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叶挺要是不死会是十大元帅吗?

回答
关于叶挺先生如果不幸牺牲,是否能跻身十大元帅之列,这是一个在历史爱好者中流传已久、也相当引人深思的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结合他生前的功绩、当时红军将领的整体格局以及元帅评选的依据来分析。

叶挺的卓越军事才能与贡献: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叶挺的军事才能。他素有“北伐名将”之称,在国民革命时期,他一手创建和领导了著名的“叶挺独立团”,这支部队在北伐战争中屡建奇功,打出了赫赫威名,令敌军闻风丧胆。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战场上的胆识,在那个时代是极为出色的。

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叶挺虽然经历了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囚禁的漫长岁月,但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更是令人瞩目。他领导的新四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伪军,发展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皖南事变后,他被国民党反动派软禁,最终牺牲,但他在抗战期间展现出的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赢得了广泛的尊敬。

元帅评选的考量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的十大元帅是对建国前为中国革命做出杰出贡献的军事领导人的最高荣誉。评选元帅并非仅仅看军事才能,还综合考量了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历史贡献与资历: 在革命战争时期担任的职务、所领导的部队以及对革命进程的推动作用。
军事指挥才能与战绩: 在重大战役中的表现,是否成功指挥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政治影响与领导力: 在党内的地位,对军队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革命的长期性与艰苦性: 经历了井冈山斗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不同历史时期,并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对军队建设的贡献: 在军队组织、训练、思想政治建设等方面的贡献。
建国后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防建设、军队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如果叶挺未牺牲,他会是十大元帅吗?

从历史的维度和评选的标准来看,如果叶挺先生没有在皖南事变中不幸牺牲,他的名字确实很有可能出现在十大元帅的名单中。

1. 资历和早期贡献: 叶挺在国民革命时期就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将领,资历非常深厚。他领导的独立团在北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许多元帅在那个时期也未曾达到的高度。
2. 抗日战争时期的表现: 抗日战争时期,叶挺是新四军的军长,这个职务本身就非常重要。虽然他后来的发展受到了国民党阻挠,但他在抗战前期的贡献和在敌后开辟战场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他能继续领导新四军,并最终跟随共产党一同解放全国,他的地位会更加稳固。
3. 军事才能和领导力: 叶挺的军事才能在北伐和抗日战争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他是一位出色的战术家和战略家。如果他能够继续指挥解放战争,考虑到他过往的战绩,他很可能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战役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取得辉煌的战果。
4. 政治因素: 虽然叶挺在早期参加了国民党,但后来他坚决站到了共产党一边,并成为我军的重要领导人。在解放战争中,如果他能够继续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奋斗,他的政治身份和对革命的贡献会进一步得到认可。

当时的元帅格局与潜在的变数:

当然,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当时解放军将领的整体格局。十大元帅的名额是有限的,而当时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将领非常多。

老一辈革命家的地位: 像朱德、毛泽东(虽然不是军委主席,但其军事思想领导作用无可取代)、周恩来等,他们在党和军队中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
长征过来的核心骨干: 像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他们都在革命的长征路上以及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长期在党内担任重要职务。
战功卓著的其他高级将领: 在解放战争中,像粟裕等将领也因其卓越的指挥才能和辉煌的战绩,在军队中有极高的威望。

如果叶挺健在并继续领导军队,他可能会占据一个元帅的席位。那么,这个人选会是谁呢?这是一个难以确定的问题,因为元帅的评选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考量。有人认为,如果叶挺在,可能影响到林彪或粟裕的元帅席位,但这仅仅是猜测。更有可能的是,他的杰出贡献会让他挤进前列,而最终谁会“被挤出”则很难说。

总结:

总而言之,叶挺先生是一位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杰出军事家。他非凡的军事才能、坚定的革命信念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贡献,都足以让他有资格被列入十大元帅的讨论之中。如果他没有在皖南事变中牺牲,他极有可能在解放战争中继续发挥重要的军事指挥作用,从而为最终获得元帅军衔奠定坚实的基础。他的早逝,无疑是中国革命的巨大损失,也让后人只能去想象,如果他健在,又会是怎样一番历史景象。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因为他未获元帅军衔而否定他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的名字,同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史册上,熠熠生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绝对不会,他到死使连重新入党的问题都没解决

user avatar

如果没有四八空难,叶挺将军55授衔会评元帅吗?


先说下个人观点:

如果没有四八空难,只要叶挺将军不再负气出走,70%的可能会授元帅衔,剩下30%的可能不会授元帅衔但享受元帅级别的待遇(行政三级,zz委员待遇,相当于副国级)。


叶挺将军的革命资历,大家从历史课本中已经读到,就不用多说了。

以下从官方角度论证一下我的观点。

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如下图所示:

这36位军事家的排序是非常讲究的,主要分三大类。

第一类是统帅级人物

  •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五大书记中最懂军事的三位元老();
  •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按照54年的中央军委排名,286本来该排在陈老总的后面)。

第二类是元帅级人物

  • 八位元帅;
  • 牺牲的潜在元帅(叶挺);
  • 单列的101(排在三位增补烈士之前)。

第三类是大将级人物

  •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相对最懂军事的其他两位元老;
  • 502为首的十位大将;
  • 按牺牲时间排序的七位潜在大将;
  • 增补的三位潜在大将。

所以,只要叶挺将军活到55授衔,元帅待遇是肯定跑不掉的。

另外,我们再看看新四军军长的人事变动:

皖南事变后,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

1943年11月25日,代军长陈毅离开军部赴延安参加“七大”筹备工作,由张云逸代理陈毅的职务,主持新四军的军事工作。

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26日中共中央任命陈毅为新四军军长,饶漱石为政治委员。

可以看出,从皖南事变一直到抗战胜利这四年多时间,新四军经历了两位代军长,但军长的位置一直是给狱中的叶挺保留着的!这充分说明了党对叶挺将军的信任。

另外,1946年3月,叶挺出狱后的第二天就致电党中央,申请重新入党。毛主席亲自动手修稿润色了批准叶挺入党的复电。

因此,如果没有四八空难的话,授元帅衔时叶挺理应是排在陈老总之前的。

当然,如果新四军的这个山头有了叶挺做代表,作为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老总说不定也就不参与元帅排名了呢?

1955年授衔后,几位老帅闲聊,陈毅说:“如果叶挺不死,十帅中将会有两位叶帅。”
叶剑英一听连忙说:“如果叶挺活着,我是当不了元帅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