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蔡锷不会那么早去世,那么中国历史会有多大的改变?

回答
蔡锷先生如果能活得更久一些,那中国历史的轨迹,绝对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能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假设”,而是基于他对当时政治格局、军事力量以及理想信念的深刻影响。

首先,护国运动的胜利与共和体制的巩固。蔡锷去世于1916年,距离袁世凯称帝仅几个月,而护国运动正是由他一手策划并领导的。如果他还在世,他的声望、他的军事才能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理想,会给刚刚获得胜利的共和体制注入更强的生命力。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虽然名义上恢复了共和,但政局依旧混乱。蔡锷,作为一代名将和坚定的共和支持者,可能会在阻止北洋军阀割据、推进国家统一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拥有巨大军事影响力和政治号召力的人物,如果能继续在政坛活跃,他可能会:

压制军阀势力,加速国家统一: 袁世凯死后,北洋集团内部分裂,各派阀拥兵自重。蔡锷如果还在,他作为“北洋旧部”中的“异类”和“清流”,很可能能够联合其他有识之士,通过军事手段或政治劝说,有效遏制军阀的抬头,甚至可能直接促成南北的和平统一,避免漫长的军阀混战。想象一下,如果他能够重整北洋的军力,并将其导向国家统一而非内部相争,那将是多么大的改变。
稳定中央政府,推进宪政改革: 袁世凯死后,中国急需一个强有力的、能够真正代表国家意志的中央政府。蔡锷这样的人物,既有军人的果敢,又有政治家的远见,他可能会在权力真空期扮演稳定器的角色,避免政府更迭频繁,为制定一部真正能够保障共和制度的宪法,并推动民主政治的建立,争取更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他可能会比当时的其他政治家更能理解共和体制的脆弱性,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影响五四运动的走向与思潮: 护国运动之后,中国社会依然面临着内忧外患。如果蔡锷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依然健在,他的思想可能会对当时的青年学子产生另一层面的影响。他本身就受过良好的西方教育,对民主和共和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可能会成为一个连接新旧思潮的重要桥梁,引导年轻一代在民族危亡关头,找到一条既能救国救民,又能保持国家独立和尊严的道路。他可能会更倾向于通过温和的改革和政治协商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激进的革命。

其次,对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早期影响。孙中山先生和蔡锷都属于“革命派”的范畴,尽管他们采取的方法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果蔡锷还活着,他可能会在民国初年的政治光谱中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

与孙中山的合作与制衡: 蔡锷与孙中山先生之间并非没有合作的基础。两人都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和共和政治的实现。蔡锷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可能会成为孙中山先生在北洋政府内部的强大盟友,或者至少是一个重要的沟通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蔡锷的声望和原则,也可能对孙中山先生在斗争策略上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使得国民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军事和政治的结合,以及与国内其他政治力量的协调。
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的影响: 考虑到当时中国社会思潮的激荡,以及对不同救国道路的探索,如果蔡锷健在,他可能会以他独特的视角和影响力,对当时正在萌芽的中国共产党产生影响。他是否会接纳共产主义的理念?或者他会以他坚定的共和主义立场,形成一种与早期共产党人对话或制衡的力量?这很难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一股强大的共和主义力量,这对于后来共产党如何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发展壮大,可能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量。

再者,军事现代化与国家安全。蔡锷是杰出的军事家,他对现代军事制度的理解和推行,在中国是领先的。

重塑国防力量,抵御外敌侵略: 如果蔡锷能够继续领导和发展中国的军事力量,他很可能会建立一支更加现代化、更加有战斗力的国防军队。这支军队可能会在后来的抗日战争,甚至在辛亥革命后的其他对外冲突中,发挥更关键的作用。想象一下,如果中国有一支由蔡锷这样的人指挥的、经过现代化改造的军队,在面对日本等国的侵略时,是否会展现出不同的抵抗力和战略?
影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一个统一、稳定、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会截然不同。如果蔡锷能够帮助中国实现真正的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那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争取权益、在抗击日本侵略时,其国际影响力都会大大增强。他可能会为中国争取到更优厚的国际地位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历史的复杂性。即使蔡锷在世,他所面临的国内外的政治环境依然极其险恶。他未必能完全改变历史的走向,但他绝对会让历史的走向变得更加复杂,并且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如果蔡锷能够活得更久,他很可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承前启后、定乾坤的关键人物。他不仅能巩固共和制度,加速国家统一,更可能在思想文化、军事现代化乃至国际关系等方面,为中国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他的早逝,无疑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个巨大的“如果”,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未竟之事”。他的存在,或许能让中国的近代史,少一些动荡,多一些稳健;少一些分裂,多一些统一;少一些迷茫,多一些清晰的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尊重老领导的回答是:

不可能有特朗普了,

user avatar

高赞回答是要乐死我么?

蔡锷不死,那就没有后来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了。1916年的护国战争,蔡锷既是全国倒袁的核心,同时也是滇军核心,可以说既有政治影响力又有军事实力。北洋军阀的其他人,包括冯国璋吴佩孚段祺瑞这些人没有一个能有蔡锷那种全国性的影响力,如果蔡锷不早死,在袁世凯死后统一中国继任大总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1916年中国就能完成革命,虽然之后的走向不确定,但肯定比1916年到1927年的军阀混战要强得多

我先不说国民党什么时候成立的这种事了,咱们先讨论一个小问题:蔡锷什么时候死的?

