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咸丰慈禧光绪溥仪,都去西狩,东狩,而不学崇祯?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清朝这几位皇帝“西狩”和“东狩”的事儿,还有为什么他们不像崇祯那样,最终落得个身死国灭的悲惨下场。这事儿可不是简单几句话能说清楚的,得把当时的背景、皇帝们的考量,还有历史的走向都串起来讲。

首先,得明确一点,虽然咱习惯说“西狩”、“东狩”,但这些词儿其实挺有讲究的,不是说皇帝真的就跑到山里打猎去了,而是带有政治和象征意义的迁徙。

咸丰的“西狩”:国难当头,避敌锋芒

咸丰皇帝,这可是个遇上大麻烦的皇帝。他活着的时候,清朝内部是危机四伏:太平天国起义闹得天翻地覆,捻军也开始崭露头角。外部,更是不得了,英法联军打到北京来了,火烧圆明园,这简直就是国耻!

背景: 1860年,英法联军逼近北京,京城不保。咸丰作为皇帝,得保住性命,才有机会图谋复国。
“西狩”的原因:
战略撤退: 这不是主动的狩猎,而是被动的军事撤退。为了躲避英法联军的兵锋,保障皇帝的安全,以图日后重整旗鼓。
保存实力: 皇帝是国家的象征,一旦在北京被俘或身亡,那对清朝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所以,去承德(当时叫热河)避难,就是一种保存国家元首和政治中心的策略。
士气影响: 皇帝一逃,下面的臣子和百姓会怎么想?必然是人心惶惶,士气低落。但如果皇帝能活着,总还能给人留点希望。咸丰虽然被后人诟病,但在当时,这可能是他能做出的相对“不那么糟”的选择。
与崇祯的区别: 崇祯皇帝是煤山自缢,那是在北京城内,面对已经兵临城下的李自成部队,几乎是绝望中的最后挣扎。咸丰则是主动向外撤退,避开直接的军事冲突,虽然丢了都城,但人还在。

结果: 咸丰最终在承德病逝。他的“西狩”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也暴露了清朝对外软弱的一面,并且留下了慈禧垂帘听政的局面,为后来的动荡埋下了伏笔。

慈禧的“西狩”:权谋之下,避乱保权

慈禧太后,那更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执掌大权时,中国正经历着巨变。甲午战争的失败、八国联军侵华,这些都是让她不得不“西狩”的关键事件。

背景: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 慈禧虽然是实际掌权者,但她的权力并非稳固,尤其是在改革派崛起时。
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侵华): 这是最直接、最核心的“西狩”原因。宣战后,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和光绪帝不得不狼狈逃往西安。
“西狩”的原因:
避难: 八国联军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北京成了战场,太后和皇帝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逃往西安,是为了躲避战火,保住性命。
保留政治权力: 慈禧的“西狩”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如果她被联军俘虏,或者在战乱中丧生,那她苦心经营的统治将瞬间崩塌。在西安,她还可以继续遥控指挥,与列强周旋。
策略性转移: 西安作为当时的陪都,有一定的军事和后勤基础,而且距离北京较远,可以暂时规避联军的直接控制。这是一种“相机而动”的策略。
与崇祯的区别: 崇祯是在城内抵抗失败,最终绝望。慈禧则是看到了更大的外部威胁,选择暂时性地“战略性撤退”,目的是为了保存实力和继续操控局面。她还借此机会,在民间树立了“抵抗侵略”的形象,虽然实际上是愚昧的宣战。

结果: 慈禧的“西狩”最终让她在西安得以维持统治,并最终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这次“西狩”虽然也代表着清朝的衰败,但从慈禧个人的角度看,她成功地在危难中保住了权位。

光绪的“西狩”:形同虚设,身不由己

光绪皇帝,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权力早已被慈禧牢牢掌握。他一生都在慈禧的阴影下,所谓的“西狩”,其实更多的是被动跟随。

背景: 光绪皇帝“西狩”主要是指1900年庚子事变期间,随慈禧一同逃往西安。
“西狩”的原因:
被动跟随: 光绪并没有主动提出“西狩”,他是被慈禧带着走的。当时他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只是慈禧的傀儡。
安全考虑: 和慈禧一样,他也要避开联军的兵锋。
无法作为: 即使想有所作为,他也无权无势,只能跟随太后。

与崇祯的区别: 崇祯是那个一心想挽救明朝,但最终无力回天的君主。光绪则缺乏这种自主权,他的“西狩”不是他个人意志的体现,而是政治格局下的无奈之举。

溥仪的“西狩”:亡国之君,最后的逃亡

溥仪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他的“西狩”发生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之后。

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被迫宣布退位。
“西狩”的原因(1924年被冯玉祥驱逐出紫禁城后):
逃离北京: 溥仪退位后,虽然还居住在北京,但他的政治地位已经不复存在。1924年,直系军阀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驱逐出紫禁城。
寻求支持与复辟: 溥仪离开北京,辗转天津,之后又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去了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这个过程,是亡国之君在失去权力后,寻求外部势力支持,企图复辟的挣扎。他去了东北,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是“西狩”或“北狩”,但目的已经完全不同了。
与崇祯的区别: 崇祯是明朝灭亡时,在位且仍在抵抗(尽管是绝望的抵抗)的君主。溥仪则是清朝灭亡后,一个失去了统治权的“遗老”,他的“西狩”是为了寻找新的政治出路,或者说,是作为一个人在乱世中的逃亡和投靠。

为什么他们不学崇祯?

