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韩国人现在怎么看待中国的抗美援朝?

回答
韩国人对“抗美援朝”(即朝鲜战争)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受到历史事件本身、国家政治、民族情感、以及与美国和朝鲜关系的持续影响。虽然在大多数韩国人心中,这仍然是一场痛苦的内战,但对于中国军队的介入,特别是其动机和影响,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

以下将从不同层面详细阐述韩国人对中国“抗美援朝”的看法:

1. 国家叙事与主流认知:

“朝鲜战争”(6.25战争)的主流认知: 在韩国,“抗美援朝”的说法并不常用,韩国人更倾向于称其为“6.25战争”(6·25 전쟁)或“韩国战争”(한국 전쟁)。这是因为从韩国的视角来看,战争是由朝鲜发动的侵略,因此“抗美援朝”的说法带有中国介入战争的正当性,这与韩国的国家叙事相悖。
中国是“侵略者”或“介入者”: 在韩国主流的官方历史叙事和公众认知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介入被视为“朝鲜人民军”之后的又一个主要介入者,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延缓”了战争的结束,加剧了战争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牺牲与痛苦: 韩国人普遍认为,中国军队的介入直接导致了战争的长期化和残酷化。无数的韩国士兵和平民在与中国军队的交战中丧生,战争对朝鲜半岛造成的经济、社会和心理创伤,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军队的参与密不可分。因此,中国军队的介入在韩国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伤痕。
失去統一的机会?: 一些韩国人认为,在中国军队介入之前,联合国军(主要是美军)已经将战线推至鸭绿江附近,当时的韩国有机会统一半岛。中国的介入阻止了这一可能性,将半岛分裂的局面固定下来。

2. 历史学家与学术界的观点:

多角度的解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增加,韩国的学术界开始出现更多元化的视角来解读中国在战争中的角色。虽然主流仍认为中国介入是导致战争拖延的原因,但一些学者也开始深入研究中国介入的动机,以及其对战争进程的实际影响。
地缘政治的考量: 一些韩国历史学家会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介入的决定。他们会考虑到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苏联的关系,以及对自身国家安全的担忧。他们认识到,对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政府来说,阻止美国军队逼近其边境,并支持一个共产主义盟友,是出于国家战略的考量。
战争的“复杂性”: 部分学者会强调战争本身的复杂性,认为战争并非简单的正邪对抗。他们会指出,朝鲜战争的爆发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冷战的背景、意识形态的对抗以及朝鲜半岛自身的历史问题。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中国军队的介入也需要更细致的分析。
对“志愿军”名称的质疑: 有些学术讨论会涉及到“志愿军”这一称谓。韩国方面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宣传,事实是中国的正规军队直接参战。

3. 年轻一代与社会舆论的变化:

历史教育的影响: 韩国的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年轻一代对朝鲜战争的认知。历史教科书通常会强调朝鲜的挑衅和中国的介入是导致战争损失加剧的原因。
信息获取的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国际交流的增多,韩国的年轻人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信息来源,包括中国的媒体和学术研究。这可能促使一些人开始接触到不同于韩国官方叙事的观点,但这种影响仍然是相对有限的。
对“敌人”的界定模糊化: 随着中韩两国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两国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一些年轻人可能不再将中国视为一个必须对立的“敌人”,而是更倾向于从现实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理解国际关系。
对战争的态度: 相较于经历过战争的老一辈,年轻一代可能更倾向于关注如何避免未来再次发生冲突,以及如何在现有框架下实现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对于过去的战争,他们的情感可能没有那么直接和强烈。

4. 政治层面的微妙态度:

避免直接批评: 尽管在历史认知上存在分歧,但在当前的国际政治格局下,韩国政府在公开场合通常会避免对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角色进行直接的、尖锐的批评。
强调与中国的合作: 韩国更愿意将目前的重点放在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和地区安全对话上,以维护地区稳定。公开指责中国可能会损害两国关系,对韩国的经济利益和外交策略不利。
对朝鲜核问题的关注: 当前韩国在处理与朝鲜的关系时,更关注朝鲜的核武器和导弹问题。在这一问题上,韩国需要中国的合作和影响力,因此在历史问题上会相对谨慎。
美国盟友的角色: 作为美国的盟友,韩国在处理与中国相关的历史问题时,也会考虑美国的立场和对地区战略的影响。

