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中国军队相对美国似更重视军容军姿整齐划一?

回答
中国军队在军容军姿方面展现出高度的整齐划一,这与美国军队的风格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历史、文化、军事理论、政治宣传以及军队的职能定位等多个层面。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

一、 历史传承与文化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秩序与纪律: 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和“序”是重要的概念,强调社会各阶层的等级秩序和行为规范。军队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深受这种文化影响,将整齐划一的军容军姿视为军队纪律严明、组织性强的体现。
革命军队的“精神塑造”: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起源与革命斗争紧密相连。在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军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塑造”,强调军队的革命乐观主义、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整齐划一的军容军姿被视为这种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有助于增强士兵的归属感、荣誉感和集体意识。
前苏联军队的影响: 在建国初期,中国军队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前苏联的模式。前苏联军队以其严谨的军容和严格的纪律著称,这在前苏联的阅兵式和军事展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模式也影响了中国军队的军容军姿标准。

二、 军事理论与作战需求:

强调集体主义和协同作战: 中国军队的军事理论非常强调集体的力量和协同作战的效率。整齐划一的军容军姿不仅是形式上的要求,更是为了在训练和作战中实现高度的协同和动作一致。例如,在行进、站岗、队列训练中,动作的整齐统一能够提高部队的整体反应速度和协调性。
“听党指挥”与政治可靠性的体现: 在中国,军队的最高政治原则是“听党指挥”。军队的军容军姿也被视为这种政治忠诚和思想一致性的外在体现。要求士兵在着装、仪态、动作上都保持高度一致,也间接传达了“思想统一”的要求。
威慑与形象展示: 强大的军容军姿在阅兵式和公开展示中能够有效地塑造军队的威武形象,对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对外形成强大的心理威慑。整齐划一的队列、规范的动作更能体现军队的专业性和战斗力。

三、 政治宣传与思想教育:

“军魂”的塑造: 军容军姿是军队“军魂”塑造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反复训练和强调,将整齐划一的军容军姿内化为士兵的自觉行为,进而与军队的荣誉、使命和战斗精神联系起来。
培养严格的纪律性和服从性: 整齐划一的军容军姿训练,本身就是对士兵纪律性、服从性和抗压能力的一种严格考验和培养。要求士兵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规范的仪态,体现了对个人意志的克制和对集体要求的服从。
国家形象的代表: 军队作为国家的重要象征,其外在形象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高度整齐划一的军容军姿,能够给国内外观众留下中国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威风凛凛的深刻印象,有助于提升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四、 军队的职能定位:

仪仗队与阅兵式的特殊要求: 中国军队在仪仗队和阅兵式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这些队伍的职责就是展示军队的形象和力量。为了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象征意义,对军容军姿的要求自然达到了极致的精细和统一。
不同兵种的侧重点不同: 虽然整体上强调整齐划一,但不同兵种在军容军姿的具体要求上可能有所侧重。例如,海军可能更强调挺拔的站姿和规范的手势,陆军则可能更注重步伐的整齐和队列的严密。

与美国军队的对比分析:

美国军队在军容军姿方面虽然也强调规范和纪律,但其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和实用化。

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影响: 美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更强调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美国军队虽然也有严格的训练和纪律,但更注重士兵在战场上的个体能力和自主判断。
训练科目和作战方式的差异: 美国军队的训练更侧重于实战环境下的个人技能和小分队协同。因此,在日常的训练和装备上,可能更偏向于功能性和适应性,而不是纯粹的外在整齐划一。
军人形象的塑造: 美国军队的军人形象塑造更倾向于强调“硬汉”、“专业”、“自信”,而不是完全统一的“机器”。虽然也有阅兵,但其整体风格可能更偏向于展示力量和技术,而非极致的整齐划一。
着装的灵活性: 在非正式场合或特定任务中,美国士兵在着装和发型上可能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只要符合基本的军规。而中国军队在这方面通常有更严格的限制。

