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西安对于城市营销宣传低下的水平,有什么办法能够改进?

回答
如何看待西安城市营销宣传低下的水平?

西安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都,拥有兵马俑、大唐不夜城、钟鼓楼等众多世界级旅游资源,本应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然而,近年来,许多人对西安的城市营销宣传水平表示不满,认为其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甚至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

目前西安城市营销宣传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同质化与缺乏创新性:
主题陈旧: 宣传内容往往围绕“古都”、“十三朝”、“盛唐”等传统概念,虽然经典,但缺乏新意和现代感,难以吸引年轻群体和国际游客。
传播渠道单一: 主要依靠传统媒体和官方渠道,对新媒体、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的运用不够深入和灵活,未能有效触达更广泛的潜在受众。
营销手段传统: 停留在发布新闻稿、举办大型节庆活动等层面,缺乏创意营销、事件营销、社群营销等新型手段。
品牌定位模糊与故事化不足:
缺乏核心竞争力提炼: 尽管拥有众多亮点,但未能提炼出能够代表西安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例如“现代科技与古老文明的融合”、“年轻活力的历史之城”等鲜明的定位。
故事讲述不够生动: 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讲述方式较为枯燥,未能将历史故事转化为能够引起情感共鸣、具有传播力的内容。例如,如何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磅礴气势、唐朝开放包容的盛世景象与现代生活连接起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网红城市”标签下的隐忧与反思:
短期效应大于长期吸引力: “大唐不夜城”等现象级事件虽然带来了短期流量,但未能有效转化成持久的旅游吸引力,游客体验的口碑反馈参差不齐。
过度依赖特定景点: 宣传重心过于集中在少数几个知名景点,忽略了城市中其他同样具有潜力的文化、艺术、科技、美食等元素。
服务与配套设施的短板被放大: 交通拥堵、价格虚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在吸引大量游客的同时,也可能因宣传与实际体验的差距而产生负面效应。
缺乏对目标受众的精准把握:
未能有效区分不同客群: 宣传内容未能针对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爱好(如历史爱好者、年轻游客、亲子家庭、商务人士等)的游客推出定制化的营销方案。
国际化程度不足: 针对海外市场的宣传内容和渠道相对薄弱,语言翻译、文化适应性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未能有效吸引国际游客。
营销主体分散与协同效应不佳:
政府、企业、媒体、文化机构联动不足: 城市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作战。目前来看,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不够紧密,未能形成强大的合力。

有什么办法能够改进西安城市营销宣传?

改进西安的城市营销宣传,需要一个系统性、多维度、与时俱进的策略。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改进建议:

一、 重塑品牌定位与价值主张:

1. 深度挖掘与提炼核心价值:
超越“古都”标签: 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更要强调西安的现代活力、创新精神、科技发展、绿色生态等元素。可以尝试“千年古都,万象更新”或“穿越古今,对话未来”等更具包容性和前瞻性的品牌口号。
寻找独特性叙事: 将西安的历史人物、事件、文化符号,以更生动、更具情感的方式讲述出来。例如,可以将汉唐丝绸之路的开放与包容,与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突出西安作为国际交流枢纽的地位。可以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与现代城市规划和发展相结合。
聚焦特定吸引力: 例如,针对年轻群体,可以强调西安的音乐、艺术、创意产业、美食文化和夜生活;针对科技爱好者,可以突出西安在高科技领域的成就和发展。

2. 打造差异化品牌形象:
“年轻化的历史之城”: 通过吸引年轻艺术家、音乐人、创业者,支持青年文化活动,让历史古都焕发新的青春活力。
“科技赋能的文化体验”: 将VR/AR技术应用于历史遗迹的展示,利用数字技术重现盛唐场景,提升游客的沉浸式体验。
“品味生活的古都”: 除了历史,更要推广西安的特色美食、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吸引注重生活品质的游客。

二、 创新传播渠道与内容形式:

1. 拥抱新媒体与社交平台:
短视频深度运营: 与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合作,鼓励本地达人、旅游博主、甚至市民创作高质量的短视频,展现西安的日常之美、人文之韵、生活之趣。可以策划系列主题短视频,如“西安人的寻味图鉴”、“古城打卡新姿势”、“一日穿越千年”等。
社交媒体互动营销: 建立官方社交媒体账号矩阵(微博、微信、小红书、Instagram、Facebook等),积极与用户互动,解答疑问,收集反馈,举办线上话题讨论、抽奖活动、用户故事征集等。
直播常态化: 邀请KOL(关键意见领袖)、旅游达人、城市形象大使等进行直播探店、探馆、探街,实时展现西安的魅力。

2. 内容创作的多元化与故事化:
打造IP化内容: 创作与西安相关的动画、漫画、纪录片、音乐剧、游戏等IP,让文化传播更具趣味性和持久性。
深度文化故事挖掘: 邀请历史学家、文化学者、作家合作,创作系列文化深度内容,讲述鲜为人知的故事,引发游客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用户生成内容(UGC)鼓励: 设立“西安故事奖”、“古城影像节”等活动,鼓励游客分享他们的旅行经历和感悟,利用口碑传播的力量。
跨界合作: 与影视剧、音乐、时尚、科技等领域合作,将西安元素融入其中,扩大宣传影响力。例如,为热门影视剧提供外景地拍摄,并同步推出“跟着XX剧游西安”的旅游线路。

3. 讲好“中国故事”的西安篇章:
国际化传播: 建立多语种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与国际旅游平台、媒体合作,推出面向国际游客的定制化内容,突出西安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交流活动: 积极参与和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国际媒体、旅游博主来西安体验,让他们成为西安的“代言人”。

三、 优化游客体验与服务保障:

1.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与交通便利性:
优化公共交通: 加强地铁、公交与景点的接驳,提供清晰的交通指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智慧停车与导航: 利用技术手段解决停车难问题,提供更智能化的市内导航服务。

2. 改善旅游服务与市场秩序:
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导游、酒店服务人员、餐饮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规范市场价格: 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强制消费等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建立便捷的旅游咨询渠道,提供权威、准确、实时的旅游信息,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景点开放时间等。

3. 打造沉浸式与互动式体验:
夜间经济的深度开发: 不仅限于“大唐不夜城”,可以在更多历史街区、文化场所打造特色夜间体验项目,如夜市、文化表演、沉浸式剧场等。
文创产品升级: 鼓励开发更具创意、更具文化内涵、更具实用性的文创产品,让游客能够将西安的文化带回家。
深度文化体验活动: 组织汉服体验、书法学习、传统手工艺制作、美食烹饪课程等,让游客深入体验西安的文化魅力。

四、 建立协同机制与专业团队:

1. 成立专业的城市营销机构:
整合资源,专业运作: 成立一个独立、专业、高效的城市营销管理机构,负责城市营销的整体规划、战略制定、项目执行和效果评估。
吸纳行业精英: 聘请具备市场营销、品牌策划、新媒体运营、文化传播等专业背景的人才。

2. 加强政府、企业、社会各界联动: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城市营销活动,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
文化机构协同: 博物馆、剧院、艺术机构等应与城市营销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打造文化亮点。
高校智力支持: 邀请高校的传播学、旅游管理、历史学等专业提供研究和策划支持。

3. 建立数据化评估与反馈机制:
效果监测与分析: 建立完善的数据监测系统,跟踪营销活动的成效,分析游客来源、消费行为、满意度等,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用户反馈收集与应用: 建立多渠道的用户反馈收集机制,认真对待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融入到服务改进和营销策略的优化中。

总结来说,要改进西安的城市营销宣传,关键在于从“单向的宣传”转向“双向的互动”,从“传统的推介”转向“创新的激活”,从“历史的复述”转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和强力推动,更需要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和专业运作,更需要全社会对西安城市品牌的共同热爱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让这座伟大的古都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西安属于典型的一手好牌,打烂了。

首先,西安的宣传方向一直就有问题。西安就不应该强调“古都”的古,而是应该强调“新”、强调“闯”、强调“知错善改”、强调“兼容并包”、强调“心怀天下”。因为实际上西安人、陕西人的观念并不保守,我们无论历史上,还是近现代,不但充满了韧劲,而且往往敢为天下先。

