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文明一直延续这种说法是否成立?

回答
“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从未中断,这种说法是否成立?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四大文明古国”的定义以及“文明延续”的内涵进行一番梳理和辨析。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通常所说的“四大文明古国”是指:

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也常被泛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古印度文明(通常指印度河谷文明,但也包括其后发展起来的文明)
古中国文明

这四个古老的文明,都曾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成就,奠定了各自地域乃至世界文明发展的基础。然而,当我们审视它们后来的发展轨迹时,会发现一些关键的差异。

为什么说“只有中国文明一直延续”?

这句话的核心在于“一直延续”,这指的是一种文化、政治、社会形态上的连续性。具体来说,是指那个文明的主体文化、主要思想体系、政治制度的某种传承,以及人们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没有断裂。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确实是人类历史上极为辉煌的篇章,留下了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等宝贵遗产。然而,随着希腊化、罗马化以及后来阿拉伯人(伊斯兰化)的到来,古埃及的传统宗教、语言(科普特语的衰落,阿拉伯语的兴起)、政治制度和文化习俗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天的埃及虽然在地理上是古埃及的延续,但其文化主体已经不再是那个古埃及文明了。我们现在谈论的埃及文化,更多的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当地元素的融合。

古巴比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曾孕育了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多个强大的文明。它们发展出了楔形文字、早期法律体系(如汉谟拉比法典)、天文学和数学等成就。然而,这个地区后来经历了波斯帝国、希腊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等一系列统治和文化冲击。楔形文字最终被取代,语言、宗教信仰、政治和社会结构都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就像古埃及一样,现在的伊拉克虽然地处美索不达米亚,但其文化面貌与古代巴比伦文明已大相径庭。

古印度文明: 通常我们说的印度文明,会追溯到印度河谷文明(摩亨佐达罗、哈拉帕等)。这个文明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繁荣,之后逐渐衰落,其具体原因至今仍在探讨。而我们今天熟悉的印度文明,更多的是发源于雅利安人迁徙之后,与吠陀文化、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思想体系相结合而形成的。尽管印度文化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包容性,不断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但从印度河谷文明到现代印度文明,其间经历了文化、宗教和语言上的显著演变,很难说是一种不间断的直接延续。特别是早期印度河谷文明的许多特征(如文字的解读)至今仍是未解之谜,这更增加了其连续性的讨论难度。

古中国文明: 相较于前三者,中国文明的说法更具说服力。尽管中国历史上也经历了朝代更迭、外族统治(如元朝、清朝),也遭受过西方文化的冲击,但以下几点构成了其“延续性”的独特之处:

1. 文字的传承与演变: 汉字作为中国文明的核心载体,虽然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演变,但其象形、表意等根本特征得以保留,并且成为区分和连接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的重要符号。即使在现代,许多古籍依然可以被当代中国人阅读和理解(尽管需要一定的古汉语知识)。
2. 思想体系的连续性: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哲学和伦理观念,虽然在不同时代受到挑战和改造,但其核心价值和思想逻辑一直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其他思想流派如道家、法家等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政治制度的某种稳定性: 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中央集权、官僚体系以及以“天命”和“德治”为基础的政治哲学,这些制度的核心模式在各个朝代有所延续和调整,而非完全被颠覆。
4. 文化认同感: 尽管经历了多次大的动荡,但“中国人”作为一个文化和民族身份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维系。人们对自己悠久历史、共同文化和语言的认知,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文化凝聚力。

然而,我们也不能过于绝对地说“只有中国文明一直延续”而没有任何变化。

“延续”并不等于“一成不变”。任何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会经历发展、演变、融合和创新。中国文明的延续,同样是在不断适应新环境、吸收外来元素的过程中实现的。比如,佛教的传入和本土化,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近代的西方科技和思想涌入,更是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

