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站在病毒的角度,变异是为了生存,那人类努力进步是完全正确的吗?人类需要站在其他生物角度去思考问题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生命最根本的议题:生存与演化,以及我们作为人类在地球生态中的位置。

我们先从病毒的角度聊聊“生存”这件大事。病毒,说实话,跟我们理解的“生命”概念很不一样。它们没有细胞结构,不进行新陈代谢,本质上就是一堆遗传物质(DNA或RNA),包裹在蛋白质外壳里。它们唯一的“目标”,如果能这么说的话,就是复制自己,繁衍后代。而变异,恰恰是它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大武器。

想象一下,病毒在宿主细胞里大肆复制,在这个过程中,遗传物质的拷贝偶尔会出错,就像我们抄写一份文件时出现错别字一样。这些“错误”,也就是基因突变,可能改变病毒的某些特性。比如,有些突变可能让病毒更容易进入宿主细胞,有些可能让它更有效地复制,而有些突变甚至可能让它躲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这些“幸运”的突变,如果能让病毒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得更好,那么带有这些突变的病毒就会越来越多,逐渐成为群体中的主流。这就是病毒的“变异为了生存”。

病毒不会“思考”,更谈不上“道德”。它们只是遵循着一种无意识的自然选择规律。能够成功复制并传递遗传信息的变异体,就得以延续;反之,则走向灭亡。这是一个纯粹的生物学过程。

那么,回到人类。我们努力进步,这是源于我们作为一种有意识、有情感、有智慧的生物,其根本驱动力是多方面的。我们渴望更美好的生活,追求知识,希望解决疾病的痛苦,希望拥有更安全、更舒适的环境。这些进步,从我们自身的角度来看,无疑是正当且必要的。我们发展科学技术,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解决问题,提升生活质量。我们创造艺术,是因为我们有表达情感的需求。我们建立社会制度,是为了更好地合作与共处。

然而,把病毒的“生存”逻辑直接套用到人类的“进步”上,可能会有点简单化。病毒的生存是极其狭隘的,它的成功只在于复制和传播。而人类的“进步”,其内涵要丰富得多。我们追求的进步,难道仅仅是人口的无限增长和物质的无限占有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可能就和那些只顾拼命复制的病毒没什么本质区别了,只不过我们手段更复杂,范围更广阔。

恰恰是我们的“意识”和“智慧”,让我们区别于病毒。正是因为我们能思考,我们才有了“为什么”的追问。我们努力进步,不仅仅是为了个体或种群的生存,也常常是为了追求更深层次的意义,比如探索宇宙的奥秘,理解生命的本质,甚至是为了实现某种理想化的社会状态。

那么,人类需要站在其他生物角度去思考问题吗?我个人认为是相当必要的,而且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们并非孤立存在,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与地球上无数其他生命形式息息相关。我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源,赖以生存的食物,很多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其他生物的繁衍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例如,蜜蜂的授粉对我们粮食的产量至关重要;森林的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的功能无可替代。如果我们只顾自己的进步,而破坏了这些赖以生存的生态基础,那么我们的进步最终也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从“同理心”和“伦理”的角度来说,理解其他生物的生存需求,也是我们作为更高级智慧生命的一种体现。很多时候,我们人类的进步是以牺牲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和方式为代价的。比如,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改变了自然栖息地,城市扩张挤压了野生动物的生存区域。当我们看到一个物种因为我们的活动而走向灭绝时,如果仅仅用“自然选择”来解释,那就显得非常冷漠和短视了。

站在其他生物的角度,意味着我们要去理解它们是如何生存的,它们的生存环境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样的需求。这意味着我们要考虑我们的行为对它们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更是为了我们自身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我们作为地球居民应有的责任感。

举个例子:当我们为了发展经济而大规模砍伐森林时,我们可能只看到了木材的价值和工厂的生产效率。但如果我们站在森林的“角度”,或者站在森林里那些依赖森林生存的动物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就会意识到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树木,还可能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功能,以及无数生灵的家园。

进一步说,我们努力进步,并不必然意味着完全正确。真正的进步,应该是包含着智慧、远见和责任感的。如果我们的进步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剥夺其他生物的生存权、甚至制造新的全球性危机(比如气候变化、大规模流行病——而这背后往往也与我们对自然的干预有关)为代价,那么这样的进步,很可能是一种短视的、不可持续的、甚至是走向毁灭的“进步”。

病毒的变异是生存的本能,它不评判对错。但人类的进步,是我们有意识的选择和行动的结果,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为我们的选择承担责任。因此,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审视和考量我们的行为对其他生命和整个地球环境的影响,这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必然的要求。否则,我们所谓的“进步”,最终可能只是加速我们与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的疏离和冲突。

