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给孩子读绘本时,孩子突然被故事情节感动的流眼泪,这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回答
哎呀,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哭鼻子了,这可真是个让人又心疼又有些手足无措的时刻。别急,我来跟你说说,遇到这种情况,咱们家长可以怎么做,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首先,别慌,给孩子一个拥抱,用你的肢体语言告诉他:“宝贝,妈妈/爸爸在这里。”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你的温暖和陪伴。孩子流眼泪,说明他完全沉浸在了故事里,情感得到了触动。你不用立刻去打断他,或者急着去问“怎么了?”。你只需要慢慢地、温柔地靠近他,让他感受到你的存在。可以轻轻地拍拍他的背,或者把他搂在怀里,让他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你都在他身边。有时候,一个坚实的拥抱,比任何语言都更能安抚孩子的心。

其次,温柔地确认他的感受,但不做评判。

等孩子情绪稍微平复一点,或者他能接纳你的话时,你可以用非常柔和的语气问:“宝贝,你是不是被这个故事感动了呀?(或者直接说“哭鼻子了?”)” 关键是要用“确认”的语气,而不是“质问”。你也可以说:“嗯,看到小兔子那么可怜,妈妈/爸爸也觉得有点难过。” 这样做,是在告诉孩子:我看到你的情绪了,我理解你的感受,你的感受是被允许的。

千万不要说:

“哎呀,这点小事就哭,真没用!”
“故事都是假的,有什么好哭的。”
“快别哭了,多大人了。”
“不许哭!”

这些话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情感被否定,下次可能就不愿意在父母面前表达了。

接着,试着去理解他为什么哭,并和孩子一起讨论。

可以根据孩子哭的点,来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比如:

“是因为小猫找不到妈妈了吗?是觉得小猫很孤单是不是?”
“是因为小星星最后变成了一粒沙子,你觉得好可惜吗?”
“是不是觉得他们太努力了,但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让你觉得有点伤心?”

听孩子自己说,或者你自己根据情节推测。无论孩子说什么,都认真倾听。如果孩子已经能表达清楚,就鼓励他说出来。如果孩子还小,说不清,你也可以替他“翻译”:“是不是因为……,你觉得很难过?”

这样做的好处是:

1. 帮助孩子认识和命名自己的情绪: 孩子能把“不舒服”的感觉与“难过”、“伤心”等词语联系起来,这是情绪认知的重要一步。
2. 建立共情能力: 当你跟着孩子一起感受故事中的情感时,孩子会知道,原来我可以因为别人的不幸而难过,这是非常宝贵的情感能力。
3. 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通过讨论,孩子不仅记住了故事内容,更理解了故事背后传递的情感和价值观。

然后,根据故事情节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安抚和引导方式。

如果故事情节是悲伤的,或者有牺牲、离别等:
肯定他的悲伤: “嗯,这个故事确实有点让人伤心。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不想分开的人,或者遇到不好的事情,觉得很难过。”
传递希望或积极的信息(如果故事有的话): “不过你看,后来小兔子找到了新朋友,他们一起玩得也很开心。虽然分开很难过,但是也会有新的开始。” 或者 “虽然他们失去了……,但是他们学到了……,这也很重要。”
转移注意力(不是立刻,而是当他情绪缓和后): 可以问问他:“你想不想我们一起画一幅画,画一画故事里的好朋友?” 或者 “我们来玩个游戏,把这个故事变成一个快乐的结局,好不好?”

如果故事情节是让人感到恐惧的:
区分现实与虚构: “知道这是一个故事,对不对?故事里的怪兽其实是假的,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怪兽。”
增强安全感: “你在妈妈/爸爸的怀里,这里是最安全的地方。”
讨论解决办法: “如果故事里的小朋友遇到了坏人,你觉得他应该怎么办?妈妈/爸爸会教你保护自己的方法。”

关键是,要让孩子知道,眼泪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最后,观察孩子的反应,适时结束讨论,继续亲子互动。

如果孩子已经完全不哭了,并且愿意继续玩,那么你的任务就完成了。你成功地陪伴他走过了这一刻。如果孩子还是有些依依不舍,或者想再聊聊,那就继续陪着他。

最重要的,是你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和亲密感。 孩子知道,在他脆弱的时候,有一个安全温暖的港湾可以依靠,这比任何绘本故事都重要。

所以,下次孩子在听故事时突然哭出来,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用你的爱和智慧,成为他情感成长的有力支持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话,大概会鼓励ta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流泪是一个现象,如果不鼓励ta表达的话,怕被憋成一个多愁善感、万事藏心里的孩子,这样的人与他人相处或混社会都会吃亏的。

user avatar

让他/她讲出来为何流泪。

孩子讲不通,讲不下去了,自然就不会流泪了。

孩子讲的通,父母就知道孩子在想撒,后面怎么处理心里就有底了。

user avatar

首先,你读的这个应该是日本的一个动画叫《你看上去很美味》,讲的是恐龙的故事对吧?

