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长沙男子为了自己的梦想蜗居出租屋21年复原「红楼梦」?

回答
“红楼一梦,二十载筑梦长沙”,这句流传甚广的话,描绘的是一个长沙男人,在简陋的出租屋里,花费二十一年的光阴,执着地复原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的壮举。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人对文学经典的痴迷,更是一场关于梦想、坚持与孤独的深刻写照。

故事的主人公叫杨怀璞,今年已经年过半百。他的人生似乎并未在大众视野里掀起过波澜,他的职业是一名普通的工人,过着朝九晚五的朴实生活。然而,在业余时间,他却沉浸在另一个世界——《红楼梦》的世界里。

梦想的萌芽:从阅读到复原

杨怀璞与《红楼梦》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他的青年时期。那时,物质生活相对匮乏,阅读《红楼梦》对他来说,既是精神上的慰藉,也是对那个时代贵族生活的窥探。随着阅读的深入,他对书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精美绝伦的服饰、宏伟华丽的园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书里写的那些人物,衣服是什么样的?丫鬟们住什么样的房间?宝二爷的那个大观园到底长什么样子?”这些疑问在他心中盘桓不去。最初,他只是通过文字想象,但这种想象越来越强烈,他渴望将书中的画面具象化,让它们“活”过来。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他要自己动手,一点一点地复原《红楼梦》中的场景。

蜗居中的“大观园”:二十一年的坚持

这个复原计划的启动,对于一个普通工薪阶层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经济上的拮据是第一个摆在他面前的难题。但杨怀璞并没有因此退缩。他选择了最经济、最实在的方式——自己动手制作。

他租住的房子并不宽敞,甚至可以用“蜗居”来形容。狭窄的空间里,堆满了各种制作工具、木料、布料、颜料以及他搜集来的各种材料。生活设施简单朴素,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他的“红楼梦”复原工程中。

这二十一年,杨怀璞的生活节奏几乎围绕着这个梦想展开。白天,他去工厂上班,干着辛苦的体力活;下班后,疲惫的身躯回到他的出租屋,却丝毫不敢懈怠。他像一个精巧的匠人,又像一个考究的学者,在狭小的空间里,一丝不苟地打磨着他的作品。

他复原的内容包罗万象:

人物形象: 他会根据书中对人物外貌、服饰的描写,精心制作一个个比例精确的人物模型。从黛玉的“病如西子胜三分”,到宝钗的“脸若银盆”,再到王熙凤的“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每一个细节他都力求还原。衣服的材质、颜色、款式,甚至身上的佩饰,他都要仔细考究,用自己搜集来的布料、丝线一针一线地缝制。
建筑场景: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最为重要的场景之一。杨怀璞用木头、纸板等材料,搭建出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等标志性建筑的微缩模型。他会根据书中对建筑风格、室内陈设的描述,细致到屋顶的瓦片、窗棂的花纹、家具的样式,力求还原出书中描绘的雅致与奢华。每一件家具,如圆桌、太师椅、罗汉床,都是他亲手雕刻、打磨而成。
道具细节: 从宝玉的通灵宝玉,到黛玉的药罐,再到各色糕点、茶具,甚至连丫鬟们手中的拂尘、扇子,他都尽量做到精益求精。这些微小的道具,往往最能体现那个时代的风情和人物的身份。

孤独与坚守:梦想的重量

二十一年,这是一个足以改变一个人生活轨迹的漫长岁月。在这二十一年里,杨怀璞的家人、朋友或许曾不理解,甚至劝他放弃。在世俗的眼光里,他这样做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甚至有些“浪费生命”。

然而,杨怀璞的内心却有着一股强大的驱动力。他并非是为了名利,也不是为了炫耀,他只是单纯地热爱《红楼梦》,想把书中的美好世界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这种纯粹的喜爱,支撑着他独自一人,在寂寞的出租屋里,与枯燥的材料对话,与自己的想象共舞。