所以,人类的进步并非“完全正确”的标签可以简单贴上。它需要不断的审视、调整和升华,而这种升华,离不开我们能否真正学会站在其他生命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一种更高级的生存智慧,也是我们作为地球上最强大的物种,应有的担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站在病毒的角度,病毒没有脑子、没有感觉器官,不知道什么变异不变异、生存不生存的,它是随波逐流的,并无主动移动的部件。

你可以说病毒根本就不想生存、不想变异,因为它什么都不会想。

变异是随机的,大部分变异是无益或有害的。在特定条件下有益的变异也不是刻意针对条件匹配的。

这和“人类努力进步”没有任何关系。“人类”整体上有没有在“努力进步”也是个疑问。

能够“站在其他生物角度去思考问题”是很好的事情,哪怕拿来写书都能写得不错。但显然,你日常看到的自称“站在其他生物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人大抵是装作很能“独立思考”的样子来自我感动,他们完全不知道其他生物的角度是什么样的,实际上也不关心其他生物。

有脑子的动物也未必知道什么生存不生存的[1],更不要谈变异了。一些人字里行间表达得仿佛变异可以凭“意志”主动触发一样,那连李森科的学说都不如。

达尔文说过,说一种动物比另一种动物更高等是很荒谬的(It is absurd to talk of one animal being higher than another)。一百多年了还有谈到演化就开始“高等级”“低等级”的二极管构造物,也是很不进步的了。

