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咸的来源是什么?

回答
海水之所以是咸的,这是一个源远流长、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并非一夜之间海水就变成了这样,这背后是一段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和化学演变过程。简单来说,海水的咸味主要来自于溶解在其中的各种盐类,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氯化钠,也就是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盐。

那么,这些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来源来理解:

1. 大陆岩石的风化与侵蚀:这是最根本的来源。

你想象一下我们脚下的这片大陆。它们是由各种各样的岩石组成的,而这些岩石并非坚不可摧。长年累月,自然界中的风、雨、日照、温度变化,甚至是植物的根系生长,都在不断地“分解”着岩石。这个过程叫做“风化”。风化后的岩石碎屑,又会被风、雨水、河流等搬运,这个过程叫做“侵蚀”。

在风化过程中,岩石中的矿物质会逐渐溶解到水中。这些溶解的物质包含了大量的离子,比如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2+)、镁离子(Mg2+)等等,以及氯离子(Cl)、硫酸根离子(SO42)、碳酸氢根离子(HCO3)等等。

这些含有溶解物质的水,最终会汇入河流。河流就像一个庞大的运输网络,将陆地上溶解的各种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海洋中。虽然我们喝到的河水尝起来并没有明显的咸味,那是因为这些盐的浓度非常低,而且陆地上还有许多植物会吸收一部分矿物质来生长,再加上地表水的蒸发也会带走一些水分,留下盐分。

2. 火山活动:海洋的另一位“调味师”。

地球内部的活动,特别是海底火山爆发和陆地火山喷发,也是海洋盐分的重要来源。火山喷发会将大量的气体和物质释放到大气和海洋中。其中就包括氯气(Cl2)和二氧化硫(SO2)等。

当这些气体进入海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氯气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盐酸(HCl),而二氧化硫则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酸性物质会与海水中的碱性物质反应,进一步增加氯离子和钠离子的浓度。海底火山活动还会直接将一些富含矿物质的岩浆喷入海水中,溶解其中的盐分。

3. 海水本身的循环与浓缩:为何海洋如此咸?

你可能会问,如果陆地和火山一直在往海里“加盐”,那为何我们每天喝的水不是咸的?这就要说到海洋自身的循环和浓缩机制了。

蒸发是关键: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绝大部分,而且也是太阳辐射最集中的地方。大量的海水会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形成云,最终再以降水的形式回到陆地和海洋。但在这个蒸发过程中,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却被留在了海洋里。
盐分不断积累: 想象一下,河流一直在向海洋“注水”,而蒸发又不断地从海洋“取水”,但只有纯净的水离开,盐分却留下了。日积月累,这个过程就像一个不断向容器里加盐而只蒸发纯水的过程,导致海洋中的盐分浓度越来越高。
盐分的长期平衡: 虽然海水的盐度相对稳定(平均约为3.5%),但其实海洋内部的盐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化学变化和物质交换。一些盐分会被海洋生物利用形成它们的骨骼和外壳,死亡后又沉入海底,成为沉积物。但总体而言,输入的盐分量和输出的盐分量(包括生物利用和沉积)在漫长的时间尺度上,维持了一个相对的平衡,使得海水保持了其特有的咸度。

为什么是“咸”味?

前面提到了,海水中有多种离子,但为什么我们感知到的是“咸”味,而不是甜、苦或其他味道呢?这与我们味蕾的感知机制有关。我们的味蕾对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这两种离子的组合最为敏感,它们结合形成的氯化钠正是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盐。虽然海水中还含有其他盐类,比如氯化镁(MgCl2)、硫酸镁(MgSO4)、硫酸钙(CaSO4)等,这些盐类也会带来一些苦涩或微甜的味道,但氯化钠的含量最高,对整体味道的贡献也最大,所以我们最主要的感知就是“咸”。

