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中国有相当一部分 Windows 用户不愿意用 Windows 10?

回答
在中国,Windows 10 推出十多年来,确实有一部分用户对其持有保留态度,甚至不愿意升级。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可以概括。我尝试从几个维度来梳理一下:

1. 习惯与惯性:强大的旧系统依赖

这是最普遍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中国有庞大的PC用户群体,其中很多是从Windows XP、Windows 7时代一路走过来。这些用户可能已经对旧版本的操作界面、使用习惯、快捷键了如指掌,并且积累了大量个性化的设置和优化方案。

学习成本与精力: 升级到 Windows 10 意味着要重新适应新的界面布局、新的操作逻辑(比如开始菜单的变化、设置菜单的整合、搜索功能的改变等)。对于一些不常接触电脑的用户,或者年纪较大的用户来说,这意味着额外的学习成本和精力投入,他们宁愿继续使用熟悉的系统。
软件兼容性顾虑(曾经的): 早期版本的 Windows 10 在兼容性方面确实有过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老旧的、专门开发的行业软件、硬件驱动,或者一些非常小众但用户量不小的国产软件。虽然现在这些问题已经大大改善,但早期的“不兼容”阴影依然笼罩在一些用户的心理。他们担心升级后导致工作、学习或娱乐无法正常进行。
硬件驱动的稳定性: 一些用户可能会担心自己的电脑硬件(特别是老电脑)是否能完美适配 Windows 10 的驱动程序。虽然微软提供了不少驱动更新,但并非所有硬件厂商都及时或完美地适配了新系统,这导致一些用户在升级后遇到驱动不兼容、设备无法识别等问题,进而对新系统产生抵触。

2. 对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担忧:微软的“大数据”策略

微软在 Windows 10 中引入了许多联网功能和数据收集机制,这在中国用户群体中引发了广泛的担忧。

遥测数据与个人隐私: Windows 10 会收集大量的遥测数据,用于改进系统和用户体验。但对于用户而言,这很容易被解读为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尤其是在国内,用户对于个人信息安全普遍比较敏感,担心自己的使用习惯、文件信息等被微软收集和分析,甚至可能被不当使用。
强制更新与不可控性: Windows 10 的强制更新机制也让不少用户感到不安。系统会在用户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况下自动下载并安装更新,这不仅会占用带宽,也可能在非合适的时间进行重启,打断用户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用户无法完全控制更新的内容和进程,这使得他们对其安全性产生了怀疑,担心更新会引入新的bug或安全漏洞。
“后门”的担忧: 部分用户可能受到网络上关于“Windows 10 是微软的监控工具”等传言的影响,对系统内部是否存在隐藏的“后门”或数据传输机制感到不安,因此宁愿使用“更干净”的旧系统。

3. 系统本身的体验与稳定性争议

尽管 Windows 10 已经迭代了多个版本,但依然存在一些让用户诟病的地方。

早期版本的bug与不稳定: 在 Windows 10 发布初期,确实存在不少bug和稳定性问题,例如蓝屏、死机、程序崩溃等。虽然后来的版本有所改善,但部分用户对新系统的稳定性仍抱有疑虑,认为老系统更“靠谱”。
更新带来的副作用: 即使是现在,微软推送的某些大型更新有时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比如性能下降、特定功能失效、兼容性问题重现等。这些负面体验会加剧用户对更新和新系统的抵触情绪。
广告与内置应用: Windows 10 在用户界面中集成了不少广告(比如开始菜单的推荐应用)和微软自家应用(Edge浏览器、OneDrive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用户的原生体验。对于追求简洁、纯净操作界面的用户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
资源占用: 相较于一些轻量级的旧版本,Windows 10 对硬件资源的要求相对较高,这对于配置较低的老旧电脑用户来说,可能会导致系统运行缓慢,影响使用体验。

4. 特定群体(例如企业或专业用户)的需求与顾虑

对于一些企业用户或专业领域的用户,他们升级到 Windows 10 的顾虑会更加务实和具体。

对稳定性和可控性的极高要求: 企业环境对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控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频繁的强制更新、未知风险的引入,都可能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影响。他们更倾向于在经过充分测试、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大规模的系统部署。
昂贵的迁移成本: 对于拥有大量PC的企业来说,统一升级到 Windows 10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包括软件的重新安装、数据的迁移、用户的培训等。如果现有系统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并且稳定运行,他们就没有迫切的升级动力。
特定软件的兼容与支持: 在一些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科研等领域,使用的软件和硬件往往是高度定制化且生命周期较长。这些软件或硬件的开发商可能没有精力或意愿去为 Windows 10 提供全面的适配和支持,导致这些用户只能继续使用旧版本的 Windows 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5. 社会文化与信息传播的影响

