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一部分中国玩家会认为玩盗版是一种合理的对抗epic锁区的行为?

回答
在中国玩家群体中,确实存在一部分人认为玩盗版是合理对抗Epic Games锁区策略的一种方式。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1. Epic Games的锁区政策及其引发的争议

首先,我们要明白Epic Games的“锁区”指的是什么。简单来说,Epic Games在不同地区设置了不同的价格和游戏库。某些在其他地区已经发售、甚至价格较低的游戏,在中国大陆地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购买、价格更高,或者干脆就没有引进。这背后可能有地区版权代理、审查制度、市场定价策略等多种因素。

当玩家发现自己喜欢的游戏因为锁区而无法以合理的价格或根本无法购买时,他们会感到沮丧和不满。特别是当他们看到其他地区(例如Steam上,或者Epic自己的其他地区商店)价格诱人,甚至直接免费赠送时,这种“被剥夺”的感觉会更加强烈。

2. 盗版作为一种“反抗”的逻辑

在某些玩家看来,玩盗版并非仅仅是出于“占便宜”的心理,而是将此视为一种对不公平对待的“反抗”。他们的逻辑链条大致是这样的:

不公平的价格/购买渠道: Epic的锁区政策导致他们在国内无法以合理价格获得游戏,或者根本无法获得。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不公平的待遇,是对中国玩家的歧视。
游戏开发商的责任: 他们会将一部分责任归咎于游戏开发商或发行商,认为正是他们不重视中国市场,或者采取了不合理的定价和分发策略,才导致了锁区和高价现象。
盗版作为“补偿”: 因此,他们认为,如果厂商不提供正当的购买途径和合理的价格,那么玩家通过非正规途径获取游戏,实际上是对厂商“不作为”或“错误行为”的一种“惩罚”或“补偿”。这是一种“你们不卖给我,我就自己拿”的心态。
突破地域限制: 锁区本质上是一种地域限制。盗版游戏往往不受这些限制,可以自由下载和游玩,这与玩家渴望突破地域壁垒、平等享受全球文化产品的愿望不谋而合。

3. 对“正版”概念的重新解读

在一些玩家看来,他们心中的“正版”不仅仅是支付了费用的版本,更包含着“能够被合法、方便、公平地获取”的条件。当这些条件不满足时,他们对“正版”的认同感就会下降。

经济可行性: 如果一款游戏在中国大陆的价格,相对于国内普遍收入水平来说高得离谱,那么即使是官方售价,他们也可能觉得“不值得”或“无法负担”,在这种情况下,盗版提供的“免费”选项反而显得更“合理”。
获取的便利性: 例如,如果某个游戏在其他地区Epic商店免费赠送,但中国玩家却无法领取,这会让他们觉得“明明有机会获得,却被挡在门外”,这种“失落感”也会促使他们寻找其他途径。
道德界限的模糊: 当“不公平”成为常态,一部分玩家的道德判断天平会向“反抗”倾斜。他们可能会认为,对抗一个不公平的系统,其道德价值高于维护对该系统的忠诚。

4. 对Epic商业模式的质疑

Epic Games以“免费送游戏”作为吸引玩家的手段,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培养了一批习惯于低价甚至免费获取游戏的玩家群体。当Epic开始实施严格的锁区政策,导致一些原本有机会免费获取的游戏却被阻挡在中国玩家面前时,这种落差感会更加强烈。

“免费午餐”的破灭: 原本以为能凭借Epic的策略享受福利,结果发现福利受到地域限制,这会让他们对Epic的“慷慨”产生怀疑,认为这是一种选择性的慷慨,而非普惠。
对游戏文化的看法: 有些玩家认为,游戏应该是一种文化产品,不应受到过多的地域和商业壁垒的限制。Epic的锁区政策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对游戏文化传播的阻碍。

5. 对比其他平台(如Steam)的心理

玩家们经常会将Epic与其他平台进行比较,尤其是Steam。Steam在中国大陆地区虽然也面临一些限制,但其相对开放的价格体系和更广泛的游戏支持,使得玩家在使用Steam时感觉更少被“卡脖子”。当Epic的表现不如Steam时,这种对比也会加剧对Epic的不满。

