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韩国人怎么看待财阀的?为什么那么多人要游行让文下台?

回答
韩国人对于财阀的看法非常复杂且充满矛盾,可以说是一种爱恨交织的情感。这种复杂性也深深地影响了韩国的政治格局,解释了为什么会有民众游行要求前总统文在寅下台。要详细了解这些,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一、韩国人如何看待财阀?

韩国的财阀,最典型的如三星、现代、LG、SK等,它们不仅是韩国经济的支柱,更是国家品牌的代表。它们在韩国国民心中有着复杂的定位:

民族自豪感的象征与经济发展引擎:
早期: 在韩国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将发展重点放在出口导向型经济上,通过扶持大型企业集团(即财阀)来实现经济腾飞。这些财阀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通过技术引进、规模化生产,成功地将韩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带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因此,在很多韩国人心中,财阀是国家经济复兴的功臣,是韩国现代化的象征。
品牌效应: 三星手机、现代汽车等全球知名品牌,也让韩国人在国际上感到自豪。当看到这些产品在世界各地畅销时,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财阀的努力和成就。

不公平与特权的象征:
经济寡头垄断: 随着财阀体量的不断增大,它们逐渐形成事实上的经济垄断。韩国经济的很大一部分被少数几个财阀家族所控制,这使得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创新活力受到抑制。许多人认为,财阀的存在加剧了经济的两极分化。
政治与经济的“共生”关系: 财阀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获取政策支持、规避监管,财阀常常通过政治献金、不正当游说等方式影响政府决策。这种“共生”关系被认为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也让民众感到不公平。
世袭与继承问题: 财阀的领导权往往在家族内部世代相传,而非基于能力选拔。这种世袭制度让普通韩国人觉得机会不均等,普通家庭的孩子很难通过奋斗改变命运,除非进入财阀体系内工作。
劳动问题与剥削: 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些财阀被指责存在不公平的劳动待遇,例如长时间工作、压低工资、打压工会等。这导致了劳资矛盾的尖锐化。

社会不公的替罪羊:
当社会出现失业率上升、房价过高、年轻人就业困难等问题时,很多人会将矛头指向财阀,认为它们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因为它们掌握了过多的资源和权力,却没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为什么那么多人要游行让文在寅下台?

文在寅政府的四年执政(20172022年),正是韩国社会对于财阀不满情绪达到高潮的时期。虽然他上任时打着“改革财阀”、“创造公平社会”的旗号,但最终未能有效解决根深蒂固的财阀问题,反而引发了一些新的争议,导致部分民众对他感到失望甚至愤怒,从而出现了要求他下台的游行示威。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改革财阀的承诺未能兑现或效果不彰:
期望值过高: 文在寅政府上台时,民众对打破财阀垄断、实现经济公平抱有极高的期望。然而,财阀的根基深厚,与政治、经济体系盘根错节,改革的难度远超想象。
改革手段的争议: 政府尝试了一些改革措施,例如加强对财阀的监管、推动企业治理改革、提高最低工资等。但这些措施的效果有限,甚至引发了新的矛盾。例如,提高最低工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而财阀可以通过规模化和技术优势转嫁成本,受影响更大的反而是底层劳动者。
“政商勾结”的质疑: 有些人认为,政府在改革过程中,未能彻底摆脱与财阀的利益纠葛,甚至在某些方面与财阀达成了妥协,导致改革流于形式。

经济民生问题未能有效解决:
房价飙升: 文在寅政府任内,韩国房价出现大幅上涨,尤其是首尔地区。这让许多年轻人和普通家庭对购房感到绝望,认为这是政府未能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甚至被既得利益者影响的结果。高房价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就业困难与青年失业率: 尽管政府强调创造就业机会,但韩国年轻人面临的就业压力依然巨大。财阀主导的就业市场,对拥有名校学历和特定背景的人更有利,普通人通过努力进入大企业工作的机会依然渺茫。
收入差距扩大: 尽管政府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但一些数据显示,收入差距并未得到有效缓解,甚至有扩大的趋势。财阀及其高层收入远超普通劳动者,加剧了社会的不满。