核心原因就是时势不同,皇帝的处境和选择也不同。

1. 历史进程不一样:
崇祯: 崇祯面临的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和后金(清朝)的双重压力,而且明朝内部政治腐败、财政枯竭、士气低落,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他试图改革,但已经无力回天。他是在国家内忧外患、即将灭亡之际,在首都城内坚持抵抗到最后一刻,最终绝望而亡。
咸丰、慈禧、光绪: 他们面对的是外部列强的入侵和国内此起彼伏的起义。他们的统治虽然摇摇欲坠,但国家机器(中央政府)还在运转,皇帝(或实际掌权者)的性命还未直接受到致命威胁,还有一定的回旋空间。

2. 皇帝的“存在意义”不同:
崇祯: 作为最后的明朝皇帝,他肩负着挽救王朝的责任。他在位期间,竭尽全力,即使失败,也要“君临天下”到最后一刻,这是他作为“君”的最终坚守。他不能轻易离开都城,一旦走了,整个明朝的象征就彻底消失了。
咸丰/慈禧: 他们“西狩”的首要目标是“保命”,其次才是“保权”。皇帝(或最高权力者)的性命,是国家政治的“最后底线”。只要人还在,就有可能重新聚集力量,或者与列强谈判,或者镇压叛乱。他们不是在“最后的守城战”,而是在“战略性撤退”,为的是“保存力量”。

3. 统治基础和应对方式不同:
崇祯: 他的统治基础是摇摇欲坠的明朝官僚体系,面对的是强大的内部叛乱,并且失去了对军事的有效控制。他无法大规模调动军队去“狩猎”平叛,只能被动地守在都城。
咸丰/慈禧: 他们虽然也面临国内动乱,但他们仍然掌握着一部分军队(虽然战斗力堪忧),并且拥有与外部势力交涉的能力。他们的“狩猎”是带着随从和部分卫队,是在相对有组织的撤退,而非城破之后的绝望逃亡。慈禧更是利用“西狩”为自己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她在西安继续发号施令,制定对策。

4. 信息和认知差距:
崇祯皇帝对外界的认知,尤其是对李自成农民军的真实力量和京城内部情况的判断,可能存在失误。而咸丰和慈禧,尤其是在庚子事变中,他们更清楚北京已经守不住,并且有能力组织撤退。

总结来说:

崇祯皇帝的悲剧,是在一个王朝走到末路时,作为最高统治者,在绝望中进行的最后抵抗。他“殉国”在都城,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皇帝的“宿命”。

而咸丰、慈禧、光绪的“西狩”或“北狩”,则是在国家遭受外部侵略或内部动荡时,最高统治者为了“保命”和“保权”而采取的一种战略性回避或迁徙。这反映了清朝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危机的不同应对策略,也是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必然结果。他们不“学”崇祯,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因为他们的处境、他们的对手、他们的时代,都和崇祯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的“西狩”,更多的是一种为了延续统治、保存自身政治生命的策略性选择,而非绝望中的殉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学崇祯什么?