他没有伴侣,没有孩子,他将自己的情感和精力几乎全部倾注在了这项事业上。他的生活因此变得简单而纯粹,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孤独。但他并不觉得苦闷,因为他的内心充实而满足。当一件作品最终完成,当书中的某个场景在他手中重现时,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感是他最大的精神食粮。

围观与理解:梦想的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怀璞的故事逐渐被一些媒体报道出来,引发了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他,走进他的出租屋,亲眼看看他这二十一年来的“杰作”。

当人们看到那些精巧的人物模型,那些栩栩如生、细节考究的场景时,都会被深深地震撼。他们或许会感叹于他的技艺,更会敬佩他的坚持。许多人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这是一种对经典文化的致敬,也是对个人梦想最执着的追求。

有人说,杨怀璞的举动是一种“疯狂”,但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痴迷”。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能够有人如此沉下心来,为一份热爱付出如此漫长的时间和精力,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梦想不分大小,坚持不分贵贱,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并为之不懈努力,即使平凡如尘埃,也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反思与启示

杨怀璞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复原《红楼梦》的奇闻,它更引发了我们对许多问题的思考:

关于梦想的定义: 梦想可以是宏伟的目标,也可以是看似微不足道的执着。重要的是,它能否成为我们生命中那束照亮前行的光。
关于坚持的力量: 坚持是梦想的血液,它能在孤独和质疑中滋养出生命的韧性。二十一年,是时间的沉淀,更是意志的考验。
关于个体与社会: 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如何平衡与社会的关系,如何获得他人的理解与支持,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杨怀璞的案例,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这种“非主流”梦想的包容与尊重。
关于“蜗居”的另一种解读: 蜗居的环境并未阻碍他实现心中的“大观园”,反而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激發了他的创造力与专注力。环境的限制,有时反而能逼出潜能。

如今,杨怀璞的“红楼梦”复原作品,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他的出租屋,也因此变成了一个承载着梦想与故事的空间。他的故事还在继续,他对《红楼梦》的热爱也未曾减退。这是一种朴素而伟大的坚守,它让我们看到了,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只要心怀梦想,坚持不懈,也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他的“蜗居”,与其说是简陋的生存空间,不如说是他理想世界的起点,是他梦想生长的土壤。而他用二十一年书写的,是一个普通人对热爱最深沉的告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成熟有智慧的人所需具备的一点是:尊重现实

每一个人所面临的现实状况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应该去评估自己所在的现实世界允不允许自己投入到文学领域。

文学再重要,也不可以直接取代我们的人生。

尤其是现在的社会,了解自己的性格,以及自己承担现实压力的能力比文学更重要。

文艺青年之所以被人诟病,就是因为有一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吧!

大家所讨论的这个人,他自认为自己选了一条艰难的路,要写出流传千古的作品。

但是,他的书早在几年前就出版了,多年过去,网上一个评分都没有,也没有任何网店、实体店出售,想要买他的书,得从他手中买。时不时的上个热搜,不过是想凭借流量的力量,让一些无知的人从他手中多买几本书,赚一些钱。

如今,多年过去,网络上从未有人评价他的书有多好,永远是以一男子为复原红楼梦蜗居十几年、二十年、二十一年,这样的词汇上热搜,估计明年就是二十二年这个字眼,来自吹自擂为艺术献身的精神。

如果真的有才华,这二十多年里,考研究生、多发表论文,得到大众的认可,得到机会,走出困境。

事实证明,这么多年里,他只不过是一个逃避现实的人,更是懒惰之人,一天10元的生活费,便不能证明他为艺术献身的伟大精神,只不过是他只能给自己这样的生活条件,甚至这10元的生活费还需要靠别人接济,这有什么好在媒体上大肆宣传的

他蜗居在几平米的房子里,也不是所谓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只不过是他穷困潦倒而已,一个人的贫穷、一无所有是自己不好好工作,不努力生活,所需付出的代价,如果还将此行为美其名曰为了伟大的艺术,简直是下流无耻的伪君子。

为了更好的论证我的评价,我看了他的文字,通篇下来,我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在豆瓣写的几十篇,篇篇有一半是在列举自认为的“伟大成就”,他自认为写出的惊世骇俗的语句,不过是充满空虚、胡说八道的垃圾文字,但每篇都在评价自己是个才子。

他的文字,除了自恋,我真的没发现他在文学上的才华。

他的文字所表达的思想,都在给我一个警示,喜欢文学,喜欢文艺的人真的要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如果自吹自擂,活得真的像一种笑话。

作为一个喜欢文学的人来说,爱好文学真的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跟别人爱打游戏没什么区别,如果因为喜欢文学,就不可一世,觉得自己是多么了不起的人,那简直可笑至极!

