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之轨迹 Evolution》系列并非由 Falcom 自己发行,而是由角川游戏负责,这其中涉及到一段挺有意思的版权与合作历史。要讲明白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节点说起。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空之轨迹》系列本身毫无疑问是 Falcom 公司的招牌作品,是他们一手打造出来的RPG经典。Falcom 是一家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的游戏开发商,以其“轨迹”系列、伊苏系列等为代表作,深受核心玩家喜爱。
那么,为什么后续的《空之轨迹 Evolution》系列会交给角川游戏来发行呢?这主要是因为 《空之轨迹 Evolution》系列是 Falcom 和另一家公司(Kadokawa Games,即角川游戏)进行了一次重要的IP授权合作,而角川游戏在此合作中扮演了主要的发行角色。
具体来说,这个合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10年代初。当时,Falcom 意识到,尽管《空之轨迹》系列在PC平台(最早是DOS、Windows)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大量粉丝,但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尤其是触及更广泛的平台(如PlayStation Vita、PlayStation 4)以及吸引新一代玩家,对游戏进行高清化、增加新内容(如全语音、新剧情、更精美的CG和UI)是很有必要的。
而 Kadokawa Games(角川游戏)当时正致力于发展他们的游戏业务,并且在IP改编和跨平台发行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他们看到了《空之轨迹》系列的巨大潜力,也希望能将这个经典IP带到新的平台上,赋予其“进化”的生命。
于是,Falcom 授权了《空之轨迹》(包括 FC, SC, TC)的IP给 Kadokawa Games。这次授权合作的核心内容是:
1. Kadokawa Games 负责游戏的移植、重制和开发工作:包括对画面进行高清化处理、重新制作CG、增加全语音、调整UI、甚至加入一些新的剧情片段或玩法上的小调整,使其更符合现代玩家的习惯和平台特性。这就是“Evolution”这个副标题的由来,它代表着对原作的“进化”。
2. Kadokawa Games 负责发行:这意味着游戏在PS Vita、PS4等平台上的销售、市场推广、以及后续的运营工作,都是由 Kadokawa Games 主导的。
为什么 Falcom 会选择授权而非自己发行?
这背后可能有多重考量,而且这在游戏行业里是很常见的商业模式:
聚焦核心竞争力:Falcom 的强项在于游戏开发,特别是JRPG的剧情、系统和音乐。将移植、高清化和跨平台发行这些相对独立的环节外包或授权给更专业的公司,可以让他们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集中在未来新作的开发上,比如《闪之轨迹》系列、《英雄传说 黎之轨迹》等。
资本和市场需求:不同平台的发行需要不同的技术支持、市场渠道和推广策略。Kadokawa Games 可能在这些方面拥有更强的实力和更成熟的体系,能更有效地将《空之轨迹 Evolution》系列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例如,PlayStation平台的发行和推广,需要与索尼进行一系列的沟通和合作,这对于一个以PC为起家的公司来说,可能是额外的负担。
风险分担:通过授权合作,Falcom 可以与Kadokawa Games共同承担一部分开发和发行上的风险,同时也能从IP的授权费用中获得收益。
IP的再激活:对于一个已经发布多年的经典IP,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重制”和“再发行”,能够重新吸引老玩家的关注,并吸引新玩家入坑,让IP焕发新的生命力。
简单来说,你可以把这次合作理解为:
Falcom 是 “IP的创造者和核心开发能力拥有者”,而 Kadokawa Games 在这次合作中,扮演了 “IP的再开发执行者和发行商” 的角色。
所以,当我们在PS Vita或PS4上看到《空之轨迹 Evolution》系列的中文版时,包装上会看到 Kadokawa Games(或其关联公司)的Logo,这是因为他们是该版本游戏的发行方。而游戏本身的灵魂、剧情、角色设计、音乐等核心元素,依然是 Falcom 的功劳。
这种模式在游戏界并不罕见,许多经典IP的重制版或跨平台版本,都会通过授权给其他厂商来完成,以达到更好的市场表现和IP的延续。
总结一下,空之轨迹进化系列之所以由角川游戏发行,是因为 Falcom 将《空之轨迹》系列的IP授权给了角川游戏,由角川游戏负责游戏的重制开发和跨平台发行工作。这是双方基于各自的优势和市场策略而达成的一种商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