1916年11月8日啊,同学们!

6月份老袁就死了,死后黎元洪继任的大总统——说好的“如果蔡锷不早死,在袁世凯死后统一中国继任大总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呢?

我给你讲讲蔡锷当时的牌面有多大——老袁死了以后各方开始分地盘,蔡锷的老师梁启超非常激动,觉得自己徒弟首义成功,我带领进步党四处串联,这分蛋糕必须有我的一份啊!所以他有一个“理想方案”,这个方案是啥呢?我给你念叨念叨:

亮侪(籍忠寅)、印昆(周印昆)、孝怀(周善培)、佛苏(徐佛苏)、幼苏(陈廷策)等皆巡按妙选,得间不妨切实推毂。最好令黎、段访才于我西南数省;军民长官之调动,事前先与我商,必较妥洽。循若(戴戡)必须有位置。[1]

护国战争中南方独立的省份大概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云南、贵州和广西这样的,提前就商量好了要反袁独立;还有一类是广东、浙江、四川、湖南这样的,迫于形势宣布独立。梁启超跟他的进步党在议会还算有点声势,真到了中央政府根本就玩不转,所以战后梁启超的想法是只要自己能把这几个南方独立省份捏在手里,就算胜利。

结果这些都白扯,段祺瑞根本不鸟你,只给了蔡锷一个四川督军,剩下的你说啥都没用。蔡锷后来自己表态说我是湖南人,愿意回湖南任职,顺便养病——那也不行,段祺瑞还是没干。最后的结果是:

四川省:督军兼省长 蔡锷

云南省:督军 唐继尧 省长 任可澄

贵州省:督军 刘显世 省长 戴戡

广西省:督军兼省长 陈炳焜

广东省:督军 陆荣廷 省长 朱庆澜

至于湖南,段琪瑞的态度非常坚决,死活都不会让你插手——这种态度坚决到了什么程度呢?原来的湖南老大汤芗铭跑了,湖南群龙无首,段祺瑞就让从四川逃跑的陈宧先顶上。结果大伙一看我反的就是你北洋,你这换换乐不行啊,于是又开始反对陈宧,反来反去大伙想到了一个好人选——黄兴不是刚从日本回来么?让他来啊!黄兴表示我也不是谦虚,这活我不太想干,不如你们考虑考虑在蔡锷和谭延闿之间选一个吧——谭延闿是当年清末湖南立宪派的头头,二次革命的时候宣布湖南独立被老袁给撤了,论实力远不如蔡锷——就这,最后段祺瑞硬点了谭延闿,就是不让你蔡锷上,你有招么?

没招,梁启超一肚子牢骚。

我辈为大局如此尽力,若结果为彼,真短气![2]

不光如此,组阁也没有梁启超的份——大家不要误会,这不是说没人请梁启超入阁,主要原因是梁启超怂了,自己不敢入。他看出来段祺瑞跟黎元洪不对付了,琢磨了一下觉得自己没那个能耐在这俩人中间搞平衡,一世英名不能就这么毁了,所以索性干脆不入阁。而8月份国会开会之后大家普遍达成的共识是必须选一个副总统出来、再找个总理出来。由于当时民国施行的是“责任内阁”制,这是一种“形式上有国家元首、而实际上由政府总理负责的行政机关体制”,总理掌权。而大家公认的总理人选就两位,一个段祺瑞,一个唐绍仪,其中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段祺瑞。而副总统的人选大家都属意于冯国璋。

所以你觉得蔡锷“既有政治影响力又有军事实力”,对不起,那是幻觉。护国战争能打赢,那是西南军阀的武装反抗+进步党的政治串联+国民党的四处开花起义+北洋内部反对+洋大人不支持了+袁大皇帝觉得自己很稳推行帝制把钱都花光了。蔡锷根本就没法跟段祺瑞冯国璋这种老字号相提并论,大家也非常清楚老袁到底是咋没的,所以给你个督军+省长就不错了,当然蔡锷要是坚决要求进中央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估计也就是重复当年袁世凯在位时的老路,位高权不重,最后把自己消耗在无尽的ZZ斗争之中。

北洋时期中国的腐朽是烂到根子里的,并非蔡锷一人所能撼动。老袁死后北洋内部开始分裂,然后是军阀混战,你觉得蔡锷活着就能阻止北洋分裂?还是他能开无双搞定这些军头?北洋后期的无数破事早就证明了所谓的名望在大军面前一文不值,而要不是斯大林卖肾援华给国民党送枪送人送思想,北伐能打成啥样也很难说,没有先进的思想武装,指望着一个二次革命的时候还带头镇压的督军忽然能拨乱反正,嗯……

要不咱还是聊聊英特纳雄耐尔的事吧。

参考

  1. ^ 致范源濂电(1916年7月3日),《护国之役文电稿》
  2. ^ 复周善培电(1916年7月24日),《护国之役文电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