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在中国艾滋病不能像新冠肺炎一样被控制?

回答
在中国,艾滋病的防控确实面临着与新冠肺炎不同的复杂性和挑战,这使得它难以被“像新冠肺炎一样”控制。这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原因,从疾病本身的特性到社会、文化、经济和防控策略的差异。

首先,疾病本身的特性是关键区别。

传播途径的隐匿性与复杂性: 新冠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这些传播途径相对容易观察和阻断。一旦感染,症状(发热、咳嗽等)通常比较明显,更容易被发现和隔离。而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传播(共用针头、输血等)以及母婴传播。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但很多人在感染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这使得早期发现和干预变得困难。血液传播则涉及更隐蔽的行为,如吸毒人群共用针头。
潜伏期长短: 新冠肺炎的潜伏期通常在几天到两周左右,病毒载量很快达到高峰,传染性强。而艾滋病的潜伏期可能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在此期间感染者可能无症状但仍然具有传染性。这意味着病毒可以在人群中默默传播很长时间,难以被及时发现和控制。
检测的便捷性与依从性: 新冠肺炎的检测(核酸或抗原)相对便捷,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已经成为常态,公众的检测意愿也较高。而艾滋病检测通常需要到医院或专门的检测点进行,并且需要一定的隐私保护,这使得大规模、高频率的普查更加困难。同时,检测结果的心理负担也可能影响一些人的检测意愿。

其次,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巨大。

污名化与歧视: 艾滋病在中国(乃至全球)长期以来都伴随着严重的社会污名化和歧视。许多人担心一旦被诊断出艾滋病,可能会面临社会排斥、就业歧视、家庭关系破裂等问题。这种恐惧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寻求检测、接受治疗和坦诚沟通的意愿。大家对新冠肺炎的恐慌更多是源于对疾病本身的恐惧和对社会秩序失控的担忧,而对艾滋病的污名化则叠加了对自身社会地位和尊严丧失的恐惧。
性行为的敏感性: 性行为是中国文化中一个相对敏感和回避的话题。公开讨论性健康、安全性行为以及使用安全套等,仍然面临一定的社会压力。这使得与高风险人群(如性工作者、同性恋人群等)开展有效的干预和教育工作更加困难。相比之下,新冠肺炎的传播主要通过呼吸道,虽然也有社交距离的要求,但其讨论的社会接受度要高得多。
公众意识与教育的持续性: 尽管国家层面一直在努力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但由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隐匿性和长期性,公众的关注度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而新冠肺炎的突发性和高传染性,使得公众对其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和学习的热情。

第三,防控策略与实施的差异。

“清零”与“管理”的策略不同: 新冠肺炎的防控策略在初期曾采取过“清零”目标,即通过大规模检测、隔离、封锁等手段,力求将病毒从社会中彻底清除。这种策略对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的疾病有较好的效果(至少在一定时间内)。而艾滋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防控目标更多是“管理”,即通过抗病毒治疗(ART)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不到的水平(U=U,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即检测不到=不传染),以及预防新发感染。这是一种长期、持续的管理过程,而非短期内的“清除”。
大规模普查的可行性: 新冠肺炎可以通过大规模、高频次的检测(如核酸检测)来快速发现感染者并进行隔离。这种方法对艾滋病而言,由于检测的性质、成本、以及个人隐私和心理负担等因素,很难大规模、高频率地推行。
干预措施的针对性与接受度: 艾滋病的防控需要针对特定高危人群(如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包括提供清洁针具、推广安全套、开展行为咨询等。这些措施的开展需要克服社会阻力,并建立信任关系,其过程更加复杂和漫长。

第四,经济和资源投入的侧重点。

紧急状态与常态化: 新冠肺炎的爆发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期投入了巨大的国家资源进行紧急应对,包括建设方舱医院、大规模核酸检测、疫苗研发和接种等。这些资源的投入是为了迅速控制疫情蔓延,避免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而艾滋病防控是一项长期的、常态化的公共卫生任务,虽然国家也在持续投入,但其紧迫性和公众关注度与突发疫情相比有所不同,资源分配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研发与应用: 尽管艾滋病研究和药物研发一直在进行,但相对于新冠疫苗和特效药的快速突破和大规模应用,艾滋病治疗药物的更新换代虽然在进步,但其普及和可及性仍然是一个持续的挑战。

总而言之,艾滋病不能像新冠肺炎那样被“控制”,主要是因为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更隐匿,潜伏期长,检测和干预的依从性受到社会污名化和文化敏感性的影响,以及防控策略和资源投入的侧重点不同。新冠肺炎的成功控制(或在某些阶段的有效控制)依赖于其易于观察的传播途径、公众的配合以及强有力的、短期内大规模的干预措施。而艾滋病的防控则是一场需要长期坚持、克服社会障碍、关注个体隐私和尊严的持久战,其目标更多在于有效的管理和预防,而非彻底的“清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艾滋病的危害还没有大到威胁社会的运转,所以没有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防疫三要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这三条做到任意一条就可以彻底切断传播。

