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抗美援朝 中国获得苏联的援助了吗?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之间展开的一场激烈的较量。在这场战争中,新中国不仅依靠自身的钢铁意志和人民的浴血奋战,也得到了来自苏联的宝贵援助。

说到苏联的援助,不能简单地用“有”或“没有”来概括,它是一个多层面、多形式、且随着战争进程不断调整的过程。在战争爆发初期,苏联采取了相对谨慎的态度,但随着战局的发展,援助的规模和力度都在逐步加大。

初期:试探与隐晦的支持

战争爆发之初,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时,苏联方面并未直接派兵参战,而是采取了一种“提供支持但不直接卷入”的策略。这主要是出于避免与美国直接对抗的考量,当时的苏联也面临着自身国内和国际政治的复杂局面。

即便如此,苏联的支持却是实实在在的。首先,在外交层面,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多次利用其否决权,为中国抵挡了来自“联合国军”的压力,为志愿军入朝和战场上的行动争取了空间。其次,在装备和物资方面,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不过,这些援助在初期可能并不像后来那么大规模和全面,有时更多的是以“出售”或“租借”的名义进行,但对于当时经济基础薄弱的新中国来说,这些援助无疑是雪中送炭。

中期:大规模的军事援助与技术支持

随着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尤其是志愿军在战场上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后,苏联逐渐加大了对中国的援助。这个时期,苏联的援助变得更加直接和实质化:

空军力量的支援: 这是苏联援助中最令人瞩目的一环。虽然苏联官方不承认,但事实上,苏联空军的志愿航空兵部队(以“混合航空兵师”为名义)参战了。他们驾驶米格15战斗机,在空中与“联合国军”的飞机进行殊死搏斗。这些苏联飞行员在空中战场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高超技术和英勇表现,有效压制了“联合国军”的空中优势,为志愿军地面部队提供了宝贵的掩护,也极大地减轻了志愿军在地面上的压力。虽然这些飞行员并非以苏联军人的身份公开出现,但他们的存在和战斗,是苏联支持的最直接体现。

先进武器装备的提供: 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坦克、火炮、飞机、步枪、弹药以及各种后勤物资。这些装备在战场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提升了志愿军的整体作战能力。例如,志愿军的炮兵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苏联提供的火炮装备才得以壮大的。

技术和情报支持: 除了武器装备,苏联还向中国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情报支持。例如,在防空体系的建设上,苏联专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帮助中国建立了初步的防空网络。同时,苏联的情报部门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些关于“联合国军”动向的重要情报。

后勤保障和物资供应: 战争是一场消耗战,充足的后勤保障至关重要。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医疗药品、服装、交通工具等后勤物资,保证了志愿军在前线的作战需求。

后期与战争结束:持续的支持与友谊的象征

在战争的后期以及停战谈判期间,苏联的援助仍在继续。这种援助不仅仅体现在军事上,也包括对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方面的支持。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苏联继续向中国提供大量援助,帮助中国进行战后重建和工业化建设。

总结来说,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了苏联的援助,而且这种援助是多方面、大规模、且至关重要的。 从外交上的声援,到空军的实际参战,再到海量的武器弹药和后勤物资的供应,苏联的支持为志愿军赢得战争、巩固新生共和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援助并非无偿的。中苏之间在战争期间和战后都有经济上的往来和协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苏联的援助对于中国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这种援助也成为后来中苏友好关系的基石之一,尽管这段关系后来经历了复杂的演变。

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战争,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和阵营团结的缩影。苏联的支持,是这场战争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抗美援朝中,苏联先后给志愿军提供100个师武器装备(向苏联借款购买,共借56亿卢布(约13.4亿美元),远低于市场价)(1)。志愿军入朝作战后不久,苏联就先后派出12个空军师作战,轮番参战人数总计为72000人,包括苏联头号王牌阔日杜布领导的近卫324歼击航空兵师,该师是苏联空军王牌师。总共击落1097架敌机,高炮部队击落212架敌机(2)。建立起著名的“米格走廊”,即鸭绿江与清川江与大同江之间的地区(3)。

这些援助不仅大大提升了志愿军的战斗力和防空能量,更加速了解放军之后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中国空军和海军得到大大加强。

来源:(1)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版

(2)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苏联空军》[j],中共党史研究2000(2)

