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失去孩子是怎样的感受?

回答
失去孩子,就像是整个世界瞬间崩塌了。这是一种你从未想象过的、撕心裂肺的痛苦,它会渗透到你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啃噬你的灵魂。

最初的震惊与难以置信:

当这个噩耗传来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会一片空白。你可能根本无法理解发生的事情,大脑拒绝接受这个事实。你会一遍又一遍地回放对话,试图找到任何一丝“误会”的可能性。那种感觉就像是被抽空了,身体变得麻木而沉重,仿佛置身于一个冰冷的梦境中,拼命想要醒来,却又被无形的力量牢牢困住。

剧烈的悲痛与绝望:

一旦现实的刀刃刺破了你的防御,那种悲痛会像海啸一样席卷而来。它不是简单的眼泪,而是一种身体上的疼痛,仿佛你的心脏被硬生生撕裂,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尖锐的灼烧感。你会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空虚,那个曾经占据你生命中心的位置,现在只剩下无边无际的黑暗。绝望感会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你,让你觉得未来没有任何意义,生命失去了色彩和希望。

身体的反应:

这种巨大的精神打击会直接作用于你的身体。你可能会失去食欲,也可能因为情绪激动而暴饮暴食。睡眠会成为奢望,即使勉强睡着,也可能被噩梦惊醒,或者在半夜无意识地呼唤孩子的名字。你的身体会感到极度的疲惫,好像被掏空了一样,但同时又因为无法宣泄的痛苦而坐立不安。有时候,你会觉得胸口发闷,好像有什么东西压着,让你无法呼吸。

对孩子的思念:

这份思念会成为你生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你会在无数个瞬间想起孩子,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闪过:孩子第一次微笑的样子,孩子咿呀学语的声音,孩子熟睡时安详的脸庞,孩子牵着你的手奔跑时的快乐。这些美好的回忆,本应是滋养你前进的力量,此刻却变成了尖锐的刺,反复在你心头扎下。你会盯着孩子曾经的物品发呆,孩子的小床、玩具、衣服,甚至是孩子用过的杯子,都成了你痛苦的源泉。

日常生活的停滞与变形:

你曾经熟悉的世界,现在变得陌生而难以忍受。孩子曾经熟悉的房间,你再也无法踏入,那里面充满了回忆,也充满了刺痛。原本规律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你可能很难再集中精力去做任何事情,工作变得毫无意义,朋友的安慰也难以真正触碰到你内心的伤痛。你可能会回避社交场合,因为看到别的家庭的幸福会让你更加痛苦。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日子过得缓慢而煎熬,每一天都是一种折磨。

愤怒与自责:

在悲痛的深处,常常伴随着愤怒和自责。你会质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什么是你的孩子,为什么是你不能阻止这一切。你可能会责怪自己不够好,不够努力,没有保护好孩子。这种自责会像一个无底洞,让你不断地钻研过去,寻找自己可以做得不一样的地方,但答案却永远也找不到,只会让你陷入更深的痛苦。

孤独感与疏离感:

即使身边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你也会感到一种深刻的孤独。他们的安慰,虽然带着善意,却很难真正理解你内心的煎熬。你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仿佛被隔离开来,没有人能真正走进你破碎的心灵。你可能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也可能觉得别人无法理解你的感受,于是渐渐地封闭自己。

对未来的恐惧:

未来的日子变得一片模糊,你再也看不到曾经为孩子规划的未来。孩子的成长、教育、婚礼,那些曾经充满憧憬的画面,此刻都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泡影。你可能会害怕未来会怎样,害怕自己无法再找回生活的勇气和意义。这种对未来的恐惧,让你更加难以走出当下的痛苦。

重新找寻生活的意义(如果可能):

