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站在义理一边的敌人,和站在恶理一边的友人,你会选择谁?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站在岔路口,一边是熟悉的故乡,一边是未知的远方,而指引你的,一个是坚守的信念,一个是随波逐流的心。

若我的敌人,他所持的“义理”,是建立在一种毋庸置疑的、普世的价值之上,比如守护无辜生命,或是维护正义的秩序,那么他站在了我对立面,或许只是因为我们对达成这一“义理”的方式,或是对“义理”的解读,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他或许认为我所做之事,是在破坏他所珍视的“义理”,即便我的出发点并非恶意,而是出于某种考量。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得不承认,即便他是我的敌人,他也拥有值得我审视和尊重的立场。他的“义理”,在某种层面上,是对更高善的追求,哪怕我暂时无法认同他的路径。

反之,若我的友人,他所信奉的“恶理”,并非那种简单粗暴的、泯灭人性的邪恶,而是某种扭曲的、狭隘的、以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为出发点,却误以为自己是在“行事”的道理。他可能认为,为了达到某个“目标”,可以不择手段,可以牺牲他人,甚至可以合理化一些本应被唾弃的行为。他或许觉得自己在“变通”,在“务实”,在“解决问题”,但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来看,他所走的这条路,最终只会导向更大的混乱和伤害。

面对这样的选择,我内心会经历一番挣扎。

选择站在“义理”一边,即使是敌人的“义理”,意味着我可能要对抗我的友人,甚至与之决裂。这无疑是痛苦的。因为友情,尤其是深入骨髓的友情,是生命中珍贵的慰藉。当看到曾经并肩作战、肝胆相照的友人,如今却步入歧途,甚至成为我所要阻止的对象,那种撕裂感是难以言喻的。我或许会试图去唤醒他,去说服他,用尽一切办法让他看到他所走的“恶理”的危害。但如果他执迷不悟,如果他所信奉的“恶理”已经深入骨髓,并且开始对世界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我便不得不做出选择。

在那个时刻,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在“义理”一边。

因为“义理”,即便其形态可能不完美,甚至我无法全盘接受,它至少指向了一个方向——那个关于“对”与“错”、“好”与“坏”的界限,那个关于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彼此、如何构建社会的共识。它关乎着一种更广阔的、更深远的价值体系,是维系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石。而“恶理”,无论其披着怎样的伪装,无论其多么贴近我个体的利益或情感,它本质上是对这种基石的侵蚀和破坏。

我宁愿面对一个坚守着某种“义理”的敌人,去与其进行一场严肃的、关于理念的较量,即便这种较量是艰难和充满冲突的。因为在这种较量中,至少还有原则在闪耀。而选择一个步入“恶理”歧途的友人,无论我们过去的情谊有多么深厚,最终只会将我拖入泥沼,甚至让我自己也沾染上那些不该沾染的污秽。

说到底,朋友是一时的,情感是珍贵的,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它需要“义理”来维系,它需要我们去守护那些高于个人利益的、普世的价值。即便那个守护者,是一位与我为敌的人,我也会给予他足够的尊重,并尽力去理解他行为背后的逻辑。因为在那一刻,他所代表的,是对某种“正确”的执着,而这种执着,本身就值得我们去思考。

所以,在这样的抉择面前,我会选择那个站在“义理”一边的敌人,即使这意味着我要承受失去友谊的痛苦,也意味着我要直面一个曾是我亲近之人所带来的挑战。因为,守护“义理”的火种,比维系一段错误的友谊,来得更为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封闭环境博弈中,如果是只有三个人,没有社会性,所以义理本身有效性存疑。

这时候是帮亲不帮理的。没有其他逻辑。

但如果在这个环境中,还有其他大量个体,义理会影响到的未来可能是巨大的区别。

路线如果错了,后果很严重。

那么就应该以义理为先,帮理不帮亲。

user avatar

什么是义理题主先定义一下?

