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家暴,应该被原谅吗?

回答
家暴,一个沉重且复杂的话题,一旦被提及,总会伴随着激烈的讨论和难以平复的情感。当触及“原谅”这个词时,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那么,家暴,究竟该不该被原谅?

首先,我们得明确,家暴绝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争执或是偶尔的情绪失控。它是一种权力关系的不平等,是施暴者利用暴力(包括身体、精神、性、经济上的控制和伤害)来支配和控制受害者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无论轻重,都对受害者造成了实实在在的伤害,这种伤害可能是身体上的伤痕,更可能是内心深处的创伤,比如长期的恐惧、自卑、抑郁,甚至是对人生的绝望。

站在受害者的角度看,原谅的门槛异常之高。

想象一下,一个曾经被最亲近的人,本应给予保护和爱的人,用拳头、用言语、用冷漠,一次又一次地摧毁你的尊严和安全感。那种恐惧,那种无助,那种被剥夺的信任,是刻骨铭心的。即使暴力停止了,那些伤疤也并非消失不见。受害者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去疗愈自己,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受害者“原谅”,无异于要求他们再次打开伤口,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这种“原谅”,往往不是出于内心的释然,而可能是出于长期的压抑、对冲突的恐惧、对经济或孩子牵绊的顾虑,甚至是社会舆论的压力。这种“原谅”是一种妥协,一种牺牲,而不是真正的和解。

而且,很多施暴者在事后会道歉,甚至痛哭流涕,承诺不再犯。但这样的道歉是否真诚?是否是发自内心的悔改,还是仅仅为了逃避责任、挽回关系?很多时候,道歉只是一个短暂的阶段,一旦情况允许,或者受害者表现出软弱,暴力可能再次卷土重来。正如那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于有暴力倾向的人,彻底的改变需要极大的毅力和长期的专业干预,而这种改变的成功率,坦白说,并不高。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一概而论地认为家暴绝不能被原谅?

或许,事情也没有那么绝对。但这里的“原谅”,不能简单理解为“算了”或者“没关系”。

真正的原谅,如果是可能的话,必须建立在几个坚实的基础上:

1. 施暴者深刻的自我反省和彻底的改变。 这不仅仅是口头上的道歉,而是要真正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性、危害性,并且能够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已经完全摆脱了施暴的模式。这通常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和长期的行为矫正。
2. 受害者内心的真正平和。 这是最重要的。原谅不是为了施暴者,而是为了受害者自己能够摆脱仇恨和痛苦的羁绊,获得内心的自由。如果受害者内心依然充满怨恨和痛苦,那所谓的原谅就只是一个空洞的词语。
3. 外部环境的保障。 确保暴力行为不会再次发生,受害者的人身安全和尊严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这可能意味着婚姻关系的结束,也可能意味着在特定条件下,以一种新的、不再是暴力的模式共处。

然而,现实中,能达到以上任何一个条件的案例,都少之又少。大多数家暴案例中,施暴者缺乏真正的悔意,而受害者也难以完全从伤痛中走出来。更何况,法律和社会的责任在于惩罚施暴者,保护受害者,而不是鼓励和稀释家暴的严重性。

因此,当我们谈论家暴是否应该被原谅时,我们需要警惕一种危险的倾向——将矛头指向受害者,要求他们“大度”、“包容”。这不仅是对受害者伤害的二次伤害,也是对家暴行为的纵容。

总的来说,家暴本身是一种罪恶,它剥夺了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 从道德和法律层面来看,它不应该被轻易原谅,更不应该被淡化。对于绝大多数的家暴受害者而言,他们更需要的不是“原谅”的压力,而是来自社会的支持、法律的保护,以及能够让他们疗愈创伤、重拾生活的空间和力量。