政治上的争议与失误:
官员腐败丑闻: 文在寅政府的几位高官,如法务部长官曹国及其家人的腐败丑闻,让民众对政府的廉洁性产生质疑,认为政府的改革决心并不坚定,甚至自身也存在特权和腐败。这直接打击了支持文在寅的民众的信心,也成为反政府游行的导火索之一。
“左派”政府的争议: 韩国政治光谱较为分明,保守派和进步派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对立。文在寅作为进步派总统,其政策和执政理念与保守派民众存在根本性分歧。保守派将财阀视为国家经济的支柱,认为过度干预和改革会损害经济,因此反对文在寅的政策。
疫情处理争议: 尽管韩国在疫情初期控制得相对较好,但后期在疫苗分配、防疫政策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争议,引起了部分民众的不满。

“机会均等”的诉求:
韩国社会越来越强调“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当民众发现,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在经济和就业上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回报,而财阀及其相关利益群体却拥有着不成比例的资源和权力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反感和抗议。他们认为文在寅政府未能真正打破这种不公平的结构,未能创造一个让普通人也能获得成功的社会。

总结来说:

韩国人对财阀的态度是复杂的,既有对其贡献的认可,也有对其垄断、特权和不公的强烈不满。而文在寅政府虽然试图改革财阀,但由于改革的成效不彰、经济民生问题的持续以及一些政治上的失误和争议,未能满足民众的期望,反而引发了部分民众的强烈失望和愤怒,导致了要求他下台的游行示威。这些游行背后,反映的是韩国社会对经济公平、机会均等以及政治透明度的深切渴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信了韩国人自报的数据你会发现,韩国1/10的人口都挤到瑞草洞和光化门上街游行去了,大韩民国国将不国——