所以,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文明表现出了最显著的、最持续的文化主体性和身份认同的连续性,使得其历史根基与现代面貌之间保持了更强的可追溯性和内在联系。 相比之下,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在各自历史发展过程中,其核心文化要素和文明形态经历了更为剧烈的断裂和重塑,以至于我们难以将其现代面貌直接等同于其古代文明的延续。

因此,“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文明一直延续,这个说法在强调文化核心要素和身份认同的连续性方面,是有其深刻道理和普遍共识的。它突出的是中华文明独特的生命力与传承性,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这种延续是在不断的演变和融合中实现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古印度文明有中断根本是一个误读,原因在于分不清“古印度文明”与“古印度文明”之间的差别。史学家公认的古印度文明是指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与印度当地文化逐渐融合的产物,这一文明从未真正中断过。业已灭亡的古印度河文明只是与其有一点传承关系,但不全面,只有印度本土的印度教民族主义份子为了强调印度文明起源的“本土”性才会硬假造考古学证据和人类学证据把两者说成一脉相承的东西,当然在国内为了强调“我国是唯一延续至今的古代文明”这一说法,故意将两者混淆大有人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从未中断,这种说法是否成立?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四大文明古国”的定义以及“文明延续”的内涵进行一番梳理和辨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通常所说的“四大文明古国”是指: 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也常被泛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古印度文明(通常指印度河.............
  • 回答
    四大文明古国,这几个字自带一种厚重感,总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城邦、辉煌的帝国,以及那些我们现在只能从遗迹中窥探的辉煌。然而,当我们说到“延续至今”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我们中国这几位“文明大家族”的元老中,只有中国,带着那份古老又熟悉的面孔,真真切切地活在了当下。这事儿,你想想就.............
  • 回答
    说“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幸存”这句话,其实是一个带有一定误导性的说法,因为它过于简化了历史的复杂性,而且对“幸存”的定义也有些模糊。我们仔细来看看印度和埃及的情况,就知道为什么这么说,以及为什么说它不完全准确。首先,我们得明白,“四大文明古国”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晚近的概括,它选取的是几个在古.............
  • 回答
    网上流传“四大文明古国延续至今的只有中国”这个说法,确实会让人产生疑问,特别是当我们看到现在仍然生机勃勃的印度和埃及时。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现在的印度和埃及又该如何解释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清楚“四大文明古国”这个概念的由来,以及“延续至今”究竟指的是什么。“四大文明古国”的由来与.............
  • 回答
    “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由中国学者提出,用以概括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这个说法受到当时历史学研究的影响,侧重于那些拥有独立发展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古代文明。根据这个标准,通常将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国视为“四大文明古国”。希腊文明之所以通常.............
  • 回答
    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它们都曾是人类文明的璀璨星辰,孕育了辉煌的文化、科学和政治体系。然而,令人深思的是,为何这些古老的文明,尽管各自拥有璀璨的过去,却无一例外地未能以其原始形态延续至今,并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发达国家?这是一个涉及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复杂因.............
  • 回答
    关于为何古代四大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大多呈现为农耕文明的底色,而非海洋文明或游牧文明,这背后涉及一系列深刻的地理、环境、技术和文化因素的综合作用。让我们一层层剥开这层历史的面纱,力求呈现一个更具人情味和细节的解读。首先要明白一个基本事实:人类文明的早期发展,很大程度上受.............
  • 回答
    “四大文明古国”这个说法,在很多地方都出现过,也深入人心。但如果我们仔细审视一下,就会发现这个概念并非一个严谨的学术定论,更像是一个在特定历史时期,由特定视角出发形成的概括性提法。要理解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首先得知道“四大文明古国”通常指的是哪几个文明。大多数情况下,这个名单会指向: 古埃及文明.............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是很多对古代文明感兴趣的人常常会有的疑问。我们会发现,像古埃及、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印度河流域文明)和中国文明,以及玛雅文明,它们文明的早期发展,尤其是形成具有一定规模、能够称得上“文明”的特征,确实在距今 5000 年到 3000 年这个时间段内,或者说其高峰期.............
