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上流传「如果不交养老金而是自己存款,退休后收益更大」的说法是否属实?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一边是看着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另一边是对未来遥不可及的养老金制度的不确定感。网上关于“不交养老金,自己存钱收益更大”的说法,其实挺有市场的,也不是空穴来风,背后确实有一些道理,但也隐藏着不少误区。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儿。

首先,我们得明白,养老金制度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它是一种社会保障体系,我们现在缴纳的钱,一部分用于现在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现收现付制),另一部分存起来投资,未来给我们自己养老(个人账户制)。它的核心逻辑是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自己存款收益更大呢?这主要有几个原因:

对养老金收益率的不满: 很多人会拿自己存款的潜在收益率和养老金的收益率做对比。他们会想:“我把钱存在银行、买个理财产品、或者投资股票,一年能有几个点收益,而养老金的投资回报率好像一直不高,甚至跑不赢通胀。”这种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养老金的投资目标是长期稳健,追求的是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不是一夜暴富。它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流动性、安全性、覆盖面等等,这往往会限制其投资的激进程度,导致收益率看上去不如一些个人投资那么亮眼。

对养老金制度的不信任感: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大家对养老金制度的未来稳定性、领取金额、领取年龄等会产生各种担忧。比如,“万一以后领不到那么多钱怎么办?”“以后我老了,物价涨得厉害,这点养老金够花吗?”“会不会延迟退休,我活不到领那么多钱?”这些不确定性,会让人萌生“不如把钱抓在自己手里更踏实”的想法。

对个人投资能力的自信: 有些人觉得自己理财有道,投资经验丰富,能够跑赢养老金的平均收益。他们相信通过精明的投资组合,自己能够为养老积累一笔可观的财富。

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对吧?但是,咱们得把账算得更细致一些,不能只看“收益率”这一点。

首先,看看“自己存款”的账:

1. 本金安全问题: 如果你选择自己投资,比如股票、基金,虽然可能带来高收益,但也伴随着高风险。一旦市场波动,本金损失是实实在在的。而养老金虽然收益不高,但它的风险是分散的,有国家信用做背书,整体上来说比个人盲目投资要稳健得多。
2. 通货膨胀的影响: 你说的“收益”,如果没有考虑通货膨胀,那就不完整。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如果跑不赢通胀,购买力就在缩水。养老金的投资,虽然收益率不高,但其“保值增值”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抵御通胀。
3. 强制储蓄的缺失: 养老金最核心的功能之一就是“强制储蓄”。很多人对花钱没啥抵抗力,如果不是强制缴纳养老金,这笔钱可能早就被消费掉了。自己存款,很容易因为各种突发情况或者一时冲动而动用,导致养老规划被打乱。
4. 投资专业性与精力投入: 想要获得比养老金更高的收益,需要专业的投资知识、持续的市场分析和大量的精力投入。你真的有时间、有精力、有专业知识去做好这件事吗?而且,一旦投资出错,损失可能远超你预期的收益。
5. 税收因素: 养老金的某些待遇,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可能享有税收优惠。自己存款投资,收益部分可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也会影响实际到手的收益。

再来看看“养老金”的账:

1. 社会共济和风险分摊: 这是养老金制度最根本的价值。你现在交的钱,养活了现在的老人。等你老了,也会有下一代人来养你。这是一种社会风险的共担,避免了个人面对生老病死这样巨大的不确定性时,一个人孤立无援。如果大家都选择自己存,那么那些运气不好、收入不高或者遭遇重大疾病的人,就很可能晚景凄凉。
2. 隐性的福利和保障: 养老金不仅仅是钱。它还代表了一种社会保障的底线,一种“兜底”的承诺。即使你个人投资失败,即使你遭遇了生活的重大变故,只要你缴纳了养老金,就还能有一份最基本的养老保障。
3. 长期稳定的收益: 养老金的投资回报率虽然不高,但它是长期的、稳定的。想想看,你的养老金是为你几十年的退休生活准备的。这种稳定性的价值,是个人短期投资难以比拟的。而且,政府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养老金的投资机制,力求提高收益率。
4. 抵御通胀的机制: 很多国家的养老金制度都会随着物价水平进行调整(比如“挂钩物价指数”),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养老金的购买力不至于被通胀吞噬。你自己存款,是否能确保你的存款同样具备这样的抵御通胀能力?
5. 其他配套政策: 养老金的领取往往也和一些其他的社会福利挂钩,比如医疗保障。如果脱离了养老金体系,这些配套的福利你也可能无法享受。

所以,回到“收益更大”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收益”的定义问题,以及忽略了什么问题。

如果你只计算“个人投资收益率”高,忽略了风险、通胀、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强制储蓄功能以及社会共济的价值,那么可能你会觉得自己的收益更大。
但如果把这些“隐性”的收益和价值都计算在内,尤其是社会保障的稳定性、风险的共担,那么养老金的作用就不仅仅是那点看得见的收益率了。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

假设你每月工资 10000 元,国家规定要交 8% 的养老金,也就是 800 元。你自己存款,把这 800 元拿去买一个年化收益 6% 的理财产品,十年后这笔钱会变成多少?