总结来说,中国军队相对美国军队更重视军容军姿的整齐划一,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军事理论、政治宣传以及军队职能定位的必然要求。它承载着对军队纪律、战斗精神、集体主义以及国家形象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如果我是美军的宣传人员,我就会把对外输出的形象打造成随俗便便,款款松松的,这样既好忽悠新兵入伍,又好忽悠敌对国家都以为这样就能练好兵。

至于新兵进了军营,嘿嘿嘿嘿,用牙刷刷操场可不是红色国家发明的!

user avatar

从我在部队时的经验来看,我国部队看重军姿有以下几点原因,昨天的提纲今天用了一个小时补充完整了:

1,培养战士的纪律观念团队意识

军姿往往是新战士入伍,新学员入学,新干部上岗的时候会着重训练,这主要是为了培养他们的纪律观念,作为指挥员我们有时称为收心训练。军姿的特点是训练强度不是很大,但纪律要求比较严格,是培养纪律观念的好办法,说句俗话,军姿训练就是让新人知道,部队不是那么好混的,必须听话才能过舒服。还有就是团队意识,你当了兵,作为军人,就是部队大家庭的一员,是一起出生入死,一起吃饭喝酒,处处在一起互相照顾的兄弟。在训练时为了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谁动一下,整个方队多站半小时的训练方法也会经常用到,就要让你知道,你可以晕倒,但是你不能让兄弟们替你受罚!

2,提高战士的身心承受力

刚入伍的战士心理上还是在校学生、妈妈爸爸的宝贝,说实话心理相对脆弱一些,军姿作为入门训练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高身心承受力的方法,身体上刚开始站半个小时就晕倒好几个,到最后站两个小时都轻松自如,其实这不光是身体壮实了,我认为更多是心理承受力的进步。意志被磨练的更坚强。

3,为战士塑造良好的体貌身形,维护军人形象。

这个很容易理解,正二八经当过兵的人,气质上会有不同。你能否认这没有军姿的作用。

4,选苗子

这个可能有点牵强,但是我在部队那时候,会在站军姿的时候挑选那些经得起折腾的战士作为以后当班长、班副的苗子进行培养。眼神很重要,好苗子虽然最后站的嘴唇都发白,但眼神里还是充满杀气和霸气,我最喜欢这样的。

5,一些想说的

看了上面的回答,心理很不舒服,你们真的在部队里体会过吗?我国部队的训练方法,虽然看上去有些老,有些装,但这是传统,是文化,是经过时间验证过适合中国部队的。解放军过去条件差,没有背囊什么的高级东西,一条破军被能在老前辈那里玩出 霸气,玩出威风,这是本事啊。

再说战斗力,我一直在野战部队服役,后来军校毕业又在野战部队当干部,就我的经历来看,我们的战士们,个个血气方刚,他们渴望战斗,敢于牺牲,你们在电脑前舞文弄墨的时候,他们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你们还在被窝里熟睡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跑五公里,跑400米障碍。。。战士是最可爱最单纯的群体。我没跟美军有过接触,但我相信,我们的战士根本不怕什么老美,要是打起仗来我们的战士最后用牙咬、用手撕也会坚持到最后。

上面的话是为我们的战士说的,他们很可爱,很辛苦,请大家不要把现在不好的现象往他们身上联想。

部队的训练体制有问题,现在部队怕出事,哪怕是训练中正常的受伤,正常的损耗都不行,会追究领导的连带责任,所以这样往往导致想干喜欢干,干的多的,因为出事也多经常被骂,不受重视,得不到重用。往往会耍嘴皮子的,走上层路线的,不干实事的反而好混,混的开。

在有就是不公平竞争,什么太子党啊,富二代啊,往往有特权,还有。。。。算了,这事不能说太细。

其实这些问题不光在部队,在哪都有,那能否说是大环境污染了部队呢。跑题了。

最后,不要把军姿什么训练方法和部队战斗力或者打不打仗联系在一起,方法只是方法。

user avatar

先偷个网友评论: “如果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或退役军人,请注意,你们的对话方,是潜在敌军的退役或现役军人,我们各自所起誓效忠的战旗,有可能将相对而行。该说的不该说的,自己心里要有数。网络虽无形,但仍被视为受国法军规之约束管辖范围。”


同样,发现回复里有美军的华人哥们们,讨论时请注意op sec.