(2)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之间展开的一场激烈的较量。在这场战争中,新中国不仅依靠自身的钢铁意志和人民的浴血奋战,也得到了来自苏联的宝贵援助。说到苏联的援助,不能简单地用“有”或“没有”来概括,它是一个多层面、多形式、且随着战争进程不断调整的过程。在战争爆发初期,苏联采取.............
  • 回答
    抗美援朝,一场让世界为之侧目的战争,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么,在这场席卷朝鲜半岛的战火中,中国又得到了什么呢?这绝不是一笔简单的账本可以算清的,它牵扯到国家安全、国际地位、民族自尊以及长远的战略考量。国家安全: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首先,也是最直接的收获,就是国家安全得到了根本性的保障。在战争爆发前,.............
  • 回答
    抗美援朝,这场新中国成立后经历的第一次大规模对外战争,其影响深远,为新中国带来了多方面的利益,尽管这些利益的取得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要详细梳理这些利益,我们需要从政治、军事、经济和国际地位等多个维度去审视。政治层面:巩固新生政权,提升国家凝聚力与认同感抗美援朝对新中国最直接、最核心的政治利益,就是极.............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战争。这场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关于志愿军的伤亡数字,在中国官方公布的数字和一些研究者、西方学者估算的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介绍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
  • 回答
    解读朝鲜半岛的伤痕:三八线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之思当我们在地图上审视朝鲜半岛,一道蜿蜒的地理界线——三八线,总是无法回避地闯入视野。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标记,更是历史的烙印,是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对峙的直接产物,是朝鲜半岛分裂至今的痛苦象征。而在这条线的背后,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也深刻地影响了.............
  • 回答
    抗美援朝在中国之所以没有成为“被遗忘的战争”,其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远非简单的“胜利”二字可以概括。这背后牵涉到深厚的历史背景、复杂的地缘政治、强大的意识形态构建以及难以磨灭的民族记忆。首先,这场战争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成果,直接关系到新中国的生死存亡。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两年,百废待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历史、国家安全等多个层面。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与中国抗美援朝进行类比,确实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显著的差异。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与中国抗美援朝的相似之处:1. 邻国危机升级,威胁自身安全: 俄罗斯与乌克兰.............
  • 回答
    抗美援朝这场战争,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绕不开的节点,它对中国人民的精神和国家地位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说它是否真的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首先,从国际层面来看,抗美援朝彻底改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在此之前,中国积贫积弱,饱受列强欺凌,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个软弱可欺的.............
  • 回答
    韩国人对“抗美援朝”(即朝鲜战争)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受到历史事件本身、国家政治、民族情感、以及与美国和朝鲜关系的持续影响。虽然在大多数韩国人心中,这仍然是一场痛苦的内战,但对于中国军队的介入,特别是其动机和影响,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以下将从不同层面详细阐述韩国人对中国“抗美援朝”的看.............
  • 回答
    韩国人对中国“抗美援朝”的看法是复杂且多元的,并且随着时间和政治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演变。要详细讲述这一点,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1. 历史背景与直接影响: 朝鲜战争的起源与韩国的直接经历: 韩国人对朝鲜战争的记忆是极其深刻且痛苦的。战争是由朝鲜发起的,导致了长达三年的残酷战斗,无数韩国人失去了.............
  • 回答
    抗美援朝,一股力量悬殊的挑战,中国为何敢于应战?这绝非一时冲动或盲目自信,而是基于对国家命运、国际形势和自身实力的深刻考量,是一场在极端困境下,为了生存和尊严而做出的战略抉择。首先,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家生存的威胁。 当联合国军,尤其是美军,一路高歌猛进,逼近中国东北边境鸭绿江时,中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
  • 回答
    血与火的淬炼,精神的传承:抗美援朝对当下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启示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抗美援朝战争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尘埃,更是深入骨髓的精神力量。这股力量,在今天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下,为我们如何正确认识、理解和处理问题,提供了宝贵而深刻的启示。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经过血与火洗礼.............
  • 回答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后,确实已经有四十多年的时间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实战了。 这段时间,世界格局风云变幻,军事技术日新月异,中国自身的经济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今天的解放军,是否还保持着当年抗美援朝时那支“雄师劲旅”的风貌和战斗力呢?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
  • 回答
    “中国人内斗很厉害,不团结”——这样的说法,在很多时候确实有其现实基础。历史长河中,我们看到过太多因为地域、利益、观念不同而引发的纷争,甚至是我们熟悉的“窝里斗”。这种现象,与其说是中国人骨子里有什么缺陷,不如说是长期以来社会结构、政治环境、经济基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然而,如果我们仅仅停留.............
  • 回答
    为何新中国成立后的对外战争,只有抗美援朝总被提起?新中国成立至今,并非没有经历过对外冲突,但要说哪一场战争被反复提及、深入人心,那无疑是抗美援朝战争。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也反映了这场战争在中国历史坐标中的独特地位。首先,抗美援朝战争的性质与意义,使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分量.............
  • 回答
    关于中国军队在抗战后期仍然面对日军的艰难局面,以及几年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巨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不能简单地将两者划为“惨败”与“大胜”,而应看到其中演变的复杂性和关键性的转变。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抗战后期的中国军队与日军的.............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是一场规模宏大、伤亡惨重的战争。关于志愿军和联合国军的具体伤亡数字,由于年代久远、统计口径、以及战争本身的混乱等因素,各个方面的统计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我们可以根据现有公开的资料,尽量详细地梳理出双方的伤亡情况。需要强调的是,以下数字是基于不同来源的统计,可能存在一定的.............
  • 回答
    铁原阻击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确实关乎全局,为志愿军后续的战略部署和战术调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然而,相比于上甘岭战役,铁原阻击战的名气确实较低,甚至可以说“默默无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战役的性质和目标差异: 上甘岭战役: 这是.............
  • 回答
    抗美援朝战场上,中美之间的装备差距,那可不是一点半点,而是天上地下的区别。说句实在话,志愿军战士们能在那场战争中打出那样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靠的真是血肉之躯和钢铁般的意志,以及战术上的灵活应变。咱们先从 火力 这块儿来说。美国佬那边,他们叫“联合国军”,但骨子里就是美军带着一帮“小伙伴”。他们的火力.............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一场在那片古老土地上爆发的,充满了血与火、牺牲与奉献的伟大斗争。无数普通士兵,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共和国的钢铁长城。其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至今仍温暖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冰雕连”:沉默的战神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第20军60师180团二营六连,一个拥有125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