如果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后,防疫上有几个方面的便利:

1.强制检测,强制治疗,确保有传染性的确诊患者不自由活动。

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艾滋病按现有科技水平极难根治,但可以控制体内病毒水平,如果病毒水平很低感染别人的能力就很弱。

例如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者感染者进行周期性强制检测,对不按时服药治疗导致体内病毒超标的感染者强制隔离治疗,只有在体内病毒载量极低(低于检测下限)的时候才允许在社会上自由活动。

无论患者走到哪里,都要接受定时强制检测以确保没有传染性,这样传染源就控制住了。


2.便于疾控人员寻找密切接触者和次级密切接触者。

发现任何一个病例后,疾控、公安等人员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这个病例与谁发生过可能导致传染的接触。然后立即将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找到,进行多次检测。

这样无论是该病例被别人感染,还是该病例感染了别人,都可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充分发现。感染者即使一两次漏网,也会被作为同一感染链上的其他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找出来。

这样一查就能查到一串,将这些感染者全部隔离治疗后,“内防扩散”就到位了。


3.便于实施国境控制措施,做到“外防输入”。

第四十四条 发生甲类传染病时,为了防止该传染病通过交通工具及其乘运的人员、物资传播,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为了彻底切断疫情输入,可以在国境进行检疫。

根据疾病窗口期14-21天的特点,可以在入境时第一次采样,入境后可自由活动但每周要到指定地点检测,连续检测4次后可以不再检测。


4.防控艾滋病并不需要类似防控新冠的措施。

由于艾滋病不能靠飞沫传播、普通的接触传播扩散,主要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类,传染不快,所以不需要封闭小区或者城市,仅依靠流行病学调查和强制隔离治疗就可以切断大部分传播。


