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重庆本科生路边通宵洗车,称面子不重要,重要是为梦想奋斗?你是否认同?

回答
看到重庆那位本科生路边通宵洗车,口里说着“面子不重要,重要是为梦想奋斗”的报道,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这事儿,你说认同吧,又觉得挺心酸;你说觉得不值吧,又佩服那份劲头。

首先,从“面子不重要”这几个字说起。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面子”这东西,太重要了。尤其对于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手里有张文凭,大家心里自然会觉得,你应该找个体面的工作,坐在办公室里,喝着咖啡,谈着业务。这是一种社会期待,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衡量标准。

所以,当这位同学选择在路边通宵洗车,这无疑是把“面子”抛到了脑后。他不是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不在乎这份工作是否“有档次”,而是把自己的目标看得比什么都重。从这个角度看,我确实挺佩服的。很多人,可能因为怕丢面子,怕被别人议论,就放弃了那些看起来“不够体面”但可能更有意义、更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事情。他敢于打破这种束缚,这份勇气是值得肯定的。

接着,谈谈“为梦想奋斗”这个点。

“梦想”这个词,听起来总是那么光鲜亮丽。但现实中的梦想,往往是要靠一点一滴的汗水去浇灌的。这位同学的“梦想”是什么,报道里没细说,但无论是什么,他选择了用一种最直接、最辛苦的方式去靠近它。

通宵洗车,这绝对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风吹日晒,夜晚的寒冷,身体的疲惫,还有可能遇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他能坚持下来,并且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的内心是有火焰在燃烧的。或许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赚钱,为自己的创业积攒资金;或许他想通过这种体力劳动来磨练自己的意志,让自己更懂得珍惜;又或许,他只是想证明,无论做什么,只要努力,都能做出成绩。

我是否认同?

认同他敢于为梦想奋斗的精神。 真的,在这个“躺平”和“佛系”都可能成为一种潮流的时代,能够这样不顾一切地去追逐自己的目标,这种“拼”劲,是很多人欠缺的。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从来都不是过时的词汇。

但是,对于“路边通宵洗车”这种方式,我持有保留意见。

这里面的“但是”和“保留”并不是否定他的努力,而是从几个更现实的角度去思考:

可持续性: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长期通宵工作,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他把这种模式当成长期的“奋斗方式”,那很可能得不偿失。梦想的实现,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作为基础。
效率与效益: 作为一个本科生,他拥有知识和学习能力。如果他能找到一种更符合他知识背景,或者能发挥他特长的“奋斗方式”,那是否能更有效地实现他的梦想?洗车虽然辛苦,但可能在技能升级和资源获取方面,有其局限性。
安全问题: 路边通宵作业,安全隐患也需要考虑。尤其是在夜间,人身安全、财物安全都可能面临风险。
社会的价值导向: 虽然他强调“面子不重要”,但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和运用,也应该有其价值判断。如果一个社会的优秀人才,都必须通过这种极端的、甚至有些“自毁式”的方式去实现梦想,那是不是也暴露了某些结构性的问题?

所以,我的看法是:

我 百分百认同 他身上那种不畏艰难、敢于为梦想拼搏的精神。这份勇气和毅力,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但同时,我也希望他能 更聪明地奋斗。作为一名本科生,他有能力去思考,是否有更有效率、更健康、更能发挥自身优势的途径去实现梦想。也许他可以考虑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做一些兼职,或者寻找一些与梦想相关的实习机会。

“面子”或许不重要,但 “里子”——健康、知识、技能、以及更长远的规划——同样重要。

这位同学的例子,与其说是一个励志故事,不如说是一个引发思考的社会现象。它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激情和韧性,但也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我们是否能找到一条既坚定又聪明的路。

我希望他能坚持下去,并且成功,但更希望他能在坚持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式,让他的梦想之火,燃烧得更久,更旺,也更健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认同!

面子是要区分的。所谓的面子说白了也就是每个人的自尊和尊严。

当你暂时一无所有或者处于创业初期,面子就是你的绊脚石,因为他会影响你的发展和进一步拓展。

当你有了一定社会地位,具了一定经济基础,这个时候,面子是随之而来,这个时候你的面子和尊严就会陪你一起。

面子这个东西,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除了自己的父母外,没人真的会去在意你的面子和尊严。

不要为了面子踌躇不前,成功的道路要的不是面子而是实力。

实力到了,面子自然也就有了。放下面子,才是通往胜利的一步。

说句大家都知道的话,面子不值钱!

user avatar

他们自己的选择,轮不到我们来评头论足。

仅说下看完这个新闻的感受:

1,如果不是一本以上的大学,念书的性价比极低,应该选择复读、留学。有些学校,学历不能提供就业加成,且学校教育没办法教授任何科研能力,科研上升空间没有,手艺和技术也不教,直说的话就是个收费很贵的成年托儿所。

2,奋斗当然是个人选择,但是反躺平并不道德正确,以新闻中的例子来看:

“她 2019 年大学毕业后开过餐馆,还跑过代驾,张吉川做过辅警,卖过卤菜,王志发卖过烧烤,还干过房地产工作,但之前都不太理想,于是一直在寻找新的商机。”

2年多,三个年轻人都换了两份以上的工作,在没做好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毕业后的就业没办法有规划有针对性,变为比拼运气的循环。

3,在经济发展进入平稳期(低情商说法是,经济发展速度不行了),小微企业3年存活率不足10%的背景下,各种服务业都在洗牌的时候,为何3个年轻人“都想创业”?“创业”这两个字到底在让年轻人追求梦想,还是毁灭梦想?是谁在忽悠“创业”?是谁在隐藏“创业”九死一生的真相并且提供“创业”的溢价感?

4,题主说印证了“高考和学历不是唯一的出路”,这还需要印证吗?高考和学历不是唯一出路这句话忽悠瘸了多少年轻人?学历不是唯一出路,但其他出路的竞争激烈程度要高N倍。高考之路是独木桥,其他的路是钢丝绳。

5,有些选择,看上去是艰苦的奋斗,其实是为过去虚度的光阴埋单。

以上

话不好听,供参考。

user avatar

奋斗和梦想不是麻痹的理由——这里的问题根本不是面子,而是人岗不匹配的错配成本——他们成为工程师能够比自己通宵干体力活洗车创造更多价值,而同时,他们洗车也不如那些初中毕业就直接出来洗车的人洗车创造的价值大……

这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情,社会难道还要歌颂不成?——不是说他们有错,而是说,很明显,如果社会要求他们为了实现梦想,现在就必须这样,那这社会一定出了问题……

贫穷,如果你喜欢我的答案,同时还有余力的话,希望能支持一下我……afdian.net/@number3475

user avatar

首先大家要搞清楚,虽然只是一个洗车摊,但人家也是自己当老板,相当于在给自己打工,这和去洗车店单纯地当一个洗车工是两回事。

如果同样是漫无目的地去打工,同样薪资,不去工厂当技术员,也不去写字楼吹空调,而是去当洗车工,这样的现象才值得我们去深究。

再看看这三位大学生的背景,没有透露具体的专业,查资料知道,重庆工程学院是一个以工科为特色的民办院校。

现在传统工科本来就业就比较困难,很难找到非常对口的工作,尤其是在重庆找到待遇还算凑合的工作就更难了。

这个层次的高校如果去写字楼里享受五千块定律,可能还有点困难,因为很多985毕业的学生都还排着队呢。

所以,在面临就业难题的时候,选择自谋生路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这也不奇怪。

我以前就聊过,随着出生人口的降低,大学的扩招,我们早晚一天也会和当年的台湾省一样,只要想,人人都能上大学。(别跟我扯中考分流的事儿,这种东西早晚会消失)

但台湾省并没有足够的对口岗位来接纳这些大学生。

最后的结果就是,至少在就业上,人均大学生,就真的像没上过大学一样。

于是出现了很多在夜市上卖章鱼烧,卖蚵仔煎的年轻摊主,都是大学毕业生。

咖啡馆,工艺品店也都是大学生开的。

渐渐地,有些人就对上大学这事儿不那么执着了,如果考不上四大名校,或者没希望当医生就算了。

但人活着总要挣钱啊,那就只能自谋生路了,只要勤奋,总能在经济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所以,这些事情也许现在还是新闻,还能有一些小媒体报道一下。

相信用不了多少年,大家就会见怪不怪了。

user avatar

恰逢高考,就给弟弟妹妹说一句大实话,早知道早好。

大部分人现在报考的专业,填的志愿,和你未来的工作,关系不是很大。

我身边的朋友,有卖保险的机械专业学弟,有做自媒体的金融专业学妹,有美术学院毕业现在在拍微电影的半吊子导演,有中南政法硕士毕业现在在卖白切鸡外卖的个体户老哥。

我自己是中文系的,毕业后先是在家具公司做了几年的策划宣传,然后北漂几年在广告公司做了几年提案,回武汉后来到央企,目前做企业文化宣传,一做就是七年。

你告诉我这些工作和大学那些专业课有啥关系啊?