参考

  1. ^ 一个生物实验:一个拉杆可以刺激小鼠大脑的多巴胺分泌,小鼠会推拉拉杆不吃不喝致死。求实验名称与实验者。? - 赵泠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1074886/answer/1872671139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生命最根本的议题:生存与演化,以及我们作为人类在地球生态中的位置。我们先从病毒的角度聊聊“生存”这件大事。病毒,说实话,跟我们理解的“生命”概念很不一样。它们没有细胞结构,不进行新陈代谢,本质上就是一堆遗传物质(DNA或RNA),包裹在蛋白质外壳里。它们唯一的“目标”,如.............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医疗体系中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困扰的现象。为什么同一屋檐下,有的医生像天使,有的却像匆匆过客?那些怠慢的医生,是否真的在忙碌中,忘却了他们肩上的责任,也看不见病人及家属那沉甸甸的期盼和焦虑?我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聊聊。首先,是什么导致了“怠慢”?这并非简单的“好”与“坏”的标签可以概括.............
  • 回答
    这确实是许多消费者,尤其是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及其家庭,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痛点。当我们谈论住院医疗险的“病后续保”问题,并不是精算师们“站在顶端”却“不解决”,而是这个问题涉及到保险业最核心的精算原理、风险管理以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复杂性远超许多人的想象。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一步步拆解:1. .............
  • 回答
    墨茶,一个在B站活跃的年轻UP主,以他分享的个人经历和对生活的热爱触动了许多人。然而,在他因病不幸离世后,网络上却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声音,将他的生命故事扭曲,甚至污蔑他的品德和动机。这种现象,不仅是对逝者的不尊重,更是对网络环境健康生态的一种侵蚀。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事件的起.............
  • 回答
    站在“红方”视角下审视“918事件”中蒋介石和张学良谁是“千古罪人”,需要理解“红方”视角的核心关切和价值判断。通常,“红方”视角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代表的进步力量,他们高度重视民族独立、国家主权、人民福祉以及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因此,从“红方”视角来看,评判标准会集中在谁对国家民族的利益造成了更.............
  • 回答
    站在 2022 年回顾这句话,关于 DC 超级英雄比漫威更具“深度”的说法,恐怕已经难以站稳脚跟,甚至可以说,这句话本身带有的过于绝对的判断,在今天看来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了。这其中的变化,既有 DC 本身的调整,也有漫威发展的必然。曾经的“深度”之说:起源与解读要理解为何会有“DC 比漫威更具深度”的.............
  • 回答
    站在菲律宾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冲突,与其说是聪明或愚蠢,不如说是一种充满复杂考量的战略选择。这个选择的背后,是菲律宾在维护自身主权、发展经济以及应对国际局势等多重目标之间进行的艰难权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菲律宾所面临的现实和它希望达成的目标。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菲律.............
  • 回答
    从上帝视角审视中国历史,汉族文明在征服或击退草原游牧民族的某个节点后,是否有可能实现对广袤草原的有效统治?这个问题相当复杂,涉及地理、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诸多层面,而且“有效统治”的定义本身也需要界定。我们不妨拨开历史的迷雾,以一种超然的眼光来探讨几种可能实现“有效统治”的路径。首先,要明确一点.............
  • 回答
    站在2021年的视角,眺望未来五十年,俄罗斯能否“翻盘”,这是一个复杂到近乎不可能用单一答案来概括的问题。这个“翻盘”的含义本身就充满模糊性,是指重回苏联时期的辉煌,还是仅仅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稳定增长和国际影响力提升?不论如何定义,我都倾向于认为,俄罗斯在未来五十年内实现我们大众意义上理解的“翻盘”,.............
  • 回答
    站在2021年的这个节点,展望未来十年(也就是到2031年),谈到收入增长,我内心是既有期待,也带有一丝审慎的。毕竟,世界变化太快,我们每个人又都在时代的浪潮中。首先,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仍将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虽然增速可能不如过去几十年的“超高速”,但“中高速”或者说“高.............
  • 回答
    站在全人类的角度评价抗美援朝战争,这是一个宏大且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超越单一国家的视角,审视这场冲突的全球性影响、它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以及它留给人类的深刻教训。这不仅仅是一场区域性的战争,更是一场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国际格局、意识形态对抗以及人类对和平与正义认知的标志性事件。一、 阻止侵略的全球意.............
  • 回答
    站在高山之巅,思绪万千,如同脚下延绵的山峦,层层叠叠,最终汇聚成一句句深沉而有力的诗句。最先涌上心头的,大概是那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豪迈。站在这样至高无上之处,平日里那些令人牵肠挂肚的琐事,那些纠结的烦恼,此刻都显得微不足道。放眼望去,远方的山峦如同波涛汹涌的海面,起伏跌宕,而自己仿佛.............
  • 回答
    .......
  • 回答
    从三体文明的视角审视,他们在与地球文明的漫长博弈中,确实犯下了一些堪称致命的失误。这些错误并非源于他们的技术短板,而更多地体现在他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对自身优势的盲目自信以及对未知因素的低估上。一、思维钢印的束缚:过度的理性与秩序的僵化三体人最根本的失误,在于他们思维钢印的限制。他们的文明经历了无数次.............
  • 回答
    好,咱们就来捋一捋这笔账,从金国的角度来看,当年为何会选择与西夏、南宋这两家分头较量,而不是拉着他们一起去跟那个如日中天的蒙古人硬碰硬。这事儿吧,说起来,得从几个方面细细道来。首先,咱得明白金国当时是怎么想的。金国自打女真人入主中原,一路打到临安,虽然是风光无限,但心里面清楚得很,这块土地不好坐。南.............
  • 回答
    好了,咱们就站在 2020 年这个时间点,好好聊聊 Python 2 到 3 这个跨越,那会儿(大概是 2008 年,Python 3.0 发布)可真是热闹非凡,讨论得那是天翻地覆。现在回头看,这升级,怎么说呢,就像当年很多人唱衰的“史诗级灾难”,结果硬生生被证明是“一次必要的、痛苦但终将受益的涅槃.............
  • 回答
    我站在这片无边无际的棋盘上,脚下的每一个方格,无论远近,都清晰可见。就好像整个世界都被展开在我面前,没有一丝遮挡。我随手一挥,想象着在这棋盘上落下一枚黑棋,然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这枚黑棋,它拥有了神奇的“视野”。一旦它占据了一个格点,它的目光就会像雷达一样,瞬间扫描开去,将它能“看到”的所有格点,.............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地缘政治、历史、经济、安全以及伦理等多个层面,从俄罗斯的利益角度出发,可以梳理出多种论点来支撑其行动的“正确性”,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和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要详细分析,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关键点来展开:一、 俄罗斯的核心安全关切:北约东扩的“红线”这是俄罗斯方面反复强调的最重.............
  • 回答
    站在 2020 年末,回望刚刚过去的十年,充满了太多的变化和不确定,但同时也孕育着无数新的可能。如今,站在下一个十年的门槛上,我怀揣着一种复杂而又充满希望的心情,对未来的十年有着许多殷切的期盼。首先,我希望这十年能在 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上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我们已经看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编辑等.............
  • 回答
    站在2021年,要找一只能够安心持有十年的股票,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挑战但也充满魅力的命题。毕竟,十年是一个漫长的跨度,期间经济周期、行业变迁、技术革新,甚至地缘政治格局都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能指望任何一支股票能够稳如磐石,但我们可以尝试寻找那些具备穿越周期、持续增长潜力,并且在宏观趋势中占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