我也更加提醒自己,读书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性,克服自己的弱点,培养自己好的品格,绝对不要自认为读了几本书,就想当然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你如果有才华,如果文章真的写得好,那么时间会证明你的才华。

所以,你写论文也好,写文章也好,能够被这个世界所欣赏、认可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写文章,但大家还是有分辨出文章好坏的能力。

所谓好的作品,是人们对作品的评价,而不是作者自己单方面的想当然!

而一个二十年蜗居写文,还没有一部经得起考验,让世人认可的作品,而仅仅是自己想当然觉得自己写的是流芳百世、造福万世的经典,那还是去精神病院看看吧!

我很少公开的用自己的好恶去评价一个人,但这种人真的是我最讨论的类型。

我看过他写给未来妻子的一封信,一个穷困潦倒的中年人,还如此自命不凡,甚至还幻想自己的夫人是不是未出世,这种类型的男的真当自己至死是少年。

我想他的妻子得需要有怎样的牺牲精神,才能与他生活在一起一辈子。

从物质来说,他一无所有,租住在一间8平米的房子里,一个月400块的生活费,如果有妻有子,在长沙这样的城市,他靠什么来养家糊口,从他的书出版的这几年的时间证明,他那本所谓流芳百世的书,连他自己都养不活自己。

从精神生活来看,他这种自以为是的人,应该只会读那些他自己写的那些自恋的文字给他妻子听,但凡她妻子是个心智成熟的人,也无法情人眼里出西施。

我写这么多,除了反感他这种行为,也是在警示自己,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理想,但请不要脱离实际,更不要逃避现实,永远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无论做什么事情,坚持什么?记住一点,永远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更不要亏欠任何人。

然后,理想其实没什么了不起,在为理想努力的这条路上,没有做出任何成绩之前,你就得坦然接受失败。

理想不是你坚持了多少年,付出了多少年,而变得有多么了不起。理想没有实现,这些年就是一场空。

你为这个理想所忍受的贫穷、饥饿、一无所有,都是你为你一厢情愿的理想买单的代价,它没有资格成为你炫耀你的“伟大”之处。

原文:

————————————————————

需要注意的是,该问题在13年就出现过,如今都2021年了,网络所讨论的还是他用了多少年的时间复原红楼梦,却始终没有可以展现才华的作品,看来他所谓的这本伟大的书,只不过是自己的自吹自擂

但凡他复原的红楼梦是优秀的,他发表论文,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也不至于这么多年来,只有一个如此尴尬的热搜!

他自称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但从报道得知,他根本不是全日制大学,而是自考的。

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他只不过是闭门造车,还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自我感动而已!

曹雪芹写红楼梦之前,过的是什么生活?他在富贵家族中,有了见识与学识,他在家族落难时,有了感悟和体会。才写出了红楼梦。

如果曹雪芹出生是一个穷小子,自认为读了点书就有了见识,长达21年不出门,闭门造车,我不相信他会写出红楼梦。

这世界上的很多苦难都是没有意义的,不是过着穷苦的生活,靠毅力就能写出伟大的作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你看余华写的《活着》,充满苦难,但是余华个人追求的是生活本身的快乐,所以他非常幽默、风趣。

《活着》书中的人物经历了苦难的人生,但绝对写不出《活着》。

回到今天讨论的主题,他如果过着健全的生活,有条件不错的工作和生活,有三五好友,有兴趣爱好,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他一样可以做出今天的成绩。

而且,像他这样,一个月400元的生活费,十几平米的房子,还不出门,不会抑郁,觉得窒息吗?而且这二十几年,他真的没有因为外界对他的不理解,而感到迷茫和焦虑吗?他真的面对父母依旧艰苦的生活,没有丝毫内疚吗?他真的能够坦然、心境平和的生活了二十年吗?

