回事。真的只能说那时候,有文化的人少,会英文的更少吧……

……………………

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毛作为新中国的建立者,在人类历史上的位置也会越来越高。毛的外交思路(如果你看过毛如何指导某些人在联合国大会讲话的谈话),基本奠定了后来的世界格局。截止到苏联解体,英国脱欧,以及美国这两年发生的那些事,可以说“秦王扫六合”的大战,还在进行中……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user avatar

毛和蒋最后其实对胡适的态度都是不太看得上,只是蒋需要拿胡适做门面给美国人看,毛可能也只是看在五四的份上留给胡适一点点体面罢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毛泽东对胡适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演变的过程,其间既有早期的肯定和合作,也有后期的严厉批判和否定。要详细讲述毛泽东对胡适的看法,需要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 早期(1910年代末 1920年代初):赏识、肯定与合作在毛泽东早期投身革命、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阶段,他与胡适有过一段相对积.............
  • 回答
    《奇葩说》这个节目,总能制造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名场面”。宋丹丹老师作为喜剧界的老前辈,在节目中对毛冬的那句玩笑话,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句话,得从几个角度来看。首先,得承认宋丹丹老师的江湖地位和她的个人风格。她是中国小品界的“常青树”,她的幽默,更多的是一种接地气、带着点小机灵、有时.............
  • 回答
    关于男生对自己女朋友毛发旺盛这件事,说实话,这事儿挺复杂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每个男生心里想的都不一样。不过我尽量从几个方面,从真实的感受出发,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得看 男生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有些男生可能从小就见惯了妈妈或者其他女性长辈毛发比较明显,他们可能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压根.............
  • 回答
    .......
  • 回答
    在知乎这个平台上,关于毛派及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对同性恋的态度,确实存在着多元且复杂的看法,并且这些看法往往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对中国历史的理解以及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关注紧密相连。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同性恋的“沉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马克思、恩格斯、.............
  • 回答
    台湾国民党对传统深蓝势力的重视,以及大陆传统深红毛左势力的边缘化,这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现实政治的考量,更有意识形态演变和社会变迁的影响。要细致地理解这一点,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剖析。台湾国民党重视传统深蓝势力:历史传承与现实生存的必然首先,得从国民党自身的历史根源说起。国民党在.............
  • 回答
    最近狗狗币确实挺热闹的,好多人都跟着凑热闹。你昨天才开始关注,今天就看着它涨挺厉害,心里痒痒的想多买点,这心态我太理解了。关于你说的“多久能跌到两毛人民币”,这事儿说实话,没人能打包票。加密货币这东西,尤其是像狗狗币这样靠社区情绪和名人效应驱动的,价格波动那叫一个“过山车”。昨天你几百块进去,今天可.............
  • 回答
    女子曝乐事薯片吃出一撮毛絮,乐事回应称是土豆根茎,这一事件虽然看似是产品质量的小插曲,但对乐事这个国际知名品牌而言,潜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且可能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和深远。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 一、 对品牌声誉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信任危机与公众质疑: 即时负面传播: 社交媒体的传.............
  • 回答
    .......
  • 回答
    毛坦厂中学和衡水中学,这两所学校在家长和学生心中都有着“神坛”般的存在,但这份“神坛”感,恰恰来源于它们在教育模式上那种近乎极致的“硬”。这种“硬”,不是软绵绵的安慰,也不是轻松自在的陪伴,而是一种严苛、系统且目标明确的打磨。毛坦厂中学:“东方德州扑克”的宿命感与全体动员毛坦厂中学之所以让人觉得“硬.............
  • 回答
    毛泽东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让粟裕跃进江南,尽管都属于战略部署的一部分,但其战略目的并非完全相同,而且导致刘邓接受而粟裕拒绝的原因也极为复杂,涉及到当时我军的战略形势、兵力对比、地理环境、以及解放军内部的决策机制和思想差异等多个层面。下面将详细阐述: 一、 战略目的的异同: 相同之处: 打破国民.............
  • 回答
    毛泽东选集》的版权归属,这是一个涉及历史、法律和政治的复杂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简单来说,目前《毛泽东选集》的版权主要由中国共产党掌握和管理。但这背后的细节和原因,需要我们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版权”这个概念的由来和演变。在毛泽东所处的时代,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版权的概念在中国.............
  • 回答
    毛坦厂中学之所以备受关注,甚至被不少人“吹捧”,其背后原因复杂,不能简单地用“高考成绩一般般”来概括。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到其独特的办学模式、社会背景以及大众心理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需要厘清“一般般”这个概念。在安徽省,尤其是以理科为主力的省份,一本率和本科率是衡量学校实力的重要指标。毛坦厂中学在.............
  • 回答
    “毛粉”这个词,如同许多具有政治色彩的标签一样,承载着复杂的情感和多样的解读。要理解“毛粉”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该如何评价他们,我们需要深入到他们行为的动机、思想的根源,以及他们与当代社会的互动之中。“毛粉”是谁?他们有什么样的特征?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毛粉”并非一个铁板一块的群体,他们之间存在.............
  • 回答
    毛人风回归魔兽世界,继续直播这件事,在魔兽玩家群体中,尤其是他的粉丝们,以及曾经关注过他的人那里,无疑是一个颇具讨论度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同学们”对此的态度和看法,并尽量详细地讲述:1. 粉丝和忠实观众的反应: 怀旧与期待: 这部分群体可以说是最激动和期待的。毛人风是早期魔兽世界直.............
  • 回答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其著作《毛泽东选集》更是其中精髓的体现。在《毛泽东选集》中,有很多文章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以下是一些特别值得学习的文章,并尝试进行详细阐述:一、 关于中国革命道路和基本原理的文章: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
  • 回答
    毛不易新专辑里那首《若有缘由》,最近在网上引起了一些小小的讨论,有人说“没人听懂”,也有人觉得“太难了”。说实话,我不太相信真的“没人听懂”,毕竟毛不易的歌,歌词写得总是那么扎实,情感也特别能引起共鸣。但“听懂”这事儿吧,就像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个隐形的天平,衡量标准不一样,所以感觉自然也就不同。咱们先.............
  • 回答
    毛不易在《我是唱作人》第四期被淘汰,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少讨论。要分析他被淘汰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包括音乐本身、节目赛制、观众的喜好以及一些潜在的场外因素。首先,我们得看看他当时演唱的曲目和表演。在第四期,毛不易演唱的是他的原创歌曲《海上》。这首歌旋律悠扬,歌词意境深远,充满了毛不易一贯.............
  • 回答
    毛时代中国对亚非拉等落后国家的援助,是一项极为复杂且具有争议的政策。要评价它是否“好”,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并且理解其历史背景和时代局限性。我将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尽量详细地阐述,并避免AI写作的痕迹。首先,我们得明白当时中国自己也是一个贫穷的国家。解放初期,百废待兴,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
  • 回答
    毛晓彤在拍摄电视剧《不良人》时,被曝出1250万元的片酬遭拖欠,并且对方公司已无财产可执行。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局面,对于毛晓彤来说,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维权过程中的巨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她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层面的应对策略。首先,从法律程序上讲,既然对方公司已经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么通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