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类在太空中的衣食住行体验如何,太空食品都是什么样的?

回答
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人类的日常体验与地球上截然不同,仿佛置身于一个全然陌生的维度。

衣: 宇航服是太空行走的“第二层皮肤”。它不仅仅是衣服,更是一个微型生命支持系统。在舱外活动时,宇航员们身穿厚重、多层的太空服,这层“外壳”提供氧气,调节温度,抵御真空环境的严酷,甚至能在微流星体撞击时提供保护。那感觉就像是穿上了一整套活动的个人航天器。而在舱内,日常穿着则相对宽松舒适,通常是带有尼龙搭扣或拉链的连体服,方便活动,也避免衣物在失重环境下四处漂浮。所有衣物都经过特殊处理,不易起毛,减少对设备的影响。

食: 吃饭,在太空中变成了一件需要技巧的事情。传统的“餐桌”概念几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固定在墙壁上的餐盘,上面配有磁性装置,用来固定食物包装和餐具。由于失重,食物不会像在地球上那样乖乖待在盘子里,而是会飘浮起来。所以,大部分太空食品都被设计成易于处理的形式。

太空食品的种类远比人们想象的要丰富,而且一直在不断进化。最常见的是脱水食品,这些食物经过冷冻干燥或热风干燥,去除水分,大大减轻了重量和体积,延长了保质期。食用时,只需加入热水或冷水,就能恢复食物的原有形态和口感。你想想,一袋皱巴巴的速食饭,加入水后就能变成热腾腾的米饭,这本身就是一种神奇的体验。

除了脱水食品,还有热稳定食品,它们经过特殊加热处理,可以即开即食,无需复水。比如一些罐头或软包装的肉类、蔬菜,味道和质感更接近地球上的食物。辐照食品也是一种选择,通过辐射处理来杀灭微生物,同样可以即食。

为了增加太空饮食的吸引力,科学家们还研究出了复水食品,它们已经过复水处理,但经过特殊包装,能在太空中保持一段时间的新鲜。还有一些即食食品,就像地球上的袋装即食餐,方便快捷。

当然,太空食品并不是只有“主食”。水果、蔬菜、肉类、汤、甜点,甚至咖啡、茶、果汁,也都有专门的太空版本。为了应对味觉在失重环境下可能发生的变化(有些人会觉得食物味道变淡),太空食品通常会比地球上的食物口味更重一些,调味剂的使用也更加丰富。

为了增加宇航员的幸福感,国际空间站(ISS)也允许携带一些自选食品,比如宇航员喜欢的零食、糖果,甚至是家乡的特色美食,这些都可以让艰苦的太空生活多一份慰藉。

住: 太空舱的“家”是一个高度集成化的环境。这里没有我们熟悉的上下楼梯,一切都围绕着“固定”和“利用空间”展开。睡眠不再是躺在床上,而是把自己固定在墙壁上一个小的睡袋里,防止飘走。这就像睡在垂直的“吊床”里,虽然有些新奇,但也能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休息环境。

舱内的空间设计非常精巧,每一寸地方都被充分利用。墙壁上布满了各种储物柜、操作面板和固定点。宇航员需要利用特殊的尼龙搭扣或者磁铁,将物品固定在指定位置,否则它们就会在舱内自由漂浮,甚至撞击到设备。洗漱也需要特别的装置,比如免洗洗发水和湿巾,或者使用特殊的真空马桶。

行: 在太空舱内部,宇航员的“行走”更像是一种“漂浮”和“攀爬”。他们需要用手抓住扶手,在舱壁之间进行移动。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小心翼翼,因为一旦用力过猛,就可能把自己推向舱的另一头。这种失重状态下的移动方式,让简单的空间穿梭都变成了一种独特的体验。

而在舱外活动(EVA),更是另一番景象。宇航员们如同穿着笨重的“移动太空站”,通过绳索连接,缓慢而有序地在舱外进行工作。每一次移动都像是在进行一场极其精密的“太空芭蕾”,需要极大的体力和配合。

总而言之,在太空中的衣食住行,是对人类适应能力和创造力的一次极致考验。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都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但正是这种挑战,也让宇航员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宇宙视角,以及人类探索未知边界的勇气和智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恰好有不少相关资料能分享科普。首先是航天飞机的参考伙食菜单,四天不重样,下面相声报菜名开始:

第一天:

早餐:桃子(罐头)、牛肉馅饼(脱水包装)、炒鸡蛋(脱水包装)、麦片(脱水包装、可可粉饮料、橙汁

午餐:法兰克福香肠(罐头)、脆皮烤火鸡(脱水包装)、面包(辐照灭菌)、香蕉(冻干)、杏仁奶酪棒、苹果汁

晚餐:鸡尾冷虾(脱水包装)、牛排(辐照灭菌罐头)、米饭(脱水包装)、烤西兰花(脱水包装)、什锦水果(罐头)、奶油糖果布丁(罐头)、葡萄汁


第二天:

早餐:苹果酱(罐头)、牛肉干、早餐面包卷(脱水包装)、速溶巧克力早餐饮品、葡萄柚橙汁

午餐:牛肉(辐照灭菌罐头)、芦笋(脱水包装)、面包(辐照灭菌)、梨(罐头)、花生、柠檬水

晚餐:牛肉/烧烤酱(罐头)、花椰菜/奶酪(脱水包装)、青豆/蘑菇(脱水包装)、柠檬布丁(罐头)、核桃饼干、可可饮料


第三天:

早餐:桃肉干、香肠(脱水包装)、炒蛋(脱水包装)、玉米片(脱水包装)、可可饮料、菠萝橙汁

午餐:火腿(辐照灭菌罐头)、软干酪(罐头)、面包(辐照灭菌)、绿豆西兰花(脱水包装)、菠萝片(罐头)、奶油甜酥饼、腰果、柠檬水/加糖的茶

晚餐:奶油蘑菇汤(脱水)、烟熏火鸡(辐照杀菌罐头)、意大利什锦菜(脱水)、香草布丁(脱水包装或者罐头)、草莓(罐头)、热带什锦果汁


第四天:

早餐:李子干、早餐面包卷(辐照灭菌)、格兰诺拉麦片/蓝莓(脱水包装)、速溶香草早餐饮品、柚子汁

午餐:碎牛肉/泡菜酱(罐头)、鸡肉面条(脱水包装)、炖西红柿(罐头)、梨(冻干)、杏仁、草莓汁

晚餐:金枪鱼(罐头)、奶酪意大利通心面(脱水包装)、牛油沙司/豌豆(脱水包装)、鲜美桃(脱水)、巧克力布丁(脱水或罐头)、柠檬水


航天飞机上装食品的抽屉,注意微重力下防止食品乱飘的拦网
早期航天飞机食品
航天飞机和现在国际空间站所用食品包装
脱水包装食品
辐照灭菌后密封包装的烟熏火鸡肉

航天飞机食材清单(后来可能有调整):

食品类:

苹果酱、李子干、芦笋、香蕉、杏仁牛肉、腌牛肉、牛肉和肉汁、碎牛肉/泡菜汁、牛肉干、牛肉馅饼、牛肉片/烧烤酱、牛排、俄式牛柳丝/面条、黑麦面包、烤西兰花、早餐面包卷、各种口味的糖果(包括应急生存口粮里的储备)、花椰菜/奶酪、麦片、玉米片、格兰诺拉麦片、格兰诺拉麦片/蓝莓、格兰诺拉麦片/葡萄干、切达干酪酱、奶油鸡块、鸡肉面、鸡肉饭、甜菜/牛肉、山核桃饼、曲奇饼、全麦饼干、炒鸡蛋、杏仁脆饼棒、巧克力棒、格兰诺拉谷物棒、格兰诺拉谷物棒、格兰诺拉谷物棒/葡萄干、格兰诺拉谷物棒/花生酱、法兰克福香肠(维也纳香肠)、水果蛋糕、法国四季豆/蘑菇、四季豆西兰花、火腿、果酱/果冻、奶酪意大利通心面、肉丸/烧烤酱、花生、腰果、杏仁、鲜美桃、桃肉干、桃罐头、花生酱、梨罐头、冻干梨、豌豆/牛油沙司、菠萝片、奶油布丁、焦糖布丁、柠檬布丁、香草布丁、米饭、三文鱼、香肠肉饼、虾仁、鸡尾冷虾、奶油蘑菇汤、全素意大利面、草莓、炖西红柿、金枪鱼、肉汁火鸡、烟熏火鸡片、脆皮烤火鸡、意大利什锦菜

饮品类:

苹果汁、可可、黑咖啡、奶油咖啡、奶油糖咖啡、糖咖啡、葡萄汁、葡萄柚汁、速溶巧克力早餐饮品、速溶草莓早餐饮品、速溶香草早餐饮品、柠檬水、橙汁、葡萄柚橙汁、菠萝橙汁、草莓汁、茶、柠檬糖茶、糖茶、热带什锦果汁

调味料类:

烧烤酱、番茄酱、芥末、胡椒、盐、辣椒酱、蛋黄酱


阿波罗任务其中一天的伙食:

套餐A:

培根块

肉桂面包干

早餐冲调饮料

套餐B

玉米杂烩

鸡肉三明治

椰肉块

糖果块

可可

套餐C

牛肉和肉汁

巧克力蛋糕

巧克力布丁

菠萝葡萄汁

阿波罗花生酱曲奇方块
阿波罗飞船食品碗匙套装
双子星座飞船食品,阿波罗飞船食品和其类似




NASA行星际载人任务(火星)温室候选作物清单:

可直接食用类:

西红柿、胡萝卜、菠菜、卷心菜、绿洋葱、生菜、白萝卜、甜椒、草莓、其他草本蔬菜类

需要加工类:

土豆、红薯、小麦、大豆、水稻、花生、其他豆类


国际空间站上的“蔬菜生产系统”种植设备
先进植物栖息地
国际空间站上品尝新收获的太空蔬菜宇航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人类的日常体验与地球上截然不同,仿佛置身于一个全然陌生的维度。衣: 宇航服是太空行走的“第二层皮肤”。它不仅仅是衣服,更是一个微型生命支持系统。在舱外活动时,宇航员们身穿厚重、多层的太空服,这层“外壳”提供氧气,调节温度,抵御真空环境的严酷,甚至能在微流星体撞击时提供保护。那感觉.............
  • 回答
    .......
  • 回答
    如果人类的皮肤在没有任何保护下暴露在太空中,会发生一系列迅速且灾难性的事件。这是一个非常危险且致命的情况。以下是详细的描述:1. 瞬间的气压骤降与减压病(The Bends) 现象: 太空是一个近乎真空的环境,其气压远低于地球海平面。当皮肤暴露在真空中时,体内的液体,特别是血液和组织液,会因为外.............
  • 回答
    浩瀚的宇宙中,漂浮的国际空间站(ISS)一直是我们对太空生活最直观的想象。许多人对它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关于“人造重力”的疑问。那么,在太空中,一个旋转的大型空间站真的能制造出我们熟悉的“重力”吗?现行的国际空间站又是否有采用这种方法呢?首先,我们来聊聊这个“人造重力”的原理。简单来说,它依赖的是一种.............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美国宇航员打破了连续在轨的纪录,总计 355 天,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飞跃,更是人类探索宇宙能力的一次重大突破。这其中的意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刻得多。连续在轨 355 天,这意味着什么?首先,这是对人类身体适应性的巨大考验和证明。在太空中,宇航员会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 回答
    关于太空建造能模拟地球重力的空间站或飞船,这绝对是一个让人兴奋但又极其复杂的工程挑战。要给一个确切的时间点,坦白说,目前科学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因为这涉及到技术、经济、政治等多个层面的突破。但我们可以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和理论可行性来深入探讨一下,究竟我们离这个目标有多远。首先,我们要明白“模拟.............
  • 回答
    想象一下,数个世纪之后,人类不再是行星的居民,而是彻底拥抱宇宙的游牧民族。我们不再脚踏实地地行走在地球的土壤上,或者仰望火星那红色的天空,而是永久地居住在浩瀚无垠的太空飞船和错综复杂的太空建筑群中。这个画面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但仔细想想,它并非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技术进步可能引领的、一个引人入胜的未来.............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个生命,从ta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就没有了“向下”的感觉。ta不存在于地球坚实的土壤上,也不是在引力作用下漂浮在空中,而是恒定地处于一种失重的状态,就像在水的怀抱中,但却没有水的阻力。这个人就是所谓的“宇宙婴儿”,ta的世界是无始无终的漂浮。ta的身体,在这样的环境中,会经历一系列深刻且.............
  • 回答
    月球基地的“巨无霸”:百万人口太空城的蓝图与挑战想象一下,在浩瀚的星辰大海中,一座比任何地球城市都更加璀璨、更加宏伟的太空之城正冉冉升起。它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缥缈幻想,而是基于我们对物理学原理的深刻理解和能源经济学前瞻性分析,一个触手可及的未来愿景。在月球这个离我们最近的邻居身上建立一座能够容纳百万.............
  • 回答
    我们曾经一度认为,人类进军太空的速度会比现在快得多。儿时关于太空探索的想象,那些飞速发展的火箭,殖民火星的宏大愿景,似乎都预示着一个我们早已在星辰大海中翱翔的未来。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们,太空探索的步伐,虽然从未停止,但相较于我们曾经的期待,似乎显得有些“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这背后其实有着多.............