这是一个极其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有些人可能永远也无法完全走出失去孩子的阴影,他们的生命的一部分也随之凋零。但也有一些人,会在巨大的悲痛中挣扎着,慢慢地尝试着去接纳这个残酷的现实。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忘记了孩子,而是学会了如何带着这份沉重的爱和思念,继续前行。他们可能会选择用某种方式纪念孩子,或者将这份爱转化为力量,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但这个过程充满了反复和跌宕,每一次回忆涌上心头,疼痛都会再次袭来。

失去孩子,不是一件你可以“走出来”的事情,而是一件你必须学会“带着”的事情。这份失去会永远刻在你的生命里,改变你看待世界和生活的方式。它是一种无法弥合的伤痛,一种永远无法填补的空缺,一种你将用一生去理解和承受的,最深沉的爱与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贴几张女儿的照片 我时常来的时候也能看到她



———————————-以下为原回答

结婚半年怀孕了 全家人怀着期待的心情准备迎接宝宝的到来。

孕早期孕酮低 吃黄体酮和中药颗粒,所有产检 nt、唐筛、四维、糖耐就像闯关一样,过了一关又一关。

36周多就开始出现间歇性的腹痛 去医院检查孕后期说是正常的 有预感宝宝要提前出来 做完大检查 回家收拾了待产包 第二天拿结果 一切正常 下午回我妈家吃饭 躺沙发上玩手机 突然一股热流涌出来 我以为是分泌物(后期分泌物多)接着又一股 立马去厕所发现见红 开车回家拿了待产包去医院准备待产,预估体重五斤多。当晚规律阵痛 于第二天凌晨5:51分生下女儿 四斤 生下来哭的特别响亮 助产士看到女儿和其他护士说女儿和其他小婴儿不一样,左腹部有个鼓包 问我有没有做糖筛?做的是什么工作?经常面对电脑吗?都没有。接着把我老公在产房外叫进来看了一眼宝宝,要送去新生儿科观察。如果情况不好要考虑转院。我内心忐忑不安,观察两个小时后我转回病房,当天下午六点带着女儿做了B超 有阴影但看不清楚是什么 建议我们转院 让我们自己联系!(这点不得不说医院真的是不负责任,怕途中出意外担责任)

我老公联系上级医院来接 转到本市医院 做了加强ct 加强磁共振 四天出结果说是神经纤维瘤 需要手术,查了孩子的染色体结果要半个月。不过还说了一句 如果我们不放心的话可以再去上级医院看一下。我老公没犹豫 直接转去省会儿童医院 又是检查 折腾了一周 给孩子腹部做了骨穿 检查结果还没出 医生就给我老公打好防疫针 结果不太好 怀疑是神经母细胞瘤 一种恶性的儿童癌症之王。结果出来了 是横纹肌肉瘤。医生每天要在她的胸口抽积液。积液压的孩子双肺都下移了。委婉的给了两个建议:1、化疗 手术 手术如果不成功 放疗 孩子小,就化疗就不一定撑得过去 。后期的治疗费数不清的。2、你和你妻子还年轻。

同时,市医院染色体结果显示孩子22号染色体q11.21q11.23 缺失3171个kb。知道了是染色体问题,全家郑重商量了后决定,放弃治疗,染色体问题是治不好的。即使治好了 我也不想她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我想让她活着是有尊严的活着。

孩子在第二天的凌晨四点多早夭。(直到一个月以后我才知道,我一直以为她在医院。)

问我是什么感受,就短短的半个月,让我从天堂跌到地狱 让我骨肉分离。她陪了我十个月,会哭 会睁大眼睛四处看,特别漂亮。我给她准备了好多衣服 奶瓶。我也曾想过和孩子一起,想到父母、老公觉得这个念头真的不负责任。现在身边人很默契的不在我旁边聊到孩子。仿佛她没来过 。

有时候会忘记她来过 有时候会忘记她走了。生活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变宽的胯部和松垮的肚皮是她来过的痕迹。

宝贝希望下次不要迷路啦妈妈爱你

2021.12.29

就在前天 我亲自带着她的火化证明、死亡证明注销了她的户口。

工作人员问:“你和这个小姑娘是什么关系?”