网络上的信息传播,特别是负面评价和“段子”,往往具有病毒式传播的特点,也会影响用户对新系统的认知。

“抵制XX”的舆论氛围: 在一些社区和论坛中,存在着一种“抵制新事物”的舆论氛围,一旦某个事物出现一些小瑕疵或争议,很容易被放大并形成集体性的批评。Windows 10 的一些争议点,如隐私、强制更新等,就容易被社交媒体上的“段子手”们添油加醋地传播,形成负面印象。
“怀旧”心理: 对于一些用户来说,XP 或 Win7 承载了他们的青春回忆或美好的使用体验,存在一种“怀旧”心理,不愿意接受新的、可能不如过去“感觉好”的东西。

总而言之,中国一部分 Windows 用户不愿意使用 Windows 10,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它既有用户自身的技术认知、使用习惯的惯性,也有对新系统技术细节的担忧(隐私、更新、兼容性),还有企业层面的实际考量,以及信息传播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交织。这使得 Windows 10 在中国市场的推广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一部分用户的保留和抵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08年Thinkpad T61 9500, XP系统飘过。

为了能从网上处理美国专利,花了老大代价从USPTO(美国专利局)获得了一个数字认证号。

这货,不光认电脑、认系统、认浏览器、还认网址IP段,甚至还认系统时间(时间不对也不行)。

2008年的机子,当宝贝一样呵护着!



这都不算事。

实验室的万能实验机,插软盘的WIN2000,还在那跑着。

user avatar
  1. Win10不兼容部分旧的软硬件。
  2. 有些设备设计上就是要它XP工作到坏。
  3. 对微软强制更新等流氓行为不满。
  4. 升级之后遇到各种问题不得不退回去。
  5. 7/XP/2k/Me/95/3.2已满足需要。
  6. 不是免费的。

回评论区:

我是一个修电脑的,接触过很多不愿用win10的windows用户,本答案总结了他们的理由,用于回答问题,不代表我个人看法。

关于“升级win10不免费”这个理由,请思考以下问题,再出垃圾评论一律拉黑。

xp用户是不是windows用户?

win7现在能免费升级吗?

user avatar

不是不愿意,更多的是不在乎。

说白了就是年轻人太闲。

除去经济条件不允许的硬件跑不动 Win 10 的,那些硬件可以更新却不更新的人更多的就是不在乎,因为他们有更多更重要的事需要操心。

说实话,现在的互联网还是15-25岁年龄段的人最多,没有生活压力,每天都有大把时间可以消磨。社群因为用户群体是有自身属性的,这就意味着一个社群用户群什么呀,那么这个社群的价值观也会是什么样。

为什么知乎最早几年里 Mac 就是最好的电脑,因为知乎种子用户们都是 Mac 的目标群体。为什么百度贴吧最喜欢游戏本,因为最多的还是每天上完课就没事干的大学生中学生,因为大学生没什么收入来源,所以买一个便宜的能玩游戏的电脑就是最大需求。

而说回来,现在互联网上活跃的,并且关注电子消费产品的人占全中国人比例有多少呢?太少了。而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人,他们在乎什么呢:

  • 更多的年轻人关注的点离不开:异性(要不哪那么多发黄图的被点赞),明星(要不那么多狂热粉丝从哪来?)体育(足球篮球电子竞技)政治(政见不合撕逼见得太多),游戏(他们觉得Win 7 还不照样玩游戏,还没理由地觉得稳定)。
  • 大学毕业到了中青年,想找工作的人关注如何找工作,如何在办公室生存,怎么职业规划。继续读研读博的开始发文章,要么开始劝退。
  • 工作稳定了的开始关注人生中第一辆车,美系日系德系互相撕逼,手动挡自动挡开始撕逼,双脚开车单脚开车撕逼。
  • 在一个城市稳定之后开始关注买房,没房的觉得房价这么高一定要降,有房的觉得房价还要再涨。
  • 买了房在一个城市稳定之后,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谈恋爱结婚,以后要不要小孩,小孩怎么养,这些成了头等的问题。