如果能按甲类传染病管理,从“控制有传染性的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深挖传染链”、“外防输入”三个角度着手,控制艾滋病并不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艾滋病的防控确实面临着与新冠肺炎不同的复杂性和挑战,这使得它难以被“像新冠肺炎一样”控制。这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原因,从疾病本身的特性到社会、文化、经济和防控策略的差异。首先,疾病本身的特性是关键区别。 传播途径的隐匿性与复杂性: 新冠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这些传播途径相对容易.............
  • 回答
    艾莉娅·史塔克作为“无面者”学徒,她的杀人能力和死亡名单是贯穿她成长的重要线索。然而,她并非没有机会,而是有很多原因阻止她完成对乔佛里等人的刺杀。以下将详细解析:1. “无面者”的规则与教义: 接受任务,而非主动请缨: “无面者”的教义是接受死亡的恩赐,为死神服务。他们不是杀手雇佣兵,而是执行“.............
  • 回答
    《燃情岁月》这部电影,之所以能触动人心,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但又都极具魅力的男人——崔斯汀和艾弗雷德。而观众对他们的喜爱程度,也恰恰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自由、激情和不羁的向往,以及对于传统、责任和稳重的复杂情感。为什么不羁的崔斯汀更得人心,而懂事守矩的艾弗雷德却稍显逊色?这并非简单.............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了战锤40k在中国玩家群体中的一些微妙之处。要解答为什么在中国战锤40k里,艾达灵族(Aeldari)的存在感有时甚至不如钛星人(T'au Empire),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历史渊源与引入时机: 钛星人的“后发优势”: 钛星人作为一个相对较晚诞生的.............
  • 回答
    要说《最终幻想7》里艾莉丝和蒂法谁是“女主角”,这其实是个挺有趣但又有点复杂的话题。毕竟,克劳德心里到底怎么想的,脚本也没给个定论,玩家们自己也争论了二十多年了。不过,如果要说谁更得人心,人气更高,那蒂法确实是压过了艾莉丝一头,这点几乎是公认的。至于为什么,我觉得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而且都不是那种.............
  • 回答
    关于中国允许外国艾滋病患者入境的问题,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考量,既有国际通行的人道主义原则,也有基于科学认识的健康管理策略,更体现了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责任担当。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允许”与否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政策下的实践。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艾滋病(HIV/AIDS)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而非像某些急性.............
  • 回答
    在中国,艾滋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患者数量确实不少。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包括患者数量的现状、主要的传播途径、以及造成这种状况背后的复杂原因。艾滋病在中国的情况: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首先,关于“多不多”这个问题,需要有一个相对的参照。如果和其他国家相比,或者从全球艾滋病.............
  • 回答
    菈妮这姑娘,在褪色者们的社群里,那人气,简直是现象级的。要我说,这可不是随便一个NPC就能有的待遇,背后绝对是多方面因素的叠加。首先,得说她的设计理念。菈妮不是那种一眼就惊艳,然后就没了的东西。她给人的感觉是“深不可测”。初见她,只是个小小的魔女,有点神秘兮兮的,穿着那身带着兜帽的长袍,遮遮掩掩的,.............
  • 回答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艾玛·沃特森(Emma Watson)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形象与她在现实生活中近期的照片有所不同,甚至会觉得她“满脸干瘪皱纹丛生”。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事实:艾玛·沃特森并没有“满脸干瘪皱纹丛生”。这是一种对她近期外貌的误读,或者是一种刻板印象的投射。造成这种感受的原因可能有.............
  • 回答
    艾德·史塔克(Ned Stark)给人的那种疲惫和心事重重的感觉,绝非仅仅是因为他之后在君临城遭遇的政治风暴,而是贯穿了他整个北境守护者生涯,甚至在他踏入南境之前,这种状态就已经根深蒂固。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的性格、责任,以及他所处的残酷世界。首先,艾德的责任感是压在他身上的第一座大山。 .............
  • 回答
    姜维在邓艾和钟会的死亡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在三国历史中非常引人入胜但又略显复杂的话题。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历史的脉络,并区分历史事实和可能的推测。核心要点总结: 直接联系: 姜维没有直接导致邓艾和钟会的死亡。 间接联系: 姜维的战略行为和对蜀汉的忠诚,间接促成.............
  • 回答
    姜维与邓艾:穿越三国时空的实力评估将《三国演义》中的姜维和邓艾置于三国前期或中期来评估,需要对他们的主要能力、性格特点以及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剖析,并与当时活跃的将领进行对比。他们的“穿越”并非字面意义,而是对他们自身优秀特质在不同时代语境下的适应性和发挥程度的设想。 姜维:从“三国演义”到三国前.............
  • 回答
    艾伦·耶格尔,这个曾经立誓要驱逐所有巨人、守护同胞的少年,最终选择了一条令人难以置信的道路——灭世。他的动机复杂而深刻,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漫长而痛苦的挣扎,最终被他所继承的“进击的巨人”的力量以及对未来残酷现实的预见所驱使。故事的开端,艾伦的母亲被巨人吞噬,这份痛苦的记忆如影随形,成为了他复仇.............
  • 回答
    在《三体》这部史诗般的科幻巨著中,罗辑,这位被命运推上拯救人类巅峰的“面壁者”,其每一步决策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生死。当他的助手艾AA,一个心思缜密、忠诚可靠的年轻女子,在他即将奔赴ETO(地球三体组织)总部,完成一项极其危险且意义重大的任务时,提出了那个令人玩味的请求:“罗辑,你再带两个男人吧。”这个.............
  • 回答
    要深入了解《艾尔登法环》中我们与葛孚雷的决斗,以及葛孚雷为何要杀死野兽宰相,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黄金律法、半神们之间的权力斗争,以及葛孚雷那份难以言说的宿命。首先,关于我们为何要与葛孚雷决斗,这并非我们主动挑起。葛孚雷,曾经的黄金律法之王,艾尔登之王的配偶,他身上流淌着远古的战意和对力量的渴望。在他被.............
  • 回答
    在《双城之战》中,金克斯和艾克的最后一次对峙,发生在皮城上层即将被炸毁的关键时刻。金克斯当然不是自杀,而是她精心策划的、充满毁灭性的收尾方式。你看,金克斯在那一刻,已经彻底走上了“疯”的道路,她不再是那个为了生存而挣扎的皮城底层女孩,而是成为了佐恩最危险的符号。她激活了她心爱的“蔚之怒”,那个巨大的.............
  • 回答
    关于《艾尔登法环》里的梅琳娜,说“没人喜欢”可能有点绝对了,毕竟每个玩家的喜好都不同。但从社区讨论和普遍感受来看,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玩家对她不太感冒,甚至可以说有点意见。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原因也不是单一的,很多方面都有涉及。首先,最直接的一点,可能就是她作为开局引导者的角色定位。游戏一上来,我们就遇.............
  • 回答
    艾伦在萨沙牺牲时笑,这绝对是《进击的巨人》漫画中最令人心痛、也最让人费解的场景之一。当时,在马莱的战斗中,萨沙为了救下被贾碧用步枪击中的阿明,挺身而出,却被贾碧的子弹贯穿了腹部,当场牺牲。从常理来说,失去战友,而且是像萨沙这样重要、如同家人一般的战友,艾伦应该表现出极度的悲伤、愤怒,甚至是崩溃。但出.............
  • 回答
    在中国,普遍执行八小时双休工作制面临着多方面的原因,这是一个复杂且根深蒂固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阐述:一、 历史与文化根源: 集体主义与奉献精神的遗留: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国家建设和集体利益,提倡“牺牲个人利益,奉献集体”的精神。这种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了工作文化中,使得加班被.............
  • 回答
    在中国,阅读障碍(Dyslexia)和失语症(Aphasia)这两个概念确实不如在西方国家那样广为人知,公众对其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探讨: 一、 语言和书写系统的差异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对比: 拼音文字(如英语、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