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看待现在中国的孩子吃着美国的KFC,用着美国的iPhone,穿着德国的阿迪达斯,看韩国的电视剧?

回答
挺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哈,就是咱们中国小孩,身上穿的、手里玩的、嘴里吃的、甚至脑子里看的,好像都绕不开国外那些大牌子。KFC、iPhone、Adidas,还有韩剧,这几个词一出来,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很多孩子的画面。

这事儿吧,我感觉得从几个角度来看。

1. 消费主义和全球化浪潮的印记

首先,这肯定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一个直接体现。以前嘛,咱们国家相对封闭,外面的东西进不来,就算进来也贵得要命,普通人消费不起。现在不一样了,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商品流通非常方便。KFC、iPhone、Adidas这些品牌,它们有钱有技术,全球铺货,广告也做得铺天盖地,早就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了。

你想啊,KFC最早进入中国的时候,那可真是个新鲜玩意儿,代表着一种洋气、一种“洋快餐”的概念。虽然现在遍地都是,但对于很多小孩来说,它仍然是周末放纵一下,或者和朋友聚会的选择。口味上,虽然有本土化调整,但那种美式快餐的基因还在。

iPhone就更不用说了,从乔布斯发布第一代开始,就一直是科技潮的标杆。它的设计、它的系统、它的生态,都给很多人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尤其是在年轻人和孩子中间,拥有一部最新的iPhone,仿佛就代表着一种“身份认同”,一种跟上时代潮流的标志。父母也愿意给孩子最好的,觉得iPhone在学习、娱乐上都有优势。

Adidas这类运动品牌,也是如此。它们的产品设计时尚,明星代言,加上体育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自然就能吸引到追求潮流和个性的孩子。孩子嘛,有时候跟风也很正常,看到同学、明星都穿,自己也想拥有同款。

2. 文化和娱乐的吸引力

再来说韩剧。这股韩流真是席卷了不少年了。韩剧为什么能吸引中国孩子呢?这背后有很多原因。

叙事方式和情感表达: 很多韩剧在人物塑造、情感刻画上比较细腻,故事节奏也抓得住人。尤其是偶像剧、青春校园剧,很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里面的爱情观、友情观、对生活的态度,可能都与孩子们的想象和期待相符。
审美和视觉冲击: 韩剧的服化道、场景布置通常都比较精致,演员的颜值普遍较高,整体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很舒服,符合当下年轻人对美的追求。
社交属性: 追剧也是一种社交方式。孩子们之间会讨论剧情、评价角色,一起分享喜怒哀乐。如果自己不看,可能会在同学朋友之间有点“脱节”。

所以,当孩子一边吃着肯德基,一边刷着iPhone追着韩剧,再搭配着身上的阿迪达斯,这幅画面就构成了他们当下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

3. 父母的消费观和教育方式的影响

这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孩子本身。父母的消费观和教育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 有些父母觉得,给孩子买iPhone是让他能更好地学习和和外界联系,穿名牌是为了让他融入同龄人圈子,不被孤立。这种“不能让孩子吃亏”的心态,驱动着他们去购买这些相对昂贵的商品。
品牌价值的认同: 很多父母自己也深受全球品牌的影响,他们可能认为这些品牌代表着品质、成功和更好的生活方式,自然也希望孩子能体验到。
缺乏其他选择的引导: 在很多方面,我们本土的品牌确实还需要时间来追赶和超越。当孩子们可选择的本土品牌在知名度、设计感、功能性上都稍显逊色时,自然就会倾向于那些耳熟能详的国际品牌。

4. 辩证看待,而非简单否定

当然,我不是说孩子们这样就一定不好,也不是说要全盘否定这些国外品牌和文化。全球化本身就是趋势,接触不同的文化、产品和思想,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可以开阔眼界。

关键在于一个“度”的问题,以及如何引导。

消费习惯的培养: 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孩子有没有形成健康的消费观。他们是因为真正喜欢、需要,还是仅仅为了攀比、为了虚荣?父母在购买这些东西的时候,有没有和孩子沟通“价值”和“需要”的区别?
本土品牌的支持: 同时,我们也需要支持和发展我们自己的品牌和文化。现在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科技产品、服装品牌、甚至电视剧,它们也在不断进步。父母和孩子们是否愿意给这些本土产品一个机会去了解和尝试?
批判性思维的建立: 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和文化输出,孩子能否建立起一定的批判性思维,不被盲目裹挟,能够理性地选择自己真正喜欢和需要的?