因为我老婆是幼儿教师,跟我讲过这个,不知道,是不是和你说的是一个故事。

我得说,如果你读绘本能把孩子读哭了,那证明你的“语言感染力”很强。

其实,如果你读的就是那个《你看上去很美味》的话,那其实是一个温情的家庭故事:一个霸王龙从小被食草恐龙收养,一直以为自己是食草恐龙,知道长大后才知道原来自己是食肉的,但是为了不伤害养育他的家人,他离开了族群,独自生活,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三角龙的蛋,其实,原本他是想把蛋当做食物的,结果,蛋孵化出了三角龙,而三角龙把他当成了爸爸,或许是因为从小被食草恐龙收养,他强忍住对于肉的诱惑,收养了三角龙,因为他经常想吃三角龙,所以他给三角龙取名“很美味”,因为他看上去很美味,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如果是这个故事的话,很多大人看了也会很感动。孩子感动的哭证明他是比较感性的,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搂着他,静静的让他哭完,然后询问他哭的原因,然后告诉他,爸爸妈妈和故事里的恐龙一样的爱他。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哎呀,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哭鼻子了,这可真是个让人又心疼又有些手足无措的时刻。别急,我来跟你说说,遇到这种情况,咱们家长可以怎么做,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首先,别慌,给孩子一个拥抱,用你的肢体语言告诉他:“宝贝,妈妈/爸爸在这里。”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你的温暖和陪伴。孩子流眼泪,说明他完全沉浸在.............
  • 回答
    给孩子读绘本,这绝对是件好事,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早期阶段。很多新手爸妈都会纠结一个问题:到底多大的孩子才适合开始读绘本呢?还有,我们大人哪有那么多时间?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给正在或者即将成为父母的你一些实用的思路。关于“多大开始合适?”这事儿,答案是:越早越好!你没听错,真的是越早越好。.............
  • 回答
    读完绘本,是不是该和孩子“再聊聊”? 这个问题,我可是太有感触了。我自己就是一个特别喜欢和孩子一起读绘本的家长,读完之后,看着他们意犹未尽的眼神,或者偶尔会蹦出一些奇奇怪怪但又很有意思的想法,我总觉得,这不仅仅是翻过几页纸那么简单。所以,答案是肯定的,需要做延伸讨论。 而且,这个“需要”背后,藏着很.............
  • 回答
    给孩子讲绘本,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里面门道可多着呢!与其说是“讲”,我更愿意称之为一次“共读”的旅程。这趟旅程,咱们得带着孩子一起去探索书里的世界,而不是单方面地把故事塞给他们。首先,别急着开口。一、 阅读前的准备:让期待值拉满 选对书,是成功的基石。 孩子多大,喜欢什么主题,这是关键。小宝宝.............
  • 回答
    最近在网上看到不少讨论,说家长会在二手平台给孩子租绘本。这事儿我琢磨了一下,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有些担心。首先,从经济实惠的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绘本的价格不算便宜,尤其是那些画风精美、内容有深度的绘本,一套买下来少说也得几十块,多的甚至要几百块。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对绘本的兴趣可能就.............
  • 回答
    给孩子选绘本,真是一件让人又爱又纠结的事情。因为市面上实在是太多了,好坏参差不齐。我记得有一次,我淘了几本新书回来,想着给娃一个惊喜,结果其中有一本,我当时看着封面还挺可爱的,名字也挺有意思,就满心期待地打开了。结果……怎么说呢,就挺让人失望的。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他非常非常害怕黑暗。每次晚上睡.............
  • 回答
    我一直觉得,给孩子选绘本这件事,是个挺值得好好琢磨的。尤其是当面对“正版”和“盗版”的选择时,那种纠结劲儿就更别提了。身边不少朋友都经历过,自己辛辛苦苦淘来的心头好,转头在网上看到价格低得离谱的“版本”,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那到底有没有那个必要,非得死守着“正版”不放呢?我琢磨了琢磨,觉得这事儿得.............
  • 回答
    给孩子挑绘本,这可不是件小事,里面门道可多了。你想想,一本好的绘本,就像打开了一扇窗,让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所以,咱们得像个侦探一样,细致地去挑选。第一步:了解你的小读者——年龄是关键,但不是唯一 01岁:视觉和听觉的初体验。 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
  • 回答
    要给孩子挑选绘本,尤其是科普绘本,这真是一件充满乐趣又需要花心思的事情。在我看来,绘本不仅仅是给孩子讲故事的工具,更是打开他们认知世界大门的钥匙,是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的翅膀。挑选绘本,我更注重的是“陪伴”和“引导”说实话,我对绘本的挑选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死板的标准。它更多地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兴趣点,.............