再假设养老金的投资收益率是 4%。那 800 元进入养老金,十年后是多少?

乍一看,自己投资的 6% 确实比养老金的 4% 要高。但是,你有没有想过:

那个年化 6% 的理财产品,是不是每年都能稳定拿到?会不会有市场波动导致收益不如预期,甚至亏损本金?
十年后,你的养老金大概是多少?你个人投资的这笔钱又能带来多少额外收益?
更关键的是,万一你生病了,需要一笔钱应急,你还会舍得动用那笔为养老准备的钱吗?但养老金账户里的钱,你个人是无法轻易动用的,它强制你为未来储蓄。

总的来说,这个说法更像是一种“博弈”的思路,试图在个人利益最大化和集体利益之间寻找一个“最优解”。但是,养老金制度的本质是社会保障,它的核心价值在于风险的转移和分担,以及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一个基本的养老保障网。

我的建议是:

1. 不要轻易放弃养老金: 养老金是我们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可见的收益。即使你个人有投资能力,也最好先保证养老金的正常缴纳。
2. 理性看待养老金收益率: 养老金的投资也在不断进步,其目的是稳健增值,为长期养老服务。与其纠结于一时的收益率高低,不如关注其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进行补充养老规划: 如果你对未来的养老金领取金额有更高的预期,或者希望有更优渥的退休生活,那么在保证基本养老金缴纳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进行补充性的个人养老规划,比如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进行个人投资等。这才是“在现有基础上做得更好”,而不是“用一种方式替代另一种方式”。
4. 了解清楚政策: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养老金制度有差异,相关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建议多了解清楚自己所在地的养老金政策和个人账户的构成,以及政府是否有鼓励个人补充养老的措施(比如税收优惠等)。

最后,说句实话,能把养老金这笔钱不交,然后自己存一笔比国家养老金收益还大的钱,并且这笔钱还能安全、稳定地拿到几十年,这需要极高的个人财务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以及相当的“运气”。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国家养老金提供的是一份稳定可靠的底线保障,而个人投资则是在此之上锦上添花的努力。用相互否定来解决问题,往往是不可取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社保窗口汪,已经被问了很多次了,早就烦了,但是每次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回答一下吧,唉。
第一,如果每个人投资都顺利,每种收益都没风险,那确实不需要社保。
问题是大部分人的收益增速并不能跟上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
道理很简单,你的存款是被更有能力的人拿去投资的,如果他们收益低于你们的存款利息,可能吗?
你现在算一个月入几千觉得很多,到时候值几个钱就不知道了。
如果到时候确实不值钱了,只有社保会无条件给你涨工资,吹逼的商保们涨一个我看看?

第二,社保的本质,是共济。
赤裸裸一点来说就是劫富济贫。
这个制度里,和你们想的不一样,吃亏的不是屌丝和倒霉的人,而是人生一帆风顺的高富帅。
具体公式就不跟你们说了,估计大部分人也不关心,结论就是如果低收入者不进社保,高富帅恐怕收益更好,基金压力更小。
从个人收益角度探讨社保制度,我不认为是一个聪明的角度。
说直白点,大家都探讨个人收益,不去讨论风险共担,真心没意义。
我再说的直白一点,假设真的没有社保制度的话,只会有一种结果,那就是富人更富,穷人造反,双输。
这也是政府为什么不惜代价建立这个制度的根本原因。

第三,恕我直言,问这个问题的,大多是两种人。
第一种真的很有投资能力的,对这种人,我只想说,麻烦你们照顾下投资能力弱的人,即便你不认同我的观点,那也不要去鼓动别人脱保,这也算是种美德吧。
第二种是收入不佳,比较在意当期收入的。对这些人我很理解,但除了有点对我自己的职业感到悲哀之外,无言以对。我只能说,客观讲,你们是受益者,请尽量缴费吧,实在不信我也没办法了。如果真的不相信政府,请老的时候也一样硬气。
当然,不交费就能受益是最好的制度,我也想要,不过大部分老实人是做不到的。有意如此的,请提前做好上访哭诉的准备工作。

第四,社保不是一点问题没有,不注意宣传、缺乏透明、政策复杂、收益率不确定等都是急需提高的,但是恕我直言,有国家担保的保障体系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制度。

