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问题说明里的一段话
题主在第一段所说的“人家”,应该指的是“外国”,也就是说中国人发展工业的对手是“除中国之外的所有人类”。嗯,没毛病。
第二段中他的意思是中国只要有一个行业没有进入世界500强,就不算完整的工业体系,可是人类的行业可以分为525个行业,也就是说即使世界500强全被中国霸占,且每个行业都不重复,也不能算是(题主嘴里的)完整工业体系。
很多人啊,只能看到缺点,看不到进步,当然更可能不愿意看到吧。
先看下2006年的榜单:
内地一共20家,第一的中石化排23,而仅仅十年,几家了?100家啊!整整五倍!这有什么黑点?当然了,喷子无所不能,马上就来了“数量有什么用,行业呢?”
行业?那我们来数数2006年的行业:石油、电力、电信、银行保险、工程、贸易、汽车,一共七个行业。
2016年呢?高铁、兵器、航空、航天、房地产、电子设备、通信设备、互联网(电商)、金属、煤炭(矿产)、机械、船舶、海运,10年间多了13个行业,真是只做了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呢。
这是世界五百强,可不是幼儿园评好儿童,喷子们认为怎么样才算合格呢?中国本来就是后发国家,先在集中度高的行业上做大做强不是很正常,你小学毕业,就能和高三生一起去高考?而且所谓的先进行业,不也追上来了么?航空航天高铁电子互联网机械等等,自己也长眼睛的,会看吧,这是屁股把脑蛋都整个盖住了吧。
这个就是为什么轻易得到的不容易珍惜。
举个例子
你觉得苹果手机牛逼对不对,中国就是拼装一下,美国才有核心竞争力。
可能你深入一点,知道高通,知道arm。
这就是个手机了嘛?
老百姓不会知道,这苹果上的,2.5d玻璃盖板蓝思科技,伯恩光学。手机电池,杉杉股份没错就是做西服的杉杉。显示屏京东方。触摸屏欧菲光。声学组件歌尔股份。台湾各大半导体晶圆企业。一票叫不出名字的电子元器件厂商。整个上游,下游,甚至是上游的上游测试封装乃至设备制造,中国全包了。
你带个设计图来中国,就能批量的造出手机卖回去。
你听过三星,苹果。
但是我打赌,上面这些,你都没听说过。
完整工业体系和世界工厂是完全能看出来的,至于科技含量就得细看了!
这是最新的五百强 按国别,按行业的分类。
国别分为:【西欧】【中国】【海洋亚洲,即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其他】
(为什么分这五类?因为我们有个划分是把外资分为欧美和非欧美,欧美日韩是中国人最常比较的外国。西欧和北美是绝对的跟中国是同一体量的,日本加亚洲四小龙也可以跟中国有一拼。欧美日是资本主义的三极。剩下的零星的韩国新加坡划到日本所在的海洋亚洲(输入型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划到美国组(移民型发达国家)。瑞士以色列等非欧盟的欧洲发达国家还是在欧洲那一组(原生型发达国家)。剩下巴西俄罗斯印度等所有的其他哪怕是经济比较好的阿联酋和沙特,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除了中国都在其他(不发达国家),当然也除了欧盟内的发展中国家)
这么划分是很科学的!
首先能源类,中国是数量最多的,可见其全面。
明星企业:三桶油,五大发电集团,国家电网 都上榜了,甚至还上榜了山西的五个煤矿!【所以这里有个冷知识要告诉你,山西是大陆拥有世界五百强第二多省份(仅次于广东)!】
第二个贸易类,也就中国和日本了。
明星企业:中粮,中化,还有天津物产、浙江物产这种地方国企,还有个香港来宝集团。
第三个基础制造类,中国都有,并且最多。
明星企业:宝钢、首钢、河北钢铁和民营的沙钢,中国化工、中铝、五矿、新兴际华、中建材、还有自己发电的山东魏桥。
第四个物流类,中国虽然不多,但也不少了。
明星企业:天上的海航,地上的邮政,水里的中国远洋海运。国航东航南航按规模其实也在五百强门口了。另外航运还有个央企巨头招商局外运长航。另外顺丰未来也能上,所以不必忧虑。
第五个建筑类,中国可以说力压群雄。
明星企业:中建、中铁、铁建。交建。(感谢评论指正,控股中海外这个房产巨头的是中国建筑)
第六个房地产,只有中国有地产类上榜。
明星企业:万达保利其实还身兼传媒巨头的属性,此外是万科、恒大、绿地。
第七个衣食住行类,中国确实不行,远逊欧美【所以我们一定要多支持中国自己的快消品品牌】
明星企业:就个双汇所在的万洲(也是收购了美国火腿史密斯菲尔德规模扩大才上的榜),和国药。再看看欧美,真是差距巨大。按规模有希望进五百强的有:台湾三杰康师傅、统一、旺旺,哇哈哈,伊利,光明(综合性的),雨润(有房地产),新希望六和(前面忘了),蒙牛已经属于中粮了。【瞧瞧人家外国多少啊,都是在中国人支持下越做越大的。像那优衣库未来也可能在中国人支持下上榜。国内最近的海澜之家还远的很呢!】衣食住行上不了,作为消费者的国人也应该反思。这不仅是企业的问题了。当然跨国公司的先发优势也在那里,但其实选择跨国公司更多还是心理因素。
