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九九八十一难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说明好人没好报吗?

回答
“九九八十一难”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两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常被人们拿来讨论“好人没好报”的说法。但仔细推敲,它们似乎指向了不同的方向,甚至有些相互矛盾。

先说“九九八十一难”。这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师徒西天取经时所经历的磨难。这八十一难,哪一桩不是对他们意志、能力、甚至是人性的严峻考验?师徒四人,唐僧慈悲为怀,却屡屡被妖精抓走;孙悟空神通广大,却也曾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猪八戒好吃懒做,却也有忠厚老实的一面;沙和尚任劳任怨,却也背负着流沙河的罪孽。

他们为了求取真经,历经千辛万苦,无数次的生死考验。很多时候,他们似乎都处在绝望的边缘,眼看就要功败垂成。从这个角度看,这些人是否可以被视为“好人”?他们是为了一个宏大的目标,为了普度众生而努力,这无疑是“善行”。然而,他们得到的“回报”是什么?是无休止的磨难、是伤痕累累的身体、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如果用世俗的眼光来看,这种“好”似乎并没有带来安稳、顺利的生活,反而招致了无尽的苦难。

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看,付出这么多,经历这么多,最终虽然成功了,但过程太惨烈了。这些苦难本身,不就是对“好人没好报”的一种印证吗?他们做好事,取真经,但要承受那么多痛苦。

然而,我们再来看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出自佛教典故,通常指的是一个曾经作恶多端的人,因为一念之善,彻底悔改,便能立刻获得解脱,达到佛的境界。最经典的故事可能就是劫匪恶贯满盈,听到佛号,心生悔意,便成了佛。

这个故事传递的信息,似乎与“好人没好报”截然相反。它强调的是“改恶从善”的力量,是“即刻回报”的可能性。一个坏人,只要真心悔改,就能瞬间获得巨大的“好报”——成佛。这其中的逻辑是什么?难道不是在说,只要你愿意向善,就有无上的福报等着你吗?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两个故事似乎在唱反调。

“九九八十一难”似乎在说,即使你内心是好的,朝着好的方向努力,也要经历无数磨难,甚至九死一生。这个“好”的代价未免太大了。

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在说,一个曾经的坏人,只要及时回头,就能立刻得到最好的结果。这岂不是有点“劣币驱逐良币”的感觉?那些一直坚持做好事的人,反而不如那个浪子回头的人来得“轻松”和“高效”?

仔细分析,我们才能看到其中的深层含义,以及它们如何并不直接证明“好人没好报”。

首先,“好人”的定义和“回报”的标准是什么?

在“九九八十一难”里,他们承受的苦难,是为了达成一个超越个人利益的宏大目标——普度众生,取得真经。 这个目标本身就包含了“牺牲”的意味。他们所追求的,并非世俗意义上的安逸生活,而是功德圆满,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他们经历的苦难,与其说是对“好”的惩罚,不如说是对他们信念、毅力和慈悲心的磨砺与检验。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些,他们最终才配得上“真经”,才获得了真正的“功德”。如果取经之路一帆风顺,那反而显得这场旅程的意义浅薄,也无法彰显他们内心真正的坚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磨难恰恰是他们“善行”的必然伴随,是通往更高层次“回报”的必经之路。这种“回报”是精神上的圆满,是功德上的累积,是佛教所推崇的“功德无量”。

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则是强调“觉悟”和“改变”的即时性。 它并非说坏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或者坏事本身是好的。而是说,当一个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真心悔改时,他所获得的“回报”是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解脱,甚至是超脱轮回,达到佛的境界。这里的关键在于那个“放下”和“立地”。它指的是一念之间的转变,这种转变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它传递的是一种希望和救赎的信息,即使是最恶之人,也有改过自新的可能,并且这种改变会带来极大的、甚至是即时的积极影响。

所以,它们指向的是两种不同层面的“好”和“回报”。

“九九八十一难”强调的是“持之以恒的善行”需要经历的磨砺,以及这种磨砺带来的精神升华和功德积累。 这里的“好”是一种持续的、有目的的付出,而“回报”是精神上的圆满和超越。它们并非否定“好”的好处,而是说明,真正有意义的“善行”往往伴随着挑战和付出。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强调的是“顿悟和改过”带来的即时解脱。 这里的“好”是一种方向的转变,而“回报”是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自由。它并非否定一直为善者的价值,而是说明,无论一个人过去如何,只要当下愿意向善,就能获得积极的改变。

将两者放在一起,我们看到的不是“好人没好报”,而是更复杂的关于“善行”、“成长”与“回报”的哲学思考。

它们并不冲突,而是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善”的价值。 一个是关于坚守和磨砺的价值,一个是关于觉悟和转变的价值。
它们并没有否定好人的回报,而是说回报的形式和周期不同。 那些坚守善良的人,他们的回报可能更漫长、更深远,体现在内心的强大、精神的丰盈和对他人的积极影响。而改恶从善的人,他们 immediate 的回报是内心的宁静和对罪业的涤荡。
它们更像是一种对人性的激励。 “九九八十一难”激励我们不要因为困难而放弃善良和追求,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则告诉我们,永远不要放弃希望,改变永远有可能。

