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忍不住了,虽然大多数都是骂他的,居然还有少数人来“客观”的说他的审美???
这跟审美有一毛钱关系?就是一个专门骗钱的骗子!
诈骗犯,诈骗犯,诈骗犯!
132万,还是半成品毛胚?甘肃农村花132万给人盖个红砖房子?这不是骗钱,什么是骗钱?
我不是农村人,但我也知道,江浙沪的农村,132万都能给你整个小宫殿出来。甘肃的,起码五上五下,家电软装都配齐,132万用不完!
大爷要个2层小楼,一点儿毛病都没有。瞧所谓“设计师”陶磊的那个鄙视劲儿。2层小楼怎么他了?就是不肯。
他“设计”的那个房子,能住人,能生活吗?防沙、保温、采光、日常清洁,这几项最基础的内容,都是0分。你让甘肃农村人住镂空的红砖房?这是跟大爷有仇吧?
这跟“审美”完全没关系。人上饭店吃饭,他给人端一盘米田共,并号称是日本进口香猪拉的,一盘就要1万,便宜卖食客8000了。人去医院看病,他直接把人一刀捅死,并号称这把刀,是“匠人”打造,多少年才出一把,你造化大了,不打青霉素挨一刀,简直要谢谢他八辈祖宗。
老大爷一辈子积蓄,要盖个漂亮的小楼安度晚年。他能整个不能住人的房子,还花了132万!
诈骗犯,还钱!
这个节目最大的争议:
一、132万盖了个四处透风的公共厕所。
二、这种风格到底适不适合居住,还是只适合打卡拍照。
三、老汉一家从头到底有没有完全同意,这是最关键的。
节目组和设计师完全可以把细节公布,如果一切都是在人家同意的情况下,完全没问题,与网友无关,如果是节目组单独的行为,那涉嫌欺骗了。
老人其实就是简单点要个小别墅,和别人家一样家用,有面子,很简单,但是这样的要求完全没有必要找节目组,随便一个工程队就可以做到。
或许老人一家和节目组都想与众不同一些,没想到玩脱了。
美学层面就不多说了吧。一件衣服你认为不好看,别人就认为好看,审美这种东西是没有办法沟通的,因为它凝结的是一个人前面几十年生活的全部经验总结,大家前面的生活经验不一样,所以美不美的选择也不一样。因此我觉得媒体上在建筑学层面,美感上面的讨论是无意义的。设计师觉得好看,你觉得不好看,这有什么好争论的?
但是。这依然不能掩盖设计师的傲慢和不尊重客户。以及对项目现场情况缺乏常识性的了解。
第一西北风沙大,经常会有沙尘暴,而建筑师给整个小院子做了镂空的砖墙。难道看不见当地的房屋大多是厚墙小窗吗?为什么为了防风沙呀!而现在可倒好,一个镂空的院墙能挡住什么风沙?
第二,农村地区老鼠的小动物很多,所以粮仓等储物空间的防鼠防虫是很重要的,而设计师为了所谓的建筑美感。给人家整了一个镂空砖墙的粮仓…这下好了,老鼠和小虫子进来连洞都不用打了。
第三老人家子女全部回来的话,20多个人一起吃饭。设计师给整了一个会议室,一样的餐厅完全坐不下。孩子们全回来,需要排队轮流吃饭。农村人期盼的那种一大家人其乐融融,一起吃饭的局面荡然无存。
即便我们完全不谈审美层面,就看这三条,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失败的项目。作为乙方完全不了解甲方的需求,完全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弄完以后节目做完拍拍屁股走人,花光了人家一辈子的血汗积蓄。将客户置于重大的瑕疵建筑当中。
只能说设计师是傲慢的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就一定得喜欢,要不然就是别人不懂,同时由于傲慢以至于都不会去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气候条件,只是将大城市里觉得好的简约审美整个搬到了农村。
自己也是设计师,也做过一些乡村建设项目,首先农村建“小洋楼”作为吃瓜群众我觉得没问题大家爱怎么建怎么建,但现在回到乡村全是欧式“小洋楼”,已经成为了潮流真的让人痛心疾首,作为设计师我不能成为抹杀自己民族文化和民族自信的帮凶,我的项目也会尽自己的力去引导业主看到我们自己的建筑也是很体面很舒适的。
但是陶大师的做法确实也不太能适应乡村,乡村建设确实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条件,现场管理,邻里关系...很多问题需要考虑。我真的很好奇这样的一个项目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设计师是怎么想的,去完整的看了节目。
理论和想法都是很好的“建筑最能打动的地方就是用它真实的材料和真实的建造来体现建筑本身,而不是靠额外的装饰来做它”结构本身就是装饰本身,这些理论都是没问题的,但是建筑的灵魂是建筑里的人赋予的,脱离了建筑使用者本身这就是耍流氓,关键你让农村老头老太太去适应你的美学体系?让他们接受这样的理论?