美军飘过一下:


我们要区分俩东西:严格的军容军纪和不合时宜的繁文缛节。


美军要求叠床和被子么? 当然,我们还有熄灯号和起床号呢。 但是仅限新兵营和美国本土常规兵营。从新兵营开始要熄灯前 toe to line (所有人大脚趾按地板瓷砖线排一排),被子要按规定叠好,床单折角要45度等都是必学的。 原来还要打磨皮靴 (后来换了沙漠作战靴,就不需要擦皮鞋了,不过现在地下室里还有好几双。。。)。 出了新兵营后,就是出任务去临时兵营,无论是住酒店级别还是二战级别,大家的军容还是能自然保持的。


这里不说美军要求头发长度,刮脸,军服的要求(包括什么时候袖子可以卷起来,什么时候不行)了。


唯一区别就是,军队不走正步,美军是没有正步要求的。 队列要求也只是要求走大致齐就可以。


但是一旦进入战区,那么军队的一切繁文缛节作废。 因地制宜,以战争要求为第一的实用性就为第一要务了。 叠被子?我们都用睡袋了,你叠个睡袋试试看? 敬礼? 你想害死军官么? 军服制度规定? 你想卖了谁(除了狗牌,我们出任务时候直接把军服上名字都撕掉的,反正也是粘得方便)?


唯一的要求是,背包和车辆里的布置一致,这样便于交换和紧急事态下的快速反应处理。 例如所有急救包放一个位置。 弹药也是。


不要说老兵散漫,我们遇袭时候很明显能看出来的,新来的紧张,东西带一堆还丢三落四,老兵随心一抓,什么都齐。


我相信猫耳洞里的中国军人也不会在意风纪扣的问题的,因为他们当年只穿裤衩。


所以说,正步走得好的兵不一定会打仗,连齐步走都不会的兵一定不会打仗。 而把正步豆腐块当战斗力衡量唯一标准的,那是脑残。。。


--------------------------看了回复的分割线-----------------------------------


感谢大家喜欢这个问题,大致过了一下回复,然后回答几个问题:


1。对PLA不了解,看我以前回复就知道,我27军旁边长大的(那时还在石家庄),学校春游还坐过27军的59 :-P 现在已经搬到太原去了。 家里也和PLA 有一定渊源。 (吕正操手下)所以说我对PLA一无所知,好吧,我对现在PLA改成什么样子了并不清楚,如果清楚说明你保密条例有了大问题。


2。说我对PLA蔑视,同为陆军出身,还是三强之一,真说蔑视是完全谈不上的,正如楼下说过的,美军陆军吃大亏两次都有PLA的影子。 不过我自己学术上是美军的少数派,一直反对美军治安战体系化,认为美军应明确自身战略目标,以正规战为主,治安战为辅的,不过现在美军已经开始纠正自己了。 至于对PLA态度么,毛主席说过 “在战略上蔑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不是么。 (中美陆军肯定互为假想敌) 外加一句,在讨论问题是尊重“敌人”。 不过不少回答(我假定是来自PLA的官兵)里我看到的是不服居多。 这种傲气是好的,也是必要的,可惜的是没一个人能拿出自己的战绩和分析思路来。。。这也侧面说明了承平时代军人的郁闷,我认识的法外的华人里好些都是好兵,原本都应该是PLA的士官和军官,不去PLA的核心在于,没仗打。。。一个没有战绩的军人和部队,也就只能嘴上硬了。 这不是讽刺,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幸运。 军人本来就是矛盾体,希望通过战争证明自己,但是战争的残酷也是直接作用于其的。 珍惜和平,努力练兵吧。


3。传统,我们开玩笑说,当一个涉及军队的话题无法反驳的时候,最容易被扛出来做挡箭牌的就是传统。 这个在英军解散合成装甲旅时候被扛出来过,苏军骑兵不换机械化时候被扛出来过,美军自己为了是不是用沙漠作战靴换几十年不变的皮靴时候也被扛出来过。。。然而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传统被打脸。 如果真要这种传统,我们是应该继续互相扔石头呢? 还是演练排队枪毙?