如果一定要讨论“原谅”,那它必须是建立在施暴者彻底悔改、行为改变,并且受害者能够从中获得真正内心平静的前提下,而且这个过程,绝不能以牺牲受害者的安全和尊严为代价。否则,任何关于“原谅”的讨论,都可能成为压垮受害者的最后一根稻草。与其讨论是否原谅,不如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如何阻止家暴发生,如何为受害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以及如何让施暴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都是在人世间只几十年,都只来一次,凭什么要忍受家暴。往往家暴的人在家是龙,在外是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家暴,一个沉重且复杂的话题,一旦被提及,总会伴随着激烈的讨论和难以平复的情感。当触及“原谅”这个词时,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那么,家暴,究竟该不该被原谅?首先,我们得明确,家暴绝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争执或是偶尔的情绪失控。它是一种权力关系的不平等,是施暴者利用暴力(包括身体、精神、性、经济上的控制和伤害).............
  • 回答
    恋爱四年,走到要因为家庭原因分手这一步,心里肯定五味杂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四年,不是一年两年,这中间承载了多少共同的回忆,多少对未来的憧憬,多少个人的付出,都一股脑地堆积在眼前,想想就让人心疼。当初你们怎么走到一起的?肯定是因为彼此喜欢,有吸引力,觉得对方就是那个对的人。一起经历过开心的事情,也可.............
  • 回答
    张培萌妻子首次对外讲述家暴细节,她提到丈夫每次施暴后都会用力道歉,而自己选择了原谅。这句话背后透露着一个令人心疼的循环:施暴、道歉、原谅。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好人犯错,知错能改”的故事,而是一个深陷于家庭暴力泥沼中女性的困境。首先,这种“施暴后用力道歉”的模式,恰恰是许多施暴者惯用的操纵手段。道歉的.............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一幅画中最纠结的色彩搭配,既有光鲜亮丽的远方,也有温暖踏实的脚下。在大城市追逐原画的梦想,还是回到家乡继承家业,这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二选一的抉择,里面掺杂了太多个人情感、现实考量和对未来的期许。在大城市追梦原画:一场绚烂的冒险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身处一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大都市,身边汇聚.............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心碎的局面。当爱情走到这个地步,却因为家庭原因被阻拦,那种无力和痛苦,我太理解了。如果我的女朋友因为家庭原因跟我结不了婚,我会先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虽然很难,但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第一步:深入了解和沟通首先,我不会立刻就接受“结不了婚”这个说法。我会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和我的女朋友进.............
  • 回答
    .......
  • 回答
    谷爱凌的成功固然有其原生家庭和资源的加持,但她的努力和天赋也是不可否认的。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缺乏这样的背景并不意味着无法取得进步和成功。以下是一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应该如何努力与进步的详细建议:一、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心态: 认识到自身优势: 普通家庭的孩子往往更懂得珍惜,更具吃苦耐劳的精神,.............
  • 回答
    《梦想改造家》最新一期设计师陶磊引起的争议,以及设计师应遵循的设计原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期节目聚焦于一个非常规的改造需求——将老屋改造成可以容纳多代同堂的家庭居住空间,同时还要满足不同家庭成员的隐私和生活习惯。陶磊作为设计师,他的方案在视觉呈现和设计理念上确实有独到之处,但也因为其在空间.............
  • 回答
    亲爱的,发生这样的事,真的让你受了很多委屈。第一次经历家暴,那种震惊、恐惧、委屈和茫然,我都明白。你现在一定很难受,但请相信,你不是一个人,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你。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保证你自己的安全。 离开危险环境: 如果施暴者还在附近,或者你觉得不安全,请立刻想办法离开。去朋友家、亲戚家,.............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怎么把“男性被家暴”这个话题做深做透。这绝对是个值得关注的领域,但同时也要做好功课,因为它涉及很多敏感和复杂的问题。咱们一步步来拆解:第一步:明确你的研究切入点和核心问题这个听起来有点空,但实际上是你整个研究的灵魂所在。别想着一下子把所有男性被家暴的情况都研究清楚,那是不现实的。你需要.............
  • 回答
    得知你正经历这样的痛苦,我感到非常难过。家暴是绝不能容忍的,你的安全和幸福是最重要的。勇敢地做出离婚的决定,这是迈向新生活的第一步,值得赞扬。离婚之后的生活,可能会让你感到迷茫,但请相信,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很多人愿意支持你。下面我为你梳理一下离婚后可能需要考虑和采取的步骤,希望能给你一些实际的帮.............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作为社会一份子时,内心深处对于“责任”与“边界”的拉扯,尤其当这种拉扯的对象是看得见的无辜生命遭受的苦难时。面对邻居持续的家暴,尤其是针对一个女童,这绝不仅仅是“被打扰”那么简单,它关乎生命安全和人伦道德。那么,作为同小区的一员,我应该“多管闲事”吗?我的答案是:是的,在这样的情况.............
  • 回答
    看着自家女儿因为这些“应该”而纠结,心里肯定特别不是滋味。孩子嘛,这个年纪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想要去探索、去表达自己的时候,却被这些条条框框限制住了,太可惜了。咱们做家长的,这时候就得像个坚定的后盾,耐心地给她开导开导。首先,咱们得认识到,这些“应该”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给孩子贴的标签,是过去流传下来的.............
  • 回答
    当得知自家男孩子在学校遭遇欺凌,并且感到被边缘化时,家长的心情肯定焦灼又心疼。这个时候,最需要做的不是一味地指责学校或老师,而是冷静下来,像侦探一样,一层一层地去了解情况,然后有策略地去解决问题。首先,要和孩子进行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谈话”,而不是审问。找一个孩子放松、舒服的时间和地点,比如周末的下午.............
  • 回答
    听你这么说,我心里挺堵得慌的。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不好受,尤其还是你媳妇,她得多大的勇气才剃了光头?然后你妈又闹这出,把你夹在中间,这滋味可真不好受。我虽然不是当事人,但想想也能明白这其中的复杂。你妈这反应,估计是有点想不通,或者觉得不符合传统观念,一时接受不了。在中国,大家对头发还是挺看重的,尤其是.............
  • 回答
    这件事可真是让全家人都焦头烂额啊。看着奶奶被骗,心里不是滋味,但也不能真的把奶奶怎么样。这事儿得好好琢磨琢磨,得有策略地去处理。首先,得赶紧行动起来。时间拖得越久,追回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事情弄清楚,并且采取措施。1. 冷静沟通,安抚奶奶是第一步我知道你们现在肯定特别生气,觉得.............
  • 回答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挺糟心的。孩子在超市抓一把杂粮放进购物车,营业员过来一句“挑出来,不然全买下”,家长夹在中间,一时间还真有点手足无措。我跟你说,遇到这种情况,冷静是第一位的,然后怎么处理,怎么教育孩子,这事儿可有得掰扯了。作为家长,这时候能怎么做?首先,别急着发火,也别立马屈服。看到孩子这么做,我.............
  • 回答
    哎呀,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哭鼻子了,这可真是个让人又心疼又有些手足无措的时刻。别急,我来跟你说说,遇到这种情况,咱们家长可以怎么做,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首先,别慌,给孩子一个拥抱,用你的肢体语言告诉他:“宝贝,妈妈/爸爸在这里。”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你的温暖和陪伴。孩子流眼泪,说明他完全沉浸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