这是我在乡村刚做完的一个项目,我不敢说有大师们这么有艺术性这么有深度,但我自己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我知道作为一个在农村生活的人最大的一个需求就是:体面。这是不能够忽视的,不管你设计师是什么样的大师,在这里你的设计就是要服务于人,而不像是在城市里拿着资本家和富豪们的钱来肆意的表达自我。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有再多好的理论,放到现实里受制于材料和施工工艺农村它就是实现不了,像我们这种做了很多年的设计师,很容易就能在农村做出一个体面舒适的房子,本来有更好的跟符合民情的方式,非要去搞那么些幺蛾子。
因为房子年代实在久远,结构也出现了安全隐患,最后我们选择重建。
作为设计师,说实话我是有自己的私心的,如今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城市化,乡村也越来越没有乡村的样子,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每年回家过年那个儿时记忆里的家乡也越来越陌生,家家都在盖“小洋楼”,人人都在追求西方化,一个民族文化的没落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先辈们留下的美好事物,都被通通推翻和否定,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沉淀飞快的被洋文化覆盖。眼看就快消失殆尽,我很想尽力留下点什么。但之所以老百姓们会选择小洋楼,就还是一个词:体面。所以在冲突之下要想办法去追求二者的平衡,得先满足业主“体面”的需求,的想办法让大家开始觉得住我们中式的建筑才叫“体面”,我们得在这里种下这颗种子。
经过重建后老房子恢复了曾经的荣光。
房子建成,当村民们来参观的时候,我默默的站在旁边听取着大家的评价,大家再一次认可了老房子的价值,连跑出跑进的小孩子都大喊着:这房子好漂亮。我想我及格了,满足了业主和大家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我的情怀,希望未来也还会有人能拉着孩子的手在这房子前面讲述老一辈的生活,希望他们不会忘记我们的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沉淀下来的宝藏不要被遗忘。希望种下的这颗种子能让村民们开始发现,住中式建筑也是很体面的。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设计师,从真正的专业角度来分析,这样的设计说实话也谈不上什么艺术性,也谈不上有多高深,相信很多设计师也都能做得出来,我不用非得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发挥到淋漓尽致,但这样的居住空间我相信它会温暖着住在里面的人。
我做这个房子的造价连红砖房132万的一半都不到。一百多万的房子在农村是什么概念?大师们天天服务着动辄几千万上亿的项目,对这点钱可能还觉得预算紧张,但各位农村出来的应该都很清楚,一百万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
对比两个房子的预算并非是要踩谁捧谁,还是希望大家理性看待,我想表达的是本来有更省钱就能做出80分效果的方式,设计师非要追求剩下那20分,为了建筑的语言的表达把预算都花在了建墙上,设计师一意孤行的灌注自己的理论,建筑师里有这么一个小众派别就是强调结构与装饰一体,甚至觉得“装饰有罪”。
看了节目,陶设计师在节目里是很认真负责的,对现场建造要求也很严格,但是用力过猛或者说力用错了地方,每套理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过于执着的信奉某套理论,想用套理论去解决所有问题,最后必然要失败,甚至用这套理论做了恶。
裸露的粗糙表皮,重复排列的红砖确实有它的美感。但请问一个农村老爷爷有心思欣赏这种美吗?一个生活在优渥环境里的设计师,天天接触的都是些高大上的东西,需求达到一定层次的满足之后自然会开始欣赏粗糙自然的美感,关键人老头这辈子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花了132万就是为了房子能舒服体面一些,结果您又让人住回去了?