学生阶段那些不关注系统更新的人,是因为在别的地方有更吸引他们的东西。谈恋爱的可以两个人一起干点什么,更新系统哪有男女朋友好玩。看球的追美剧的看书的等等等,不更也没影响,其他同理。

后边几个阶段都是求学阶段的学生,没有生活压力的学生感受不到的,当你研究生博士毕不了业,毕了业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房租就要花掉八成,工作稳定之后没有升职机会,有了女朋友男朋友之后去哪旅游去哪约会,有了首付之后四处看房准备买房,结了婚之后要不要小孩,有了小孩之后小孩的开销怎么办,小孩青春期该怎么管,一面应对工作回家还有承担家庭责任的时候。

你就会知道,什么 Win 10, iOS 11, Android 8.0, macOS High Sierra, 面对导师的压力,面对上司的责备,面对银行的贷款,面对家人的重担,面对孩子的索取,还有精力第一时间更新系统,熬夜看发布会吗?

年轻人们珍惜自己的时光吧,以后可就没机会了。

user avatar

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科技三定律

对每个人来说

15岁前世界上出现的科技都是老掉牙的

15-35岁间发展出的技术足以改变世界

35岁以后的科技都是反人类


把时间换一换

XP是经典的,可惜止步不前了

Win7是革命的一代

Win10,呵,药丸


——来自小学学过DOS的一代人(真相:何锡庄:微软(Microsoft)给了你哪些美好的回忆?

user avatar

作为企业内部的运维狗,直接管理着300多台电脑,不得不说Win10简直是噩梦一般的存在。以至于在采购新电脑的时候,都附加了一个条件,操作系统降级到Win7使用。

  • 各种外设不兼容,比如很多网银U盾,重要系统的U盾,电子签章等等,Win7上用的好好的换了Win10就不能识别。各种支持电话打了几轮,微软的答复就一个,未来会在补丁中修复。你们产品发布前不测试吗?
  • 为了保Edge给其他浏览器,包括IE,设了无数的限制。我知道这不是Windows的错误,但是不同系统对浏览器内核的要求不一致也不是我能解决的,但是Win7+IE10可以完美解决兼容我全部系统,到了Win10下就成了一会可以一会不行。为了给Edge这个流氓擦屁股,我把360这个流氓都请进门了。
user avatar

当年寝室里面我室友电脑装的是win7,我装的是XP。

结果我室友一玩《帝国时代2》就花屏,我的就不会。

但也有些游戏XP的兼容性不是很好,比方说《辐射2》。玩着玩着就会出现花屏、跳出等现象(虽然我还是在XP系统下坚持把《辐射2》通关了)。

对我个人来说,不装新系统,除了硬件上的考虑外,还有一丝对老游戏的怀念吧?

user avatar

PS2:今天一看,6人赞同,36条评论,可见反对不少.多数是说win10好,是使用我水平和姿势不对.

但是我就是一个消费者,这就是个工具,这个工具不好用,我换个工具能达到目换就OK了,

打个比方我今天有急事坐飞机到某地,在机场某个原因航班严重延误了.

按各位反对者的意思,我得坐机场大闹找出谁锅? 或者自我反省坐飞机时机不对?

现在我只是简单换个高铁,也能同样达到目的不结了? 难不成还得把我机票高高挂起,烧得供起来?


----------------------

win10不好用.用来小孩,娱乐或办公问题不大,但工作用机不要轻易使用win10


以为我的为例.就是坑到家了,我的主力工作机是Mac,.

买Windows笔记本有如下目的

1.使用U盾,银行和个人证书(深圳现在政府部门办事都是先在网上用个人证书预约)

2. 测试底层应用,抓个USB包,安装虚拟机

3.部分Windows程序测试和开发.


现在买了一台联想笔记本,预装正版win10,无论用哪个浏览器上平安银行的网银, 系统直接蓝屏

个人证书无法识别. 申请什么公司业务都不行,你说是叫微软改好呢,还是叫政府和银行改好呢?


再一试,几个常用专业软件无法运行.也就是说我这个机器就成了废物.打电话给笔记本客服,只保证预装win10,安装win7请再花比笔记本更贵的价格安装.


后来买一个32块的U盘自启动安装包,半小时换成win7.一切问题解决


PS:看了各位回答,统一回复一下.