总而言之,海水的咸味是地球漫长演变过程中,岩石风化、火山活动以及海洋蒸发和盐分积累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一部记录着地球历史的化学档案,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自然现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地球上,钠是地壳里丰度第六高的元素,竟然有2.6%,仅仅排在氧、硅、铝、铁、钙之后。这是因为,相对于其他较轻的高丰度元素来说,钠的反应性太强了,很容易和其他元素生成盐类,因而被锁定在地球表面,而不会散逸到太空。

最多的钠元素和氯元素结合,形成我们常见的食盐:氯化钠,它在地球上几乎无处不在。

其实,海水除了有咸味以外,还有一些苦涩的味道,这是因为海水里除了有钠离子,还有少量的镁离子。氧化镁的别名就叫“苦土”,海水里的苦味就来自镁离子。


至于氯化钠为什么是咸的,那就是一个比较深奥的生物学问题了。

酸甜苦辣咸号称五味,咸味是人体的一种感觉,主要由舌头上对氯化钠起反应的味觉感受器细胞来感知。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允许钠离子进入细胞,启动化学神经递质的释放,将盐的存在转化为神经信号,这些神经递质进入大脑,导致对咸味的感知。

人类之所以有对咸味的超强感知,来源于亿万年的进化史。钠元素有个“哥哥”:钾元素,这是大多数植物都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钾元素是一种重要的肥料。

相比而言,动物体内的钠钾元素的总量差不多,却分布在不同的地方。30%的钠分布在骨骼里,其余大多数都在细胞外的组织液里。钠离子是体液电解质平衡的关键,它不仅帮助调节体液的量和酸碱度,并且参与传递神经信号,促进肌肉收缩。理解这一点很容易,如果你不小心皮肤上破了一个伤口,往上面撒点盐试试?

