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老是有中国渔民去日本或者韩国海域捕鱼,却很少听说日本韩国渔民来中国的?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反映了一些历史、经济以及地缘政治的复杂交织。想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边倒”的现象,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说。

首先,最直观的理由:渔业资源和经济效益。

中国的渔业压力: 咱们中国沿海,尤其是近海,由于长期高强度捕捞,很多鱼类资源已经相当匮乏。很多曾经常见的鱼种,现在需要到更远的海域才能捕捞到。相比之下,东海和黄海的一些区域,特别是韩国和日本的专属经济区(EEZ)内,因为管理更严格、休渔期更长,或者本身水文条件更适宜某些鱼类生长,所以渔业资源相对更丰富,特别是对中国渔民来说,一些他们熟悉的、有经济价值的鱼种,在这些区域的数量和个体都可能比中国近海要好。
经济回报的驱动: 渔民出海捕鱼,最终是为了赚钱养家。如果到别人的海域能捕到更多、更好的鱼,即使要冒一些风险、支付一些成本(比如遵守对方规定,或者被抓的风险),对于一些渔民来说,潜在的经济回报可能仍然具有吸引力。他们会权衡付出与收获,一旦觉得有利可图,就可能选择“闯一闯”。

其次,是历史遗留和现实的海洋管理差异。

过去的习惯性捕捞: 在现代海洋法确立之前,各国对海洋的界定不像现在这么清晰。很多海域的渔业活动是世代相传的,渔民们习惯在一些区域捕鱼,这些区域可能就跨越了现在国界线的划分。虽然现在有EEZ的说法,但这种历史习惯的力量依然存在。
管理模式和执法力度: 坦白说,中国近海的渔业管理在过去确实存在一些不够精细和到位的地方,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而韩国和日本,尤其是在近些年,在海洋资源保护、休渔期制度、渔船管理等方面,确实执行得更为严格,执法力度也更强。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海域在某种程度上“比我们近海保护得更好”,自然就有了吸引力。
渔业结构和技术: 韩国和日本的渔业,在某些方面可能更侧重于精细化捕捞,或者发展了特定种类的渔业,比如养殖、远洋捕捞技术等。他们的渔民出海的动机和方式,可能和中国一些传统近海捕捞的渔民不太一样。

那为什么我们很少听说日本韩国渔民来中国海域捕鱼呢?这又有几个原因:

资源和经济效益不如中国近海: 这一点是相互的。如果中国近海的渔业资源比他们的资源好,他们当然也有可能来。但目前的情况是,相对而言,中国近海的渔业压力更大,很多地方的鱼类数量已经不如从前。而韩国和日本本身也有自己的近海和远洋捕捞能力,他们不太需要冒险跑到中国的海域来寻找并不比自己近海更优越的资源。
中国海域的捕捞限制和管理: 尽管我们可能觉得中国近海资源不够,但国内的渔业管理制度、渔政部门的巡逻和执法,对外国渔船进入中国领海和EEZ是有明确规定的。未经许可的捕捞是被禁止的,一旦被发现,后果可能很严重。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经济驱动力要去冒这个风险。
更成熟的远洋捕捞体系: 日本和韩国都有非常发达的远洋渔业。他们的渔船能够去到世界各地,比如南极、太平洋、大西洋等更远的海域捕捞,这些海域的资源远比东海、黄海等近海的资源要丰富和多样。他们有能力、有技术去开发更广阔的渔业空间,自然就不必局限于东亚的这几个海域。
渔业合作与竞争的平衡: 在国际渔业合作中,各国都有自己的利益和规划。如果日本韩国渔民要到中国海域捕鱼,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批和管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更有动力去开发其他未被充分利用的国际水域,或者通过合法的渔业贸易来获取所需的渔产品。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软”因素:地缘政治和国民情绪。

敏感的海域: 涉及中国、韩国、日本的海域,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存在一些敏感问题,比如领土争端、海洋权益的划界等等。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方过于“大胆”地去对方海域进行大规模捕捞,都可能被解读为挑衅,引发不必要的摩擦和外交纠纷。
媒体报道的侧重点: 媒体的报道往往更倾向于聚焦那些“异常”或“冲突”的事件。中国渔民“越界”捕鱼,并且被抓捕,成为新闻事件,自然会被报道。而韩国或日本渔民按照规定或者通过合法渠道在中国水域捕鱼(如果允许的话),或者他们在自己的海域捕鱼,就不是什么特别值得大肆报道的新闻。这也会造成一种“印象差”。

