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义和团在抗击侵略时,清军为啥要剿他们?

回答
说起义和团,那段历史真是让人感慨万千。他们当年怀着一股子“扶清灭洋”的热情,也确实给当时的西方列强来了个下马威。可奇怪的是,这股子热血,怎么就被自家朝廷给拦腰截断了呢?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几个方面细琢磨。

首先,得明白清政府当时的处境。你想啊,慈禧太后手里头,一边是外国人的枪炮,那可是实打实的硬道理,能把城墙轰塌,把军队打散;另一边是义和团,他们虽然人多势众,刀枪不入的传言也甚嚣尘上,但终究是靠着一腔热血和土法子。在慈禧太后眼里,洋人的背后是整个西方世界,那是一个她根本无法匹敌的力量。而义和团,虽然能闹腾,能烧教堂、拆铁路,但他们对清政府来说,更像是一群失控的野马,一旦驯服不了,就可能噬主。

其次,清政府对外面的世界,虽然嘴上说着要“天朝上国”,心里头其实是清楚自己几斤几两的。他们知道,在西方列强面前,自己已经不是那个雄霸天下的帝国了。辛亥革命前夕,国家积弱已久,对外赔款、割地,对内民怨沸腾。义和团的出现,虽然初衷是为了“保国”,但他们的行为方式,比如围攻使馆区、攻击外国官员、破坏洋务新政的成果(比如铁路、电报),这些在大清看来,都是在给原本就岌岌可危的朝廷添乱,是在把整个国家往火坑里推。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好不容易靠着一些药物维持着生命,突然来了一群“神医”,说能用“符咒”治病,结果还把原本能吊命的机器给砸了。这对于掌管这个病人的“御医”来说,那可真是要命的举动。清政府当时也面临着这样的两难。他们既想安抚民心,又不能彻底得罪洋人,因为一旦彻底得罪,列强联合起来,那真是分分钟就可以灭了清朝。

再者,义和团的“神功”和“扶清”口号,在大清统治者看来,其实是带着一股子“乱民”的性质的。虽然义和团打着“扶清”的旗号,但他们的行动并没有经过官方的统一指挥,甚至很多时候是在挑战官方的权威。他们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这对以“秩序”和“稳定”为首要任务的统治者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一旦义和团的行为失控,不仅仅是损害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更是会动摇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还有一点,清政府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在对待义和团的问题上,就有主战派和主和派的争论。一些官员,特别是那些受到西方影响较深、了解西方实力的人,他们清楚地知道与西方列强开战的后果,因此倾向于镇压义和团,以避免更大的灾难。慈禧太后最终选择的“剿灭”,也是她权衡利弊、在内外压力下的一个“无奈”之举。她更倾向于在保护自身统治和国家完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尽管这个平衡点最终是倾向于妥协。

所以,义和团在抗击侵略时,清军之所以要剿他们,并不是因为清政府不希望抵御侵略,而是因为他们认为义和团的“抵抗方式”是错误的,并且对清政府的统治构成了威胁。在他们看来,与其被义和团连累得更惨,不如先“收拾”这批“自己人”,然后再想办法应付外敌,即便这意味着要向列强妥协。这是一种非常悲哀的“以夷制夷”的思路,也反映了晚清政府的短视和无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前後,北京及北方其他一些地方不断出现“揭帖”,就是类似海报、传单的东西,上面印着各种暗含谋反之意的预言隐语。

虽然这些揭帖不一定都是义和团所作,但在人心惶惶的情势下,义和团很可能不再那么“扶清灭洋”了,清廷怀疑义和团不忠。

以下摘自《义和团揭帖》

三、马家堡碑文

幼儿老疆土,恰似比英武,
天下红灯照,那时才算苦:【“红灯照”和“那时才算苦”是义和团预言中常见的词句】
贫民无岁月,富贵无米煮;
四川无瓦盖,更比汉朝苦。
大清归大清,谁是谁的主?