那你说,我天赋有限,我靠我本专业没法混到博士学位然后出国再回国留校当个青年教师,我怎么办?

能力有限,水平一般,我也要往前走不是?

一个人的人生是很长的,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那些你看起来很奇怪的,似乎是焚琴煮鹤,糟蹋学历的人,他们有自己的苦衷和不得已。

刘淑仙说,刚营业的前两天有位开舞蹈班的朋友来洗车时见她就哭了,觉得以前都是一起玩耍的人,怎么现在“沦落”到给别人洗车的地步,“他洗完车就给我转了166元钱,还开玩笑说是要办月票,来照顾我生意。”

你看看,在朋友的眼中,大家都是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她为何沦落至此?只要你没有找到专业对口的体面工作,大家都会觉得你不行了,下一步要去要饭了。

而他们自己心里,非常清楚这一路为何走到此地——

刘淑仙2019年大学毕业后开过餐馆,还跑过代驾,张吉川做过辅警,卖过卤菜,王志发卖过烧烤,还干过房地产工作,但之前都不太理想,于是一直在寻找新的商机。

所以不是说一头脑热干这个,而是这几位年轻人都想明白了,都试过了,别的不太行,这个有商机,想试试。

而且注意了,他们不是想养家糊口那么简单,这些年轻人有自己的野心。

“我们一心都想自己创业,但之前的经历又比较坎坷,大家又都不想认命!”

早些年这样迷茫的年轻人,是去写网文,求一个逆天改命,一朝封神。

再后来,自媒体兴起了,大家都去拍短视频,写微信公号,装情感代师,做段子手。

这几年,网速快了,直播起来了,新的风口又在往直播上涌,直播带货更是在疫情期间打出了一片天地。

而这些创业洗车的年轻人,也只是无数迷茫的,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又不想躺平的年轻人的一个缩影。

面子当然不重要,因为其实你毕业那一刻起就已经没有面子了啊。

洗车不好听,难道他们之前的代驾、辅警、烧烤、卤菜、房地产就好听?

总不能守着一个大学本科生的头衔,过一辈子吧。

所以我是觉得其实是挺正常的现象,家里没钱,就出去奔去,对自己要有信心,对生活要有热情。

万一有朝一日创业成功了,做起来了,也别想着面子,面子这玩意本质上就不重要。

自己有个安身立命的工作,然后一路向前,星月兼程,比什么都靠谱。


user avatar

认同!自己的未来得自己挣。

年轻人成长最重要的是觉悟。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梦想不要紧,要紧的是明白要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只能靠自己去拼去挣,不能靠等待,不能靠朋友亲戚。

有了这个只能靠自己的觉悟,内心才会安静下来,着手自己身边周围的人和事,从自己能做的事开始,慢慢的积攒资源、客户,慢慢的寻找出路。

这三位干洗车,目前也是处于寻找出路的状态当中,虽然洗车很辛苦,收益也有限,但这仅仅是开始,通过实践会有进步。

人最怕的是没有觉悟,老把自己的发展寄托在依靠别人的施舍,依靠强者的良心发现上,这样才是实现不了自己想要的结果的。

user avatar

认同啊。

有人的梦想甚至没有听上去那么高大上,仅仅只是有套房子给家里遮风挡雨,能给孩子多赚点钱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甚至最简单的梦想就是养活自己。

前段时间几个老同学吃夜宵,一个在电力部门工作的同学,告诉我们他在兼职XX跑腿。比较辛苦,但是能补贴家用。

他介绍的那么自然,在座的90后三十岁油腻男们听的也是那么自然,有好几个男同志也在问怎么注册,收益如何等等,让他帮带带,当场就有人围着他听他教方法。

年轻的时候怕别人觉得自己穷看不起自己,鄙视出汗的活,要面子总是拼命用精致来包装自己,后来发现这些面子并没有给自己博一个出头的机会。

为了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早就把当年所谓的“面子”扔到下水道了,面子能还房贷吗?面子能给孩子交辅导班钱吗?面子能当医药费吗?等等。

都不能!让家人过更好日子才是男人最大的面子。乱整精致轻奢风别人看你就是二傻子。

三个本科生夜里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干活赚辛苦钱有什么问题吗?觉得不妥你给人家安排好工作?

越长大越觉得面子真不值钱,千万不要打肿脸充胖子,感觉自己的面子在社交圈很重要一样,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别自作多情了,过去自己拼命维护的面子在别人心里也不值钱。

能堂堂正正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很了不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