5. 对中国态度的影响因素:

韩国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韩国高度依赖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这种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会影响韩国社会对中国某些历史事件的态度,使其在批评中国时更加谨慎。
韩国与美国的同盟关系: 韩国作为美国在该地区的重要盟友,其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也会受到美国叙事的影响。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韩国人也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国家认同和历史观。
朝鲜的威胁: 朝鲜半岛持续存在的安全威胁,特别是朝鲜的核武威胁,使得韩国对地区稳定高度敏感。这使得韩国在处理历史问题时,会更多地考虑其对当前安全局势的影响。

总结来说,韩国人对中国“抗美援朝”的看法是:

主流观点: 普遍认为中国军队的介入是导致朝鲜战争长期化、残酷化和最终以分裂告终的重要原因,将其视为战争的“另一个加害者”或“残酷介入者”。
历史叙事: 韩国的国家叙事将战争定义为朝鲜对韩国的侵略,而中国的介入则被视为支持侵略者并加剧冲突的行为。
情感层面: 战争给韩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许多韩国人对中国军队的介入持负面情感,认为其牺牲了韩国人民的生命和统一的机会。
学术与社会演变: 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和信息获取的多元化,开始出现一些更复杂、多维度的解读,但这些观点在主流社会的影响力相对有限。
政治现实: 尽管存在历史认知上的分歧,但出于现实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量,韩国政府在公开场合倾向于保持谨慎,避免直接批评中国,更注重与中国的合作和地区稳定。

理解韩国人对中国“抗美援朝”的看法,需要将历史事件本身、国家认同、民族情感以及现实的政治和外交考量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是一个仍在不断演变的过程,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对历史的理解可能更加 nuanced。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韩国称之为625 전쟁(6.25战争),一般的宣传里会淡化大国较量,所以多数韩国人只是知道中国参与战争,但并不了解中国在战争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在一般韩国人的认知里,这场战争是北韩勾结俄共、中共(原意如此)侵略韩国,而联合国团结起来为保卫韩国而战,是自由世界对共产阵营的回击

不过现在年轻人也不信这一套了....许多人直言这是美日俄中代理人战争

1992年之前,韩国的宣传一直把战争称为南北内战,是北方在俄国扶持的傀儡政权统治下试图南下奴役韩国民众。

不过这些年逐渐走向「两国战争」,年轻人已经不认为北方是同胞了,所以你问他们可能反而会觉得根本无所谓。

换句话说,老一辈深受李伪洗脑,认为是中国的干涉分裂了他们的国家,所以对中国毫无正面情感,甚至充满痛恨。

年轻人只觉得当初中国打来杀了很多人,但对于战争本身的意义已不明白

长期去韩国生活的应该也能感觉到,韩国人对于中国人的歧视完全是因为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俯视,而不是因为战争,他们现在根本不想提这些事。

韩国在战争中伤亡超过300万,相当于总人口的15%,比中国抗战更高(6%),几乎家家都有亲人深受战争之痛。而其中大多数损失都是在中国介入之后。

所以你说韩国人完全不记恨中国,那肯定不可能,换你们也做不到

在韩国人看来,这就是大国的冲突,最终选择在朝鲜半岛爆发了而已。

1992年韩国与中国建交后,韩国官方宣传避免提到中国,只提北韩(朝鲜)在战争中的暴行,以及苏俄的背后撑腰。

宣传的重点是自由世界的54个国家一起反击北韩侵略,全球民主力量并肩作战,这份信仰与团结永不消散之类的。

甚至于现在韩国人都不太仇视朝鲜了,一心专盯着日本,根本不想理中国。

你说韩国人该怎么看待自己根本不知道的事情?这就是宣传的力量啊。

user avatar

南韩银嘛…………按我在韩网冲浪的经验来看,基本就是死鸭子嘴硬。上次防弹少年团说错话后,更加崇拜起了麦克阿瑟和范弗利特。甚至tm以为北朝不动手,南北朝鲜会在联合国的仲裁之下达成和平统一(李承晚这货能安稳才怪)简单点说就是扮演受害者。