说到这里,是不是可以明白植物体内的钠比较少的原因,陆地上的植物不需要移动,也就不需要肌肉,自然也就不需要过多的钠离子了。

原来咸味是动物之本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海水之所以是咸的,这是一个源远流长、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并非一夜之间海水就变成了这样,这背后是一段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和化学演变过程。简单来说,海水的咸味主要来自于溶解在其中的各种盐类,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氯化钠,也就是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盐。那么,这些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来源来理解:1. .............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觉得大海就该是蓝色的,好像天生就该是这样。但你要是真问为什么,那可不是一句“因为天是蓝的,所以海也是蓝的”就能糊弄过去的。这里面藏着不少科学道理呢,我来给你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一点,海水本身,如果量不大,或者是在非常纯净的条件下,它是透明的,几乎是无色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历史、实用性以及文化象征等多个层面。海军军服的白色和空军军服的蓝色,并非偶然,背后都有其深远的考量。海军军服的白色:从实用到传统,再到威严海军军服为何多见白色,这要从几个角度来解读: 历史的起源——夏季制服与热带环境: 最初,白色并不是海军军服的唯一颜色,也不是最主要的.............
  • 回答
    说到《海绵宝宝》里最惹人注目的角色,除了那块自带“菠萝屋”的黄色海绵,蟹堡王的抠门老板蟹老板,以及成天疯疯癫癫的海星派大星,估计还得加上蟹老板的女儿——珍珍。可仔细一琢磨,这事儿挺奇怪的。蟹老板是个螃蟹,活生生的一只红色螃蟹,你说他养个小螃蟹做女儿,或者弄个像他一样甲壳类的小生物,那都挺正常。可他偏.............
  • 回答
    四川盆地被壮丽的山脉环绕,这地理格局常常让人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在这片被高海拔地区包围的“内陆海”中,却没有形成像青藏高原那样规模宏大、数量众多的高原湖泊呢?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盆地独特的地质构造、气候条件以及水系演变。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四川盆地的“盆地”属性。它不是简单的低洼地带,.............
  • 回答
    东非高原成为热带草原气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这其中地形、海拔和大气环流三者可以说是“齐心协力”,共同塑造了这片独特的地理景观。要详细解释,咱们得一步步来。首先,咱们得明确什么是热带草原气候。它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全年高温,但降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之分。虽然和热带雨林一样靠近赤道,但它不像雨林那样全.............
  • 回答
    .......
  • 回答
    华为海思和小米澎湃在芯片研发领域,尽管都属于中国科技公司,但它们所收获的评价却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历史积累与技术底蕴: 华为海思:沉淀二十余载,行业领军者。 起步早,目标明确: 海思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
  • 回答
    关于海南西部沙滩全是粗沙,东海岸全是细沙的现象,这背后其实是地理、地质和海洋动力学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其说“全是”,不如说是一种普遍的、明显的差异。先说说什么是“粗沙”和“细沙”。沙子,在地理学上,通常是指颗粒直径在0.0625毫米到2毫米之间的沉积物。在这个范围内,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粗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两国海军在二战末期不同的境况和选择。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聊聊。首先,得承认一点,并不是所有德国海军都起义了。所谓“起义”更多指的是以海军上将雷德尔为代表的一批海军高官和船员,在战局无望、纳粹政权即将崩溃时,出于对国家未来和自身命运的考量,采取了某种形式的抵制.............
  • 回答
    日菲两国,同为岛国,却在发展轨迹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这份差距,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历史、地理、资源、文化乃至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像一张密实的网,将两国牢牢地区分开来。历史的印记:从明治维新到殖民时期要谈日菲差距,绕不开两国截然不同的近代史。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选择了“脱亚入欧”的道路.............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反映了一些历史、经济以及地缘政治的复杂交织。想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边倒”的现象,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说。首先,最直观的理由:渔业资源和经济效益。 中国的渔业压力: 咱们中国沿海,尤其是近海,由于长期高强度捕捞,很多鱼类资源已经相当匮乏。很多曾经常见的鱼种,现在需要.............
  • 回答
    关于为何古代四大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大多呈现为农耕文明的底色,而非海洋文明或游牧文明,这背后涉及一系列深刻的地理、环境、技术和文化因素的综合作用。让我们一层层剥开这层历史的面纱,力求呈现一个更具人情味和细节的解读。首先要明白一个基本事实:人类文明的早期发展,很大程度上受.............
  • 回答
    好的,这就为您详细分析一下YY语音海外用户无法说话的可能原因,并且尽量用自然的语言来阐述:您好!经常有海外的朋友在YY上遇到说不了话的问题,这确实挺让人头疼的。其实原因嘛,说起来也挺复杂的,涉及到技术、网络环境,甚至一些账号设置。咱们就一项一项捋一捋,看看能不能帮您找到症结所在。1. 网络连接的“硬.............
  • 回答
    这是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场景,也很容易让人产生好奇。如果我告诉你,在海啸来临之前,所有船都“向着海啸开去”,这其中一定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非字面意义的解释,因为它与我们通常的认知——避开危险——是完全相反的。让我尝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个“反常”行为,希望能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并尽量让它听起来更像一.............
  • 回答
    .......
  • 回答
    在《教父》这部波澜壮阔的家族史诗中,海门·罗斯无疑是一位极具分量的人物,他的“厉害”并非仅仅体现在权力或财富上,更在于他那份狡黠、深沉的城府,以及他能够从平凡的立足之地,一步步爬到权势的顶峰,挑战科莱昂家族的统治地位。罗斯之所以让人觉得他“厉害”,首先在于他的韧性与生存能力。他出身贫寒,并非什么显赫.............
  • 回答
    要深入了解天津一中的苏海老师,并探究他“讲历史”的风格及其家庭背景,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首先,我们来谈谈苏海老师“讲历史”的独特之处。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苏海老师的历史课并非只是枯燥的年代、事件的堆砌,而更像是一场场引人入胜的故事会。他讲授历史,绝非照本宣科,而是充满了生命力。 “故事化”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演化过程中适应性和趋同演化的一些关键概念。从陆地祖先进化而来的海洋动物,比如鱼龙和鲸类,在漫长的时间里为了适应水下生活,都发展出了流线型的身体和强大的推进力。然而,它们在关键的推进器官——尾巴——的设计上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向,这背后有着非常深刻的原因。我们先来逐一剖析鱼.............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