进步派自报在首尔瑞草洞的集会人数是200万,保守派自报在光化门的集会人数是300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韩国人对于财阀的看法非常复杂且充满矛盾,可以说是一种爱恨交织的情感。这种复杂性也深深地影响了韩国的政治格局,解释了为什么会有民众游行要求前总统文在寅下台。要详细了解这些,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韩国人如何看待财阀?韩国的财阀,最典型的如三星、现代、LG、SK等,它们不仅是韩国经济的支柱,更是国.............
  • 回答
    韩国人对中国“抗美援朝”的看法是复杂且多元的,并且随着时间和政治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演变。要详细讲述这一点,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1. 历史背景与直接影响: 朝鲜战争的起源与韩国的直接经历: 韩国人对朝鲜战争的记忆是极其深刻且痛苦的。战争是由朝鲜发起的,导致了长达三年的残酷战斗,无数韩国人失去了.............
  • 回答
    关于台湾和香港的归属问题,韩国社会其实存在着比较多元的看法,并没有一个铁板钉钉的统一观点。这背后受到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以及韩国自身国情的综合影响,想要详细地讲清楚,咱们得一点点捋。首先,聊聊台湾的归属问题。韩国和台湾的关系,从历史和现实来看,都比较复杂。 历史情结: 韩国在二战前曾被日本殖.............
  • 回答
    韩国总统“不得善终”的现象,在韩国社会引发的讨论和感受是复杂且多层次的。与其说是一种“普遍看法”,不如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情绪”和“历史经验的沉淀”。这背后,既有对政治现实的失望,也有对民主制度运作的思考,更包含了一种近乎宿命论的解读。普遍的“诅咒”论与宿命感: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韩国人普遍认.............
  • 回答
    韩国人对“抗美援朝”(即朝鲜战争)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受到历史事件本身、国家政治、民族情感、以及与美国和朝鲜关系的持续影响。虽然在大多数韩国人心中,这仍然是一场痛苦的内战,但对于中国军队的介入,特别是其动机和影响,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以下将从不同层面详细阐述韩国人对中国“抗美援朝”的看.............
  • 回答
    外网的韩国玩家对《原神》的看法可以用“既爱又恨,复杂又多样”来概括,总体来说是非常热情和活跃的,但也伴随着一些持续的批评和讨论。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讲述:1. 巨大的成功与极高的喜爱度(Why they love it): 出色的美术风格和音乐: 这是《原神》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赞誉的部分,在.............
  • 回答
    金九先生在韩国和朝鲜的历史记忆中,占据着一个非常特殊且核心的位置。尽管两国在政治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但对金九的评价,在某些根本性的层面上,却有着令人惊讶的共识,同时也因为政治立场的不同,产生了微妙甚至显著的分歧。在韩国(大韩民国)的视角下:在韩国,金九被普遍尊称为“白凡”(Baek.............
  • 回答
    关于一些韩国人将驻韩美军视为“请来的保镖”这一说法,这背后确实牵扯到相当复杂的历史、政治和情感因素,绝非简单的比喻可以涵盖。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影响。首先,这个观点的根基无疑是朝鲜战争(韩国称“6·25战争”)的惨痛经历。战争的爆发,以及当时韩国在实力上的劣势,使得国家生存一.............
  • 回答
    在国际互联网上,围绕“制汉服抄袭韩服”的讨论,韩国方面确实有不少声音,并且这一话题在全球汉服文化圈和韩国文化圈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历史渊源与文化认同的边界模糊:首先,我们要明白,古代中国(汉朝及其后续朝代)与朝鲜半岛(古代朝鲜)在历史上有着漫长而复杂的.............
  • 回答
    这事儿嘛,说实话,挺拧巴的。一方面觉得汉服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看着别人穿得挺好看,心底里自然有那么点自豪,也有点想要维护它“正统”地位的意思。另一方面,又对韩国人“借鉴”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抄袭”汉服感到不满,觉得这有点“碰瓷”的意思,或者说,“我们自己的东西,怎么就被别人拿去了?”但仔细想想,.............
  • 回答
    韩国对于性犯罪者,特别是满足一定条件的强奸罪前科者佩戴电子脚镣的措施,确实是韩国司法体系中一项备受关注且引发不少讨论的刑事政策。这件事的背后,是韩国社会在应对性犯罪、保护公民安全以及罪犯更生之间寻求平衡的复杂努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措施?简单来说,这项政策是为了预防再犯。性犯罪,尤其是强奸,对受害者造.............
  • 回答
    李承晚在韩国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的评价在不同人群、不同历史时期、甚至在同一个人身上都可能发生变化。要详细了解韩国人如何看待李承晚,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总体而言,韩国人对李承晚的评价是两极分化且充满负面色彩的。 尽管他作为韩国第一任总统和“大韩民国之父”的角色具有象征意义,但他的.............
  • 回答
    韩国人对东南亚人民对韩流的狂热,可以说是他们国家文化输出一个相当成功的范例,也成为了很多人讨论的话题。总的来说,大家普遍是感到自豪和欣慰的,觉得自己的文化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不过,这其中也夹杂着一些更复杂的情绪和观察。普遍的自豪感和对国家形象的积极影响:绝大多数韩国人看到东南亚地区对韩流如此着迷,都会.............
  • 回答
    韩国和日本对美国在其本土驻军的态度,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议题,充满了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交织的影响。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两国社会内部的声音,以及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韩国:矛盾的情感与现实考量在韩国,美国驻军(通常指驻韩美军,USFK)的存在,无疑是最直接地影响到韩国社会生活的一项事实.............
  • 回答
    西方社会对韩国和韩国人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受到历史、文化、经济、政治以及媒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西方对韩国的看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 韩国(国家)的形象: 经济奇迹的典范 (Economic Miracle): 这是西方对韩国最普遍和持久的印象之一。从战后的废墟中崛起.............
  • 回答
    关于韩国人如何看待“韩国偷窃中国及其他国家文化”的这一话题,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简单地将其归结为“不要脸”或者“每一个人都那样”的看法,是对现实情况的一种过度简化。真实的韩国社会内部,对于这个问题存在着多元且常常是矛盾的观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文化交流和借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对比,背后原因也挺多。简单说,就是文化认同、情感连接、品牌价值以及市场策略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先聊聊为啥韩国人这么铁杆支持三星。首先,得说到民族情感和国家自豪感。三星在韩国的地位,那真不是一般的公司。它不仅是一个企业,更是韩国经济腾飞的一个象征,是“韩国制造”的骄傲。很.............
  • 回答
    关于一家店铺拒绝为韩国人提供服务这件事,这确实是个比较敏感和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首先,从法律和道德层面来看,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基于种族或国籍的歧视性拒绝提供服务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很多国家都有反歧视法,明确禁止基于种族、国籍、性别等原因而产生的差别对待。从道德角度讲,这.............
  • 回答
    韩国流感疫苗接种后出现死亡事件,官方的表态和后续措施,无疑牵动着公众的神经。对于这起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1. 事件的严重性与公众关切:首先,36例接种流感疫苗后死亡的数字本身就足够令人震惊,足以引起大众的广泛担忧。无论最终死因是否直接与疫苗相关,这种时间上的巧合都足以让人们产生联想.............
  • 回答
    近期,关于韩红慈善基金会被“抹黑”的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件事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触及了慈善行业的透明度、公众监督以及名人效应等多重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事件的起因和“抹黑”的说法: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所谓的“抹黑”并不是一个空穴来风的说法。很多网络上的质疑声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