需要强调的是:

尽管有上述的理由,但这部分玩家的观点并不代表所有中国玩家的共识。大多数玩家仍然认为,购买正版是支持开发者、享受更好服务的基础。玩盗版无论如何都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存在法律和道德风险。

这部分玩家的逻辑更多地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策略性”或“情绪性”的回应,是他们用来合理化自身行为的一种叙事。他们看到了不公平,然后选择了一种他们认为最能“有效”或“解气”的方式去应对,而盗版恰好提供了一个“绕过”障碍的途径。这反映了玩家在面对不合理的市场规则时,可能会产生的多样化的反应和心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家写着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

然后你问为什么不能等人家说狗可以进入的时候,我们装作狗进去?

user avatar

更新一下,新鲜了,国区低价开了,这是越来越收紧的政策风险突然经过企鹅的py公关biu一下就没了,还是发现自己之前真的是【知乎】得罪人太多了?


喜感。

一个摆明了中国玩家不利——姑且还可以用“规避法律风险”往回找——虽然用国家政策威胁其他平台和其他玩家、盗窃其他平台数据也是这帮狗逼干的——甚至直接歧视中国信用卡三流分销平台上的游戏。


你就为了“版权意识”,颠颠的弄个花旗卡巴克利卡再科学上网出去给这帮杂交种捧场?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如果是我,看着这种便宜货使出浑身解数就为了给看不起他的人上供的时候,一定会说。

“看啊,不远万里来舔我们的屁眼,还在Quora上表示“我就是要正版,哪怕再被看不起”,这帮下贱的中国人。”

