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啥叫海洋文明,啥叫游牧文明。。
就是强盗呗。。开着船整个地中海转悠,发现一个货船就抢一波。这就是海洋文明!!!!骑着马整个草原转悠,发现一个商队就抢一波。这就是游牧文明!!!!
为啥宋江要招安。。因为做土匪是没前途的。年轻的时候,身体好,可以抢抢货物生活。但是一般来说,娶不到老婆。等到年纪一大,抢不动了。就是一个死。
农耕文明最大的特点是有积累。就是你今年吃不完的粮食可以累积起来,明年吃。还能拿来养老婆孩子。一年一年积累起来的食物,就可以养活国王,士兵和艺术家。这才是文明。。
会被一次暴风雨消灭的海洋文明,会被一次雪灾轻易消灭的游牧文明,其实根本就不是文明。。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导致西方开辟了很多殖民地。。导致这种以掠夺为核心的西方文明崛起。。但是这个其实是有内在问题的。就是万一抢不到怎么办。。现在西方遇到的问题其实就是这样。殖民地的老本越吃越少。同时东方古国在崛起。
四大古文明非常巧合的都位于北纬20到40度的位置,古埃及、古巴比伦处于地中海气候的新月沃地,古印度、中国都是规律的季风气候区。然而并不巧合……
这农耕文明发祥之地却并不是土壤最肥沃、气候最适宜的地区。海洋性气候的欧洲平原、植被繁茂的热带雨林还有温和湿润的美洲草原,都比北回归线附近反差巨大的周期性气候更加适宜各种动植物生存繁衍。
但恰恰是剧烈反差条件,让气候相对恶劣地区的植物中逐渐更多出现了两种特征:
1、一年生的植物在阳关雨水充足时倾向于将养分储藏在种子以应对气候恶劣时节延续种群。
2、自花授粉牺牲多样性而大规模复制以数量来取胜的繁衍方式。
前者让人类得以采集到包含大量能量的种子,后者形成稳定而大规模繁衍的性状。于是,这里的人们就获得了稳定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小麦、大麦、水稻等。
但这一过程是极其漫长甚至带有反复的,在众多农耕与渔猎混合的文明形态中,驯化植物、耕种土地往往充当着获取食物的补充手段然后再某个时刻又被放弃……按照《钢铁病菌枪炮》一书的观点,农业的大范围出现是伴随着陆地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原本以狩猎为主要手段的原始人类在猎物减少的情况下不得不逐渐将原本的食物补充手段提升为主要生存方式。
也因此,地理上农耕文明的诞生地并不是物产最丰盛的地方。气候变迁下,当古埃及人因为其他天然野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来源不足而逐渐定居下来开始培育小麦等农作物的时候,欧洲大陆日耳曼人的祖先们依旧在动物乱窜、野果到处都是的西欧平原繁茂的森林里过着不断迁徙、渔猎采集的生活。
尽管现代人眼里文明的差距已经出现,但在古埃及人与日耳曼人祖先间,双方的营养来源的对比似乎与文明的发展程度相反。
欧洲气候好、多雨, 基本上找不到灌溉农业的历史遗迹, 大多是“漫坡种地”。这种方式到了美洲和澳洲, 使得那里的早期殖民者占据的农场几乎找不到水渠灌溉模式。
——人大农发学院院长、农业经济学家温铁军
平原辽阔、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使得后来慢慢南下进入农耕时代的欧陆蛮族在精耕细作上也并没有下多少功夫,确硬是凭借着轮耕制、休耕制、敞田制、农牧混作这些会让连中国农民痛惜不已的耕种方式进入了工业社会。
塔西佗《日耳曼志》记载:已经接触农耕技术的日耳曼人对于耕种并不怎么上心,对于土地的需求仅仅小麦而已,日常饮食中乳、酪和肉类占了大部分。(这些比起谷物,从转化率上就体现出自然资源的巨大区别)
于是看似生活环境恶劣的游牧渔猎的蛮族似乎总是比同时期更加文明、生产力更高的农耕定居文明体格、战斗力更加强壮,以至于历史上被蛮族毁灭的文明屡见不鲜。
基因的选择
人类的行为逻辑是在基因的引导下为种族繁衍而设置的。一旦稳定下来且食物刚刚满足的时,人群就更加倾向于将资源用来繁衍后代而不是供养自己长出农耕不需要的强健的肌肉骨骼。因此农耕文明往往拥有更多身体素质稍逊但数量更多的人口。冷兵器年代,如果游牧民族、野蛮人诞生了一个杰出的军事首领带往往会爆发出强大的战斗能力,足以抵消农耕文明人数、装备所带来的优势。
可以说物产丰富、气候优渥的地方往往不会选择农耕这种需要漫长年代培育且难以预测结果的生存方式而停留在了渔猎时代,而农耕甚至可以说是农作物与早期人类为了应对地中海气候、季风气候区自然环境年年剧烈变化而共同进化的结果。
因此,在生物层面,农耕与渔猎并没有优劣之分,甚至从事渔猎的民族在个体上能获得更多的蛋白质与其他营养。
都是智人为什么一个会比另一个更快形成社会?
因为在充沛的资源环境中不需要用这种方式就可以繁衍。
但在文明角度,差距就从此拉开了。
原始渔猎畜牧时代,资源是竞争的、生活方式是迁徙的、人群组织是扁平的、社会形态是分散的、因为竞争与迁徙所以力量是第一位的。比如,在北美富饶的土地上,尽管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但其农业在采集、狩猎的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局面下并不占优势。在欧洲人到来前,分布在两个多中国大小北美的几千万印第安原住民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实体。相比而言,秦朝统一全国的时候,人口大约也才2000多万。
农耕文明下,资源是合作分配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的、人群组织结构层次、社会形态呈现聚合模式、因为组织与农作因此经验是优先的……
最终,由于粮食储藏、技术积累等等因素,农耕成为了人类文明起源的经济基础,由此诞生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四大古文明。
文明是苦难的结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