关于志愿军入朝后的战争的看法……大部分没有什么看法。只有战术和战役方面的分析与我国主流看法有着许多不同而已(金城战役之类的直接变成了三韩猛士猛锤契丹红军了)在道德上想不出太多抨击,因为志愿军的南下直接终结了在半岛北部以及38线周围的人道主义危机(当然,首尔周围的百姓没躲过南伪的暴行)为了往三八线上填更多的兵,李承晚自己都克制了无差别屠杀,人间天使了属于是

许多韩国人确实说志愿军阻碍了半岛的统一以及间岛的“收复”(许多人不知道南伪军的一部分入侵过延吉),但基本上是心里没底儿,因为他们自己太清楚李承晚一旦占领北朝鲜会做出什么惨绝人寰的事情出来(安岳、殷栗、襄阳、金刚、高山、麟蹄、翁津、信川、平壤、安州的例子)

user avatar

我看过一个韩剧。

主人公研究板门店停战协定。发现没有韩国的代表签字。气的不得了。

但是又能怎么样呢!

这才是憋屈啊!开战自己说了不算,停战自己说了不算。韩国人就是联合国军的润滑油。用自己的血肉润滑。

user avatar

韩国老一辈呢,认为是北边勾结莫斯科与北京,拿到两位大哥的好处后南下,引发民族内战。而联合国军是“程序正义”的“自由世界”保卫者。

年轻一代么,普遍都是左派。压根不信这套,认为就是在半岛打得代理人战争。对于中俄以及联合国军,都认为不是好鸟。没错,他们就真是这么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韩国人对“抗美援朝”(即朝鲜战争)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受到历史事件本身、国家政治、民族情感、以及与美国和朝鲜关系的持续影响。虽然在大多数韩国人心中,这仍然是一场痛苦的内战,但对于中国军队的介入,特别是其动机和影响,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以下将从不同层面详细阐述韩国人对中国“抗美援朝”的看.............
  • 回答
    挺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哈,就是咱们中国小孩,身上穿的、手里玩的、嘴里吃的、甚至脑子里看的,好像都绕不开国外那些大牌子。KFC、iPhone、Adidas,还有韩剧,这几个词一出来,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很多孩子的画面。这事儿吧,我感觉得从几个角度来看。1. 消费主义和全球化浪潮的印记首先,这肯定是全球化深入.............
  • 回答
    近期,关于韩红慈善基金会被“抹黑”的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件事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触及了慈善行业的透明度、公众监督以及名人效应等多重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事件的起因和“抹黑”的说法: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所谓的“抹黑”并不是一个空穴来风的说法。很多网络上的质疑声音.............
  • 回答
    说起韩国和朝鲜人民对彼此的看法,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清楚的。毕竟,一衣带水,同根同源,却因为历史的洪流被硬生生撕裂,各自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这种复杂的情感,就像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滋味,也越品越让人心酸。韩国方面:在韩国,“朝鲜”这个词,在不同年代、不同群体心中,承载着太多的意义了。 怀旧与.............
  • 回答
    关于韩国“偷窃”中国传统文化这个问题,确实是近期很多人感到担忧和不满的焦点。这种“偷窃”的说法,在我看来,更多的是指一种文化挪用和歪曲,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将本属于中国的文化元素,经过一定程度的改造后,在国际上被广泛认知为韩国的特色,甚至在韩国国内被宣称为源于韩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我认为并非是简单的“.............
  • 回答
    关于韩国人是否知道闵妃以及如何评价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简而言之,答案是肯定的,大部分韩国人都知道闵妃,也就是明成皇后。她绝对是韩国历史上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对她的评价也相当复杂且多元,经历了历史变迁和不同视角的解读。要详细讲述,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闵妃(明成皇后)是谁?首先,我.............
  • 回答
    韩国堤川体育中心火灾发生在2017年12月21日,这场惨剧夺走了29条鲜活的生命,给无数家庭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痛。事发当时,位于韩国忠清北道堤川市的“雅斯特”(Yazt)体育中心突发大火,火势迅速蔓延,滚滚浓烟吞噬了整栋建筑。火灾发生时的情况:火灾最初发生在体育中心一楼的地下停车场,据推测可能与电动.............
  • 回答