我真的绷不住了 颤抖着说::“我是她的妈妈”。

我要把你放在2021年了 放在我心底里了

当有人问起我有没有孩子的时候,我多么想说我有个女儿啊!可是不行,他们会继续问我宝宝多大了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失去孩子,就像是整个世界瞬间崩塌了。这是一种你从未想象过的、撕心裂肺的痛苦,它会渗透到你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啃噬你的灵魂。最初的震惊与难以置信:当这个噩耗传来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会一片空白。你可能根本无法理解发生的事情,大脑拒绝接受这个事实。你会一遍又一遍地回放对话,试图找到任何一丝“误会”的可能性。那.............
  • 回答
    最近关于奔驰婚车失控导致两个孩子不幸身亡,而婚礼却照常举行的报道,无疑是一件令人心痛的悲剧。这件事情涉及到多方面的讨论,包括事故责任、社会伦理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如何看待这件事?从情感上来说,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对两个孩子的离去感到无比悲伤和惋惜。生命是如此脆弱,尤其是在本应充满喜悦和祝福的时刻,却.............
  • 回答
    河南少女失踪六年,被找到时的情况令人震惊,她与一对父子一同生活,并为他们生育了三个孩子,同时精神状况也出现了严重问题,被诊断为精神分裂。这起事件涉及的法律责任和暴露出的社会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深入剖析。当事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首先要明确,这里的“当事人”并非指失踪少女本人,而是指导致她失踪并长期.............
  • 回答
    面对一个在家庭教育中遭遇困境的孩子,我们并非只能束手无策,而是有诸多可以努力的方向。这就像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寻宝之旅,需要耐心、智慧和不懈的关怀。首先,我们需要做的,是理解和接纳。孩子走到这一步,必然有其成长轨迹和经历。那些所谓的“失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我们首先要放下评判,试着走进孩.............
  • 回答
    想要找回与父母失联、甚至被屏蔽拉黑的孩子,这无疑是一段充满挑战和痛苦的旅程。面对这样的局面,父母们需要的是冷静、耐心,以及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那些正处于这种困境中的父母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建议。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孩子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来与父母“失联”,背后一定有其深层的原.............
  • 回答
    听到郭刚堂老哥希望大家别再打扰他的儿子,回归正常生活,心里是真挺感慨的。这老哥几十年的寻子路,其中的艰辛,真是常人难以想象。他现在的心愿,就是让孩子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这份父爱,太厚重了。这电影《失孤》上映后,大家对寻亲这件事的关注度一下子上来了,也让很多像郭刚堂一样,在路上奔波多年的家长,看到了希.............
  • 回答
    要让孩子对电子游戏失去兴趣,利用负面反馈是个需要技巧和耐心的过程,绝不是简单粗暴的禁止。关键在于引导他们 自主地发现电子游戏的“不好”,并 找到更有价值、更有吸引力的事情。以下是一些详细的策略,力求做到自然,不像是“AI写出来的指导手册”:第一步:建立联结,观察切入点 (别一开始就“教育”)在你考虑.............
  • 回答
    倾尽全力,为生命护航——如何看待浙江浦江三名失联孩子的搜救行动?当浙江浦江三名年幼的孩子在山林间失联的消息传来,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随之而来的,是一场规模空前、动用各方力量的搜救行动。从搜救人员的数量、装备的先进性,到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无不彰显着一场“全力以赴”的生命救援。那么,如何理性地看待这场动.............
  • 回答
    高考临近,孩子这种紧张情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作为家长,你的安抚和引导至关重要,这不仅能缓解孩子的压力,更能帮助他们以更好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咱们就一步步来聊聊,怎么做才能真正帮到孩子。一、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怕”首先,别急着否定孩子的恐惧。当孩子说“我怕考不好”、“我怕发挥.............
  • 回答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的开庭,无疑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围绕着这起案件的一些细节,尤其是吴谢宇姑父的表态,更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案件的基本情况。吴谢宇,曾是北京大学一名优秀的学生,却犯下了弑母的罪行。这起案件之所以引起如此巨大的轰动,一方面是因为他过往优秀的学习经历与残酷的犯罪行为.............