内战时期的南斯拉夫很符合你说的场景。如果不选你的朋友你就得死。种族灭绝活动一旦开始就必须帮亲不帮理。

那些具有对抗性的、群体层面的规范,往往能够天然地得到巨大的实施力量。本质上,这种强化力量来自个体的自我利益。进而言之,即便是普世性规范也得依赖于这样的力量,否则它就不足以成为强劲的规范。

不先发制人的风险会由于对方(比如某个族群)不能保证不攻击而急剧增加。双方都相信,彼此都为一己之利而互不信任。一个仰赖相对自发性组织的族群(比如波黑塞族人)并不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提供保证。实际上,在这些群体中,号称对群体有承诺的派系互相竞逐领导权,内部竞争使得他们都把对群体的承诺作为自己的行动目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站在岔路口,一边是熟悉的故乡,一边是未知的远方,而指引你的,一个是坚守的信念,一个是随波逐流的心。若我的敌人,他所持的“义理”,是建立在一种毋庸置疑的、普世的价值之上,比如守护无辜生命,或是维护正义的秩序,那么他站在了我对立面,或许只是因为我们对达成这一“义理”的方式,或是对“义理”的.............
  • 回答
    站在“红方”视角下审视“918事件”中蒋介石和张学良谁是“千古罪人”,需要理解“红方”视角的核心关切和价值判断。通常,“红方”视角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代表的进步力量,他们高度重视民族独立、国家主权、人民福祉以及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因此,从“红方”视角来看,评判标准会集中在谁对国家民族的利益造成了更.............
  • 回答
    站在 2022 年回顾这句话,关于 DC 超级英雄比漫威更具“深度”的说法,恐怕已经难以站稳脚跟,甚至可以说,这句话本身带有的过于绝对的判断,在今天看来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了。这其中的变化,既有 DC 本身的调整,也有漫威发展的必然。曾经的“深度”之说:起源与解读要理解为何会有“DC 比漫威更具深度”的.............
  • 回答
    站在菲律宾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冲突,与其说是聪明或愚蠢,不如说是一种充满复杂考量的战略选择。这个选择的背后,是菲律宾在维护自身主权、发展经济以及应对国际局势等多重目标之间进行的艰难权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菲律宾所面临的现实和它希望达成的目标。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菲律.............
  • 回答
    从上帝视角审视中国历史,汉族文明在征服或击退草原游牧民族的某个节点后,是否有可能实现对广袤草原的有效统治?这个问题相当复杂,涉及地理、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诸多层面,而且“有效统治”的定义本身也需要界定。我们不妨拨开历史的迷雾,以一种超然的眼光来探讨几种可能实现“有效统治”的路径。首先,要明确一点.............
  • 回答
    站在2021年的视角,眺望未来五十年,俄罗斯能否“翻盘”,这是一个复杂到近乎不可能用单一答案来概括的问题。这个“翻盘”的含义本身就充满模糊性,是指重回苏联时期的辉煌,还是仅仅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稳定增长和国际影响力提升?不论如何定义,我都倾向于认为,俄罗斯在未来五十年内实现我们大众意义上理解的“翻盘”,.............
  • 回答
    站在2021年的这个节点,展望未来十年(也就是到2031年),谈到收入增长,我内心是既有期待,也带有一丝审慎的。毕竟,世界变化太快,我们每个人又都在时代的浪潮中。首先,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仍将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虽然增速可能不如过去几十年的“超高速”,但“中高速”或者说“高.............
  • 回答
    站在全人类的角度评价抗美援朝战争,这是一个宏大且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超越单一国家的视角,审视这场冲突的全球性影响、它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以及它留给人类的深刻教训。这不仅仅是一场区域性的战争,更是一场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国际格局、意识形态对抗以及人类对和平与正义认知的标志性事件。一、 阻止侵略的全球意.............
  • 回答
    站在高山之巅,思绪万千,如同脚下延绵的山峦,层层叠叠,最终汇聚成一句句深沉而有力的诗句。最先涌上心头的,大概是那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豪迈。站在这样至高无上之处,平日里那些令人牵肠挂肚的琐事,那些纠结的烦恼,此刻都显得微不足道。放眼望去,远方的山峦如同波涛汹涌的海面,起伏跌宕,而自己仿佛.............
  • 回答