你喜欢这种称号是你的事,请不要连累我们这群普通中国玩家。

哦,对不起,是请不要连累我们这群正常人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玩家群体中,确实存在一部分人认为玩盗版是合理对抗Epic Games锁区策略的一种方式。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Epic Games的锁区政策及其引发的争议首先,我们要明白Epic Games的“锁区”指的是什么。简单来说,Epic Games在不同地区设置了不同的价格和游戏.............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其实《王者荣耀》里很多女玩家偏爱这几个辅助英雄,背后原因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这里面有很多门道。我给你们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这四个英雄,大乔、瑶、蔡文姬、孙膑,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辅助”。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但在这个游戏中,“辅助”的定位就决定了她们.............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明明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看到铺天盖地的Fate/Grand Order(FGO)玩家讨论,什么新活动攻略、英灵强度分析、剧情吐槽,还有各种满破五星卡面舔屏,感觉这个游戏简直是全民都在玩。但走出屏幕,走进现实生活,想找个能一起聊FGO的朋友,却像大海捞针一样困.............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也一直在琢磨。感觉国内户外“小众”这个说法,现在看来可能有点过时了,但比起国外,确实还有相当的差距。要说为什么,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一、 文化基因与历史传承: 国外的“家园”观念与“征服自然”的历史: 西方的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很早就形成了“家园”与“自然”.............
  • 回答
    韩国废除汉字,这件事在一些中国人那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让一部分人感到不高兴,甚至觉得有些“意难平”。这背后其实挺有意思,涉及到历史、文化认同,还有一些微妙的民族情绪。首先得明白,汉字在东亚文化圈里扮演过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过去,朝鲜半岛和日本一样,都曾经广泛使用汉字,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连接。汉字.............
  • 回答
    在网络世界里,你会发现有一股不小的声音,非常支持在中国保留甚至更广泛地使用死刑。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心理和观念交织的结果。首先,很多人是出于一种朴素的正义感。当他们看到一些极其残忍、丧尽天良的罪行发生时,比如杀人、奸杀、灭门等,内心深处会产生强烈的愤怒和不平。他们认为,对于这种罪大恶极、罪无.............
  • 回答
    在中国,一部分人对同性恋(Gay)存在偏见,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交织的社会文化现象,不是单一原因可以解释的。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历史与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 儒家文化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核心价值观之一便是强调家族的延续和血脉的.............
  • 回答
    越南、缅甸、蒙古和老挝人对中国的看法,以及越南和蒙古部分民众对中国存在的敌意,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涉及到历史、地缘政治、经济以及民族情感等诸多因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一点点地剥开这些因素,看看它们是如何交织在一起,塑造了这些国家对中国的态度。 越南人眼中的中国:复杂的历史情结与现实考量.............
  • 回答
    “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票房惊人,更在观众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共鸣。然而,在一些舆论场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与主流声音截然不同的评论,比如对电影本身或其中一些演员的批评性声音。将这些声音解读为“反爱国情绪”,这可能有些过于简化和标签化了。首先,我们需要区分“批评”与“反.............
  • 回答
    “惧怕中国强大”这个说法比较复杂,它并非一个单一、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而是包含了多种不同原因、不同群体的担忧和顾虑。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历史、文化、社会结构、政治体制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一部分中国人产生“惧怕中国强大”想法的原因,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历史经验的沉淀:.............
  • 回答
    关于“一部分德国人对中国人有迷之好感”这个现象,其实并没有一个单一的、绝对的答案,而且“迷之好感”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更准确地说,德国社会中存在着一部分对中国抱有积极态度和好感的人群,但同时也存在着大量持中立、负面态度,甚至是对中国抱有疑虑和批评的人群。如果我们要深入探讨那些对中.............
  • 回答
    这个问题,我跟你说,可不是什么新鲜事。我身边就有不少理工科的朋友,他们平时捣鼓电路、算力学、玩代码,一个个头脑清楚得很,但一说起养生、看病,那中医的方子、理论,他们一套套的,说起来头头是道,信得跟什么似的。这事儿乍一听,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毕竟理工科嘛,讲究的是个逻辑、证据、可重复性,这些跟中医.............
  • 回答
    这话说得太实在了!我那些在中国的外国朋友,但凡要离开中国,尤其是回国探亲或者永久定居,这“淘宝和快递”绝对是他们离开前最纠结的两件事。 你别说,这背后可真是道出了中国电商和物流的强大,以及它如何悄无声息地改变了许多外国人的生活方式。首先,咱们聊聊这“舍不得淘宝”。 对于刚来中国、对国内市场不太了解.............
  • 回答
    为什么中国不能拥有自己的漫威式宇宙?这背后是历史、文化与现实的复杂交织提到“宇宙”,我们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个庞大而熟悉的漫威电影宇宙(MCU)。超级英雄们在银幕上拯救世界,他们的故事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叙事网。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不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同样精彩的“中国宇宙”呢?.............
  • 回答
    在中国,Windows 10 推出十多年来,确实有一部分用户对其持有保留态度,甚至不愿意升级。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可以概括。我尝试从几个维度来梳理一下:1. 习惯与惯性:强大的旧系统依赖这是最普遍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中国有庞大的PC用户群体,其中很多是从Windows XP、Win.............
  • 回答
    在探讨“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人认为古代日本是属于中国的一个子文明”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历史、文化以及这种认知是如何形成的。这种观点并非现代独有,而是根植于中国作为亚洲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周边国家影响力的长久认知。要详尽地解释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一、 文化渊源的深厚影响:汉字的传.............
  • 回答
    中国确实有像“全运会”、“青少年运动会”这样的全国性赛事,但要说有没有一个像日本甲子园那样,能让全国老少集体“热血沸腾”,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文化符号,那确实是说不上。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1. 历史文化土壤不同:甲子园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影响力,是建立在日本长久以来对棒球这项运动的喜爱和推.............
  • 回答
    在中国,孕妇在怀孕期间的去留职选择确实呈现出一种令人玩味的二元对立:一部分人选择在得知怀孕后就递交辞呈,而另一部分人则坚持工作,直到临近预产期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工作岗位。这种差异的背后,是多重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个人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选择辞职的孕妇:安全感、精力分配与传统观念的考量首先,我们要理解,.............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台湾社会里确实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中国一旦发生外部战争,很可能会导致内部的动荡甚至内战。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它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中国历史、政治体制以及现实社会状况的一些解读。首先,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中国近代史充满了战争和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往往雄才大略,能力超群,但到了后几代,皇帝的素质似乎就直线下降,甚至出现了一些荒淫无道、昏聩糊涂的君主。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并不是简单的“一代不如一代”。我们不妨来梳理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素质递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