还有请问这房子美吗?大量的预算全部花费在砖墙的砌筑上面了,那么复杂的砖墙系统,最失败的就是这个红砖,设计师最后一定要坚持用本地的砖,说为了建筑的在地性,为了节省预算,但这砖真的糙啊,您花这么大功夫做的墙,结果上这么糙的砖,不全毁了吗?既然这样为何不及时调整设计方案?不要执着于红砖
室内的效果全毁在材料上了,但凡用效果好一些的红砖,木材不要刷这么丑的漆,地面自流效果做不好可以考虑换成水磨石,其实出来的效果还是会不错的。
不管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住这样的房子里谁体面得起来?在这样的浴室里洗澡谁开心得起来?唯一能说得出去的132万造价,最后也变成了这个笑话里最响的一个包袱。
这几个图要是你不说的话,估计大家都以为是房子改造之前的。
做设计师的大家也能理解有一些项目确实会有完全脱离自己控制情况,最后在甲方的谜之自信操作下做出一些反智行为,遇到这种情况我往往就和甲方说我只有一个要求:千万不要说这个项目我有参与过。
一个项目做成这样,不会是设计师一个人的责任,其中的原因我们也不得而知,但如果设计师本身不能认可这样的设计,相信总有办法的,建设过程中发现苗头不对就调整方案,调整材料,实在失控,至少也可以选择退出,或者要求不要冠自己的名,如果我是设计师的话,我很明白这种项目播出去,自己肯定要被骂的。最后既然冠了设计师的名,也播出了,设计师还出境了,说明设计师本人可能多少有点不知自,也许还觉得自己很棒?
套用一句俗话“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在业主与设计师之间,业主的需求是第一位的,设计师要做的是如何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交流技巧,把业主真实需求搞清楚,然后设计出业主满意的作品。如果跑偏了,就变成了这样,设计师觉得很好,业主觉得很烂。
这种感觉就像农民伯伯有钱了,请个城市五星级宾馆的大厨给自己做顿好吃的,也见识下城里有钱人吃些啥。大厨一口应下并告诉他,做的过程不用看不用问,保证做出最适合他吃的。后来农民伯伯满心欢喜来赴宴,结果发现大厨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仅仅做了一桌农家菜,想象中的海参鲍鱼龙虾一样也没有,整桌菜比农村请的酒席还差点档次,看了只想掀桌子骂娘。
所以说,不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设计都是耍流氓,建筑作品虽然可以耍酷,但如果不贴合使用,最终只能是成为笑柄,不仅设计师被嘲笑,还会害的业主损失钱财,蒙受损失与羞辱。
本例中,大爷想要二层的小楼,应该也是现代化一些的,结果设计师给弄成了单层砖房,这种砖房放到大城市的艺术园区里还算是一景,可以起到猎奇的效果,但在农村,就是个没完工的毛坯房,特别像那种花钱建房建到一半,只做出了框架就没钱装修的半拉子工程,农村里有很多这样的房子,建起框架没钱装修了先住进去,后期慢慢攒钱再装修,这种房子摆在那,就让人感觉到这家没有实力,连装修都做不起,容易被村民笑话。
特别是把气派看的很重的农村,你设计的房子如果不能压别人一头,那基本就是失败的。有过农村建房经验的人会知道,农民自建房在建造时,都会憋着一股劲,一定要超过周边的建筑。要么是高度超过别人家,要么是地面铺的比别人高,要么是房子占地比别人大,反正你如果建造了一个融入了周边的和谐建筑,而不是凸显出你家地位的建筑,那你这建筑是要受到人嘲笑的。嘲笑点是这家没有实力,你跟人解释你的建筑多么与环境融合,没用,周边邻居才听不懂,也不愿意去听懂。他们更愿意解读为就是你没实力,新建个房子都不能压过别人家,没实力就会被人看不起,平时跟邻居接触就要矮人一头,村里有好事也会靠后才轮到。
不说对错,这就是大部分农村的现实情况,无法改变,只能适应。除非你给村长设计个低调的房子,村长不需要靠房子装气派,靠自身就能撑起气派,普通村民建房,就是要气派的。
这个设计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摸清建房人的真正心底需求,还拿着城里人对民宿的了解来设计,要知道,城市人抱着猎奇的心理偶尔去乡居民宿住一下,体验下乡村生活是可以的,真正让他每天住在这里,也是不舒服的。什么建筑才是舒服的?看看城市里卖得好的小区,那才是能保证长远生活舒适的选择。
因此,没有满足业主心底需求的设计,仅仅是设计师认为的好,是不会被业主承认的,也不会被大众所承认。
过日子是长期的,按照偶尔猎奇的思路设计的住宅,注定是个败笔。
我见过一个风水大师,指点未来工厂图纸的时候有如下要求:
应该有两个大门,一个走人,一个走货物,这样对风水比较好;
车间应该在稍高一些的地方,可以聚财;
罐区上方不应该有电线通过,影响风水;
…………
等等等等。
后来在追问之下,承认自己专门学习过工厂平面设计规范、建筑防火规范之类的。以免风水和规范冲突。
和该风水大师相比,我觉得陶大师就是敬业心不够,不为客户着想,应该向专业人士多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