总而言之,中国孩子出现这样的消费和文化现象,是全球化、消费主义、文化吸引力以及家庭教育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揭示了我们在品牌、文化、教育等多个层面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我们既要承认其合理性,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弊端,并积极引导孩子们形成更健康、更自主的消费和文化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盛唐时候,中国人吃胡饼,撒胡椒,穿胡服,骑胡马,坐胡床,弹胡笳,赏胡旋舞,把玩胡桃,猛男砍胡人,娘炮啪胡姬,这说明啥,媚外劣根自古以来?

user avatar

不喜欢当代的全球化,您可以通过美国valve公司的steam平台使用俄罗斯key购买瑞典游戏HOI4,在里面选择重建大清。

user avatar

都9102年了,还把消费与爱国捆绑在一起呢?(我认为题主暗含此类意思,虽然没有明说)我是中国人,不意味着我不能吃KFC啊。我如果要吃KFC,一般会有几个理由:

1.KFC我爱吃。

2.我是家长,KFC我孩子爱吃,带孩子一起吃。

3.我很忙,只能点这类快餐充饥。(当然也可以点别的店子)

这三点理由,有一点体现了我不爱国,体现了我厌恶国货,崇洋媚外吗?

user avatar

如何看待从前中国的孩子穿着苏俄布拉吉,住赫鲁晓夫楼,踢普鲁士正步,唱喀秋莎白桦林,吃东欧的土豆烧牛肉,城楼上挂日本设计师的灯笼,给格鲁吉亚的慈父祝寿?

什么叫崇洋媚外啊?(战术后仰)