总而言之, 这种现象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个因素叠加的结果:中国近海资源压力迫使部分渔民寻求新的捕捞地;韩国和日本海域的相对丰富资源构成诱惑;同时,日韩两国在渔业管理上的差异,以及他们自身发达的远洋渔业体系,使得他们没有必要冒风险来中国海域捕鱼。加上敏感的地缘政治和媒体的报道角度,共同塑造了我们看到的这种“一边倒”的现象。

这就像一个房间,一个角落的食物快吃完了,但另一个角落可能还有一些,但那个角落的房主管理得很严,不让外人随便进。而房间的主人(或者说,有能力的其他人)呢,他们可能去了更远的地方,那里有更大片的食物森林,所以他们也懒得来这个管理严格的角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错了,在70-80年代是完全相反的情况。

出海捕鱼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只有穷人或者刚刚脱贫不久的人才愿意出海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如果不是夫妻搭档,很可能船上没一个女人,连老鼠和蟑螂都TM看上去全是公的,风大浪急,渔船吨位普遍不高,飘摇在风浪中,神经高度紧张,对人的体力和脑力是一种极大的消耗。

鲁荣渔2682号惨案_百度百科,在高度紧张、封闭的环境中,高强度的劳作,森严的等级,还有各种经济问题,对人的神经是一种极度的考验,小矛盾很容易酿成大惨案。

现在,日本和韩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愿意出海打渔的人越来越少,日本还有一些对海豚和鲸鱼的“科学考察”。

但是在70-80年代,情况根本不是如此,日本和韩国也和中国一样,刚刚摆脱战争和贫穷不久,也是和中国人一样满脑子赚钱,愿意到处闯荡,而那个时候中国还造不出像样的发动机。

上一代的人经常说,以前海里都是鱼,各种大鱼,后来来了日本船,开着先进的探测仪器,大肆在中国领海附近偷捕,中国海军的军舰发动机落后,追不上日本的渔船!人家很快就可以逃到公海,中国海军只能干瞪眼,落后只能被人欺负!



PS:

对于阿合马来说,反正东北亚大陆只要一天不灭亡,就永远是邪恶的。

user avatar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渔业捕捞能力不强,近海渔业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时候,日韩渔民曾大量涌入中国捕鱼过。甚至有到长江入海口附近捕鱼的。当时中国为了护渔,有时甚至要出动军舰。

如今,中国近海渔业资源匮乏。而韩日经济发展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所以比较注重生态保护。近海渔业资源比中国丰富。