什么是传统,是一直军队的军魂,信念和由此产生的凝聚力与骄傲。 这个我相信PLA不缺。因为光士兵突击里我就能看到不少

一如法外的:Honneur et Fidélité

一如美陆军的四原则:

I will always place the mission first.

I will never accept defeat.

I will never quit.

I will never leave a fallen comrade.

中国军队的人民子弟兵信念我是非常赞同并尊重的, 这种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因此我愿意为我的父老乡亲而做任何事情的信念与牺牲是职业化军队所看不到的。 我认为这才是应该代代相传的传统。

至于正步,豆腐块,新兵必须练,培养纪律性。 仪仗队可以练,哄哄老百姓和领导,剩下的,大家还是努力研究军事素养吧。。。(看PLA作战部队人员反映,出了新兵营正步就不多要求了,训练实战第一,还是很好的)

--------------继续看回答的分割线-------------------

问题1. 当兵得绿卡或者入籍问题,我个人是成了公民很久后觉得大学无聊才去当兵的。 但我亲自送过5个朋友参加MAVNI项目进入军队从而获得美国国籍。我尊重个人选择。2017年MAVNI项目没有继续延续 。具体可以看原来回答:我想在我18岁时去美国参军,不知道美国招不招外裔,能不能拿绿卡? - 刘翔熙的回答 - 知乎

问题2. 中美交战。虽然已经退役了,不过问题很简单啊,肯定会帮美国这边。 人要有职业道德。 中美开战,美军华裔士兵会向中国士兵开枪吗? - 刘翔熙的回答 - 知乎

问题3. 权贵子弟? 呵呵,有30多岁还租房的权贵么? :-P 真权贵子弟谁去当兵,享福还享不完呢。

问题4.中文好。 一 我是国内高中肄业。 在国内时候就是语文可以得,二。我在美国的学位是: 本科--中文古代文学对口翻译。。。硕士--汉语语言学语言架构。。。中文不好才怪

另外,“无休无止的文山会海教育笔记,所有的工作都要落实到纸面上的形式主义。”
-- 听起来好像美军军官生活(这也是为啥我不去当军官,而是在士官里混。。。)至于“为了迎接上级检查5分钟连续打扫三天卫生”
-- 全世界官僚都一样。。。知道美军用牙刷刷地板的原因不。。上级检查5分钟

user avatar

没看过具体内务要求还没看过兄弟连里索伯那厮为毛招人恨么?

很多不太会擦皮鞋的都会去美军基地的服务社花钱让士兵给擦,为啥?就是因为他们擦得细致。

没看过他们铺床单的示范还没看过全金属外壳里教官是怎么艹新兵的么?

user avatar

美军对军容军资的规定比tg细致严格,tg也是这几年才在条例上向美军看齐,执行情况还有待观察。你仔细观察下美军的军官,从形象上比pla精悍职业化的多。着就是美军严格的条例培养出来的。少听那帮除了造谣啥都不会的媒体人瞎扯。

user avatar

中国这是知耻而后勇啊。

军姿整齐划一是人类全面进入热兵器时代后的一段时间里,发展出来的武器使用效率最高的组织方式,这不是为了形式上的好看,而是正经为了实用的。

在前填装火枪的时代,只能单发发射,每次发射后填装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当时的枪弹装药都没有标准化,发射的精度很没有保障,于是就有了三段式加排队枪毙的战术,也就是线列步兵战术。