最后说一句,这么多人把个人利益这种“恶”作为社保制度的驱动来探讨,而不是把风险共济这种“善”来作为社保的亮点来宣传,这确实是值得顶层设计师们反思的。

作为社保基层的从业人员,我们无力改变大势,但我们也做了一个社保普及的公众号(公众号:帝都SI青年),希望能做一些改变,也算是聊胜于无吧。

不管如何,希望对于别人的这种问题,懂的知友们慎言,不懂的不如不言。毕竟,这是别人一辈子的事情。

就说这么多吧,手动一声叹息。

PS:更多知友的讨论在评论区,有兴趣的亲可以看看,刚混知乎,不太会用,各位请见谅。

user avatar

养老金是税,这笔钱是国家的,不是个人的,这种说法纯扯淡……

不交养老金是跟范冰冰,薇娅一样的逃税行为,是违法的……

只不过,国家对逃税,惩罚的对象是企业,不是个人,才会有人以为,这是自己的钱,这是可以讨论交不交的问题……

本质上,讨论养老金交不交和讨论——如果企业不纳税,是不是更有得赚一样,是一种秀逗行为。


养老金都是这一代养老一代,现在这一代,靠下一代交钱养,不是自己养自己……

已经复杂到谁也没有办法,得知几十年后的真正情况……

三十年前,很多省会级城市,平均工资一千多,现在的省会级城市平均工资是多少?再往后三十年,工资会到什么水平,物价会到什么水平?谁也答不上来。

三十年前,三十八万能在北上广之外,很多省会买两百平以上的房子,现在三十八万连买一百平都勉强只够首付,三十年后三十八万算个啥?谁特么也不知道了。


现金是唯一注定要贬值的东西。

user avatar

谢邀。

想不到本人也有能给微信谣言打假的机会。

首先,情况基本属实。

很多答主也提到过了,对于很多人来说,交社保是一笔亏本买卖,这个不假。


解释一下社保的本质。

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和商业保险(Commercial Insurance)相对。都是现代保险的一种形式。

从技术上来看,社保和商业保险的唯一区别在于确定保费的方式不同。

商业保险是以风险确定保费,社保是以收入确定保费。

举个简单例子,买一份商业工伤保险,保费因人而异,如果从事危险系数较大的行业,例如一家公司,经常出差跑业务的,自然保费也就高一点,毕竟出险的概率较大。如果是坐办公室的财务,自然保费很低,因为这种工作出现工伤的概率非常非常小。

而社会工伤保险,和工作种类是没有关系的,并不是坐办公室交的钱就少,跑业务的交的钱就多。同一行业内,社会保险的保费只和收入有关,收入高的多交,收入低的少交。

请问哪种方式比较公平?显然是根据风险制定保费比较公平。整天坐办公室的门都不出,怎么会有工伤,凭什么交那么多钱?而从事危险行业的凭什么交那么少钱?明显后者出事故的概率大。

再放到大家关心的养老金上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同一个城市里,高收入者,大企业白领那么高收入,每年交超多保费。而城市底层工作者,每年收入超低,就交一点点保费,连大企业白领的零头都不到。

凭什么退休以后外企白领拿的养老金就比底层工作者多那么一点点?这不是很不公平吗?

这就涉及到社保的一个本质——再分配制度。

社保本身就不是一个公平的制度。


放到这个问题本身来,如果我不交社保的养老金,转而去自己投资,哪怕用同样的钱买一份商业养老保险,退休以后拿的钱也比交社保拿得养老金多多了。

没错,你们从社保里吃亏了。不光养老金,工伤、医疗、失业各类社会保险你们都吃亏了。

可你们想过吗?那些底层工作者,如果他们不交社保,他们用交社保的钱去买商业保险,退休以后能拿到的钱可是比社保的养老金少多了。

而且如果你们(相对高收入者)都退出了社保,那些底层工作者退休的养老金怎么来?他们交的钱远远不够他们退休拿的社会保险养老金。是你们这些高收入者给他们填上的。


因此社保具有两个特征:

1,再分配性质。

社保的部分作用是和税负是相同的,因此在日本,社会保险费直接称作「保険税」,社保是财富转移的一种方式,由高收入人群转移到低收入人群手中。

因此社保相当于劫富济贫,让高收入者多交钱补偿给低收入者。

2,强制性。

由于上述所说,社保具有劫富济贫的再分配性质,

如下图所示(假设每个人风险相同)



靛色线为缴纳社保保费,如果用这笔保费购买商业保险,如果对于每个人都公平的话,合理的保险金应当为红色线而社保保险金为紫色(因此社保损害了高收入者利益而给低收入者带来福利)。也就是将高收入的一部分保费用于补充低收入人群。

虽然违背了传统保险的原理,以收入取代风险,但是由于高收入补充低收入,这个体系仍然收支平衡,社保制度可以维持。

但是当收入i>A时,这部分人从社保中利益受损。人由于逐利会不断退出社保体系而投资商业保险(也就是题主说的,交养老金不如自己投资)。高收入者大量退出,而导致收支不平衡,出现巨额赤字,长期入不敷出,社保体系崩溃。

因此社保必须立法强制加入,否则社保体系无法维持。

========================

由上所述,由于其本质(以收入取代风险,厘定保费),社保不是个公平的制度,会导致高收入者利益受损,低收入者获益。(不光养老金、所有社保都是这样)

因此具有劫富济贫,调节社会收入差距的功能。

所以题目这句话不假,对于高收入者,交养老金确实吃亏,但是对于低收入者,养老金是一笔难得的福利。

社保作为社会再分配制度的一种,能够有效调节社会贫富差距。

user avatar

要看你赚多少钱啊……

知乎这一半人月收入不到四千块的地方,

谈这话不是装逼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