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在除俄罗斯外原苏联其他加盟国境内还有哪些苏联遗风?

回答
抛开俄罗斯,我们去看看原苏联其他加盟国,那些深深烙印在生活肌理里的苏联痕迹。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那玩意儿就像苏联时期盖的那些大体量建筑一样,结实,而且还在那儿,影响着方方面面。

城市景观里的“苏联印记”:

首先,你走到任何一个前苏联加盟国,尤其是那些曾经的首府或者主要工业城市,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无处不在的“苏式”建筑风格。这种风格,怎么说呢,就是朴实、实用,有时候甚至有点粗犷,但绝对给人一种“工业时代”的厚重感。

巨型行政建筑和广场: 你会看到那些规模庞大的政府大楼,很多是那种有明显柱廊、对称布局、方方正正的水泥结构,坐落在宽阔的广场中央。这些广场,在苏联时期,是举行阅兵、集会、庆祝活动的地方,现在呢,很多成了市民休闲、散步,或者节庆期间的聚集地。比如,乌克兰基辅的独立广场,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的自由广场,虽然名字改了,但广场本身的规模和周边建筑的风格,依然能让你联想到当年那个时代。
“赫鲁晓夫卡”和“勃列日涅夫卡”: 如果你深入到城市居民区,你会发现那些低矮、简陋但数量巨大的住宅楼,也就是所谓的“赫鲁晓夫卡”(Hruschjowka,以赫鲁晓夫命名),或者后来稍微体面一些的“勃列日涅夫卡”(Breschnewka)。它们是苏联时期大规模城市化和住房解决方案的产物。虽然现在很多已经被翻新、改造,但其“预制板”的结构、统一的户型、密集的分布,以及楼前那种老旧的儿童游乐设施,都还是浓浓的苏联味道。住在里面的人,很多依然保留着当年那种社区互助、邻里关系紧密的习惯。
纪念碑和雕塑: 各种战争纪念碑、英雄人物雕塑,在城市里随处可见。尤其是在二战(在当地人心中,通常是“伟大的卫国战争”)纪念日,这些地方总是人头攒动。虽然有些国家在去“苏化”的过程中对某些雕塑进行了移除或改造,但那些代表着苏联时期集体记忆和意识形态的纪念物,仍然是这些城市肌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立陶宛维尔纽斯的格里马斯广场,曾经有一座巨大的列宁雕像,后来被移除了,但周围的建筑和广场的布局,依然带有那个时代的痕迹。

社会生活中的“苏联影子”:

这种遗风可不光是看得到的,更是体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甚至是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

集体主义的残留: 虽然市场经济来了,个人主义思想逐渐抬头,但在很多方面,集体主义的观念仍然有影响。比如,社区之间的互助,对官方宣传和集体行动的某种惯性回应,以及在某些社会问题上,人们更倾向于将责任归咎于“国家”或“体制”,而不是完全从个人角度出发。
教育和医疗体系的惯性: 许多国家仍然保留着苏联时期建立的教育和医疗体系的基本框架。虽然也在改革,但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医院的组织结构、医生的培养模式,仍然带有苏联教育和医疗“全民普及、免费但效率不高”的特点。你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年长的知识分子,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还是在苏联时期塑造的。
公共交通和基础设施: 很多国家依然依赖着苏联时期建设的公共交通系统。比如,地铁系统(莫斯科地铁的风格在很多前加盟国都有体现),大量的公交车、电车线路。虽然也在更新换代,但不少基础设施的维护和运作方式,依然是苏联时期那种“计划经济下的效率”。
怀旧情绪与身份认同: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经历过苏联解体后的动荡和一些社会经济困难,一部分人,特别是年长者,会产生“怀旧”情绪,怀念苏联时期相对稳定、有社会保障的“黄金时代”。这种怀旧,不一定是对苏联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更多的是对过去某种生活状态的追忆。这种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些国家的政治走向和身份认同的构建。
某些思维定势: 还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对“指令性”工作模式的习惯,对“向上管理”的技巧,以及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有时会倾向于寻找一个“全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依靠市场机制或个人努力。

国家层面的“继承与重塑”:

在国家层面,苏联遗风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

官僚体系的影子: 尽管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建立更高效、更透明的政府,但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官僚主义、层层审批、审批周期长等问题,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而且改起来相当困难。
军事和安全机构: 苏联时期的军事力量、情报机构(虽然名称和组织结构有所调整)依然是这些国家国防和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战理念、军备思想,甚至是一些军事条令,都还带有浓厚的苏联色彩。
外交和地缘政治的思维: 在处理国际关系,尤其是与俄罗斯的关系时,许多前加盟国仍然会受到苏联时期地缘政治格局和历史记忆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候是出于安全考量,有时候是历史恩怨,有时候也是一种文化和心理上的羁绊。

当然,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些“遗风”并非都是负面的。苏联时期留下的工业基础、教育体系、科学研究成果,以及某些社会价值观念,很多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被这些国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改造和创新。

总而言之,原苏联其他加盟国就像一本厚重的老书,苏联时期留下的痕迹,就像书页上的油墨,虽然有些地方已经模糊,有些地方被新的文字覆盖,但细细品读,你依然能感受到那个时代强烈的气息,它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更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国家发展方向。这些遗风,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抹去的,它们是历史的沉淀,是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乌兹别克斯坦。。。

主体民族信仰伊斯兰,大多数为穆斯林。

经过钢铁领袖慈父般的共产主义关怀之后

这片土地至今世俗

舞照跳酒照喝猪肉照吃,

还有专门的养殖场……

这很不清真【棒】




【富贵老司机带你逛】




塔什干经历过一次六十年代大地震,然后整个城市是所有苏维埃加盟国援助重建的。

有一个大地震纪念碑,很苏联……

【回去找找图】


塔什干每年胜利游行非常热闹,胜利游行的内容和苏联,俄罗斯一样一样的

【图找到了】




塔什干的胜利游行



加一个,苏维埃女仆…

乌兹别克

哈萨克【图片来源:巴依老爷卡扎克】

还有叛变革命,让高年级高中女生走OL风格的吉尔吉斯坦


【目前妹子在中国留学哟】

user avatar

大学。

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来自苏联,这不说了。

一些学科还用苏联老教材,也不说了。

在乌兹别克斯坦出差时,一个大叔说:他女儿考上大学之后,学校来人跟他签了一份合同。

合同规定,一旦决定入学,他有义务保障女儿完成学业,在女儿毕业之前不准把她嫁出去。

上面说的是比较深层的东西。

表层的东西,我目前最能想起来的就是看得人一身鸡皮疙瘩的仪仗队枪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