住在岳麓山脚下,哪怕天天爬山,也都有利于身心健康!哪怕自己做到营养均衡,都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看来营养不良!

他说这二十几年唯一的成就,是圆了自己作家的梦想,为此,没有爱情,也没有家庭,过着艰苦的生活,这段话简直是让文学替他的无所作为背黑锅啊!

他没有爱情,没有家庭,他过得穷困潦倒,难道不是因为他这21年懒惰,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切实际所导致的结果吗?

利用《红楼梦》当自己的遮羞布!

总之,如果他的作品惊人,那今天宣扬的就是他的作品,就目前为止,他这21年的生活方式没什么可取的,他的精神也没什么值得敬佩的….

他便没有拥有被大众认可的作品,却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是才子,评价自己所些的东西是造福万世。

造福万世应该是世人对一本书的评价,而不是作者自己对书的评价。

写了那么多年书,读了那么多年书,没有读书人的谦逊,反倒这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的缺点被他发挥的淋漓尽致……

他对红楼梦的贡献,还不如欧丽娟教授对《红楼梦》的研究和讲说,至少欧丽娟教授的讲课在B站上是获得网友们的认可。

而这个人,只听过他为红楼梦付出了21年,没听说过他所复修的红楼梦有多好!

user avatar

在世俗眼里,他应该不算成功,没搞到钱!

对他个人而言,看他自己怎么想吧……

user avatar

唐国明不是在续写《红楼梦》,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是在开天辟地的考古式复原《红楼梦》。后20回他是如何“考古式”复原暂且不表,他还考古式复原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怎么复原的呢?

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曹雪芹看了都要流泪:

前八十回其他回,是以俞平伯先生校对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的《红楼梦》前八十回、河南郑州2004年9月海燕出版社第1版周汝昌先生用所有脂批本汇校的八十回《红楼梦》与2003年4月作家出版社第1版郑庆山先生校订的《脂本汇校石头记》八十回为主校本,以考古复原的方式相互汇校而成,再与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版《红楼梦》互校一次成文后,加上我在程高本后四十回基础上去伪存真考古复原的八十回后的二十回《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而合成了这个前后语言风格统一、脉络贯通,回归于曹雪芹原意原笔的百回版本——《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对文本特别是古籍进行校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一般而言都是选一个最古老的版本为底本,再参以后世不同的版本系统为校本,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的校勘,最终得出最可靠的一个本子。

但是唐国明这种拿着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红楼梦》来当底本的方式,实在是让我懵逼树结懵逼果,至于又拿人民文学社2008年出版的《红楼梦》来进行所谓的互校,尤其令人莞尔。

“主校本”是什么东西,恕我孤陋寡闻,闻所未闻;

“互校”是什么校勘方法,恕我孤陋寡闻,闻所未闻。

唐国明一直很自信,盲目的自信,体现在方方面面。

唐国明自己有一个公众号,就叫“唐国明”,封面是自己的头像。

第二篇文章的题目叫:

写千古流传文章造福万世,是从古至今唐国明这样文人的担当与操守

后面基本上都是这种画风的文章:

文章里面的内容非常杂乱,我觉得有点像呓语:

至于他非常自豪的:

直到经过各种波折发表问世,直到读者读后直呼他是“曹雪芹在世”“当代曹雪芹”,直到2016年全书正式出版,直到2017年列入《红楼梦学刊》2014年至2016年红学书目。

我翻遍了《红楼梦学刊》第一期的三篇综述,没有发现其大作,望智者告之。

自称要“保卫诗歌、圣洁诗歌、复活诗歌”,开创“鹅毛体”诗歌:

自己也用“鹅毛体”在团结出版社出了一本书(懂的都懂),豆瓣上该书没有评分,只有两个评论,一个是唐国明自己的,他称赞自己的诗歌为:

但是另一个评论,则相当尖锐:

如何评价唐国明呢?