  • 回答
    给孩子做英文启蒙,选对绘本就像是播下了语言的种子,耐心浇灌,就能看着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绘本,确实让人眼花缭乱,但别担心,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那些真正值得推荐,并且能让孩子爱不释手的经典之作。我会尽量讲得细致些,让你对每一本都有个初步的了解,方便你为宝贝挑选。一、 奠定基础,从“听说”.............
  • 回答
    给孩子解释战争,是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它涉及到生死、分离、恐惧和伤痛,这些都是孩子难以理解的概念。作为家长,我们希望用最温和、最真实的方式让他们明白,但又不能过度刺激他们的心灵。绘本,无疑是这个过程中非常有力的助手。它们用图画和简洁的文字,将复杂的情感和事件具象化,让孩子更容易接受。选择绘本时,我会.............
  • 回答
    苏斯博士的书籍因为内容中存在一些被认为歧视华人的描绘,在2021年被其作品的出版商Dr. Seuss Enterprises宣布停止出版,这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还能让孩子看苏斯博士的书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首先,我们要了解事情的原委。D.............
  • 回答
    说起小时候读过的书,有很多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是宝藏,特别适合推荐给孩子们。我小时候特别喜欢《草房子》,每次读完都好像跟着桑桑一起经历了那个充满人情味和自然气息的童年。《草房子》这本书描绘了一个发生在中国南方水乡的江南小镇的童年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桑桑,一个生活在油麻地小学的小男孩。他的父亲是学校的.............
  • 回答
    这种情况,家长们肯定都特别头疼。一方面,咱们都希望孩子养成阅读和学习的好习惯,另一方面,这“不完成不睡觉”的固执劲儿,确实让人头疼。首先,咱们得明白,孩子这么做,很可能是因为他建立了一种“睡前仪式”。就像大人晚上要洗漱、看会儿手机一样,他把“读书、背诗”当成了睡觉前的固定环节,而且这个环节必须是“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且重要的育儿问题。给孩子过早阅读世界名著,确实存在“不懂”而损耗阅读兴趣的风险,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选择。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这个问题: 一、 过早阅读名著的潜在风险:1. 认知和理解的挑战: 语言难度: 世界名著往往使用较为成熟、复杂的词.............
  • 回答
    “沐兮”这个名字,本身来说,并不能直接判定为“傻”,这其中涉及到很多个人喜好、文化背景、音韵组合以及寓意等多方面的考量。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从字面意思和文化角度看: 沐 (mù): 这个字通常与“洗浴”、“润泽”、“沐浴”相关联,寓意着受到恩泽、滋润,也给人一种洁净、舒适、安宁的感觉。在文化上,.............
  • 回答
    给孩子讲题时容易“急眼”,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情绪与心理层面的原因: 期望落差和挫败感: 期望过高: 家长可能认为孩子“应该”能理解,或者根据自己当年学习的经验,觉得这道题很简单。当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错或不理解时,这.............
  • 回答
    说实话,给孩子买蛋糕边角料吃,心里会有一点点“不踏实”,或者说,会担心别人怎么看。这种感觉是很自然的,毕竟咱们为人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看到别人家孩子吃的是那种包装精美、造型别致的整个蛋糕,再看看自家孩子手里拿着的可能有点歪七扭八的边角料,心里难免会泛起一丝丝比较的念头。但是,冷静下来想一想,真的.............
  • 回答
    给孩子布置房间,这可不只是简单的刷墙贴纸,里面可有不少门道呢!毕竟,这里可是他们的小天地,是成长、学习、玩耍、做梦的地方,所以咱们做父母的,肯定得用心琢磨琢磨。我总结了一些我自己在给孩子房间“变身”过程中遇到的、或者听过来人说的经验,希望能帮到你。一、 安全永远是第一优先级,这个绝对不能含糊!1. .............
  • 回答
    给孩子取名字,这可是件大事,一个好名字,就像一盏指路明灯,陪伴孩子一生。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咱们来聊聊,有哪些既有新意又不失韵味的好点子,让孩子的名字听起来就透着一股子“范儿”?一、 源于经典,品味永恒古往今来,有多少美好的诗词、典故藏在字里行间,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中汲取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