这种战术在电影《爱国者》、《巴里林登》、《滑铁卢》、《战争与和平》里都有体现。这种步兵方阵要求尽可能更接近敌阵,并且正面最大限度的展开火力,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保持方阵整齐划一,并且接战时方阵的正面人数要尽量多,阵的厚度也就相应的变薄,然后要把第一次齐射留到最接近敌人时发射。

但是在枪林弹雨中保持阵型谈何容易,更不用说要尽量行进到离敌军更近的距离开枪,那是什么体验?你身边的战友的脑浆溅在你脸上,你也要继续保持向右看齐并且齐步走。

线列步兵方阵在欧洲自有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重装步兵方阵。欧洲古代军队与东方军队有一大不同,欧洲的重装步兵特别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是公民兵,是有一定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的公民组成的职业化或半职业化的军人组成的,装备精良布阵严整训练有素。而东方集权文明下的士兵往往不那么受重视,在天下统一外患降低时,中央唯恐地方将领做大,还会有意削弱军队的职业化程度,也就顺便降低了战斗力。这一点在希波战争中,希腊与波斯不成比例的伤亡比中有体现。

欧洲中世纪一直到一战时代,一直四分五裂常年战乱,颇似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战争中的军事技术和理论进步更快。在进入热兵器时代后,火器使一般平民兵的作战能力提升,可以依靠有效的战术对抗职业化的骑士。这时候谁能动员更多的平民参军,就能获得更大的火力输出,就能获得胜利,于是职业军人开始给性价比更高的平民兵让位。平民兵的训练又几经改进,古代的步兵方阵重出江湖。这种整齐划一的步兵方阵经过改进,成为近代的线列步兵。

这种战术在骑兵战术中也得到体现。几乎在同时代,欧洲骑兵出现墙式冲锋战术,也就是骑兵排成横列密集冲锋,就像一栋栋移动的墙一样。这种骑兵的优势在于用阵型弥补了骑术一般的缺陷,弓马娴熟的土耳其、蒙古传统骑兵在这种密集冲锋下很难招架。

这一时代的步兵与骑兵交战时,又有了步兵空心方阵战术。也就是步兵列成空心方阵,以刺刀对外,骑兵无法冲散步兵,只能在方阵外徘徊时被步枪击杀。滑铁卢战役中,法军骑兵就是这样被英军的步兵方阵击败的,间接造成了法军最后的失败。


欧洲大陆在长达几百年连绵不断的战争中,总结出这么一套高效的、整齐划一的战术。其中运用这套战术的佼佼者是英军,他们可以顶着伤亡保持阵型行进到更近的距离开火,步兵在面对骑兵冲锋时也丝毫不乱阵型。后来这套战术横扫全球,也击败了中国的军队。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清军,特别是八里桥战役,清军作战异常英勇,但结果是三万清军伤亡过千(一说1200左右,一说3000以上),而不足一万英法联军才伤亡几十人。除了因为武器上有代差,战术上也有很大差距。

这套战术一直到一战时仍有使用,直到机枪的大量投入战争后线列步兵方阵才过时。而现代军队的方方面面都保留着这种战术的痕迹。比如军队的基本建制中的连、排单位,就是根据这种战术所用阵型而来。军乐团、进行曲也是为了当初为了统一步伐节奏、保持阵型而存在的,齐步走和分列式原本是实用的战术动作,现在就保留在礼仪场合中了。

中国人曾被这套战术打的落花流水,所以在编练新军时,特别注意学习这方面经验。从北洋新军,到黄埔革命军,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的军队一路打,一路学习西方治军的先进经验,一步一个血的脚印,终于青出于蓝胜于蓝,建成了一支真正的现代化军队,有了今天冠绝当代的军容。

