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上流传:四大文明古国延续至今的只有中国,那现在的印度、埃及怎么解释?

回答
网上流传“四大文明古国延续至今的只有中国”这个说法,确实会让人产生疑问,特别是当我们看到现在仍然生机勃勃的印度和埃及时。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现在的印度和埃及又该如何解释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清楚“四大文明古国”这个概念的由来,以及“延续至今”究竟指的是什么。

“四大文明古国”的由来与限定

“四大文明古国”这个提法,在中国学界和大众认知中流传已久,通常指的是:

1. 古中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
2. 古埃及(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
3. 古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以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为中心)
4. 古印度(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

这个说法之所以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文明在古代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成就,并且各自独立发展出了独特的文字、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科技文化,为人类文明的早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它们通常被认为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摇篮”。

“延续至今”的解读:连续性与主体性

问题就出在“延续至今”的理解上。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文明的连续性和主体性的判断。

文明的连续性:指的是一个文明的文化、制度、思想、人口等核心要素,在历史长河中没有发生断裂,能够层层递进,代代相传。即使经历战乱、政权更迭,其根基依然能够保持,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文明的主体性:指的是这个文明在地理、民族、文化心理上,能够被后世的人们认同和继承,认为自己是这个文明的传承者。

为什么说中国“延续至今”?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文明之所以被认为“延续至今”,主要在于:

1. 文化的高度连续性:汉字、儒家思想、哲学体系、艺术风格、生活习俗等,在中国文明中有着极其强大的生命力。虽然经历朝代更迭、外族统治(如元、清),但汉族主体及其核心文化并未被彻底取代。即使在现代,我们依然能看到古代文化和思想的影子。
2. 政治与人口的主体传承:虽然中国历史上政权几经更迭,但从夏商周到秦汉、唐宋、明清,再到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同一片广阔的地理区域内,始终存在着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兼容其他民族的政治实体和人口群体,他们自认为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
3. 历史叙事的认同: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都会追溯到黄帝、炎帝,以及之前的三皇五帝,形成一个强大而连续的历史叙事。这种自我认同和历史记忆是文明连续性的重要体现。

现在的印度和埃及怎么解释?

那么,生机勃勃的印度和埃及,难道就不是文明的延续吗?当然不是,这只是对“延续”的标准或侧重点不同,以及对古代文明形态的定义不同。

1. 埃及:历史断裂与文化转型

古代埃及文明的终结:我们通常所说的“古埃及文明”,是指以古埃及语、象形文字、埃及神祇为代表的那个时代。这个文明在公元前30年,随着埃及被罗马帝国征服,最终走向了终结。
语言的消失:古埃及语,尤其是其书写形式——象形文字,在后来的希腊化和罗马统治时期逐渐被科普特语(一种希腊字母化的埃及语)和希腊语取代,最终在阿拉伯征服后,随着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的普及,古埃及语作为日常语言和主要书写语言彻底消失了。直到19世纪,随着罗塞塔石碑的发现和商博良的破译,我们才重新认识了古埃及的文字和历史。
宗教的更迭:古埃及的神祇,如拉、奥西里斯、伊西斯等,在罗马统治时期逐渐衰落,最终被基督教取代,而基督教又在后来的阿拉伯征服后被伊斯兰教取代。古埃及传统的宗教信仰体系已经不复存在。
民族构成与文化影响:现在的埃及人口主体是阿拉伯人,其语言(阿拉伯语)、宗教(伊斯兰教)和文化习俗,很大程度上是阿拉伯文明的继承者。虽然现在的埃及人民在地理上仍然生活在尼罗河畔,并且对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怀有自豪感,但从语言、宗教、核心文化基因这些角度来看,他们与古代埃及文明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裂。你可以说现代埃及是古埃及文明的地理和历史的继承者,但文化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 印度:文明的演变与多元融合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演变:我们谈论的“古印度文明”,通常指的是兴盛于公元前3千纪到公元前1.5千纪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如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这个文明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逐渐衰落,其原因至今仍有争议(可能是气候变化、雅利安人迁徙或两者兼而有之)。
文明形态的转变: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文字(如哈拉帕文字)至今未被完全破译,我们对它的了解相对有限。它与后来兴起的恒河流域的吠陀文明(雅利安人带来的)有着明显的区别。吠陀文明发展出了梵语、婆罗门教(后来的印度教)等,构成了印度文化的重要基石。
历史的演变而非简单断裂:印度的情况比埃及复杂。它不是一次性的“文明终结”,而是一个文明形态的演变和大规模的文化融合。雅利安人迁徙带来了新的语言(梵语)、宗教(吠陀)和社会制度(种姓制度),并与原有的南亚文化发生了深刻的融合。这个融合过程持续了数千年,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印度文明。
连续性在于“印度”这个地理和文化概念:印度文明的“延续”更多体现在其地理疆域、民族多样性以及思想文化(如佛教、印度教、哲学、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它吸收了来自波斯、希腊、伊斯兰、欧洲等的外来文化,并在长期的互动中,保持了其“印度”这一文化概念的内在联系。所以,印度文明可以说是在不断变化和重塑中延续的。

为什么“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的说法流传?