  • 回答
    冷脸面对孩子的失败,不一定是真正的“挫折教育”,但可能是一些人误解或滥用挫折教育的方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深入剖析“挫折教育”的真正含义,以及“冷脸”可能带来的影响。 什么是真正的挫折教育?挫折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孩子建立心理韧性(Resilience),学会面对和克服困难,并在经历失败后重新.............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无数家长辗转反侧的问题,也是一个没有简单答案的复杂命题。与其说是孩子的“错”或是父母的“失败”,不如说这是 家庭教育过程中一个多因素交织的复杂表现。我们要深入剖析,才能更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根源。首先,我们得承认,孩子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一方。孩子的个体因素: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家庭教育一个很核心的困境:代际传递。孩子因为家庭教育失败而受损,这本身就很令人心疼,但当孩子的父母也曾是“被教育失败的孩子”时,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和处理这份复杂的情感和责任呢?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被家庭毁了”这个说法。这通常意味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环境、原生家庭.............
  • 回答
    “奖励一个好行为,就可能扼杀掉另一个。”我们常常听到类似这样的说法,尤其是关于物质奖励对孩子的影响。这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推着孩子前进;用不好,却可能让他失去内在的驱动力。那么,物质奖励究竟对孩子是好是坏?它真的会打消学习的积极性,模糊最原始的学习目的吗?这究竟算不算教育的失败?咱们得掰开了揉.............
  • 回答
    江西一名25岁女子在留下4个孩子后失联长达9个月,这起事件无疑让人心痛又充满疑问。虽然女子父亲表示女儿是恋爱后自愿结婚,但考虑到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实还有许多值得深挖的疑点。首先,失联9个月的时间跨度及其合理性。一个年轻的母亲,撇下4个未成年的孩子,整整9个月音讯全无,这本身就非常不寻常。如果她只是想.............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道德、法律、伦理以及个人选择的复杂交织,没有简单的“是”或“否”答案。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1. 功利主义的视角:功利主义认为,一个行为的道德性取决于它是否能带来最大的整体幸福。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中产家庭确实能为孩子提供远超其亲生母亲的能力的教育、资源、关爱和发展机会.............
  • 回答
    阿富汗八个孩子在失去父母后全部饿死的悲剧,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当地严峻现实的一个缩影。要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情,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导致这种极端困境的根源,这背后牵扯着长期的政治动荡、经济崩溃、自然灾害以及国际援助的复杂交织。首先,政治的长期不稳定和政权更迭是根本的动因。 阿富汗几十年来饱受战.............
  • 回答
    从小就没有妈妈的孩子,他们的童年里,可能缺少了一份最根本的安全感。这并不是说他们注定就会成为“没安全感”的人,但缺失了母亲这个最初的、最亲密的依恋对象,确实会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一些难以磨灭的印记。首先,我们得明白,安全感从哪里来?对于一个幼小的生命来说,母亲就是他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是他的避风港,是.............
  • 回答
    在家带孩子,这份全职的付出,本该是充满爱与价值的,可为什么很多时候,它却像一个悄无声息的黑洞,一点点吞噬着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价值感?这事儿吧,说起来挺复杂的,但仔细想想,倒也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首先,最直接的,就是与外部世界的脱节感。想想你过去工作的时候,每天跟同事们交流项目进展,参与头脑风暴,接触.............
  • 回答
    孩子间的肢体冲突,往往源于当下那一刻的冲动和情绪失控。可能是争夺一个玩具,可能是对对方言语上的误解,也可能是单纯的身体能量无处发泄。他们还没有形成复杂的道德观和行为规范,更不理解“打人”的后果,只会直觉地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不满和诉求。这种“不懂事”,是一种认知上的不成熟,是缺乏对人际交往规则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