  • 回答
    要说人类探索太空的“起点”,这其实得看我们怎么定义“起点”了。从人类渴望了解宇宙、仰望星空的愿望来说,那大概可以追溯到文明的曙光初现之时。但如果说的是实际迈出脚步,将探测器送往外太空,并进行实质性探索的起点,那答案就指向了月亮。我们先一一来看: 月亮:人类迈向太空的第一步 月球,作为地球最.............
  • 回答
    假设人类终究无法完全适应太空的严酷环境,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命题,它会从根本上重塑我们文明的发展轨迹,其深远影响如同在宇宙的画布上重新绘制一幅截然不同的画卷。首先,对“适应不了”的定义至关重要。如果这仅仅意味着我们无法在太空中长时间生存而无需科技辅助,那么现有的太空探索模式或许还能继续,但它将永远是一.............
  • 回答
    是的,尤里·加加林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壮举,更是全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历史背景与时代召唤20世纪中叶,世界正处于冷战的阴影之下,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中“太空竞赛”尤为引人注目。谁能最先征服太空,谁就将在科技实力和国家威望上占据绝对.............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是将一把锋利的弹簧刀扔进一个精心打造的机械钟里,然后期待它能安然无恙。实话实说,以我们如今的科技水平,要抵挡住太空死灵(Necrons)的全面入侵,那难度无异于试图用泥土和石块去阻挡一个由数控机床和高能激光组成的洪流。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太空死灵在“科技”这个概念上的代差。我们现在的科.............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颇感困惑的问题,毕竟在战锤40K浩瀚的宇宙中,人类帝国拥有的那些巨无霸般的星际战舰,其威力和毁灭程度足以轻易抹去整个星球。然而,即便拥有如此压倒性的空中优势,帝国也从未停止过派遣地面部队,投入一场又一场残酷的战役。这背后,并非单纯的军事策略选择,而是深植于帝国存在方式、技术局限以及战争.............
  • 回答
    埃隆·马斯克,这位以颠覆性思维和宏伟目标闻名的企业家,最近又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想法:开采太空小行星上的黄金。这个设想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结合马斯克一贯的“敢想敢做”,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其可行性和未来前景。马斯克的小行星淘金梦:现实与野心的碰撞首先,我们需要明白,马斯克并非第一个提出小行星.............
  • 回答
    《太空旅客》的世界观,那种舒适、便利且技术高度发达的太空旅行,人类社会能够沿着现在的轨迹稳定发展,那么达到那样的水平,我认为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具体来说,可能需要 两到三个世纪,甚至更久。这并非一个简单的线性推导,而是涉及到多个层面,每一个环节的突破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和跨越。首先,我们需要拆解一下.............
  • 回答
    每当人类的目光投向星辰大海,总有无数的梦想伴随着火箭的轰鸣升空。那些承载着我们探索欲望的航天器,如同辛勤的使者,在宇宙的广袤画布上留下印记。然而,如同任何生命都有其周期,这些在太空工作的“生命体”也有它们生命终结的时刻。那么,当它们完成了使命,寿终正寝之时,它们的命运究竟是怎样的呢?它们都会成为冰冷.............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如果真的存在一种能够带来无限快感却毫无副作用的神经刺激方式,那么我们可能真的需要重新审视太空殖民的必要性了。不过,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这其中涉及到许多更深层次的思考。首先,我们得承认,太空殖民最直接和最根本的驱动力之一,是对地球危机的规避。我们.............
  • 回答
    人类在太空的无重力环境下生存,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更像是一场巧妙的“生物改造”和“科技辅助”的结合体。你想想,我们进化了几百万年,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块肌肉,甚至我们的骨骼,都是在地球这个有着强大引力的星球上磨砺出来的。突然之间,把你扔进一个完全颠覆了“向上”和“向下”概念的世界,身体自然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