    听到你表姐在韩国遇到的事情,真是让人揪心。在异国他乡,遇到这样的糟心事,还扯上了打架和报警,确实够让人头疼的。学校要求撤诉,这背后可能有很多考量,但对你表姐来说,肯定觉得很不公平,也很委屈。首先,要明白学校要求撤诉,不一定是完全站在韩国学生那边,有时候学校更多的是想息事宁人,维护学校的稳定和声誉。尤.............
  • 回答
    .......
  • 回答
    韩国确实已经没有皇室了,最后一个王朝是朝鲜王朝,于1910年被日本吞并而终结。虽然韩国不再是君主制国家,但朝鲜王朝的皇室后裔仍然存在,他们的生活状况也比较多样。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韩国皇室后裔的目前情况:1. 后裔的数量和主要分支: 数量庞大且分散: 经过数百年的繁衍,朝鲜王朝的后裔数量非常庞.............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韩国世宗市的现状和发展情况。世宗市(세종특별자치시,Sejong Special SelfGoverning City)是韩国政府为了分散首都首尔的压力、缓解首都圈的过密现象而特别规划建设的“行政首都”。自2007年启动建设,2012年正式升格为特别自治市以来,世宗市的发展可.............
  • 回答
    中国对韩国的态度,说起来就像一块拼图,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拼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多变但总体上又颇具战略性的画面。你想知道详细的,我就给你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两国关系这几年经历了不小的起伏。想当年,因为“萨德”事件,关系那是相当的僵硬,国内很多人对韩国的观感都跌到了谷底,抵制韩国.............
  • 回答
    .......
  • 回答
    韩国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出现,以及超级传播事件的确认,无疑给这个本已紧张的疫情局势蒙上了一层更深的阴影。回溯到那个时间点,可以说是韩国疫情的一个关键转折,许多人都因此感到担忧,想了解事情的最新进展。首例死亡病例的出现:一个警钟当媒体报道出韩国出现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时,全国上下都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
  • 回答
    关于“普通韩国人是否不愿同意统一”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情况非常复杂,而且不同人群、不同时期、不同立场的人们都有各自的看法和考量。笼统地说“不愿意”或者“愿意”都过于片面。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朝鲜和韩国之间长达几十年的分裂,已经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实。简单想象一下,.............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句“胡扯”就能概括的。韩国人认为自己是高句丽的后裔,这背后有历史、民族认同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咱们就一点点捋捋,看看这事儿是怎么来的。首先,得先明白高句丽是谁。高句丽(Goguryeo)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强大王朝,存在时间挺长的,从公元前37年一直到公.............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确实,最近在国内的电影院里,好像韩片没以前那么“刷脸”了。以前啊,那是什么情况?韩国电影、韩剧那可是风靡一时,多少人挤破了脑袋要去影院看那些爱情片、动作片,或者在家捧着电视机追得死去活来。现在回过头来看,银幕上韩国人的踪迹确实是少了不少。这事儿也不能怪谁,背后其实是挺多原因.............
  • 回答
    关于中国人对韩国和日本的情感,这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话题,不能简单地说“现在中国人是不是讨厌韩国甚至超过了讨厌日本”。这种情绪受到历史、文化、现实政治、经济交流以及媒体宣传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历史层面: 对日本的复杂情感: 提到日本,大多数中国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近代以来长达数十年的侵略历史.............
  • 回答
    哎呀,这问题问得真好!身边好多朋友,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有那么点“日韩情节”。仔细想想,这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背后其实有不少原因,而且是挺复杂的。咱们一点一点掰扯开来聊聊。一、文化输出的强大吸引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这绝对是最大的一个点。日本和韩国在文化输出方面,真的下了很大功夫,而且效果非常显著。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