    从三体文明的视角审视,他们在与地球文明的漫长博弈中,确实犯下了一些堪称致命的失误。这些错误并非源于他们的技术短板,而更多地体现在他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对自身优势的盲目自信以及对未知因素的低估上。一、思维钢印的束缚:过度的理性与秩序的僵化三体人最根本的失误,在于他们思维钢印的限制。他们的文明经历了无数次.............
  • 回答
    好,咱们就来捋一捋这笔账,从金国的角度来看,当年为何会选择与西夏、南宋这两家分头较量,而不是拉着他们一起去跟那个如日中天的蒙古人硬碰硬。这事儿吧,说起来,得从几个方面细细道来。首先,咱得明白金国当时是怎么想的。金国自打女真人入主中原,一路打到临安,虽然是风光无限,但心里面清楚得很,这块土地不好坐。南.............
  • 回答
    好了,咱们就站在 2020 年这个时间点,好好聊聊 Python 2 到 3 这个跨越,那会儿(大概是 2008 年,Python 3.0 发布)可真是热闹非凡,讨论得那是天翻地覆。现在回头看,这升级,怎么说呢,就像当年很多人唱衰的“史诗级灾难”,结果硬生生被证明是“一次必要的、痛苦但终将受益的涅槃.............
  • 回答
    我站在这片无边无际的棋盘上,脚下的每一个方格,无论远近,都清晰可见。就好像整个世界都被展开在我面前,没有一丝遮挡。我随手一挥,想象着在这棋盘上落下一枚黑棋,然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这枚黑棋,它拥有了神奇的“视野”。一旦它占据了一个格点,它的目光就会像雷达一样,瞬间扫描开去,将它能“看到”的所有格点,.............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地缘政治、历史、经济、安全以及伦理等多个层面,从俄罗斯的利益角度出发,可以梳理出多种论点来支撑其行动的“正确性”,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和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要详细分析,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关键点来展开:一、 俄罗斯的核心安全关切:北约东扩的“红线”这是俄罗斯方面反复强调的最重.............
  • 回答
    站在 2020 年末,回望刚刚过去的十年,充满了太多的变化和不确定,但同时也孕育着无数新的可能。如今,站在下一个十年的门槛上,我怀揣着一种复杂而又充满希望的心情,对未来的十年有着许多殷切的期盼。首先,我希望这十年能在 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上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我们已经看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编辑等.............
  • 回答
    站在2021年,要找一只能够安心持有十年的股票,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挑战但也充满魅力的命题。毕竟,十年是一个漫长的跨度,期间经济周期、行业变迁、技术革新,甚至地缘政治格局都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能指望任何一支股票能够稳如磐石,但我们可以尝试寻找那些具备穿越周期、持续增长潜力,并且在宏观趋势中占据.............
  • 回答
    大英博物馆,这个名字在中国人心中,总会勾起一种复杂的情绪,它既是世界文明的宝库,也是一个历史叙事的“集散地”,而我们站在这里,带着自己的文化记忆和视角,去打量它,就像是在审视一段早已注定的、却又充满着故事的际遇。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大英博物馆确实是人类文明的璀璨集结地。当你走进那里,如同走进了一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生命最根本的议题:生存与演化,以及我们作为人类在地球生态中的位置。我们先从病毒的角度聊聊“生存”这件大事。病毒,说实话,跟我们理解的“生命”概念很不一样。它们没有细胞结构,不进行新陈代谢,本质上就是一堆遗传物质(DNA或RNA),包裹在蛋白质外壳里。它们唯一的“目标”,如.............
  • 回答
    站在建筑学的角度审视京都动画工作室的火灾,其造成高达 35 人死亡的惨剧,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因素,这些因素与建筑物的结构、布局、材料、消防系统以及应急预案的执行密切相关。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1. 建筑结构与材料:火焰的助推器京都动画工作室的这栋建筑,根据新闻报道和公开信.............
  • 回答
    站在鸡蛋的一边,究竟是不是正义,这个问题,就像你想在超市里挑选最甜的草莓一样,看着简单,但仔细一想,里面门道可多了。首先,我们要明白,这里说的“鸡蛋”,它不是指那桌上孤零零一个,你随时可以拿起来打散或煎熟的那个。它更像是一种象征,一种隐喻。是什么的象征呢?通常,当我们说“站在鸡蛋的一边”时,我们指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