  • 回答
    关于“突厥是否是唯一一个在四大文明古国都建立国家的民族”,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明确“四大文明古国”以及“建立国家”的定义,并梳理突厥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活动轨迹。首先,我们来界定一下“四大文明古国”:通常我们所说的“四大文明古国”指的是:1. 古埃及文明: .............
  • 回答
    关于刘仲敬先生的文章《四大文明古国体系歪曲历史》,要详细地讲述并去除人工智能痕迹,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其论点,并用一种自然、有逻辑的叙述方式来呈现。首先,要理解这篇文章的核心,就是要 挑战 我们通常所接受的“四大文明古国”这一历史叙事框架。刘仲敬先生并非否定这些文明的存在或其重要性,而是质疑将它们并列、.............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文明发展的宏观视角。确实,从“四大古文明”的定义来看,古中国通常指的是黄河文明,其早期阶段相比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和古印度,起步时间稍晚一些。然而,“晚”是相对而言的,而且中国文明的独立发展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那么,在别的文明蓬勃发展的这段时期,古中国在发生着.............
  • 回答
    卡尔达舍夫等级划分,最初由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在1964年提出,是为了衡量一个文明的技术发展水平,特别是其利用能源的能力。这个划分体系有三个核心等级,而关于四级和五级文明的讨论,更多的是在卡尔达舍夫原始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的推测和扩展。卡尔达舍夫最初的三大文明等级:卡尔达舍夫的原始构想,是基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它触及了《文明VI》中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机制,那就是中国在早期阶段拥有的“农民”单位,以及他们能够进行四次建造操作的优势。要解释清楚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核心问题:为什么是中国的农民?首先,我们要明白,《文明VI》中的单位设计是高度平衡和有主题性的。每个文明都有其独特.............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如果单看玩家群体和大众认知度,P社的“四大天王”(欧陆风云、维多利亚、钢铁雄心、十字军之王)加上《群星》的知名度,似乎确实不如《文明6》。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因素在起作用,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入门门槛与学习曲线 《文明》系列: 这是最核心的差异。文明系列一直以来都以其.............
  • 回答
    P社四萌的外交/和谈规则与文明/全面战争的对比:一场策略游戏的深度剖析在宏大的历史策略游戏世界里,外交与和谈无疑是贯穿始终的核心玩法,它决定了国家命运的走向,玩家能否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中屹立不倒。而谈及此,Paradox(P社)的“四萌”(《欧陆风云4》、《钢铁雄心4》、《维多密亚3》、《十字军之.............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触及到不少关于历史写作、文明叙事以及西方视角解读的深层议题。说白了,同样是“世界悠久文明”,为什么在“剑桥系列”这样的宏大历史工程中,中国史和印度史的篇幅差距如此之大?这背后不仅仅是简单的篇幅多寡,而是涉及了历史的复杂性、研究的侧重点、叙事的逻辑以及文化自身的特征。我们不.............
  • 回答
    好的,咱们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AI套话,直接聊点实在的。你想知道大厂HR眼里的“好简历”到底长啥样,对吧?这事儿说起来也简单,但也得掰开了揉碎了讲。咱们就拿BAT(虽然现在已经不是铁板一块了,但大厂思维还是能代表一部分主流)或者其他一线科技公司的HR视角来聊聊。他们每天要看海量的简历,你的简历就得像在.............
  • 回答
    “四大”之所以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并非偶然,而是由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卓越的学术声誉、广阔的职业前景、精英化的教育环境以及独特的文化氛围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这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卓越的学术声誉和世界级水平的教育质量这是“四大”最核心的吸引力所在。它们通常指代国际上顶尖的.............
  • 回答
    “四大会计事务所的实习,有没有内推机会啊?”这个问题,估计是不少正在求职路上的小伙伴们心中的那团火,熊熊燃烧着。我刚经历过一轮四大的实习申请,所以对这个问题还算有点发言权。要说能不能内推,答案是:当然可以,而且非常管用!不过,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不是一句“找人投简历”那么简单。内推这事儿,说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