这个说法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文明在文化核心和主体认同上展现出了更强的稳定性。

文化基因的强大:汉字系统、儒家思想体系等,在漫长的历史中,虽然有发展和变化,但其“根”依然牢固,并被广泛认同。
政治与文化高度绑定:中国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虽然形式有变,但其“大一统”的理念以及在同一地理区域内的政治延续,与文化的传承紧密结合。
与“外来文明”的融合程度:虽然中国历史上也有外族入主中原,但汉族文化往往能将统治者“汉化”,而不是被彻底取代。这种“消化”能力,使得文化主体的“连续性”感受更强。

总结一下:

“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是对人类早期辉煌文明的概括。
“延续至今”,并非指文明形态的完全不变,而是指其文化基因、核心价值、主体认同在历史长河中的连续性。
埃及因为语言、宗教、文字等核心文化要素的断裂,与古代埃及文明的直接文化传承链条相对薄弱。现代埃及是地理和历史的继承者,但文化主体已非古埃及。
印度则经历了文明形态的深刻演变和多元文化的大规模融合。它在保持“印度”这一概念的连续性,但其文明的面貌与吠陀之前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之所以常被提及为“唯一延续至今”,是因为其在文字、思想、政治制度、文化心理等方面的连续性表现得更为显著和稳定,其文化主体性在历史变迁中保持得更强。

