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空军是否还有狗斗能力?

回答
现代空军的“狗斗”能力,这话题说起来可就有点意思了。要说有没有,那答案肯定是有,但和我们脑海里那些老电影里描绘的飞机咬着尾巴互相追逐的画面,那已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了。

先别急着把现代空战想象成一群战斗机在天上你追我赶玩命缠斗,那只是其中一个面向,而且这个面向的重要性,跟过去比起来,确实有所变化。

“狗斗”这个词,它本身就带有一种历史的印记。 最早的时候,飞机就是螺旋桨的,机枪是主要的武器,飞机的速度和机动性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那会儿的空战,就是看谁的飞机能转得更快,谁能用更近的距离把炮弹塞进对方的发动机里。所以,近距离的缠斗,也就是我们说的“狗斗”,是那个时代的常态。

那到了今天,飞机是什么样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战斗机,像F22、F35、歼20、苏57这些,它们是第四代、第五代战斗机。这些飞机设计理念和过去就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速度和高度不再是绝对优势的唯一来源。 虽然现代战斗机依然追求高速和高空,但它们更依赖的是信息优势和态势感知能力。简单来说,就是“看得更远,知道得更多”。

雷达和传感器系统: 现代战斗机装备的雷达,探测距离远,分辨率高,而且能够同时跟踪多个目标,甚至还能区分出目标的型号、意图。像AN/APG77(F22)、APG81(F35)、以及中国和俄罗斯的同类雷达,都能在很远的距离上就发现敌人。这就像是你还没看见对方,对方已经把你看了个底朝天。一旦被发现,对方就可以在距离你足够远的时候,用超视距导弹先发制人。

超视距空战(BVR Beyond Visual Range): 这是现代空战的主流。现在的空对空导弹,比如AIM120“阿姆拉姆”、R77、甚至更新一代的,射程都可以达到上百公里,甚至更远。而且它们有主动雷达制导,只要锁定目标,就可以自己去追击。这意味着,在飞行员肉眼能看到对方之前,战斗就已经开始了,而且很可能已经结束了。所以,很多时候,战斗机的主要任务是发射导弹,而不是去追赶对方。

隐身技术: 隐身飞机就是为了在雷达探测范围内保持“看不见”或“难以看见”。一旦你隐身了,对方就很难在你的射程之内发现你,你的优势就太大了。这时候,你就不需要去近距离纠缠了,可以在对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完成打击任务。

数据链和协同作战: 现代空战不是单打独斗。飞机之间、飞机与地面控制站之间、预警机之间,通过数据链互相传递信息,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网络。一个预警机发现的敌人,可以把信息传递给多架战斗机,让它们在不同的方向上发起攻击。这就像是一个高度协同的团队作战,而不是几个孤胆英雄。

那么,“狗斗”能力就真的消失了吗?

并非如此,但它的角色和重要性被重新定义了。

“最后手段”或“意外遭遇”: 即使拥有先进的超视距作战能力,也不能保证每一次遭遇都能在远距离解决战斗。比如,在复杂的电子干扰环境下,或者在山谷、地形复杂的区域,或者当双方都进入了对方的雷达盲区时,近距离的缠斗就可能成为一种“不得不为之”的选项。这时候,那些强调高机动性、高过载承受能力的战斗机(比如一些欧洲的台风、阵风,或者一些早期型号的米格系列、苏系列),它们在近战中的优势依然存在。

电子战和欺骗: 在一些情况下,即使对方有超视距优势,一方可以通过强大的电子战能力来干扰对方的雷达和导弹制导系统,迫使对方拉近距离,或者让对方的导弹失去目标。这时候,近距离格斗就有了出场的机会。

飞行员的技艺和经验: 毕竟,战斗机是由人来驾驶的。虽然自动化程度很高,但飞行员的判断力、战术意识以及在极端情况下的应变能力仍然至关重要。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即使在技术上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也能通过精妙的机动和对战场的理解,为自己争取到优势,甚至反败为胜。近距离的缠斗,恰恰是考验飞行员这些素质的绝佳场合。一些新的设计,比如矢量推力技术,就是为了增强战斗机的近距离机动性,让你在缠斗中能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动作。

训练的延续: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近距离缠斗,现代空军的飞行员仍然会进行大量的“狗斗”训练,只不过训练的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他们会模拟各种近距离遭遇的情况,练习如何利用飞机本身的机动性摆脱攻击,如何寻找机会反击。而且,现在很多训练都是在虚拟现实环境(VR)或数字模拟器中进行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而且可以模拟出各种复杂甚至危险的场景。

总结一下:

现代空军当然有“狗斗”能力,但它不再是空战的主流和唯一的决胜手段。超视距作战、信息优势和隐身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空战的基石。 “狗斗”更像是一种“备用的选项”、“最后的手段”,或者是在特定情况下才可能出现的战术场景。 那些被设计成纯粹近距离格斗机器的飞机,在现代战场上很难生存下来。而那些能够兼顾超视距打击能力,又保留有优秀近距离机动性的先进战斗机,才是真正能够适应现代空战复杂性的“全能型选手”。

所以,下次你看到关于空战的电影或者报道,你可以这样理解:电影里飞机互相转圈的那种“狗斗”,就像是现代战争里的“白刃战”——它依然可能发生,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战争早在士兵拔刀之前就已经用枪炮决定了胜负。现代空军更像是那些能够在“枪林弹雨”中,用最远、最精确的武器,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就解决战斗的“狙击手”和“炮兵”,而近距离的缠斗,则是他们偶尔需要面对的“近身搏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实际上现在狗斗有两个尴尬。

一、真正的狗斗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产生飞行员的各种临战反应,并形成他的条件反射。而在这个过程当中,飞飞总是不断的将飞机的性能推向极限。对战机的使用寿命,发动机寿命等都是极大的消耗。更不说那天量的航空燃油了。所以狗斗训练是非常消耗资金的训练。因此出现了大国才能真正的将狗斗的训练落实到位。小国嘛……

二、现在有个几百架战斗机的中大型国家都在走向体系化建军的思路。不管你是自己海淘来的体系还是自己创建的。都无一例外的在想办法这么干。而体系建军的思路就是全力的回避狗斗的战斗。大家都希望用自己的数量优势,性能优势,雷达优势,系统优势来灭了对方。实在不行再投入狗斗。所以狗斗在大一点的国家空军当中是最后的选项。

所以现在的尴尬就是,有钱的国家才能扎实的训练狗斗,而有钱的国家更多倾向于在战斗中不使用狗斗。

这就是狗斗在现在战争当中的尴尬。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