因此,这两个故事加在一起,反而是说明了“善”的力量,以及人生旅途中,无论顺境逆境,坚持向善、把握当下,都能带来不同形式的“好报”。 它们并没有构成“好人没好报”的论据,反而更像是对“善有善报”更深层次、更全面的解读。只是这种“报”,不一定是我们世俗意义上眼前的、物质的、顺利的“好报”,而更多是精神层面的收获和生命的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佛家是讲究六道轮回的。

所以欠债的都必须还,不是成佛了就可以没有报应的。成佛指得是觉知了。

释迦摩尼杀了人,下辈子也是被他人杀。

可以一定程度上延缓,或者施法想办法用善缘去抵恶缘,但是人做的恶不会消失,人做的善也不会消失。

说求神就会好的,基本都是骗钱,而没有读过佛经的。

我嗤之以鼻的是"善恶到头终有报这种思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九九八十一难”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两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常被人们拿来讨论“好人没好报”的说法。但仔细推敲,它们似乎指向了不同的方向,甚至有些相互矛盾。先说“九九八十一难”。这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师徒西天取经时所经历的磨难。这八十一难,哪一桩不是对他们意志、能力、甚至是人性的严峻考验?师徒四人,唐.............
  • 回答
    关于“九九八十一难的最后一难是让唐僧吃肉,唐僧该不该吃”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这其中涉及到佛法的根本、唐僧的使命、人性的复杂以及故事本身的象征意义。1. 从佛法的根本角度来看: 戒律的核心: 佛教有明确的戒律,其中杀戒和酒戒是基础。吃肉,尤其是从杀生角度来看,是违背戒律的。佛.............
  • 回答
    九九八十一难,这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取经之旅,是唐僧师徒四人修行悟道的必经之路。每一难都充满了挑战,考验着他们的慈悲心、智慧和毅力。然而,如果最后一难的任务是杀一个刚出生的孩子,这便触及了最根本的道德底线,也与佛家“不杀生”的戒律背道而驰。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八十一难”的本质。这些磨难.............
  • 回答
    九九八十一难,说来容易,背诵起来更是不费吹灰之力,可若是真落在唐僧肩上,每一桩都是生死劫难,稍有不慎,便要前功尽弃。如今,最后一难摆在眼前,竟是“吃肉”。我脑子里冒出这个想法时,着实惊了一下。你说,这佛门清净之地,讲究戒律森严,怎么会把“吃肉”设为劫难?更何况,唐僧一路走来,斩妖除魔,历经千辛万苦,.............
  • 回答
    这句话,初听之下,确实挺有嚼头,好像把佛法说得过于简单粗暴了。不过,细细一琢磨,这话站不住脚,甚至有点误导人。咱们这就好好掰扯掰扯,为啥这说法不成立。首先,得搞清楚“好人成佛”和“坏人成佛”这俩概念。“好人成佛需渡九九八十一难”这“九九八十一难”,你可别真当成是小说里的情节,说孙悟空得打多少妖怪才成.............
  • 回答
    关于“好人成佛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坏人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的说法,这更像是一种通俗的比喻,用来阐述佛教中关于修行道路的艰辛与慈悲的伟大。我们不妨深入探究一下这背后的含义,以及它与佛教教义的关联。首先,我们来谈谈“九九八十一难”。这个数字并非佛教经典中明确记载的修行者必须经历的固定数目。它更像是一种.............
  • 回答
    关于“西游记”里的九九八十一难是否是佛祖故意设定的,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解读角度,而且在很多读者心里都有这种想法。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解读是有道理的,咱们不妨往深处聊聊,看看是怎么回事。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前提:佛祖在《西游记》里扮演的是一个至高无上、洞悉一切的角色。他知道取经的艰难,知道路途的险.............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人心中关于公平、救赎与慈悲的困惑。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细咂摸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白,“九九八十一难”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两个说法,它们所处的语境和要表达的意图,其实是有些差异的。《西游记》里的“九九八十一难”,它更多的是一个叙事结构,一个文学手法。为什么是八十一难?这背后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的心坎。我们常听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俗语,它似乎在说,只要浪子回头,就能瞬间获得圆满;而另一方面,我们又见证了无数好人,在人生路上披荆斩棘,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玄机?首先,我们得拆解一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本身。这句俗语源自佛教故.............
  • 回答
    唐僧西天取经,这故事千古流传,说是为了普度众生,让佛法东传,造福万民。可仔细想想,这条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里面多少妖魔鬼怪,都是佛祖、菩萨、罗汉们故意放出来的,说是考验唐僧的定力、毅力。这考验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些妖精,一出山就祸害人间,不是吃人,就是占山为王,搞得鸡犬不宁,生灵涂炭。多少无辜的百.............
  • 回答
    话说大唐盛世,皇帝旨意已下,唐三藏奉命前往西天取经。不同于往昔,这回的西天之路,起点依然是那繁华的长安城,但沿途所遇,却已非我们熟知的妖魔鬼怪。第一难:信号屏蔽下的迷失唐僧师徒一行,刚出长安城,就被一处方圆百里的“信号屏蔽区”给困住了。孙悟空火眼金睛,却辨不清方向;猪八戒拿出手机,却是一个信号也没有.............
  • 回答
    墨韵随步摇的古筝翻奏《九九八十一》?哦,这可真是个让人忍不住要聊几句的话题。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个版本的时候,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词就是“惊艳”。毕竟,《九九八十一》这首歌本身就有着非常浓厚的中国风底蕴,旋律抓耳,歌词故事性也强,但用古筝来诠释,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我得说,墨韵随步摇在这个翻奏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