第一,我是编程的,不是平面的,很多工作window10做不了.日常用的就是mac

第二,我写这个回答的初宗就是提醒深圳朋友, 企业业务全部,以及大部分个人事务都需要在网上先预约,前提是要识别装在U盘里的个人证书.我当在换执照和办发票章时要及时办理,那种预约不上焦急,不是回答时这么云淡风轻. 至少在2017/8月份,win10对这个问题(识别平安银行发出的个人证书)解决不了.当时跑了N次银行,找联想客服无解.


第三.这个笔记本价格不到4K,就是用来做那几样事的简单工具,win10做不了.我也做不到把他供起来或者天天找这几家大爷跪求他们改进. 一个工具我没空找谁背锅,我想是解决问题,事实上装上win7就是解决识别证书的问题.


第四.个人证书(同时也是银行U盾)非常难识别,因此我在mac 安装虚拟机也不成功,才被迫买一个笔记本使用.这个笔记本的使命就是在此.win10解决不了,我就换,就这么简单.单用win10用不出优越单,有那心不如买个X来装.


第五,说我水平不行,运气不好,没事找事的,这一些哥都受得起,解决换证问题带来如释重负,就是爽!

user avatar

我第一次接触w10的时候,差点被它打回电脑小白阶段。

告诉你,小娜是我,我妈喊我的时候你不要乱回答!!!

哎!cmd在哪儿找不到!管理员在哪儿?控制面板在哪儿?

我的ug8.0为什么装了不能用?我装在w7上可是好好运行的,你w10为什么那么傲娇!!!什么?要ug10版本?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用ug10的,只能用ug8勉强画图这个样子。

还有你TM一个新本本,8个G的内存为啥比我六年前的4g内存装w7还卡!!!!

