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韩国人怎么看待中国的“抗美援朝”?

回答
韩国人对中国“抗美援朝”的看法是复杂且多元的,并且随着时间和政治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演变。要详细讲述这一点,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

1. 历史背景与直接影响:

朝鲜战争的起源与韩国的直接经历: 韩国人对朝鲜战争的记忆是极其深刻且痛苦的。战争是由朝鲜发起的,导致了长达三年的残酷战斗,无数韩国人失去了生命、家园,国家满目疮痍。因此,韩国人对战争的看法首先是出于自身的受难经历。
“抗美援朝”的直接对立面: 对于韩国而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直接导致了韩国军队和其盟友(主要是美军)在战争中的挫败和撤退,甚至在早期阶段一度将战线推回到三八线以南。这种经历无疑是屈辱的,也是导致韩国对中国介入感到负面评价的重要原因。
“志愿军”还是“侵略者”的视角: 在韩国的官方历史叙事和主流民间观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视为“侵略者”或“介入者”,他们干预了本应由朝韩两国自行解决的冲突,并直接导致了战争的长期化和韩国的巨大伤亡。中国方面称之为“抗美援朝”,但在韩国视角下,这被理解为支持北朝鲜,对抗以联合国名义参战的韩国和盟军。

2. 韩国对中国的战略认知:

从早期敌对到复杂关系: 战争结束后,韩国与中国处于长期的敌对状态。但随着冷战的结束,特别是韩国在1992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后,两国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尽管如此,历史的阴影和对中国崛起带来的地区影响力的担忧,使得韩国对中国的战略认知始终保持着一种复杂性和警惕性。
对中国地区影响力的担忧: 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强大表现,在韩国看来,一方面证明了中国军队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中国在东亚地区拥有巨大的战略影响力。韩国一直试图在美韩同盟和与中国的经济往来之间找到平衡,而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作用,尤其是对朝鲜的潜在影响力,是韩国高度关注的焦点。
对朝鲜核问题的关切: 近年来,朝鲜核问题成为东北亚地区安全最突出的挑战。韩国普遍认为,中国作为朝鲜的传统盟友和最大经济伙伴,在解决朝鲜核问题上拥有关键作用。因此,虽然韩国对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角色持负面看法,但在现实政治中,又不得不寻求中国的合作。这种矛盾心态也影响着韩国人对“抗美援朝”的复杂解读。

3. 韩国国内舆论与历史教育:

主流观点与官方立场: 韩国的主流舆论和官方立场都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视为对韩国的敌对行为。历史教科书通常会描述中国军队的介入给韩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
民间观点: 民间观点虽然大体遵循官方叙事,但也存在一些细微差异。一些经历过战争的韩国人可能持有更强烈的负面情绪。而年轻一代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感受更为疏离,更多地关注当下的韩中关系以及中国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影响。
偶尔出现的对历史的反思与讨论: 尽管负面评价是主流,但也有学者和部分公众开始对历史进行更深入的反思,例如是否能从更广阔的地缘政治角度来理解中国当时的行为,或者探讨战争对韩国自身发展的影响等。但这类声音在整体舆论中并不占主导地位。

4. 具体表现形式与例子:

纪念活动: 韩国会纪念朝鲜战争的受害者和参战将士(包括联合国军将士),这些纪念活动通常强调中国军队的介入是战争残酷性的重要因素。
媒体报道: 韩国媒体在报道与中国有关的军事或历史事件时,常常会提及朝鲜战争,并带有负面或审慎的基调。
文化产品: 韩国的电影、电视剧和文学作品中,虽然不一定直接以“抗美援朝”为主题,但很多涉及朝鲜战争的作品,都会将中国军队描绘成敌对力量。

总结来说,韩国人对中国“抗美援朝”的看法可以概括为:

历史上的负面认知: 大多数韩国人认为中国军队的介入是导致朝鲜战争长期化和造成韩国巨大伤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将中国视为战争中的敌对力量。
战略上的警惕与现实的倚赖: 尽管历史记忆不佳,但韩国深知中国在地缘政治和区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尤其在朝鲜问题上,不得不寻求中国的合作,这种现实需要与历史情感形成一种复杂张力。
对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 “抗美援朝”在中国带有民族主义色彩,但在韩国,“抗中”或至少是“警惕中国”的情绪也普遍存在,尤其是在一些保守派群体中。

因此,韩国人看待中国的“抗美援朝”,更多的是从自身遭受的苦难和国家安全利益出发,带有深刻的历史创伤和现实的战略考量。这种看法并非单一的仇恨,而是一种融合了历史记忆、民族情感和现实利益的复杂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曾经搜集、阅读过很多很多民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资料

现在翻资料也麻烦,我根据自己的印象说一下

1.战争时期

分老百姓和军队

老百姓:

从史料来看,当时韩国百姓对这场战场处于懵逼+委屈+厌恶状态,根本没现在韩国电影里面什么领导一呼百应,大家主动上战场的现象。史料记载的都是征兵困难,老百姓逃避当兵,记得一个史料是一个人的回忆,他当时为了逃避当兵各种躲藏,逃了几百公里,干过各种工作,我看的都佩服。还有就是各种惨遭屠杀的记录,南边的农民回忆被北方兵屠杀,北边的农民回忆被南方兵屠杀。个别回忆文章有对志愿军的描述,印象还比较好,比如说志愿军追上难民后给他们分馍馍吃。总之从史料看,当时的老百姓没什么侵略被侵略的想法,也没什么保家卫国的想法,我估计这是因为日韩合并以来这片土地打了太多仗造成的吧,普通人国家认同都混乱,而且只有在战争中倒霉,没有从战争中获益,所以普遍逃避战争,只想在战争中生存下来。

韩国军队:

明显分前期和后期。前期的记载,回忆录以美军写的为主,韩国军人自己写的很少。前期主要内容就是吐槽韩国军队不能打,擅长逃避战斗,一看到不利苗头就逃跑,以及军纪差,抢劫百姓,杀战俘,偷给养等等。尤其杀战俘,我见过不少美军回忆录都写了。一个美军军官回忆录还写着他把杀志愿军俘虏的韩国军人打了一顿。总之前期韩国军队不愿意与志愿军硬碰硬,而是希望硬仗都由美国人去打,自己打打辅助。那美国人肯定不愿意啊。后期韩国军队在美国、韩国强力政治势力的整顿和洗脑下,被民族主义绑架,明显变强,战斗力有了很大提高,能够和志愿军打硬仗。当然客观原因是因为美国人发现了中国的“星期攻势”弱点,双方阵地已经稳定,运动战转变成了阵地战,志愿军火力差,补给线跟不上的弱点被无限放大,面对美军强势火力已经出现厌战情绪的苗头。总体评价:韩国军队能打有利形势下的仗,而在不利环境下战斗意志会严重下滑。