津芦铁路修至永定门马家堡,光绪丁酉夏月掘出此碑,内中谶(chèn)【预言】含有更朝换代之义。


五、南苑三台山神字三百六十

西来如来倒念弥陀佛;
北来恶佛,关圣帝君作了题,统领众神面奉玉皇;
南来善佛,观世音菩萨办的好;
东来日佛就是三太爷了,全神下了界,律办十五年。

不使金银钱了,
不使铜铁钱了,
不使当十钱了!

神仙制造十五年了,
北斗星该值了,
七爷南苑三台山烧股香了,
真龙出现了,
神仙助一帮之力了,
拆了神仙庙免不了神仙了!

路上没有草草名之人贴出票来了,
乾坎刀兵滚滚了,
人走一个字钱走七字了,
烧的扛天红神仙救不了,
碑文天书全献了,
僧人南来了,
草名之人一个跑不了,
作官为宦测音了,
南极子办的好了,
有仇报仇有冤的报冤了!

西北真主当值了, 【当时揭帖中常出现一位救世主式的人物“西北真主”。可以理解为取代清朝的新君主,也可能是指此时躲在西安的某位皇族。人们相信他将从西北到来,打败洋人。】
神仙发了“难全现天书”了,
东方明星出现了!

饥荒年来了,
要过太平年了,
露出绿豆了!

大笔写出了,
神仙制造圣人传了,
可好可好可也就完了,
神气呵成南极子降生四道口了!

此文于光绪二十五年春遍贴京城,余在阜城门洞见之,曾念一遍,谓其无稽,望洋而去。后有友人玉姓者谓其中隐语太多,不可不记。厥后又遇于壁,抄录遗漏数句,亦一遗憾也。谓世道不久必变,而变幻莫测,兴废之情形殊异,刀兵鬼火凶灾然兆将来。又谓必有真主出来御世。又云中国有圣贤复作,则中土气运回春于寒谷幸也。呜呼,此狐仙竟能吐天地之奇亦神也与。


十一、宝坻(dǐ)【今天津宝坻区】(jī)【扶乩,又称扶鸾,一种以书写占卜的方式。请来鬼神附依于悬在沙盘上方摆动的棍子,或者悬在纸上方摆动的毛笔,从摆动留下的痕迹中辨认出文字,以此形成一首预言诗。类似“笔仙”。】

天降黄牛定生灾,
黄牛绿鸭一齐来,
黄牛不久归山去,
襄阳固城门大开。
蛤蚂【蟆】咬着蛤蚂【蟆】手,
僧人死了僧人埋。
若问王侯同人多,
宝刀磨了又重磨。
水淹齐鲁东三省,
血染陕西八百坡。
更君若能兴三事,
虎出山林定干戈。
若问真龙主,
全在二八五,
满城一支花,
独野无匡土。

此乩云有黄姓者出而扰世,乱生于楚,而清廷自失权柄,僧人谓必有秃士弄河。而真主出现,文如良、平【张良、陈平】,武如布、越【英布、彭越】,战利功勋,约法三章以治民,民安丁野。由甲子至丙寅鏖战三年,杀得尸骨堆山而後已也。


十二、永定门碑文
一弋止在心, 【武】
八牛不安忍, 【朱】
白鼠江边乱,大闹西落村。
該当无言亥,两羊一口吞。
大道改沙岭,小道一条金。
两陕东西乱,齐鲁水淹浸。
何日才了结,修齐归死门,
家人带草帽,戈茅也不真,
若惹真灵怒,四斗下山林,
八八至五五,方来有福人。
日月从头起,【反清復明?】
文武拜圣君。



十四、庚子乩文
玉皇勑旨九重天,分遣神兵下人间,
扶保西北真男子,劝君快把空业般【搬?】。
众人未看清,上帝降神兵,
扶保真君主,挪位让真龙。【“挪位”“让”有君主让位之意】

庚子六月,正京城惨杀酿祸之时,有人请乩得此乩文,内中直谓西北有真主,不久临世,抚育海内苍生,又遣下多数辅弼诸臣,并有无数渭之神兵,先行龛定中原,后复大战洋人,杀得尸骨堆山。呜呼,甲子之冬,乙丑之春,天作此浩劫欤,真数千年未有之奇故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