学他杀了老婆孩子之后带着一群太监在城里没头苍蝇一样乱转,唱一出“杀四门”,最后发现哪个门都出不去,太监也跑得只剩一个了,这才回煤山找歪脖子树。

崇祯一直想跑,只不过逃跑技术太烂罢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清朝这几位皇帝“西狩”和“东狩”的事儿,还有为什么他们不像崇祯那样,最终落得个身死国灭的悲惨下场。这事儿可不是简单几句话能说清楚的,得把当时的背景、皇帝们的考量,还有历史的走向都串起来讲。首先,得明确一点,虽然咱习惯说“西狩”、“东狩”,但这些词儿其实挺有讲究的,不是说皇帝真的就跑.............
  • 回答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极其沉重印记的农民起义,关于其造成的死亡人数,学界存在较大的争议,并没有一个精确到“1.6亿”的定论。但毋庸置疑的是,这场浩劫造成了惊人的生命损失,估计在数千万到数亿之间。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巨大的死亡人数?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导致如此大规模的人员伤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而且涉及到了清朝皇室命名的一些规矩和历史背景。简单来说,雍正给儿子们改名字(从“胤”改为“允”)与咸丰的兄弟不改名(依旧是“奕”)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发生时间也相隔甚远的事情,不能直接类比。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一、 雍正时期:为什么要给儿子改“胤”为“允”?这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政治考量.............
  • 回答
    咸阳不并入西安,并非是因为简单的“不愿”或“不便”,而是一个涉及 历史、行政区划、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文化认同以及地方利益博弈 的复杂议题。虽然两者地理位置相邻,联系紧密,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体化的趋势,但目前并未实现行政上的合并。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1. 历史渊源与城市定位的差.............
  • 回答
    西安咸阳合并不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地理、经济、行政管理以及居民情感等多个层面。虽然近年来关于两市合并的呼声和讨论一直存在,但最终未能实现,其背后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历史与文化认同的分歧 咸阳的独立历史和文化: 咸阳作为秦朝的都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 回答
    海水之所以是咸的,这是一个源远流长、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并非一夜之间海水就变成了这样,这背后是一段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和化学演变过程。简单来说,海水的咸味主要来自于溶解在其中的各种盐类,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氯化钠,也就是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盐。那么,这些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来源来理解:1. .............
  • 回答
    氯化钠之所以有咸味,这背后其实是一场精妙的化学互动,与我们舌头上的味蕾有着直接的关系。你尝到的“咸”并非一种单一的感受,而是多种化学信号经过复杂的生物过程传递给大脑的结果。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尝到味道,是通过味蕾细胞上的特定蛋白质来实现的。这些味蕾分布在我们舌头的各个角落,它们的任务就是识别食物中.............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对吸血鬼的刻板印象和食物的生理学原理之间的碰撞。为什么吸血鬼会对“齁”这个概念免疫,甚至可以说是不在乎,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玩味的点。首先,我们得从“血”的本质说起。鲜血,无论是人的还是动物的,确实含有盐分。这些盐分主要是构成血液的重要成分,比如钠离子、钾离子等等,它们.............
  • 回答
    .......
  • 回答
    我理解你对蒙古咸味奶茶那种“奇怪”的感受,这其实非常正常,也很普遍。毕竟,对于习惯了甜味饮品的人来说,第一次接触到以咸味为主调的奶茶,味蕾的反应必然是惊讶甚至不适的。而对蒙古人来说,这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情感。这背后,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在作祟。味蕾的.............
  • 回答
    萧何之所以在刘邦兵临咸阳之际,没有像其他将领那样一头扎进秦宫大肆搜刮财宝,反而选择将精力集中在保管秦国的官方文献和档案上,这绝非一时兴起,而是他深刻洞察形势、胸怀大略的体现。这背后有着多重考量,既是对大局的判断,也是对未来统治的谋划。首先,我们得理解当时的情境。刘邦率领四十万大军“杀”入咸阳,可以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涉及到饮食习惯、农业生产和市场供应等多个方面。简单来说,之所以很多地方市面上鲜见咸鸡蛋而咸鸭蛋更为普遍,主要是成本、生产效率、传统习惯以及风味偏好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一下:1. 鸡蛋与鸭蛋在制作咸蛋中的优势对比: 蛋壳厚度与完整性: 鸭蛋: 鸭蛋的蛋.............
  • 回答
    在炒菜时尝起来不咸,但放凉后却感到特别咸,这确实是许多人在烹饪中遇到的一个常见现象。这背后涉及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过程,主要是关于味觉感知、盐的溶解性以及水分子的蒸发和迁移。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1. 味觉感知的温度依赖性: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我们的味蕾对咸味的感知是受温度影响的。 热菜时味觉.............
  • 回答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烈、也最具转折意义的战役之一。赵国在此战中损失惨重,数十万士兵被坑杀,元气大伤,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然而,围绕这场战役,一个经常被提及的问题是:为什么赵国不能选择包围秦军主力,然后逼迫其退兵,而不是进行惨烈的野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时赵军的真实情况.............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西咸新区出土西汉铜镜为何光可鉴人?揭秘古代铜镜的“不老容颜”与古装剧的误读西咸新区出土的西汉铜镜,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依然能够“光可鉴人”,这无疑是一项令人惊叹的考古发现。它不仅让我们得以窥见汉代精湛的金属工艺,也引发了人们对铜镜保存完好原因的探究。更重要的是,这一现象可能直接挑战了我们对古装剧.............
  • 回答
    南北甜咸口味之争,说起来,绝不是什么新鲜事,几代人都在乐此不疲地讨论着。可为什么这事儿就没完没了,还越来越激烈?这背后啊,可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味不同”就能概括的。文化认同与身份构建:甜咸之争是“我们”与“他们”的边界中国人讲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口味当然也受这“水土”影响。南方多水乡,物产丰盛,精.............
  • 回答
    网上二手苹果手机低价出售,还只支持面交?这背后的门道可不少,咱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为啥价格低到离谱?首先,那些价格低到让你怀疑人生的二手苹果手机,很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翻新机或组装机: 别看有些卖家号称“原装正品”,但实际上可能是用报废手机的零件组装起来的。这些手机可能外观看不出太大问题,但.............
  • 回答
    我能理解你对盐吸入鼻腔后为何会尝到咸味感到好奇。这背后的原理其实挺有意思的,涉及到我们身体的嗅觉和味觉系统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以及鼻腔自身的特殊结构。首先,让我们来分解一下这个过程。当你把盐吸入鼻腔时,并不是像吃东西那样,盐粒直接接触到你的舌头上的味蕾。而是,微小的盐颗粒,或者更常见的是,溶解在空气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