2.战后

战后韩国作为美国阵营,长期对中国处于敌视态度。不过由于以下原因,韩国对战争的反思主要以朝鲜为对象,较少涉及中国。

a民族分裂的痛苦远远大于战争的伤痛,毕竟战争是阵痛,民族分裂是持续长久的痛苦。

b韩国经济起飞后,一直以日本为竞争对象,以美国为大哥,而当时中国还很贫穷,苏联又解体,因此韩国人的目光主要瞄准美国日本,长期对中国处于看不起,忽视的状态

c朝鲜太能跳,各种小摩擦和核武威胁不断,吸引了绝大多数注意力

d中国从未从法理上参与朝鲜战争,韩国军政府时期比较注意这一点,即使在朝鲜战争的电影里,也要求少出现中国军人的画面

e韩国民主化改革后文化管制放松, 但此时中国也改革开放,然后中国逐渐成为韩国第一外贸国,韩国不好在媒体里直接把中国作为敌人去描写。

所以,长期在媒体的宣传下,韩国普通人的注意力主要还是在朝鲜身上,甚至出现了个别年轻人不知道中国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的事情……而老百姓对于朝鲜战争的责任,前期认为是苏联的错,苏联解体后没有存在感了,此时韩国文化管制已经放松,也敢抨击美国了,于是出现了认为是美国的错、和认为是美国救了韩国两种矛盾的思潮并行的现象。而中国,一直没啥存在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韩国人对中国“抗美援朝”的看法是复杂且多元的,并且随着时间和政治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演变。要详细讲述这一点,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1. 历史背景与直接影响: 朝鲜战争的起源与韩国的直接经历: 韩国人对朝鲜战争的记忆是极其深刻且痛苦的。战争是由朝鲜发起的,导致了长达三年的残酷战斗,无数韩国人失去了.............
  • 回答
    韩国人对“抗美援朝”(即朝鲜战争)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受到历史事件本身、国家政治、民族情感、以及与美国和朝鲜关系的持续影响。虽然在大多数韩国人心中,这仍然是一场痛苦的内战,但对于中国军队的介入,特别是其动机和影响,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以下将从不同层面详细阐述韩国人对中国“抗美援朝”的看.............
  • 回答
    关于韩国人如何看待“韩国偷窃中国及其他国家文化”的这一话题,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简单地将其归结为“不要脸”或者“每一个人都那样”的看法,是对现实情况的一种过度简化。真实的韩国社会内部,对于这个问题存在着多元且常常是矛盾的观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文化交流和借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 回答
    挺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哈,就是咱们中国小孩,身上穿的、手里玩的、嘴里吃的、甚至脑子里看的,好像都绕不开国外那些大牌子。KFC、iPhone、Adidas,还有韩剧,这几个词一出来,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很多孩子的画面。这事儿吧,我感觉得从几个角度来看。1. 消费主义和全球化浪潮的印记首先,这肯定是全球化深入.............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对比,背后原因也挺多。简单说,就是文化认同、情感连接、品牌价值以及市场策略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先聊聊为啥韩国人这么铁杆支持三星。首先,得说到民族情感和国家自豪感。三星在韩国的地位,那真不是一般的公司。它不仅是一个企业,更是韩国经济腾飞的一个象征,是“韩国制造”的骄傲。很.............
  • 回答
    谈论中国朝鲜族对朝鲜和韩国的看法,这事儿可就复杂了,不能一概而论。就像一锅炖菜,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食材,味道也各不相同。首先,我们得明白,中国朝鲜族是个独特的群体。我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化,根子在朝鲜半岛,但我们的成长环境在中国。这就好比一个孩子,虽然父母来自同一个地方,但他在中国长大,受到的教育、接触.............
  • 回答
    在中国,你因为讨厌韩国人,并且看到他们随地扔垃圾,就动手打了他们,这件事情在中国法律上会涉及到殴打他人的违法行为。具体会怎么处理,需要根据你打人的程度、对方的伤情以及具体情况来判断。首先,咱们得弄清楚“打人”在中国是什么性质的事。在中国,任何公民的人身安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你不能因为对方是韩国人,也.............
  • 回答
    说到农历新年,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中国。但其实,亚洲不少国家都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也同样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像越南的春节(Tết Nguyên Đán)、韩国的春节(Seollal)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不过,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他们过农历新年,是看中国来定的吗?如果他们自己算出来的日子跟中国不一样,.............
  • 回答