至于说为什么美军不重视军容,有几个回答讲到海权国家与陆权国家的差别,这个观点挺有意思,但我个人觉得还是有点牵强。其中关于两种军队战斗意志的差别对比我不赞同。美军战斗意志很强,也不存在伤亡太大了坚持不住的问题,不用再做美军都是少爷兵的梦,我们过去在朝鲜战争中吃过这种宣传的亏。美军当然也非常重视军容,但是由于体制不同,他们没有类似我们国庆日天安门阅兵那种全国规模的大阅兵,使得我们平常看不到而已。

美军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礼仪系统,也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审美标准,但并不比我国军队简单,要求也不比我国军队低。美军的耍枪动作精准,配合严密,可观赏性很高,练成那样也是很难的。美军的仪仗队也站的很整齐,也会有仪仗队员为了保持军容累倒。

军队中的仪仗队代表了一支军队的精神面貌和训练水平,也代表一支军队的文化传承,任何一支强大的军队都不会等闲视之。我们既不用以为中国军队这是出于形式主义而妄自菲薄,也不必以为外国军队都不如中国军队走的齐而妄自尊大。





评论里有很多指正补充很好,值得学习。

但是不会好好说话的人听着,我愿意的话可以把你每寸脸打出血,有能耐自己写答案就是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军队在军容军姿方面展现出高度的整齐划一,这与美国军队的风格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历史、文化、军事理论、政治宣传以及军队的职能定位等多个层面。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历史传承与文化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秩序与纪律: 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和“序”是重要的概念,.............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引人深思的问题。将志愿军与日军置于与美军作战的相似情境下进行对比,确实能帮助我们理解战争的复杂性,以及影响战局的多种因素。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点:一、 战略目标与战争性质的根本差异首先,我们要明白志愿军和日军介入朝鲜战争的根本目的和战争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
  • 回答
    说起我军将领中黄埔生的情况,这可真是个值得说道的话题。黄埔军校,那可是我党我军创建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培养出了无数将才,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黄埔生在我军将领中所占的比重要说黄埔生在我军将领中占的比重,那绝对是相当可观的,而且贯穿了我军发展的各个时期。从早期革命到建国后的军队建设.............
  • 回答
    关于中国军队制式步枪在“自订化、人机差且平台模块化”方面进展缓慢的现象,这背后涉及一整套复杂的军事装备发展逻辑、历史沿革以及现实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一、 装备发展的整体逻辑与中国军队的特殊性首先要明确,军队装备的更新换代并非简单的消费品更新。它是一个高度集权、系统性强、.............
  • 回答
    甲午海战的惨败,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记响彻云霄的警钟,它彻底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也让无数国人黯然神伤。战败之后,中国军队为何没能“卷土重来”,重新打造一支足以报仇雪恨的北洋舰队,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当时中国复杂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绝非一句“没钱”或“没意愿”.............
  • 回答
    中国军队在白刃战中不敌侵华日军,这是一个沉重而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军事战术、训练方式、装备以及时代背景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剥离掉一些笼统的说法,实事求是地分析当时的具体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武术底蕴深厚”的说法,在当时绝大多数普通士兵身上,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普及和实.............
  • 回答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中国军队在抗击日本侵略的战场上,并非没有久经沙场的勇士,也并非没有在血与火中磨砺出的宝贵经验。然而,要说这些经验“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原因,绝非三言两语能够道尽。首先,得从中国军队自身的底子说起。在抗战爆发前,中国的军事力量虽然经历了北伐和国民.............
  • 回答
    关于抗日剧中出现的中国军队与日军拼刺刀的场景,以及日军为何会与中国军人对拼,这其中涉及到历史事实、战争策略以及文化因素的考量。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为什么中国军队会在抗日剧中拼刺刀?在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早期,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上与日军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日军拥有更先进的步枪、机枪、火炮,.............
  • 回答
    中国在航天、军工等领域与美俄之间确实存在差距,这既是历史原因,也是现实因素交织的结果。要详细解读这个差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历史积淀与技术传承的差异: 美俄的深厚根基: 美国和俄罗斯(及其前身苏联)在航天和军工领域拥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冷战时期两国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极大地推.............