另外医药我也归在了这里,中国很差,很差。(除了国药)就没有。我们仅有的医药巨头国药和上海医药也是偏零售的。云南白药还差了好些呢,同仁堂更是都不如云南白药。康美药业也差几十倍呢。复星医药和华润三九等听说还比较有希望。我觉得白云山也可以拉拔一下。中国的医药公司都很小,差距真的是全方位的。印度都有几个医药巨头呢,比我们规模好像要大,离世界五百强更近。
第八个零售类,远逊!跟上面的衣食住行一样,这两类是中国世界五百强的行业里最薄弱的。【这又说到那个问题了,我们应该支持自己的品牌,支持永辉超市苏宁易购什么的,这样他们才能上榜,不然你们光支持沃尔玛家乐福,那中国永远上不了榜】
明星企业:也许因为华润万家和屈臣氏的关系,驻港央企华润和李嘉诚的集团上了,另外一个是香港的怡和【我猜跟历史上的怡和洋行一脉相承,英资啊!怡和来宝一定是国人最不熟悉最不了解的中国国籍的五百强】
第九个制造业类,【中国跟欧美日韩平分秋色的】,我们不算是差的,当然我们著名企业不多。上榜的多是些十大军工集团和各大国企汽车厂。【但是我们规模不输的!真的!】
明星企业:这就紧扣问题了,我们低调的十大军工集团上了八个:我真不知道题主怎么看的。虽然不如波音空客叫的响亮,但是规模的较量是实打实的,告诉你我们就是低调才起一堆中国航天什么什么的公司名。
军工方面:兵器工业,兵器装备。中国航空工业、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三兄弟(虽然我也是傻傻分不清楚,但这就是造出神舟飞船、天宫一号、歼二十战斗机、发射卫星的企业。多么有科技含量。所以你看不到不代表没有,你是应该怪谁呢?)。中国电子信息和中国电子科技这俩我也分不清,一个是军工行业,一个是IT行业,那科技含量杠杠的,但是哥们就是低调——所以你不知道。接下来是造航母和潜艇还有各种舰艇的中国船舶重工和中国船舶工业(北船、南船)
汽车方面:一汽,二汽(东风),北上广汽(长安也上了,在兵工还是兵装里含着呢,因为是子公司)。民营的吉利(也是因为收购沃尔沃有了规模才上的)。长城比亚迪的话要上榜其实规模还差一半以上呢?所以多多支持国产国产就能上五百强。还有造高铁和地铁车厢的中车——巨头!中国的汽车企业真的是规模根本不差,品牌差的很远!!!
然后还有富士康所在的鸿海(绝对的隐形的巨头),美的(也是收购了库卡所以上了)。另外我要告诉你的是海尔一直不是世界五百强,一直不是!其实格力也在门口了,海信和TCL努努力也能进。三一重工倒是一蹶不振。
但是这一类真的日韩是最强数量最多的,这是日韩成为发达国家的第一支柱产业。我们其实还能继续蚕食。
第十个是IT类,虽然包括了台湾,台湾在帮我们撑数量。没了台湾真的就稀疏了,这个在榜单上虽然算薄弱的,但是IT是中国发展最蓬勃的产业,我们有bat,还有华为联想,还有移动电信联通。当然像美国那种各大传媒集团我们没有,真的没有。另外我们IT比美国还差的多也是事实。IT的细分种类,美国有对应的公司,中国没有。有待加油,例如金山WPS能不能跟微软office去拼,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明星企业:移动电信联通。华为联想。台湾代工笔记本的和硕广达仁宝(我觉得主要是交易额大才上的)【台湾代工电子,大陆代工汽车真是难兄难弟,挣得那么一点薄薄的钱。所以台湾的经济含量真的是打折扣的。】好在台湾还有台积电——一个在我听来名字都散发光芒的企业。我们的京东也上了。阿里巴巴和腾讯未来两三年应该能上!百度加油的情况下也能。等bat都上了,画面应该会好看一些。尤其是也许只有这样,你们才会认为中国的世界五百强是有科技含量的。目前不能上主要差在规模,你想中国互联网企业顶多十几亿的用户,美国互联网的市场减去中国是几十亿的用户。【中国互联网企业应该走出去】。
其实OPPO、vivo也在门口,按营收。对,虽然小米超不了格力,但是OPPO vivo或者马上就超了。我觉得还是应该把OPPO vivo当做科技企业的,毕竟三星苹果也是做手机的凭什么待遇不一样。【我对OPPO vivo还挺充满期待的,已经在赞助东南亚的综艺了,国际化做的不错,加油吧】当然我也希望网易、360、乐视、小米、新美大等排着队来上五百强啊。就是互联网企业营收不讨巧。希望挨个来上吧。
另外山东国企浪潮什么的也应该上,继续扩大规模,凑着这么一个好名字,继续壮大,中国不能只有华为啊。中兴通讯表示过几年似乎应该能上。
最后一个是金融类,中国不输的,尤其是中国各大银行那么赚钱,保险证券也在赚最多的钱。我们是有金融主权的,公司方面是较欧美在数量上少了一些,我觉得是因为中国金融还不够发达!