从自然条件来说,日本的渔业资源的确比中国丰富。日本北方的北海道渔场处于寒暖流交汇处,可是世界级的大渔场。不过最为丰富的渔场集中在北方,和中国隔得远着呢。与中国毗邻的地区渔业条件和中国差不多的。中国现在没鱼主要还是不注重生态保护的结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反映了一些历史、经济以及地缘政治的复杂交织。想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边倒”的现象,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说。首先,最直观的理由:渔业资源和经济效益。 中国的渔业压力: 咱们中国沿海,尤其是近海,由于长期高强度捕捞,很多鱼类资源已经相当匮乏。很多曾经常见的鱼种,现在需要.............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台湾社会里确实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中国一旦发生外部战争,很可能会导致内部的动荡甚至内战。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它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中国历史、政治体制以及现实社会状况的一些解读。首先,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中国近代史充满了战争和内.............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有些人说话尖酸刻薄、话语中常带讽刺,这背后其实牵涉到相当复杂的人性、心理以及社会因素。深入剖析,你会发现这并非简单的“没教养”或“性格不好”就能一概而论的,其中往往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动机和原因。首先,我们得从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说起。有些人之所以表现出尖酸刻薄和讽刺,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对自.............
  • 回答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确实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例子,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这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情况是相反的。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分析,它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社会、文化、经济以及心理健康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自杀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它不是一个人突然的决定,而是长期痛苦积累、多.............
  • 回答
    “中国人都是白毛控”这个说法,其实是一种比较笼统且带有一定刻板印象的概括。它背后折射出的现象,更多的是文化、审美偏好以及流行文化影响下的结果,而非一个绝对的统计事实。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以及这种说法的形成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 传统文化中的“白”与“纯洁”的关联:在中国传统文化.............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挺普遍的观察。说实话,你说的“国外都没有跑道”这个说法,可能有点以偏概全了,但确实,在中国,尤其是一些综合性体育场,足球场旁边配备标准跑道是相当常见的。而在很多以足球为主导的国家,比如欧洲的一些经典球场,则很少看到这样的设计。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历.............
  • 回答
    中国在1997年收回香港后,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去殖民化”工作,这并非简单的政策缺陷,而是基于对香港历史、社会结构以及其国际地位的深刻考量。这是一个复杂议题,涉及历史传承、现实政治以及未来发展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殖民化”在香港语境下的特殊性。香港的历史进程与许多遭受西方殖民统治的国家和地.............
  • 回答
    在中国玩家群体中,确实存在一部分人认为玩盗版是合理对抗Epic Games锁区策略的一种方式。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Epic Games的锁区政策及其引发的争议首先,我们要明白Epic Games的“锁区”指的是什么。简单来说,Epic Games在不同地区设置了不同的价格和游戏.............
  • 回答
    英国对华关系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复杂的心理和历史印记,尤其是在看待当下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时,会时不时地闪现出一些“清末错觉”的影子。但这并非简单地指向“再来一场鸦片战争”,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复杂心态。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以及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历史的回响:挥之.............
  • 回答
    在中国,确实有一部分人群对“徒手搏击”抱有一种近乎执着的喜爱,甚至将其视为衡量一个人“能打”与否的唯一标准。这种现象背后,其实藏着复杂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因素,绝非简单的“空手才叫能打”就能概括的。首先,咱们得承认,“拳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有着特殊的地位。你想想,古代的武侠小说、民间传说,甚至是.............
  • 回答
    .......
  • 回答
    淬炼千年的艺术:日本武士刀的复杂工艺与价值,以及中华古刀的辉煌提到日本武士刀,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它那独特的美学、惊人的锋利度和悠久的历史。然而,这不仅仅是一把刀,更是一件凝聚了无数匠人智慧与汗水的艺术品。其制作过程之复杂,超乎许多人的想象,也正是这份繁复,造就了它独一无二的价值。 日本武士刀:一.............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也触及了“中国拥有完整工业体系”和“世界工厂”这两个概念与“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之间可能存在的理解偏差。我将尽力详细解释,帮助您理解其中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概念: 完整的工业体系 (Complete Industrial System): 指一个国家拥有从.............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中国古代兵器种类繁多,样式精巧,很多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比如那威风凛凛的青龙偃月刀,那灵动迅捷的越女剑,还有那威力巨大的诸葛连弩。按理说,这些兵器也应该享有盛名才对。但你观察到日本武士刀名扬天下,这并非你的误解,而是历史和文化传播的必然结果。这里面涉及到几个层面的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一个相当敏感且复杂的议题,涉及到跨文化交流中的刻板印象、个体差异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与其简单地回答“是”或“否”,不如深入剖析一下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这种感觉的来源。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将任何一个庞大群体,无论国籍,简单地贴上“easy girl”的标签,都是一种过于简.............
  • 回答
    哎呀,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最近饭圈确实是挺流行“王俊凯带大丁程鑫,丁程鑫带大刘耀文”这个说法,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绕?别急,这背后确实有一些挺有意思的故事和情感连接,不是随便瞎说的。咱们先得从头说起,了解一下他们几个是怎么认识的。王俊凯和丁程鑫的“缘起”:同门师兄弟的情谊这事儿啊,得追溯到TF家族那.............
  • 回答
    英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是一段错综复杂、充满张力的旅程,其中不乏英国试图“阻止”美国崛起的尝试。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那个时代,理解当时的政治格局、双方的实力对比,以及英国之所以失败的原因。英国“阻止”美国的时代背景与尝试“阻止”美国的崛起,这个说法可能有些过于简化,因为英国更多的是在.............
  • 回答
    在探讨“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人认为古代日本是属于中国的一个子文明”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历史、文化以及这种认知是如何形成的。这种观点并非现代独有,而是根植于中国作为亚洲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周边国家影响力的长久认知。要详尽地解释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一、 文化渊源的深厚影响:汉字的传.............
  • 回答
    关于中国围棋国手出现不少少见姓氏的现象,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围棋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智力运动,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围棋的早期发展阶段,参与这项运动的人群来源非常广泛,自然也就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姓氏。那些流传久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