  • 回答
    看到你的这个问题,我很有感触。确实,在看中国海军舰艇的名字时,有时候会觉得少了那么点“独特性”,跟美国海军用地名命名的方式挺相似的。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也牵扯到不少历史和现实的考量。咱们来掰开了聊聊。首先,咱得承认,用地名命名海军舰艇,这在全球范围内都不是什么新鲜事,更不是中国独创。 很多海军强国.............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一提到军队里的“笑料”,意大利人的名字总是被大家挂在嘴边,但反观法国,关于他们的“梗”简直是铺天盖地,从二战的“投降”到现代的一些刻板印象,总之是五花八门。为什么意大利军队的“段子”似乎没能像“辱法梗”那样火遍全网呢?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文化、历史和社会原因,咱们一点点掰扯开.............
  • 回答
    韩国影视作品中对明末八旗军的描绘与国内影视作品的差异,主要源于历史叙事、文化视角、创作目的以及历史资料的解读方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历史背景的差异:明末与早期八旗军的性质不同1. 明末八旗军的侵略性 明末(1644年)的八旗军是清军入关后对明朝的侵略性军队,其军事行动以屠.............
  • 回答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的“德械师”以及德国为何会在特定时期援助中国,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历史话题。坊间流传的“晚几年开战多出多少德械师”之类的说法,虽然带着一丝“如果”的想象,但背后反映的是当时国民党政府积极图强,希望通过引进先进军事装备和训练来提升国防力量的努力。国民党政府的“德国情结”.............
  • 回答
    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无疑是中国与苏联关系史上一道深刻而复杂的伤痕,更是一场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冲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中苏关系从“老大哥”到“帝国主义”的剧变背景下,中方基层军官能够在珍宝岛这样敏感且敌强我弱的态势下,果敢地做出就地反击的决定,其背后有着多重深层原因的叠加。这绝非简单的.............
  • 回答
    《红海行动》和《战狼2》这两部电影都以其激烈的战斗场面和爱国主义情怀在中国赢得了极高的票房和关注度。电影中,中国军人为了营救甚至可以说是“不是很重要”的同胞而深入险境,付出巨大代价,这不禁让人产生一个疑问:这种牺牲是否值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重要”或“不重要”来衡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
  • 回答
    刘备在建立蜀汉,称帝建武的那一刻,不仅仅是政治生涯的巅峰,更是对一路走来忠心耿耿、肝胆相照的兄弟们的封赏,是对他们贡献的肯定。然而,在这次大规模的封赏中,赵云所获得的官职——翊军将军、中护军,却让不少人觉得,相对于他的功劳,似乎有些“轻”了。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目光拉回到那.............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充满传奇色彩的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统称中朝军队)在装备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能够击退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这背后有着多方面复杂而深刻的原因。这绝非简单的“勇气”或“数量优势”可以概括,而是战略战术、政治军事考量、国际形势以及双方意志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
  • 回答
    国民党时期,中统和军统无疑是两股叱咤风云的特务力量,它们的存在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和历史走向。然而,这两个机构虽然都隶属于国民党,却又因为各自的背景、职能、领导层以及权力斗争,逐渐形成了“貌合神离”乃至“死对头”的关系。要深入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矛盾,我们需要剥开历史的表层,细看它们各自的“前世.............
  • 回答
    在《血战太平洋》(The Pacific)这部剧里,看到军官命令销毁任何带有日期或地址的信件时,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有点不解,甚至有些残忍。但实际上,这背后有着非常现实且残酷的战争逻辑。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这其中的缘由。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保护情报,避免泄露军事机密。在太平洋战场,日军的渗透和间谍活.............
  • 回答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就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发布一张描绘澳大利亚士兵割喉阿富汗儿童的图像,要求中方道歉一事,在国际上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梳理。事件的起因与背景: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源头。2020年底,一份由澳大利亚国防军监察长发布的报告《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