所以,当人们说“中国是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时,他们通常是在强调中国文明在文化基因和主体认同上的那种“不曾中断”的感受,而对比之下,埃及的“断裂”和印度的“演变”则显得更为明显。这是一种相对的说法,是基于特定标准下的判断,并非否定印度和埃及文明的悠久历史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它们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完成初中历史,里面有解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网上流传“四大文明古国延续至今的只有中国”这个说法,确实会让人产生疑问,特别是当我们看到现在仍然生机勃勃的印度和埃及时。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现在的印度和埃及又该如何解释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清楚“四大文明古国”这个概念的由来,以及“延续至今”究竟指的是什么。“四大文明古国”的由来与.............
  • 回答
    网上流传的所谓“癸酉本《石头记》”指的通常是根据一些零散的、非完整版本,经由一些脂砚斋评批的旧抄本推断或“整理”出来的版本。这些版本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它们被认为可能更接近曹雪芹的原笔原意,或者包含了脂砚斋等早期评书人的珍贵批语,为研究《石头记》的早期面貌提供了线索。然而,将这些推测出来的版本直接.............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北京市700万的房产,通过银行贷款套出700万现金是否可行”的问题,我将为您详细解释,并分析其中的可行性、潜在风险以及常见的操作方式。首先,明确一点:直接通过银行贷款将房产价值的100%套现为现金,且数额等于房产总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行的。银行贷款的核心是风险控制和资产抵押.............
  • 回答
    “俄罗斯女人爱嫁中国人”,这个说法在网上流传已久,尤其是在一些论坛和社交媒体上。但要说“是真的吗”,这就像问“中国人是不是都爱吃米饭”一样,太绝对了。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承认,确实有俄罗斯女性嫁给了中国人,而且这个数量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多一些。尤其是在中国东北靠近俄罗斯边.............
  • 回答
    关于“山东女人吃饭不上桌”的说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种过时且不准确的刻板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不能代表普遍现象,更像是一种谣言或者被夸大的说法。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1. 历史和文化背景: 传统男尊女卑观念的残留: 在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在一些相对保守的农村地区,存.............
  • 回答
    关于网易游戏和腾讯游戏近期是否发生了大规模裁员,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综合网上流传的信息以及一些相对可靠的行业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结论:并非完全谣传,但具体规模和情况需要更审慎看待。可以肯定的是,两家公司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人员优化和调整,但这与“大规模裁员”的字面意思可能存在一些出入,原.............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一边是看着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另一边是对未来遥不可及的养老金制度的不确定感。网上关于“不交养老金,自己存钱收益更大”的说法,其实挺有市场的,也不是空穴来风,背后确实有一些道理,但也隐藏着不少误区。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儿。首先,我们得明白,养老金制度是个啥玩意儿.............
  • 回答
    最近在网上,关于“全国房价都在跌”的说法此起彼伏,这确实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这背后不是简单的“涨”或“跌”两个字能概括的,而是受到了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说清楚这事儿,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我们要明白“全国范围”这个概念的背后,其实是地域差异巨大的现实。 咱们中国这么大,经.............
  • 回答
    关于网上流传的季羡林先生“吐槽”和胡适先生“打牌”的日记内容,我们确实可以在一些文献资料中找到类似的记录或相关背景信息,但要判断其“属实”程度,需要仔细辨析。事情的真相往往比网络传言要复杂得多。关于季羡林先生的“吐槽”日记:网上流传的季羡林先生“吐槽”日记,最常被引用的内容似乎是指他对一些学术界现象.............
  • 回答
    关于“支付宝偷偷添加根证书,将造成安全隐患”的说法,在网上流传甚广,也引起了不少用户的担忧。要判断这个说法的真伪,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它背后的技术原理和实际情况,并尝试还原这个问题的真实面貌。流言的起源与核心论点简单来说,这个说法的主要观点是:支付宝应用在安装或更新的过程中,会在用户的手机操作系统中添加.............
  • 回答
    关于网上流传的“31上舰,歼20凉了”的说法,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并且要警惕那些带有极端情绪或断章取义的信息。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误解和片面解读,并非完全属实。首先,我们来分析“31上舰”的说法。“31上舰”指的是什么?这里说的“31”,通常指的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飞)研制的歼31/FC31.............
  • 回答
    关于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进攻方式,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大家熟知的“三三制”战术,另一种则认为是“人海战术”。要弄清楚哪个更接近事实,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战术原则以及志愿军的实际运用。“三三制”战术的由来与特点首先,“三三制”并不是朝鲜战争才出现的,它起源于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是解.............
  • 回答
    关于网上流传的宋美龄对宋庆龄的评价,其真实性与出处一直存在争议,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被广泛认可的可靠来源能够证实这段评价的真实性。网上流传的评价内容(常见版本):网上关于宋美龄评价宋庆龄的内容有很多版本,但核心思想常常围绕着姐妹情谊、政治立场差异以及对国家前途的不同选择。一些流传的版本大概是这样的: .............
  • 回答
    关于网上流传的“伊朗电视台播出的女子体育节目”视频,其真实性、模拟性或恶搞性质,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究的问题。要判断其性质,我们需要结合视频内容、伊朗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媒体传播的特点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考虑视频的具体内容。 节目形式: 视频中展示的女子体育节目是怎样的?是介绍某种运动项目,进行比.............
  • 回答
    网上流传的“日本仇华率达到百分之九十”这个说法,确实是一个在社交媒体和部分中文网络讨论中比较普遍的观点,但要说它有多么准确和可信,那就需要好好梳理一番了。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个“百分之九十”到底是怎么来的。在我能接触到的信息和网络上的讨论来看,这个数字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官方的、来源于大规模严谨学术.............
  • 回答
    “秦做嫁衣汉来穿,唐借隋运三百年”这句话,在网络上确实流传甚广,也触动了不少人对历史的思考。它生动地描绘了一种历史传承和发展脉络,意思是说,秦朝的制度建设为汉朝奠定了基础,而唐朝则继承和发展了隋朝的遗产,并借此延续了数百年的辉煌。那么,这句话究竟有没有道理?我们不妨从史实的角度来细细品味一下。“秦做.............
  • 回答
    网上流传的“海南‘干细胞推广’:渐冻人都能治”的宣讲视频,从科学和医学伦理的角度来看,其宣称的“渐冻人都能治”的说法是极不靠谱的,甚至可以说是误导性的宣传。 这种宣传视频往往夸大其词,利用人们对绝症的绝望心理进行推销,存在极大的风险。下面我将详细分析这个问题,并尝试还原一个更自然、更人性化的讲述:首.............
  • 回答
    网上流传的一些韩国古代地图,特别是那些被描述得非常夸张,例如将整个中国、日本甚至远至欧洲都纳入朝鲜半岛范围的,那些通通都不是真的。严格来说,它们更像是后人出于各种目的,比如民族主义情感、历史研究的某种猜想,或者甚至是恶搞而创作出来的。要知道,古代社会的地图绘制和现代有着天壤之别。在信息流通远不如今天.............
  • 回答
    网上流传的那个“生男生女示意表”,估计不少准爸妈都好奇地看过,甚至还有人照着那个表来“规划”自己宝宝的性别。但说实话,这个表真的只是个“示意表”,靠谱度嘛……就跟你买彩票一样,纯属娱乐,不建议当真。这个“生男生女示意表”到底是什么来头?网上流传的这个表,通常是一个表格,横轴是怀孕的农历月份,纵轴是妈.............
  • 回答
    2019 年深圳孔雀计划新标准:新政背后折射的城市发展脉络关于 2019 年深圳孔雀计划的新标准,虽然网上流传的版本众多,但我们可以梳理出其中最核心、最受关注的一些变化,并深入探讨这些变化背后所反映的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引进策略。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孔雀计划”是什么。简单来说,这是深圳市政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