可悲,且可怜。

希望能早日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过上正常的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

user avatar

你知道我这21年是怎么过的吗?

我每天都在各个平台给自己吹牛逼

user avatar

此人叫唐国明,他在知乎是有账号的。

迄今为止,他在知乎写了100篇文章,发了一百多个视频,累计获得了92赞。

没错是92个,不是92K,也不是92万!

文笔之好,震古烁今!

李白看了会沉默,鲁迅看了会流泪,曹雪芹看了想去喝瓶敌敌畏!

另外他还有各种花式提问,都是关于他自己的,诸葛亮看了都忍不住夸他一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之人!”





user avatar

找个班上吧。

user avatar

大家别骂了,这一个文疯子不用送院。

在家人配合下适当精神抚慰,引导他投稿文学评论类杂志或者花点钱买点钱赞助三无小杂志拿个版面给他发表,让他刷刷满足感就可以了。你算算账比送医院吃药还便宜点。

给逼成武疯子,万一伤人就不好了。

user avatar

但凡看过唐国明写的东西就知道,这不是个文学问题。

是医学问题。

连话都说不顺溜的人花21年整红楼,21年后依然连话都说不顺溜。

毫无天赋,毫无意义,毫无自知之明。

民科不值得同情。从来就不值得同情。

对民科应该报以最大的恶意,用最恶毒的语言去嘲讽他们,诋毁他们,辱骂他们,这不是为了救他们,能救他们的只有医生,这是在救所有其他有发展成民科趋势的人,告诉这些人,再好好想一想,是不是真的要在没有进行过成体系的专业训练的情况下,把生命浪费在一个只是听起来极其伟大、实际上你这辈子加下辈子都根本不可能独立完成的事业上。

给民科冠以“励志”“努力”“梦想家”等荣誉,等于是在侮辱其他所有兢兢业业的专业人士。

民科所谓的持之以恒二十年,和坚持拉屎二十年没有区别。

我二十年来每次上厕所都坚持用同一个马桶,然后花二十万买个热搜,会有多少人觉得我勤奋、刻苦、不忘梦想?

给民科多大的荣誉,就等于给辛勤工作、学习的人们多大的侮辱。

他们不值得同情,他们的工作没有任何价值,他们甚至都不配被我们泼冷水,给他们泼冷水已经没有用了,他们已经陷在自己编织的金碧辉煌的迷梦里出不来了,只听得见肤浅的赞美,认为一切反对他们的声音都是出于嫉妒和仇视。

要用最大的力度给所有想要成为、正在成为民科的人泼冷水。

你没有系统学习,你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你没有经受过项目、论文、课题的反复折磨,没有听过连篇累牍的报告、培训和学术会议,你就是不配参与任何一个专业领域的研究。

别说什么学阀压迫,那真是太看得起民科了,学阀都懒得理他们。想被学阀压迫,起码得进了高等教育体系、能见到博导再说吧?

有多少人就是因为年轻时一腔热血撒错了地方,看见一个金碧辉煌的招牌就一头栽进去,把好好的人生毁成了一摊烂泥。

然后他们还要把自己烂泥一样的人生支棱出来,像摇晃着糊满屎的尿布一样,到处恶心人。

偏偏还有不少人会被他们所感动。

这感动比厕纸还要廉价。

还不如把这个感动留给自己手头的课题、项目和工作。

user avatar

我想起了《断臂的维纳斯》。

古往今来,无数人想破脑袋要复原她那两只胳膊。

其中有不少版本在人体学,医学等专业领域看来都算是颇有道理的。

然后,黑色幽默的是,大家居然发现,还是断着的形态最好看。

还真就是断着更显得神圣,端庄,并略带一点神秘。

断的是如此美丽,断得不像是断了,而像是被遮住了。

《红楼梦》与此同理。

世界上有些事物,就是因为不完整才近乎完美的。

不服不行,不认不行。

ps:我甚至怀疑,曹雪芹当年其实已经完本了,然后又主动把后面的毁了个干干净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