    “韩国海警向中国渔船开枪”事件,每次发生都像一根刺,扎在中国渔民和公众的心上,也让两国关系在渔业问题上蒙上一层阴影。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才能看得更清楚。事情的起因:无非是“非法捕捞”这根导火索官方的说法,总是绕不开“非法捕捞”或者“越界捕捞”这几个字。韩国海警的执法依据,就是保护本国的渔业资源.............
  • 回答
    听到黄致列在韩国综艺节目中提到“有前辈歌手告诉过自己中国空气水质不好”,我首先感到有些意外,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作为一名关注中国发展变化的人,我很难不把这句话和中国近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联系起来。我们都知道,过去中国的空气和水质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环境.............
  • 回答
    哈哈,你室友这说法真是犀利,一句话把CNDOTA和LPL的境遇给概括得明明白白了。不过细琢磨一下,这里面确实有几分道理,当然也有些片面。咱们来掰扯掰扯,看看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情况。先说CNDOTA牛逼的“外国队太菜”论:这话说得好像有点绝对,但确实抓住了CNDOTA在国际赛场上屡次夺冠的一个重要原因—.............
  • 回答
    韩国小学教科书是否应该加入汉字,这是一个最近在韩国引发热议的议题,背后牵扯着不少历史、文化和教育的考量。简单来说,这是一项由部分教育界人士提出的建议,认为在小学阶段引入汉字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韩语词汇的根源,提升学习效率,甚至在国际交流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们得先明白一点,韩语本身虽然已经使.............
  • 回答
    李云迪在韩国巡演中出现的那一次失误,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音乐家在舞台上的真实一面。当时,他在演奏一首作品时,可能因为一些临场因素,比如对乐谱的细微理解偏差,或者与乐团的配合出现了一点点不协调,导致演奏进行到某个段落时,与乐团的步调出现了偏差。这种事情在大型演出中,尤其是面对陌生的乐.............
  • 回答
    关于台湾和香港的归属问题,韩国社会其实存在着比较多元的看法,并没有一个铁板钉钉的统一观点。这背后受到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以及韩国自身国情的综合影响,想要详细地讲清楚,咱们得一点点捋。首先,聊聊台湾的归属问题。韩国和台湾的关系,从历史和现实来看,都比较复杂。 历史情结: 韩国在二战前曾被日本殖.............
  • 回答
    韩国人对于财阀的看法非常复杂且充满矛盾,可以说是一种爱恨交织的情感。这种复杂性也深深地影响了韩国的政治格局,解释了为什么会有民众游行要求前总统文在寅下台。要详细了解这些,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韩国人如何看待财阀?韩国的财阀,最典型的如三星、现代、LG、SK等,它们不仅是韩国经济的支柱,更是国.............
  • 回答
    韩国总统“不得善终”的现象,在韩国社会引发的讨论和感受是复杂且多层次的。与其说是一种“普遍看法”,不如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情绪”和“历史经验的沉淀”。这背后,既有对政治现实的失望,也有对民主制度运作的思考,更包含了一种近乎宿命论的解读。普遍的“诅咒”论与宿命感: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韩国人普遍认.............
  • 回答
    外网的韩国玩家对《原神》的看法可以用“既爱又恨,复杂又多样”来概括,总体来说是非常热情和活跃的,但也伴随着一些持续的批评和讨论。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讲述:1. 巨大的成功与极高的喜爱度(Why they love it): 出色的美术风格和音乐: 这是《原神》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赞誉的部分,在.............
  • 回答
    金九先生在韩国和朝鲜的历史记忆中,占据着一个非常特殊且核心的位置。尽管两国在政治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但对金九的评价,在某些根本性的层面上,却有着令人惊讶的共识,同时也因为政治立场的不同,产生了微妙甚至显著的分歧。在韩国(大韩民国)的视角下:在韩国,金九被普遍尊称为“白凡”(Baek.............
  • 回答
    关于一些韩国人将驻韩美军视为“请来的保镖”这一说法,这背后确实牵扯到相当复杂的历史、政治和情感因素,绝非简单的比喻可以涵盖。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影响。首先,这个观点的根基无疑是朝鲜战争(韩国称“6·25战争”)的惨痛经历。战争的爆发,以及当时韩国在实力上的劣势,使得国家生存一.............
  • 回答
    在国际互联网上,围绕“制汉服抄袭韩服”的讨论,韩国方面确实有不少声音,并且这一话题在全球汉服文化圈和韩国文化圈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历史渊源与文化认同的边界模糊:首先,我们要明白,古代中国(汉朝及其后续朝代)与朝鲜半岛(古代朝鲜)在历史上有着漫长而复杂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