八十年到九十年代初的西安是中国文化最前线。文坛有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和路遥《平凡的世界》,其中《白鹿原》应该是新中国成立来文学的最高峰,《废都》则是冲破那个年代对性的束缚,而《平凡的世界》则是对时代发展的写实。此时的西安乐坛则是中国摇滚中心之一,出了张楚、郑钧和许巍,三个人的音乐完全不一样。而直到如今,西安甚至还存在极为少众而业内出名的死亡摇滚乐队。这时的西安还有巅峰的西影,这时西影以张艺谋为代表的众多摄影师(导演)是中国电影、电视事业中流砥柱之一,他们除了拍艺术片,还拍了大量的商业片。(此处还忽略了以刘文西为首的“黄土画派”,也就是100元毛泽东肖像的作者)

即便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西安还是中国的游戏圣地。中国职业电子竞技的元老——人皇Sky当年就是怀揣着梦想,从河南来到西安参加多场网吧举办的星际争霸比赛,希望能向父亲证明自己能吃游戏这口饭。结果西安高手如云,Sky饮恨而归。后来他发现自己在星际争霸没有前途,改打魔兽争霸,这才有了后来“人皇”的一段佳话。即便后来Sky夺得多项冠军,央视段暄等人对电子竞技鼎力支持,结果中国人对职业游戏还是没有走出寒冬。此时西安坐拥全国前4的大学生群体,有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样顶尖的业内高校,如果大力发展以游戏为中心的软件产业,则未来可期,可当年没有充分抓住机会。

西安这么多年,从艺术家到网吧老板都充满创新精神,敢为天下先,可是却得不到政府的支持,甚至被无端管制。所以这么多年西安总是后知后觉,当所有地方都开始打造文化之都、摇滚之都、影视之都、游戏之都的时候,西安才开始邯郸学步!

想想吧,西安第一个影视城是什么时候开始建的?都不说落后横店了,落后银川多久?为什么直到今年热议的电视剧《白鹿原》居然都不是在西安白鹿原取景,而是合阳?西安第一场大规模的摇滚音乐节是什么时候的?为什么Dota国际比赛奖金过亿多年了,西安的游戏比赛馆建设居然比重庆的某个小县城还慢?而且什么西安的电子竞技场馆不是建在大学城,而是建在曲江?

所以说如今的西安无论百姓还是政府,都应该汲取先秦时代的进取精神,要敢于承认自己落后而变法图强,要勇于破除户籍管制让全天下的英才为我所用。西安应该更多宣传改革胸怀,宣传锐意进取,甚至宣传自己叛逆,当年老秦人横扫六国的时候,不就是这样么?

某天中午去小雁塔散步,看到古塔的时候我就想到这塔本是白色的,想到不远处的大雁塔也本是白颜色的,然而他们现在都是古砖色。因为由于年久失修,那层白色早就被雨水冲刷掉了,直到今天还延续着当年缺乏维修的样子,而不是恢复其本来面貌。想想日本大阪天守阁和东京的皇居现在是白色的,多漂亮啊。说来全中国的古刹建筑都是一种味道,西安为什么不能来个独一份呢?

其实现在西安还有很多好牌可以打,比如仅仅是旅游:中国书法的圣殿——碑林,到现在周围的建设与维护都非常落后,这里完全可以趁着国学热大力发展周边产业,环境完全可以从步行街广告牌做起,模仿日本大阪或者其他地区的商业街,广告灯箱白底黑字,突出书法的美感,而周边产品可以借鉴一下台北故宫的开发;这几年全球兴起Ted,而华人学者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学院门周边完全可以借此机会,把这里打造成华人学者宣传自己的讲坛;鱼化寨的“鱼化”二字多美啊,完全可以通过宣传,阐述此为“鲤鱼跳龙门”(虽然鱼化原意非此),借此打造成全国,至少是西安市和西部地区成人礼的佳地吧。寒窑和南湖周边建成高端房地产了,如果做成订婚和婚纱摄影观光地更好(现在规模还是太小,以本地人为主)。陕西历史博物馆早该扩建,培训更多的解说,并开发更多、更好的周边产品吧?

如此,到西安(陕西)旅游还是看王陵,消费还是到回民街吃么?

希望西安知耻而后勇吧,毕竟这样我能多发工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