明星公司:都是明星公司,都是极其有钱的,中国前十几的银行和前几的保险都在这里了,也许证券还只有中信一个代表。数量上我们比日韩多,跟欧美比,欧美毕竟老牌,业务是做到全球的,我们还大多只是在国内。未来我觉得只会更好。金融巨头我们不缺的。工农中建更是巨头中的巨头,其实早就超过什么花旗汇丰了。至于不响亮可能是名字太官方的原因。
----------------------------------------------------------------
世界五百强所有的企业都盘点完了,中国只有在下面这两项上需要特别加强,因为这两项特别薄弱,其他还好。但是就是这两项也是规模的问题,而不是我们没有的问题,例如衣食住行,我们只上榜了【双汇】公司,哪像欧美那种雀巢百事,宝洁联合利华等等组团来 来的厉害呢?
在快速消费品上,中国的品牌竞争力真的是很弱的,跟大家普遍迷信洋品牌有一些关系。
(这两项,其实日韩等也很凋零,看来有某种共同的瓶颈,也许是文化的。虽然日韩凋零但是按照日韩的体量其实也相当可以了,还是有一批小巨头的,像那个CJ和巴黎贝甜(我羡慕这个名字)、麒麟朝日三得利明治、第一毛织、爱茉莉太平洋和卖牙膏的LG生活健康——规模均是上海家化的几倍呀!我们最大的日化也就立白和浙江纳爱斯(雕牌超能)了,都是180多亿,离门槛七八倍呢。)
但是我们中国企业的规模也在增长,未来是能够看到【伊利】【光明】等来上榜的,但是【情况真的不乐观】
关于零售,外资也不可能垄断,衣食住行也不可能垄断。只不过我们就是低端生存罢了
【只要大家都支持中国自己的消费品品牌,我们就会把这个最短的短板补上!】
我国只是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而不是完整的。
目前没有有现代意义上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
当然,如果看资本而不是国家的范畴的话,那么有完整体系的国家很多。
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就是要把一些上下游的关系全部打通,在一个体系里以资本增殖为目标组织生产。
这才叫完整的工业体系。
二更:
补一个权威的官方定义:
工业体系: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门类比较齐全、发展比较协调的工业部门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中略
现在,我国已经建立起一个具有相当规模、门类比较齐全、有一定技术水平、布局比较合理、基本上能满足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国防现代化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的国内工业体系。
包括:冶金、煤炭、电力、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建材、森林、轻工业和纺织工业等主要部门。
那些咒骂国企亏损的人,根本没有看到,在处于半垄断甚至全垄断的大前提下,国企要盈利实在太轻松了。每度电涨一毛钱,每一升水涨一毛钱,每升油涨一毛钱,每分钟通话涨一毛钱,每一兆流量涨一毛钱,每一只烟涨一毛钱,每张火车票涨一毛钱,每公里高速涨一毛钱,世界五百强可以被国企占一半你信不信?为什么国企不盈利不涨价?这还看不出来?总不能放下筷子嘴巴一抹就骂娘吧?
共产主义被抹黑了那么多年,只是你没看到而已。
~~~~~~~~~~~~~~~~~
2700赞,我辈不孤单。
4000赞,巅峰好突然。
4300赞,此生未虚度。
4700赞,破乎先别丸。
5000赞。。。。
第一次听说,工业体系是否完整、是不是世界工厂,得从500强榜单来判定。
题主听说你是个大帅哥,怎么从你的考试成绩里看不出来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