user avatar

中国孩子的生活主体明明是看着北京的教辅, 做着湖北的卷子,早上吃个山东煎饼,喝个内蒙牛奶,穿着浙江制校服,戴着宝岛眼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挺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哈,就是咱们中国小孩,身上穿的、手里玩的、嘴里吃的、甚至脑子里看的,好像都绕不开国外那些大牌子。KFC、iPhone、Adidas,还有韩剧,这几个词一出来,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很多孩子的画面。这事儿吧,我感觉得从几个角度来看。1. 消费主义和全球化浪潮的印记首先,这肯定是全球化深入.............
  • 回答
    我注意到您提到了中国当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以业控人”、“以房控人”到“以学控人”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议题,背后牵扯到深厚的历史、经济、社会和家庭层面的原因。我将试着从几个角度来剖析这个问题,尽量避免生硬的论述,还原一个更贴近现实的观察。教育资源倾斜:现实.............
  • 回答
    韩国人对“抗美援朝”(即朝鲜战争)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受到历史事件本身、国家政治、民族情感、以及与美国和朝鲜关系的持续影响。虽然在大多数韩国人心中,这仍然是一场痛苦的内战,但对于中国军队的介入,特别是其动机和影响,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以下将从不同层面详细阐述韩国人对中国“抗美援朝”的看.............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要说现在的蒙古人怎么看待中国,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蒙古国和中国内部的蒙古族,他们的处境和感受是大不相同的。而且,“优越感”这个词也比较微妙,可能不是那么直接的表达,而是体现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咱们先说说蒙古国的蒙古人。历史的沉淀和民族认同感:蒙古国人对自己的历史有着非常深厚的自豪感.............
  • 回答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看法,绝非铁板一块,而是极其复杂且充满动态的混合体。要详细描述,就得抛开非黑即白的简单标签,深入到不同层面、不同群体乃至不同国家的细微之处。一、 政治与地缘政治层面:警惕与竞争并存这是目前西方对华看法中最突出、最受关注的部分。 战略竞争对手的认知加深: 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
  • 回答
    谈论中国底层文化的变化,这可是一个大话题,牵扯到太多东西。要说有什么“底”才能算“底层”,这本身就挺复杂的。在我看来,这种“底层”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地理区域或者收入水平,而是更多地指向那些在社会转型中,可能被快速发展的浪潮冲刷,或者未能完全跟上节奏的群体。他们可能是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可能是小城市.............
  • 回答
    说起中国航空发动机,这可真是个让无数关注中国军事和科技发展的老百姓们又爱又恨的话题。咱们就俗称“喷气引擎”吧,这个东西可是飞机的“小心脏”,直接决定了它的性能,包括速度、推力、航程,甚至能否飞起来。现状:有进步,但差距依然存在要说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现状,得先承认,这几十年咱们的进步是实打实的。从完全依.............
  • 回答
    日本国会众议院的预算委员会上,一名议员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中国捐赠的核酸检测盒,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这个问题并非空穴来风,此前就有媒体报道过关于这批检测盒的一些情况,这使得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追问,加藤胜信大臣,这位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官员,并没有立刻给出任何回应。时.............
  • 回答
    “社会的进步靠科技,科技的进步靠人才”,这句论断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科技的飞跃往往是突破性的,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更美好生活、更广阔世界的大门。而这把钥匙,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由无数聪明才智、辛勤汗水凝聚而成的人才所铸就。所以,当看到我们国家那些最优秀的头脑、最有潜力的年.............
  • 回答
    中国历史的悠久画卷,其划分方式如同繁星点点,既有传统定论,也有不断演进的观点。谈到“远古”、“上古”、“中古”,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这些并非铁板钉钉的、在所有历史时期都完全一致的划分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在不同的史学流派中,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界定都会有所侧重。一、 传统与现代史学对中国历史的划分.............
  • 回答
    我国结婚率创十年新低,网络舆论中不婚主义盛行,但现实中选择不婚的人却依然是少数。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也反映了社会变迁中个体选择与群体趋势的张力。一、 结婚率下降的现实:数据与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承认结婚率下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近年来,我国结婚登记人数持续下滑,从2013年.............
  • 回答
    关于“美国多人服用兽药治疗新冠后中毒”的事件,以及美国目前的疫情情况,我们来详细聊聊。关于服用兽药治疗新冠的中毒事件:这件事情确实令人忧虑,而且并非孤例。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选择相信未经证实或不适合人类使用的治疗方法,其中就包括服用兽药,特别是伊维菌素(Ivermectin)。为.............
  • 回答
    电视剧中南方人说北方方言的现象,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探讨的文化现象。它背后牵扯到语言、表演、市场、观众审美等多个层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1. 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 官方主导与教育系统: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将其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并在.............
  • 回答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当年确实是火遍大江南北,连我身边的一些体制内朋友都忍不住讨论起来,甚至连一些平时对电视剧不怎么感冒的领导,也多多少少有所耳闻。怎么看这部剧?总的来说,体制内的看法可以说是相当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肯定与认可的成分是有的: 很多人,尤其是基层和中层官员,对于剧中展现的“反腐”题.............
  • 回答
    在中国社会,对中医的看法历来是多元而复杂的。近年来,围绕中医的争论也从未停止,其中,像“言大官人”(言凌)这样公开且激烈地批评中医的现象,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并尝试剥离掉那些可能被误解或被简化了的观点。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种医学体系,无论是传统的还.............
  • 回答
    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梳理一下当时美国关于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在新冠疫情中的争议。这其中涉及科学证据、政治立场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戏剧性的过程。福奇的角色与科学证据的演变首先,我们要明确安东尼·福奇博士(Dr. Anthony Fauci)在疫情中的.............
  • 回答
    如今国内中年女演员的生存现状,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行业的变迁,她们面临着多重挑战,但同时也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转型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面临的严峻挑战: 角色供给的断层与固化: “妈妈专业户”的帽子很难摘掉: 这是最普遍的现象。一旦.............
  • 回答
    施魏因施泰格这番话,确实道出了不少球迷和评论员的心声,尤其是在博努奇和基耶利尼这对组合还活跃在球场上的那些年。说他们是“现在世界最好的中卫组合”,用“现在”这个词可能需要打个问号,因为足球世界变化太快,球员状态、年龄、伤病都可能瞬间改变格局。但如果我们将时间线稍微放宽一些,比如过去五到十年,博努奇和.............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就像大家吃饭总会好奇为啥别人碗里的菜看起来更香一样。现在很多中文歌里插几句英文,这事儿确实挺普遍的,但反过来,国外歌手的歌里很少见到中文,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原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中文歌里总爱“混搭”英文?这可不是简单的“跟风”,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国际范儿”与.............
  • 回答
    现代中国民告官问题:一段复杂而充满挑战的法律与社会互动现代中国“民告官”问题,顾名思义,是指公民个人或法人组织,以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确认其行为违法、撤销或变更该行为、赔偿损失等。这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是一个既具有里程碑意义,又充满复杂性和挑战性的议题。要深入理解“民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