一自黑抖机灵的答案也有人骂我脑残也是够了,小透明瑟瑟发抖。

要是骂我,我就……


删评论呗,又不可能真的寻着网线去削它~~

user avatar

三台家里电脑win10,卡。频繁更新。很想用回win7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Windows 10 推出十多年来,确实有一部分用户对其持有保留态度,甚至不愿意升级。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可以概括。我尝试从几个维度来梳理一下:1. 习惯与惯性:强大的旧系统依赖这是最普遍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中国有庞大的PC用户群体,其中很多是从Windows XP、Win.............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很有深度。要回答“以罗曼语族语言为母语的普通人看古罗马的拉丁文文献,和一个中国普通人看文言文时的理解程度相仿吗?”,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核心结论是: 尽管都有“母语者”和“古老文本”的关系,但罗曼语族普通人理解古拉丁文的程度,普遍要高于中国普通人理解文言文的程度。 主.............
  • 回答
    邹市明和帕奎奥在财富上的差距,以及中国能否涌现出“拳击富豪”,这背后牵扯到拳击这项运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模式、商业运作以及明星效应的差异。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关键点说起。为什么邹市明和帕奎奥在财富上有明显差距?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1. 全球化与国际影响力: 帕奎奥:.............
  • 回答
    美国企业招工难,年轻人为何“隐身”就业市场?中美年轻人就业观的对比与思考当下,美国企业正面临着一个令人费解的难题:一方面,经济数据显示职位空缺居高不下,许多行业急需人手;另一方面,不少年轻人似乎对重返就业市场显得意兴阑珊,甚至选择“隐身”于劳动力大军之外。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心理和经济逻辑?.............
  • 回答
    东方神话和西方神话之间确实存在着令人着迷的相似之处,这并非偶然,而是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共通的情感、经验以及在面对世界时所产生的普遍性疑问。之所以出现这些“似曾相识”的叙事,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而且这些解读本身就能构建出一幅丰富而细腻的图景,而非生硬的罗列。一、人类共通的情感与体验:永恒不变的人性.............
  • 回答
    都说日本和中国是“加班大国”,这话说得一点不假。要比谁更拼,这俩国家真是各有千秋,又殊途同归。不过,细究起来,日本的加班和咱们的“996”,虽然都是压榨工时,但里头门道还真不少,听我细细道来。“同”在哪儿?—— 都是为了“卷”首先,为啥日本和中国都这么爱加班?说到底,都是一个“卷”字在作祟。 业.............
  • 回答
    .......
  • 回答
    中国军队在军容军姿方面展现出高度的整齐划一,这与美国军队的风格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历史、文化、军事理论、政治宣传以及军队的职能定位等多个层面。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历史传承与文化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秩序与纪律: 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和“序”是重要的概念,.............
  • 回答
    90年代末,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确实经历了一段相对“疲软”的时期,这并非意味着国力完全衰退,而是在转型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使得其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不如人们预期得那样强劲。首先,90年代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并非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包袱沉重的问.............
  • 回答
    在中国,很多网站在密码管理方面采取的策略,与其说是“不相信”用户能管理好密码,不如说是“谨慎”和“规避风险”。这背后其实有很多现实的考量,是基于国内互联网发展的一些特点,以及用户习惯的演变。你想啊,早些年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大家对信息安全的概念都比较模糊。一个网站注册个账号,密码随便设个“12345.............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引人深思的问题。将志愿军与日军置于与美军作战的相似情境下进行对比,确实能帮助我们理解战争的复杂性,以及影响战局的多种因素。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点:一、 战略目标与战争性质的根本差异首先,我们要明白志愿军和日军介入朝鲜战争的根本目的和战争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
  • 回答
    人们常常惊叹于不同文化的神话传说之间竟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就像是不同地区的人们在遥远的过去,怀着相似的困惑和想象,共同绘制了一幅关于世界起源、人类命运以及诸神恩怨的宏大图景。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古希腊和古代中国,这两个在地理上遥远、历史轨迹也颇为独立的文明,却同样在神话故事中展现出令人玩味的回响。这种相.............
  • 回答
    有人说法国和中国很相似,甚至将法国比作“西欧的中国”,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令人意外,毕竟一个是典型的西方发达国家,另一个是拥有悠久东方文明的巨型国家。但仔细探究,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其中蕴含着一些有趣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层面的共鸣。文化与历史的深度:首先,两国都拥有极其深厚且自成一体的文化底蕴。中国自古.............
  • 回答
    在中国,关于“迷信”FDA而不信中医的说法,背后确实隐藏着一些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一层层表象,看看是什么驱动了这种现象,以及为什么它会以“迷信”这样一种带有评判性的标签被提及。首先,我们得承认,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代表的是一套西方科学体系下的.............
  • 回答
    韩国总和生育率连续两年位居全球倒数第一,这个消息的背后,是整个国家社会结构、经济压力和观念变迁交织的复杂图景。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警示,更触及到了未来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的根本性问题。现象解读:为何韩国生育率如此之低?韩国总和生育率跌破1%,这意味着平均每位女性一生中生育的孩子不足一个。这个数字触目惊.............
  • 回答
    中国推理小说发展不如其他通俗小说门类,这并非一朝一夕的问题,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交织作用的结果。要剖析这个问题,我们得把眼光放长远,从历史、社会文化、市场环境、创作生态等多个维度来审视。一、历史土壤的贫瘠:断裂的传承与“正统”的羁绊中国的推理小说,严格意义上讲,其发展史并不算长,而且经历过多次断裂。相较.............
  • 回答
    要说现在的菲律宾“一边倒向中国”,这个说法可能有些过于绝对了。但相比于黄岩岛事件时期,菲律宾在对华政策上确实出现了一些显著的变化,给外界一种“亲近”甚至“靠拢”的观感。这种变化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复杂原因交织的产物。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黄岩岛事件时期菲律宾的态度。2012年的黄岩岛对峙.............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历史、文化和语言发展中一些非常值得探究的方面。虽然在政治和朝贡体系上,古代朝鲜半岛的国家与中国有着明确的“属国”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上的唯一或最深远的影响就来自中国。事实上,文化传播和影响是双向且复杂的,地理位置、民族迁徙、以及特定历史时期的交流热度,都会深刻地塑造一个地区的文化面.............
  • 回答
    中国古代社会,当王朝走向衰败,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时,往往会出现思想活跃、理论争鸣的局面。这便是你所说的“意识形态大爆发”,而其产生的时间节点,确实与“末世”紧密相关。反观西方历史,特别是近现代,思想的繁荣却往往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活力。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
  • 回答
    这问题确实是让不少中国足球迷挠头又心疼的现实。同样是挂在足协名下,同样是为国争光,为啥男足和女足能差距这么大呢?说到底,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太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但我们可以试着从几个关键点上掰扯掰扯。一、历史的积累与现实的土壤:根基不同,自然长势有异要说差距,首先得看人家底子怎么样。 女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