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正常,这都是理性选择。
民众们的心态都是很朴素的,而且都是严格按照社会风气来的。
上世纪某段时间,民众根本没想过当官这事,因为当时当个小官的收入远远比不上做个技工来得高,所以大家没那么多的从政思潮。
那个年代科学家的绝对收益可能不是最高,但相对收益拉满,不管是优先保障的住房还是相对高昂的工资都比其他行业拉开一大截,而且出去相亲啥的你只要说自己是个科学家,小姑娘们是很认的,当时《十万个为什么》都是可以拿来当礼物的。
但版本变了不是。
现在一说自己是“四大天坑”专业的,别说企业不愿意要,就连相亲的小姑娘也要在专业和个人之外考虑考虑家庭的要素,你别说啥情怀了。
情怀能买起房嘛,情怀能当饭吃嘛,你拿情怀当圣杯,情怀把你痰盂。
没办法啊,你过去搞科学可以,因为那时候搞科学收益高,社会认,现在你搞科学真没用,收益低,没人认。
咱也不能怪老百姓这样想不是,因为大家都这样,我咋办不是。
辛辛苦苦起早贪黑苦干三十年不如隔壁炒房客的收益高,反而还要给炒房客们交租,那再说啥能让大家相信劳动致富呢不是?
现实太残酷了,没办法,老百姓别无选择。
“明星”多好,明星干点啥都能有一群小粉丝维护,真自己的父母出事也有粉丝给维护,人上人啊,受人敬仰,收入居高,而且业务不过关还能用“世界上最努力的XXX”来掩饰不是。
说穿了还是这个收益问题,如果做劳动者收益高,那么大家就崇尚劳动者,如果做科学家收益高,那大家就崇尚科学家,如果做明星收益高,那大家就做明星不是。
.....
在过去,大家说起纨绔子弟,都是鄙视的,但现在才明白那不是鄙视,那叫酸。
经济依附必然导致文化依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